标题: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五 内容: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五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问分根品第五问曰。 几根。 答曰二十二根。 何等二十二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意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已知根。 云何眼根。 眼入名眼根。 云何眼根。 眼界名眼根。 云何眼根。 若眼我分摄四大所造净色名眼根。 云何眼根。 若眼我分摄四大所造过去未来现在净色名眼根。 云何眼根。 若眼我分摄已见色今见当见不定若眼我分摄色光已来今来当来不定名眼根。 云何眼根。 若眼我分摄已对色今对当对不定若眼我分摄色已对今对当对不定名眼根。 若眼无碍。 是眼是眼入。 是眼根。 是眼界。 是田是物。 是门是藏。 是世是净。 是泉是海。 是沃燋。 是洄澓。 是疮是系。 是目是入我分。 是此岸。 是内入眼见色。 是名眼根。 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亦如是。 云何女根。 若女女性女形女相。 是名女根。 云何男根。 若男男性男形男相。 是名男根。 云何命根。 寿是名命根。 云何命根。 若众生住。 是名命根。 云何命根。 诸众生诸众生中不终不退不丧不死时未过行在护持名命根。 云何乐根。 若身乐受眼触乐受耳鼻舌身触乐受乐界名乐根。 云何苦根。 若身苦受眼触苦受耳鼻舌身触苦受苦界名苦根。 云何喜根。 若心乐受意触乐受喜界名喜根。 云何忧根。 若心苦受意触苦受忧界。 是名忧根。 云何舍根。 若身心不苦不乐受眼触不苦不乐受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舍界名舍根。 云何意根。 意入名意根。 云何意根。 识阴名意根。 云何意根。 若心意识六识身七识界名意根。 云何意根。 若识过去未来现在内外麁细卑胜远近。 是名意根。 云何六识身。 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 云何眼识身。 缘眼缘色缘明缘思惟。 以四缘识生已生今生当生不定。 是名眼识身。 云何耳鼻舌身意识身。 缘意缘法缘思惟。 以三缘识已生今生当生不定。 名意识身。 是名六识身。 云何七识界。 眼耳鼻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 云何眼识界。 若识眼根生色境界已生今生当生不定。 名眼识界。 云何耳鼻舌身识界。 若识身根。 生触境界已生今生当生不定名身识界。 云何意界。 意知法念法。 若初心已生今生当生不定。 是名意界。 云何意识界。 若识相似不离彼境界。 及余相似心识已生今生当生不定名意识界。 是名七识界。 云何过去识。 若识生已灭。 名过去识。 云何未来识。 若识未生未出名未来识。 云何现在识。 若识生未灭。 名现在识。 云何内识。 若识受名内识。 云何外识。 若识非受名外识。 云何麁识。 若识欲界系名麁识。 云何细识。 若识色界系无色界系若不系名细识。 云何卑识。 若识不善若识不善法报若识非报非报法不适意名卑识。 云何胜识。 若识善若识善法报。 若识非报非报法适意名胜识。 云何远识。 若识相远极相远不近不近边名远识云何近识。 若识相近极相近近边名近识。 云何信根。 学人离结使。 圣心入圣道。 若坚信坚法。 及余趣人。 见行过患。 观涅槃寂灭。 如实观苦集灭道。 未解欲解。 未得欲得。 未证欲证。 修道离烦恼见学人。 若须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观智具足。 若智地。 若观解脱心。 即得沙门果。 若须陀洹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果。 未得圣法。 欲得修道离烦恼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 若信入信究竟入信真信心净。 是名信根。 云何进根。 学人离结使。 乃至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身心发出度堪忍不退勤力进不离不懈不缓不窳惰进进力进觉正进。 是名进根。 云何念根。 学人离结使。 乃至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念忆念微念顺念住不忘相续念不失不夺不钝不钝根念念力念觉正念。 是名念根。 云何定根。 学人离结使。 乃至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 若心住正住专住心一向心一乐心不乱依念独定定力定觉正定。 是名定根。 云何慧根。 学人离结使。 乃至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法中择重择究竟择择法思惟觉了达自相他相共相思持辩进辩慧智见解脱方便术焰光明照炬慧眼慧力择法正觉不薄。 是名慧根。 云何未知欲知根。 坚信坚法人。 若法圣无漏非根得名根除未知欲知根中思想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是名未知欲知根。 云何知根。 见学人若法圣无漏非根得名根除知根中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是名知根云何已知根。 无学人阿罗汉果。 若法圣无漏非根得名根除已知根中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是名已知根。 二十二根。 几色。 几非色。 七色。 十一非色。 四二分或色或非色。 云何七色。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名七色。 云何十一非色。 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意根信根念根定根慧根。 名十一非色。 云何四二分或色或非色。 进根未知欲知根知根已知根。 名四二分或色或非色。 云何进根色。 身发出度。 名进根色。 云何进根非色进根非色心发出度。 名进根非色。 云何未知欲知根色。 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名未知欲知根色。 云何未知欲知根非色。 想思触思惟觉观。 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 名未知欲知根非色。 云何知根色。 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色。 云何知根非色。 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得果灭尽定。 名知根非色。 云何已知根色。 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已知根色。 云何已知根非色。 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得果灭尽定。 名已知根非色。 二十二根。 几可见。 几不可见。 一切不可见。 二十二根。 几有对。 几无对。 七有对。 十五无对。 云何七有对。 眼根乃至男根。 名七有对。 云何十五无对。 命根乃至已知根。 名十五无对。 二十二根。 几圣。 几非圣。 八圣。 十一非圣。 三二分或圣或非圣。 云何八圣。 信根乃至已知根名八圣。 云何十一非圣。 眼根乃至苦根及忧根。 名十一非圣。 云何三二分或圣或非圣。 喜根舍根意根。 名三二分或圣或非圣。 云何喜根非圣。 喜根有漏。 名喜根非圣。 云何喜根非圣。 喜根非学非无学意触乐受。 名喜根非圣。 云何喜根圣。 喜根无漏。 名喜根圣。 云何喜根圣。 喜根信根相应意触乐受。 名喜根圣。 云何喜根圣。 喜根学若无学学人离结使圣心入圣道。 若坚信坚法。 及余趣人。 见行过患。 观涅槃寂灭。 如实观苦集灭道。 未得欲得。 未解欲解。 未证欲证。 修道离结使见学人。 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观智具足。 若智地。 若观解脱心。 即得沙门果。 若须陀洹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 未得圣法。 欲得修道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意触乐受。 名喜根圣。 云何舍根非圣。 舍根有漏。 名舍根非圣。 云何舍根非圣。 舍根非学非无学。 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非圣。 云何舍根圣。 舍根无漏名舍根圣。 云何舍根圣。 舍根信根相应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圣。 云何舍根圣。 舍根学无学学人离结使。 乃至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意触不苦不乐受名舍根圣。 云何意根非圣。 意根有漏。 名意根非圣。 云何意根非圣识受阴。 名意根非圣。 云何意根非圣。 意根非学非无学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非圣。 云何意根圣意。 根无漏。 名意根圣。 云何意根圣。 意根信根相应意界意识界。 名意根圣。 云何意根圣。 意根学无学学人离结使。 乃至即得阿罗汉果若实人若趣若意界意识界。 名意根。 圣有漏无漏。 有爱无爱有求无求当取非当取有取无取有胜无胜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受。 几非受。 八受。 八非受。 六二分或受或非受。 云何八受。 眼根乃至命根名八受。 云何八非受。 信根乃至已知根。 名八非受。 云何六二分或受或非受。 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意根。 名六二分或受或非受。 云何乐根受。 乐根内名乐根受。 云何乐根受。 乐根业法烦恼所生报我分摄眼触乐受耳鼻舌身触乐受。 名乐根受。 云何乐根非受乐根外眼触乐受耳鼻舌身触乐受。 名乐根非受。 云何苦根受。 苦根内名苦根受。 云何苦根受。 苦根业法烦恼所生报我分摄眼触苦受耳鼻舌身触苦受。 名苦根受。 云何苦根非受。 苦根外眼触苦受耳鼻舌身触苦受。 名苦根非受。 云何喜根受。 喜根内名喜根受。 云何喜根受。 喜根业法烦恼所生报我分摄意触乐受。 名喜根受。 云何喜根非受。 喜根外名喜根非受。 云何喜根非受。 喜根善不善若无记非我分摄意触乐受。 名喜根非受。 云何忧根受。 忧根内名忧根受。 云何忧根受。 忧根业法烦恼所生报我分摄意触苦受。 名忧根受。 云何忧根非受。 忧根外名忧根非受。 云何忧根非受。 忧根善不善若无记非我分摄意触苦受。 名忧根非受。 云何舍根受。 舍根内名舍根受。 云何舍根受。 业法烦恼所生报我分摄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受。 云何舍根非受。 舍根外名舍根非受。 云何舍根非受。 舍根若无记善不善非我分摄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非受。 云何意根受。 意根内名意根受。 云何意根受。 意根业法烦恼所生报我分摄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受。 云何意根非受。 意根若外名意根非受。 云何意根非受。 意根善不善无记非我分摄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非受。 内外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有报。 几无报。 一有报。 十无报。 十一二分或有报或无报。 云何一有报。 未知欲知根。 名一有报。 云何十无报。 眼根乃至苦根。 名十无报。 云何十一二分或有报或无报。 除未知欲知根。 余喜根乃至已知根。 名十一二分或有报或无报。 云何喜根有报。 喜根报法。 名喜根有报。 云何喜根有报。 喜根除善报。 余喜根善不善意触乐受。 名喜根有报。 云何喜根无报。 喜根若报喜根非报非报法意触乐受。 名喜根无报。 云何忧根有报。 忧根报法。 名忧根有报。 云何忧根有报。 忧根善不善意触苦受。 名忧根有报。 云何忧根无报。 忧根若报忧根非报非报法意触苦受。 名忧根无报。 云何舍根有报。 舍根报法。 名舍根有报。 云何舍根有报。 舍根除善报。 余舍根善不善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有报。 云何舍根无报。 舍根若报舍根非报非报法眼触非苦非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无报。 云何意根有报。 意根报法。 名意根有报。 云何意根有报。 除意根善报。 余意根善不善意界意识界。 是名意根有报。 云何意根无报。 意根报意根非报非报法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无报。 云何信根有报信根报法。 名信根有报。 云何信根有报。 学人离结使圣心入圣道坚信坚法。 及余趣人见行过患。 观涅槃寂灭。 观苦集灭道。 未得欲得。 未解欲解。 未证欲证。 修道离烦恼无学人。 欲得阿罗汉果。 未得圣法。 欲得修道。 若实人若趣信入信究竟入信真信心净。 名信根有报。 云何信根无报。 信根报名信根无报。 云何信根无报。 见学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即得沙门果。 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信入信究竟入信真信心净。 名信根无报。 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 云何知根有报。 知根报法。 名知根有报。 云何知根有报。 见学人见行过患。 观涅槃寂灭。 观苦集灭道。 未得欲得。 未解欲解。 未证欲证。 修道离烦恼。 若实人若趣若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有报。 云何知根无报知根报名知根无报。 云何知根无报。 见学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若实人若趣若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无报。 云何已知根有报。 已知根报法。 名已知根有报。 云何已知根有报。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 未得圣法欲得修道。 若实人若趣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已知根有报。 云何已知根无报。 已知根报。 名已知根无报。 云何已知根无报。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果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已知根无报。 二十二根。 几心。 几非心。 一心。 二十一非心。 云何一心。 意根名一心。 云何二十一非心。 除意根余一切非心。 二十二根。 几心相应。 几非心相应。 九心相应。 八非心相应。 一不说心相应非心相应。 四二分或心相应或非心相应。 云何九心相应。 除意根进根余乐根乃至慧根。 是名九心相应。 云何八非心相应。 眼根乃至命根。 名八非心相应。 云何一不说心相应非心相应。 意根是名一不说心相应非心相应。 云何四二分或心相应或非心相应。 进根未知欲知根知根已知根。 名四二分或心相应或非心相应。 云何进根心相应。 进根心数心发出度。 名进根心相应。 云何进根非心相应。 进根非心数身发出度。 名进根非心相应。 云何未知欲知根心相应。 未知欲知根。 若心数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名未知欲知根心相应。 云何未知欲知根非心相应。 未知欲知根非心数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未知欲知根非心相应。 云何知根心相应。 知根若心数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 名知根心相应。 云何知根非心相应。 知根非心数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非心相应。 已知根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心数。 几非心数。 九心数。 九非心数。 四二分或心数或非心数。 云何九心数。 除意根进根。 余乐根乃至慧根。 名九心数。 云何九非心数。 眼根乃至命根意根。 名九非心数。 云何四二分或心数或非心数。 进根未知欲知根知根已知根。 名四二分或心数或非心数。 云何进根心数。 进根若缘心发出度。 是名进根心数。 云何进根非心数。 进根非缘身发出度。 名进根非心数。 云何未知欲知根心数。 未知欲知根缘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 除欲不放逸心舍。 名未知欲知根心数。 云何未知欲知根非心数。 未知欲知根非缘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未知欲知根非心数。 云何知根心数。 知根缘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 名知根心数。 云何知根非心数。 知根非缘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非心数。 已知根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缘。 几非缘。 十缘。 八非缘。 四二分或缘或非缘。 云何十缘除进根余乐根乃至慧根及意根。 名十缘。 云何八非缘。 眼根乃至命根名八非缘。 云何四二分或缘或非缘。 进根未知欲知根知根已知根。 名四二分或缘或非缘。 云何进根缘。 进根心数发出度。 名进根缘。 云何进根非缘。 进根非心数身发出度。 名进根非缘。 云何未知欲知根缘。 未知欲知根若心数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 名未知欲知根缘。 云何未知欲知根非缘。 未知欲知根非心数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未知欲知根非缘。 云何知根缘。 知根心数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 名知根缘。 云何知根非缘。 知根非心数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是名知根非缘。 已知根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共心。 几不共心。 十共心。 九不共心。 三二分或共心或不共心。 云何十共心。 除意根进根余乐根乃至未知欲知根。 名十共心。 云何九不共心。 眼根乃至命根及意根。 名九不共心。 云何三二分或共心或不共心。 进根知根已知根。 名三二分或共心或不共心。 云何进根共心。 进根若随心转共心生共住共灭心发出度。 名进根共心。 云何进根不共心。 进根不随心转不共心生不共住不共灭身发出度。 名进根不共心。 云何知根共心。 知根随心转共心生共住共灭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是名知根共心。 云何知根不共心。 知根若不随心转不共心生不共住不共灭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不共心已知根亦如是。 随心转不随心转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业。 几非业。 十九非业三二分或业或非业。 云何十九非业。 眼根乃至慧根。 名十九非业。 云何三二分或业或非业。 未知欲知根知根已知根。 名三二分或业或非业。 云何未知欲知根业。 思正语正业正命。 名未知欲知根业。 云何未知欲知根非业。 想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正身除。 名未知欲知根非业。 云何知根业。 思正语正业正命名知根业。 云何知根非业。 想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得果灭尽定正身除。 名知根非业已知根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业相应。 几非业相应。 十业相应。 八非业相应。 一二分或业相应或非业相应。 三三分或业相应或非业相应。 或不说业相应非业相应。 云何十业相应。 除进根余乐根乃至慧根及意根。 名十业相应。 云何八非业相应。 眼根乃至命根。 名八非业相应。 云何一二分或业相应或非业相应。 进根名一二分或业相应或非业相应。 云何三三分或业相应或非业相应或不说业相应非业相应未知欲知根知根已知根名三三分或业相应或非业相应或不说业相应非业相应。 云何进根业相应。 进根思相应心发出度。 名进根业相应。 云何进根非业相应。 进根非思相应身发出度。 名进根非业相应。 云何未知欲知根业相应。 未知欲知根思相应想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 名未知欲知根业相应。 云何未知欲知根非业相应。 未知欲知根非思相应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未知欲知根非业相应云何未知欲知根不说业相应非业相应。 思名未知欲知根不说业相应非业相应。 云何知根业相应。 知根思相应想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 名知根业相应。 云何知根非业相应。 知根非思相应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非业相应。 云何知根不说业相应非业相应。 思是名知根不说业相应非业相应。 已知根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共业。 几不共业。 十二共业。 八不共业。 二二分或共业。 或不共业。 云何十二共业。 乐根乃至未知欲知根。 名十二共业。 云何八不共业。 眼根乃至命根。 名八不共业。 云何二二分或共业或不共业。 知根已知根。 名二二分或共业或不共业。 云何知根共业。 知根随业转共业生共住共灭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共业。 云何知根不共业。 知根不随业转不共业生不共住不共灭得果。 名知根不共业。 已知根亦如是。 随业转不随业转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因。 几非因。 十二因。 八非因。 二二分或因或非因。 云何十二因。 乐根乃至未知欲知根。 名十二因。 云何八非因。 眼根乃至命根。 名八非因。 云何二二分或因或非因。 知根已知根。 名二二分或因或非因。 云何知根因。 知根缘知根非缘有报除得果余知根报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因。 云何知根非因。 知根非缘无报不共业得果。 名知根非因已知根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有因。 几无因。 一切有因。 一切有绪。 一切有缘。 一切有为。 二十二根。 几知。 几非知。 一切知知见如事。 二十二根。 几识。 几非识。 一切识意识如事。 识二十二根。 几解。 几非解。 一切解如事知见。 二十二根。 几了几非了一切了知。 见如事。 二十二根。 几断智知。 几非断智知。 十八非断智知。 四二分或断智知或非断智知。 云何十八非断智知。 眼根乃至苦根信根乃至已知根。 名十八非断智知。 云何四二分或断智知或非断智知。 喜根忧根舍根意根。 是名四二分或断智知或非断智知。 云何喜根断智知。 喜根不善意触乐受。 名喜根断智知。 云何喜根非断智知。 喜根善无记意触乐受。 名喜根非断智知。 云何忧根断智知忧根不善意触苦受。 名忧根断智知。 云何忧根非断智知。 忧根善无记意触苦受。 是名忧根非断智知。 云何舍根断智知。 舍根不善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断智知。 云何舍根非断智知。 舍根善无记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非断智知。 云何意根断智知。 意根不善意界意识界。 名意根断智知。 云何意根非断智知。 意根善无记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非断智知。 断非断亦如是。 二十二根。 几修。 几非修。 八修。 十非修。 四二分或修或非修。 云何八修。 信根乃至已知根。 名八修。 云何十非修。 眼根乃至苦根。 名十非修。 云何四二分或修或非修。 喜根忧根舍根意根。 名四二分或修或非修。 云何喜根修。 喜根若善意触乐受。 名喜根修。 云何喜根非修。 喜根非善无记意触乐受。 名喜根非修。 云何忧根修。 忧根善意触苦受。 名忧根修。 云何忧根非修。 忧根不善无记意触苦受。 名忧根非修。 云何舍根修。 舍根善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修。 云何舍根非修。 舍根不善无记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非修。 云何意根修。 意根善意界意识界。 名意根修。 云何意根非修。 意根不善无记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非修。 二十二根。 几证。 几非证。 一切证知见如事。 二十二根。 几善。 几不善。 几无记。 八善。 十无记。 四三分或善或不善或无记。 云何八善。 信根乃至已知根。 名八善。 云何十无记。 眼根乃至苦根。 名十无记。 云何四三分或善或不善或无记。 喜根忧根舍根意根。 名四三分或善或不善或无记。 云何喜根善。 喜根若修意触乐受。 是名喜根善云何喜根不善。 喜根断意触乐受。 名喜根不善。 云何喜根无记。 喜根受喜根非报非报法意触乐受。 名喜根无记。 云何忧根善。 忧根若修意触苦受。 名忧根善。 云何忧根不善。 忧根断意触苦受。 名忧根不善。 云何忧根无记。 忧根受忧根非报非报法意触苦受名忧根无记。 云何舍根善。 舍根修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善。 云何舍根不善。 舍根断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不善。 云何舍根无记。 舍根受舍根非报非报法。 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无记。 云何意根善。 意根修意界意识界。 是名意根善。 云何意根不善。 意根断意界意识界。 是名意根不善。 云何意根无记。 意根若受意根非报非报法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无记。 二十二根几学。 几无学。 几非学非无学。 二学。 一无学。 十一非学非无学。 五二分或学或无学。 三三分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 云何二学。 未知欲知根知根名二学。 云何一无学。 已知根名一无学。 云何十一非学非无学。 眼根乃至苦根忧根。 名十一非学非无学。 云何五二分或学或无学。 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名五二分或学或无学。 云何三三分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 喜根舍根意根。 名三三分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 云何信根学。 学人分离结使圣心入圣道。 若坚信坚法。 及余趣人。 见行过患。 观涅槃寂灭。 如实观苦集灭道未得欲得。 未解欲解。 未证欲证。 修道离烦恼见学人。 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若实人若趣若信入信究竟入信真信入真信心净。 名信根学。 云何信根无学。 学人欲得阿罗汉。 未得圣法。 欲得修道。 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信入信究竟入信真信入真信心净。 名信根无学。 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 云何喜根学。 喜根若圣法非无学。 名喜根学。 云何喜根学。 喜根学信根相应意触乐受。 名喜根学。 云何喜根学。 学人离结使圣心入圣道。 若坚信若坚法。 及余趣人。 见行过患。 观涅槃寂灭。 如实观苦集灭道。 未得欲得。 未解欲解。 未证欲证。 修道离烦恼见学人。 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沙门果。 若须陀洹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若实人若趣意触乐受。 名喜根学。 云何喜根无学。 喜根若圣非学。 名喜根无学。 云何喜根无学。 喜根无学信根相应意触乐受。 名喜根无学。 云何喜根无学。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果。 未得圣法。 欲得修道。 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意触乐受。 名喜根无学。 云何喜根非学非无学。 喜根非圣意触乐受。 名喜根非学非无学。 云何舍根学。 舍根若圣非无学。 名舍根学。 云何舍根学。 舍根学信根相应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学。 云何舍根学。 学人离结使。 乃至即得阿那含果。 若实人若趣若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学。 云何舍根无学。 舍根圣非学。 名舍根无学。 云何舍根无学。 舍根无学信根相应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无学。 云何舍根无学。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果乃至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无学。 云何舍根非学非无学。 舍根非圣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是名舍根非学非无学。 云何意根学。 意根圣非无学。 是名意根学。 云何意根学意根学信根相应意界意识界。 名意根学。 云何意根学。 学人离结使。 乃至即得阿那含果。 若实人若趣若意界意识界。 是名意根学。 云何意根无学。 意根圣非学。 名意根无学。 云何意根无学。 意根无学信根相应意界意识界。 名意根无学。 云何意根无学。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果。 乃至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意界意识界。 名意根无学。 云何意根非学非无学。 意根非圣识受阴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非学非无学。 二十二根几报。 几报法。 几非报非报法。 八报。 一报法。 七二分或报或报法。 二二分或报或非报非报法。 四三分或报或报法。 或非报非报法。 云何八报。 眼根乃至命根。 名八报。 云何一报法。 未知欲知根。 名一报法。 云何七二分或报或报法。 除未知欲知根余信根乃至已知根。 名七二分或报或报法。 云何二二分或报或非报非报法。 乐根苦根。 名二二分或报或非报非报法云何四三分或报或报法或非报非报法。 喜根忧根舍根意根。 名四三分或报或报法或非报非报法云何信根报。 信根无报。 名信根报。 云何信根报。 见学人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果。 观智具足。 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信入信究竟入信真信入真信心净。 名信根报。 云何信根报法。 信根有报。 名信根报法。 云何信根报法。 学人离结使圣心入圣道坚信坚法。 及余趣人。 见行过患。 观涅槃寂灭。 如实观苦集灭道。 未得欲得。 未解欲解。 未证欲证。 修道离烦恼无学人。 欲得阿罗汉果。 未得圣法。 欲得修道。 若实人若趣若信入信究竟入信真信入真信心净。 是名信根报法。 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云何知根报。 知根无报。 名知根报。 云何知根报。 见学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观智具足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得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若实人若趣若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喜悦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是名知根报。 云何知根报法。 知根有报。 名知根报法。 云何知根报法。 学人见行过患。 观涅槃寂灭。 如实观集苦灭道。 未得欲得。 未解欲解。 未证欲证。 修道离烦恼。 若实人若趣若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知根报法。 云何已知根报。 已知根无报。 名已知根报。 云何已知根报。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果。 观智具足若智地若观解脱心。 即时得阿罗汉果。 若实人若趣若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得果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名已知根报。 云何已知根报法。 已知根有报。 名已知根报法。 云何已知根报法。 无学人欲得阿罗汉果。 未得圣法。 欲得修道。 若实人若趣若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悦喜心除欲不放逸心舍灭尽定正语正业正命正身除。 名已知根报法。 云何乐根报。 乐根受名乐根报。 云何乐根报。 乐根业法烦恼所生报我分摄眼触乐受。 耳鼻舌身触乐受。 名乐根报。 云何乐根非报非报法。 乐根无记非我分摄眼触乐受。 耳鼻舌身触乐受。 名乐根非报非报法。 云何苦根报。 苦根受名苦根报。 云何苦根报。 苦根业法烦恼所生报我分摄眼触苦受。 耳鼻舌身触苦受。 是名苦根报。 云何苦根非报非报法。 苦根无记非我分摄眼触苦受。 耳鼻舌身触苦受。 是名苦根非报非报法。 云何喜根报。 喜根受喜根善报意触乐受。 名喜根报。 云何喜根报法。 喜根有报。 名喜根报法。 云何喜根报法。 除喜根善报。 余喜根善不善意触乐受。 名喜根报法。 云何喜根非报非报法。 喜根无记非我分摄意触乐受。 名喜根非报非报法。 云何忧根报。 忧根受名忧根报。 云何忧根报。 忧根业法烦恼所生报我分摄意触苦受。 名忧根报。 云何忧根报法。 忧根有报。 名忧根报法。 云何忧根报法。 忧根善不善意触苦受。 是名忧根报法。 云何忧根非报非报法。 忧根无记非我分摄意触苦受。 名忧根非报非报法。 云何舍根报。 舍根受舍根善报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报。 云何舍根报法。 舍根有报。 名舍根报法。 云何舍根报法。 除舍根善报。 余舍根善不善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报法。 云何舍根非报非报法。 舍根无记非我分摄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非报非报法。 云何意根报。 意根受意根善报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报。 云何意根报法。 意根有报。 名意根报法。 云何意根报法。 除意根善报。 余意根善不善意界意识界。 名意根报法。 云何意根非报非报法。 意根若无记非我分摄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非报非报法。 二十二根。 几见断。 几思惟断。 几非见断非思惟断。 十八非见断非思惟断。 四三分或见断或思惟断或非见断非思惟断。 云何十八非见断非思惟断。 眼根乃至苦根。 信根乃至已知根。 名十八非见断非思惟断。 云何四三分或见断或思惟断或非见断非思惟断。 喜根忧根舍根意根。 名四三分或见断或思惟断或非见断非思惟断。 云何喜根见断喜根不善非思惟断见断烦恼相应意触乐受。 名喜根见断。 云何喜根思惟断。 喜根不善非见断思惟断烦恼相应意触乐受。 名喜根思惟断。 云何喜根非见断非思惟断。 喜根善无记意触乐受。 名喜根非见断非思惟断。 云何忧根见断。 忧根不善非思惟断见断烦恼相应意触苦受。 名忧根见断。 云何忧根思惟断。 忧根不善非见断思惟断烦恼相应意触苦受。 名忧根思惟断。 云何忧根非见断非思惟断。 忧根善无记意触苦受。 名忧根非见断非思惟断。 云何舍根见断。 舍根不善非思惟断见断烦恼相应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见断。 云何舍根思惟断。 舍根不善非见断思惟断烦恼相应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思惟断。 云何舍根非见断非思惟断。 舍根善无记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非见断非思惟断。 云何意根见断。 意根不善非思惟断见断烦恼相应意界意识。 界。 是名意根见断。 云何意根思惟断。 意根相应不善非见断思惟断烦恼相应意界意识界。 名意根思惟断。 云何意根非见断非思惟断。 意根善无记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非见断非思惟断。 二十二根。 几见断因。 几思惟断因。 几非见断因非思惟断因。 九非见断因非思惟断因。 十三三分或见断因或思惟断因或非见断因非思惟断因。 云何九非见断因非思惟断因。 乐根信根乃至已知根。 名九非见断因非思惟断因。 云何十三三分或见断因或思惟断因或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除乐根。 余眼根乃至意根。 名十三三分或见断因或思惟断因或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云何眼根见断因。 眼根见断法报地狱畜生饿鬼眼根。 名眼根见断因。 云何眼根思惟断因。 眼根思惟断法报地狱畜生饿鬼眼根。 名眼根思惟断因。 云何眼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眼根善法报天上人中眼根。 名眼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耳鼻舌身根女根男根亦如是。 云何苦根见断因。 苦根见断法报眼触苦受。 耳鼻舌身触苦受。 名苦根见断因。 云何苦根思惟断因。 苦根若思惟断法报眼触苦受。 耳鼻舌身触苦受。 名苦根思惟断因。 云何苦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苦根善法报苦根非报非报法眼触苦受。 耳鼻舌身触苦受。 名苦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云何喜根见断因。 喜根若见断意触乐受。 名喜根见断因。 云何喜根思惟断因。 喜根思惟断意触乐受。 名喜根思惟断因。 云何喜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喜根善法报喜根若非报非报法意触乐受。 名喜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云何忧根见断因。 忧根见断忧根见断法报意触苦受。 名忧根见断因。 云何忧根思惟断因。 忧根思惟断忧根思惟断法报意触苦受。 名忧根思惟断因。 云何忧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忧根善忧根善法报忧根非报非报法。 意触苦受。 名忧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云何舍根见断因。 舍根见断舍根见断法报。 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见断因。 云何舍根思惟断因。 舍根思惟断舍根思惟断法报。 眼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思惟断因。 云何舍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舍根善舍根善法报舍根非报非报法眼。 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云何意根见断因。 意根见断意根见断法报。 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见断因。 云何意根思惟断因。 意根思惟断意根思惟断法报。 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思惟断因。 云何意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意根善意根善法报意根非报非报法。 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非见断非思惟断因。 二十二根。 几欲界系。 几色界系。 几无色界系。 几不系。 六欲界系。 八不系。 四二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 一三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系。 复一三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不系。 二四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不系。 云何六欲界系鼻根舌根女根男根苦根忧根。 名六欲界系。 云何八不系。 信根乃至已知根。 名八不系。 云何四二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 眼根耳根身根乐根。 名四二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 云何一三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 命根名一三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 云何复一三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不系。 喜根名复一三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不系。 云何二四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不系。 舍根意根。 名二四分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不系。 云何眼根欲界系。 眼根欲漏有漏眼根。 名眼根欲界系。 云何眼根色界系眼根色漏有漏眼根。 名眼根色界系。 耳根身根亦如是。 云何乐根欲界系。 乐根欲漏有漏眼触乐受。 耳鼻舌身触乐受。 名乐根欲界系云何乐根色界系。 乐根色漏有漏眼触乐受。 耳身触乐受。 名乐根色界系。 云何命根欲界系。 命根欲漏有漏欲行寿。 名命根欲界系。 云何命根色界系。 命根色漏有漏色行寿。 名命根色界系。 云何命根无色界系。 命根无色漏有漏无色行寿。 名命根无色界系。 云何喜根欲界系。 喜根欲漏有漏意触乐受。 名喜根欲界系。 云何喜根色界系。 喜根色漏有漏意触乐受。 名喜根色界系。 云何喜根不系。 喜根圣无漏意触乐受。 名喜根不系。 云何舍根欲界系。 舍根欲漏有漏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鼻舌身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欲界系。 云何舍根色界系。 舍根若色漏有漏眼触不苦不乐受。 耳身触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色界系。 云何舍根无色界系。 舍根无色漏有漏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无色界系。 云何舍根不系。 舍根圣无漏。 意界意识界意触不苦不乐受。 名舍根不系。 云何意根欲界系。 意根欲漏有漏眼识乃至意识。 名意根欲界系。 云何意根色界系。 意根色漏有漏眼识耳识身识意识。 是名意根色界系。 云何意根无色界系。 意根无色漏有漏意界意识界。 是名意根无色界系。 云何意根不系。 意根圣无漏意界意识界。 是名意根不系。 二十二根。 几过去。 几未来。 几现在。 几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 一切三分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 云何眼根过去。 眼根生已灭名过去。 云何眼根未来。 眼根未生未出名未来。 云何眼根现在。 眼根生未灭名现在。 乃至已知根亦如是。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五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2:4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