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内容: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第二观智成就分之二龙树菩萨于持明藏略出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复次赞叹三宝及诸贤圣。 赞佛曰。 我佛以大悲调伏诸众生成福功德海是故我赞礼赞法曰。 真如之妙理能坏诸恶趣利生住寂静是故我赞礼赞僧曰。 坚固持戒行证入解脱门住最功德刹是故我赞礼赞尊那菩萨及诸贤圣。 唵(引)洛乞叱弥(三合)攞乞叉(二合)拏祢尾(引一)萨哩嚩(二合)洛乞叉(二合)拏曼尼多(引二)奔拏也(二合)[牟*含]誐攞[牟*含]誐攞也(二合三)设啰拏惹誐多必哩(二合)野(引四)骚摩也(二合)苏摩曩娑(引)祢嚩也(二合一)嚩啰(引)贺嚩啰那(引)必哩(二合)野(引二)钵讷摩(二合引)娑曩(引)钵讷摩(二合)目契(引三)尾摩攞(引)尾摩隷(引)乞叉(二合)拏(四)俱摩(引)哩(引)迦(引)税(引)多(引)婆(引)娑(引一)乌那野(引)哩迦(二合)三摩钵啰(二合)婆(引二)惹曩儞(引)誐哩惹(二合)儞鼻摩(引三)摩贺(引)弥(引)具(引)伽嚩哩沙(二合)尼(引四)阿弥多(引)阿蜜哩(二合)多(引)婆(引)娑(引一)阿惹啰(引)阿摩啰(引)度噜(二合)嚩(引二)悉驮(引)悉驮(引)攞野(引)傲哩(引三)播(引)怛啰(二合)贺娑多(二合引)[口*尔]帝寅(二合)涅哩(二合)野(引四)捺舍波(引)啰弥多(引)钵啰(二合引)钵多(一)捺舍部(引)弥数僧悉体(二合)多(引二)底哩(二合)路迦惹曩儞(引)达儞也(二合引三)阿弥多(引)哩他(二合)钵啰(二合)娑(引)达儞(引四)惹誐娑啰乞叉(二合)女捺喻(二合)讫多(二合引一)钵啰野(引)讫哩(二合)钵野(引)祢多(引二)誐(引)野底哩(二合引)萨哩嚩(二合)没驮(引)喃(引三)娑(引)尾底哩(二合)左[口*尔]努啰娑(引四)怛啰(二合引)拏部(引)多(引)惹誐驮(引)底哩(二合一)莎哩誐(二合)摩(引)哩誐(二合)钵啰(二合)捺哩沙(二合)喃(二)壹蹉(引)噜波摩贺(引)摩(引)野(引三)曩(引)曩(引)儞哩摩(二合引)拏噜闲尼(引四)钵啰(二合引)帝贺(引)哩野(二合)摩护(引)娑(引)贺(引一)奔尼也(二合)三婆(引)啰三勃哩(二合)多(引二)恶乞叉(二合)野(引)恶乞叉(二合)啰(引)戍儞也(二合引三)扇(引)多(引)建(引)多怛闭(引)悉体(二合)多(引四)[亭*夜](切身引)曩(引)贺(引)啰摩贺(引)萨埵(引一)萨埵(引)曩(引)必哩(二合引)底嚩娑攞(引二)建(引)多(引)啰多(引)啰尼(引)讷哩誐(二合引三)萨哩嚩(二合)商迦(引)钵啰(二合)谟左儞(引四)惹演帝(引)惹(引)多吠(引)那(引)左(一)没啰(二合)憾摩(二合)羯腊波(二合)摩努惹嚩(引二)散[亭*夜](切身引)迦(引)播(引)里儞(引)写(引)摩(引三)摩曩娑(引)摩(引)曩细部多(引四)昝(惹敢切)虞梨曩(引)儗儞(引)虞呬也(二合一)苏婆誐(引)必哩(二合)野捺哩沙(二合)曩(引二)达啰尼(引)驮(引)啰尼(引)尊那(引三)嚩儞也(二合引)底哩(二合)部(引)嚩儞(引)莎哩(引四)幡(引)波室祖(二合引)多(引)啰尼(引)布(引)瑟尼(二合引一)纥哩(二合)瑟致(二合)那(引)扇(引)底那(引)以儞(引二)达哩摩(二合)誐哩婆(二合引)母儞嚩啰(引三)儞(引)驮(引)没提萨啰莎帝谟乞叉(二合)尼(引四)萨哩嚩(二合)萨埵(引)喃(引一)那(引)攞儞(引)萨哩嚩(二合)枳攞尾(二合)沙(引二)砌(引)那儞(引)婆嚩钵舍(引)喃(引三)星贺没啰(二合)多钵吒没哩(二合)多(引四)阿波啰(引)[口*尔]多(引)路迦羯哩(引一)萨哩嚩(二合)讷哩誐(二合)底儞嚩(引)啰尼(引二)骚(引)婆(引)誐也(二合)那(引)嚩虎部惹(引三)底哩(二合)路迦惹曩儞(引)室嚩(引四)讫哩(二合)瑟拏(引二合)[口*尔]曩嚩底(引)阿(引)哩也(二合引一)萨哩嚩(二合)摩(引)啰钵啰(二合)摩哩那(二合)儞(引二)萨哩嚩(二合)没提(引)钵啰(二合)设娑多(二合引)野(三)三勃哩(二合)多(引)野虞尼(引)哩虞(二合)咙(四)阿嚩路吉多僧倪也(二合)野(一)曩谟(引)[宁*吉](切身)怛也(二合)讫哩(二合)播(引)怛摩(二合)儞(引二)摩贺(引)嚩攞(引)野赞拏(引)野(三)尾弥也(二合引)啰(引)惹(引)野娑(引)达吠(引四)讷哩难(二合引)多那摩迦(引)夜(引)野(五)曩莫悉帝(二合引)嚩日啰(二合)播(引)拏曳(引六)复次行人如是赞三宝及本尊尊那菩萨已。 合掌志心发露忏悔云。 某甲自从无始已来至于今日。 轮回诸趣作大恶业行不善法。 自作教他见闻随喜。 如是之业无量无边。 对佛菩萨发露忏悔。 从今已去更不敢作。 愿佛菩萨大慈大悲。 受我忏悔。 又复说言我某甲从今已后。 直至坐于菩提道场。 誓毕。 归依正等正觉无上如来寂静法界。 乃至归依四方所有阿吠嚩哩底迦大菩萨众。 乃至为佛菩萨舍于身命无所悔悋。 惟愿慈悲摄受于我。 又复说言。 我某甲从今已去。 直至坐于菩提道场。 于蕴处界诸所有法。 一切无我无取无舍。 离一切相自性虚空本来平等。 亦复不生虚空之心。 唯如诸佛及诸菩萨发菩提心。 又如诸佛从初觉心知最上福。 谓以诸佛菩萨缘觉声闻等。 乃至尽众生界。 诸所有福悉皆随喜。 我亦随喜。 以此功德愿我当来。 亦于一切众生之界。 如佛大悲降大法雨种种方便。 于诸世间作大利益利乐众生。 以勇勐心速于事业。 何以故此凡夫界是其难地而不究竟。 我于此界一切众生。 愿皆令得安乐寂静出世间道。 已得道者。 我更令得最上功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行人如是赞叹忏悔随喜回向发愿已。 即结大印。 结已。 复结三昧印。 以二手作拳相。 并二中指如针。 二头指外如金刚杵相二拇指安头指侧成印。 结此印诵大明曰。 唵(引)商羯哩(引一)摩贺(引)三摩曳(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二)次结三摩地印。 以左手安脐轮。 右手安左手内。 二拇指与二头指相着成印。 诵大明曰。 唵(引)尊(一)结三摩地印诵明已。 即入三摩地。 观自心中如前。 出生一大莲华。 众宝所成。 于莲华上有尊那菩萨。 具五分法身。 于彼身中出大光明。 其所出光随所作法。 或白或黄或赤或黑。 随现一色遍满其身。 想彼光中出微妙字。 于微妙字出大光明。 其光变为金刚界。 行人自想己身与贤圣无异。 然后又观鼻尖上有物。 专注其心作坚固慈。 微微出息正坐。 令头颈腰微侧低。 复于自心内观有如来。 又观如来心中现于日轮。 于日轮中现一开敷莲华。 众宝所成。 于莲华中现尊那菩萨。 身如金色着白色衣。 种种庄严。 于尊那两脇出大光明。 又想耳目口中出大炽焰。 作如是观想。 得一一现前已。 使其分明无有错谬。 然后收光顶礼。 奉上阏伽。 复诵佛眼菩萨大明七遍或二十一遍。 或作法时在曼拏罗内眠卧。 或得恶梦。 即诵佛眼菩萨大明八百遍。 当诵明时。 右手持珠左手执金刚杵。 大明曰。 唵(引)度曩嚩日啰(二合)郝(一)复次说加持数珠印。 以二手中指展舒。 以二头指捏中指持以二拇指与二无名指小指。 持珠诵大明曰。 唵(引)阿讷部(二合)帝(引一)尾惹曳(引二)悉提(引)悉驮哩替(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三)复以二手合掌安顶。 次安心上诵大明曰。 唵(引)曩谟(引)婆誐嚩底(一)悉提(引二)娑达野(三)娑(引)达野(四)悉驮(二合引)哩替(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五)复次说造数珠法。 或用菩提子或砗磲玻瓈等。 当用一百八为数。 用童女合线。 以二十一条合成一条穿珠。 或持诵时以大拇指搯。 每搯一珠一诵大明。 其大明字亦有三种。 或用心月轮中大明字。 或用顶礼微妙字。 行人持诵时。 志心专注勿暂懈怠。 若作息灾增益法时。 轻轻诵吽字及癹吒字。 若作调伏法。 亦用吽字及癹吒字。 唯起忿怒心厉声持诵。 此为常则。 每作法持诵毕。 常诵佛眼大明而献阏伽。 随有所愿至心祈求。 复作供养赞叹忏谢。 某甲上来供养绝无殊妙。 唯愿菩萨布施欢喜。 又献阏伽而作顶礼。 作法毕已发遣贤圣。 却用勾召印。 只以拇指而三摇动。 为发遣大明曰。 野(引)呬野(引)呬底(一)尾摩(引)曩(引)噜枨(二)尾萨哩惹(二合)曳(引三)发遣贤圣已。 行人复作曼拏罗缚印拥护自身。 次作阿三[牟*含]儗儞印。 即以三昧印磔开拇指。 各如针左旋。 诵大明曰。 唵(引)纥哩(二合引)阿三[牟*含]儗儞吽(引一)癹吒(半音)复结三昧印亦作拥护。 复诵无能胜大明。 此明能成就一切事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没驮(引)喃(一)唵(引二)虎卢(三)赞拏(引)哩(四)摩灯儗娑嚩(二合引)贺(引五)结印诵明作拥护已。 而作顶礼。 行人当持诵毕起出道场。 唯得读般若波罗蜜多经。 及造佛像佛塔及涂曼拏罗等。 余即止息。 行人每于食时常用大明加持八遍。 然后可食加持食大明曰。 唵(引)嚩兰捺祢(引一)帝(引)[口*尔]摩(引)里儞娑嚩(二合引)贺(引二)每食毕已。 余食用大明加持已。 用献不动尊明王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一)嚩日啰(二合引)赧怛啰(二合)吒(半音二)阿谟伽赞拏(三)噜(引)沙拏娑怖(二合引)吒野(四)吽(引)怛啰(二合)吒(半音)[亢*欠](呼郎切)[牟*含](引)持诵行人作五药净水。 每一作半月为限。 日饮三两。 以波罗舍叶为器饮水。 五药者谓黄牛乳汁瞿母怛啰瞿摩耶酪吉祥草水。 合和成已即诵大明加持已。 然后方饮。 大明曰。 曩谟(引)婆誐嚩帝(引一)乌瑟腻(二合引)沙(引)野(二)唵(引)尾戍提(引三)尾啰[口*尔](引四)始吠(引五)扇(引)底迦哩(六)娑嚩(二合引)贺(引七)行人以红花染线。 用童女合。 以大明加持一千遍。 结七结已系于腰侧。 大明曰。 唵(引)贺啰(一)贺啰(二)满提戍讫啰(二合)驮(引)哩尼(三)悉提(引)娑嚩(二合引)贺(引四)此明亦能禁伏戍讫啰。 及能破设咄噜。 如是仪轨持诵行人可三时为限。 复次行人于瑜伽法门。 若欲修习求诸悉地者。 先于自身种种作法。 忏除宿业令无障难。 若不如此圣道难就。 又复行人欲作法时。 先须澄心离诸諠闹。 于己身分想微妙字。 使诸字相一一现前。 若得现前一切罪垢皆得消灭。 微妙字者先于口门想其[牟*含]字。 于右肩上想暗字。 于左肩上想恶字。 于头上复想暗字。 于右肩上想阿(引)字左臂上想嚩字。 于脐轮中想吽字。 复于遍身想阿(引)字。 如是微妙字皆是梵字。 复次行人每想如是字。 于身分现时即复诵大明曰。 吽(引)左隷祖隷(引)尊祢(引)吽(引一)此明若诵至一洛叉。 能除一切罪。 又诵大明曰。 唵(引)左隷祖隷尊祢(引)癹吒(半音一)此明若诵至一洛叉。 得大智慧。 又诵大明曰。 曩莫左隷(引)祖隷尊祢(引)曩莫此明常持。 能除一切尘垢。 复次说佛菩萨根本微妙字。 所谓牟字是妙吉祥菩萨根本。 昧字是慈氏菩萨根本。 室哩字为如来根本。 又为哩吠贤圣根本。 暗字为普贤菩萨根本。 恶字为虚空藏菩萨根本。 阿(引)字为一切如来根本。 勃咙字为大轮明王根本。 阿字又为观自在菩萨根本。 又为金刚手菩萨根本。 吽字为焰鬘得迦忿怒明王根本。 唵字为毗卢遮那佛根本。 左字为大轮明王根本。 隷字为不动尊明王根本。 又为马头明王根本。 尊字为大尊那菩萨根本。 祢字为金刚萨埵菩萨根本。 莎字为伊迦惹吒根本。 贺(引)字为嚩日啰曩佉根本。 复次演说诸印。 所谓择地印犁印。 方位印莲华印。 三叉印钵哩伽印。 羂索印钩印。 捣杵印勃逊尼印。 宝杖印座印。 金刚座印及贤座印。 莎悉帝迦印惹嚩曩印。 师子座印说法轮印。 师子步印师子卧印。 幡印扇印。 白拂印金刚铃真珠璎珞印。 法鼓印吉祥子印。 螺印优钵罗花鬘印。 经印忿怒宝印。 持世印迦牟迦印。 僧伽梨衣钵印无畏印。 法轮印花印。 涂香印灯印。 食印请召本尊印。 发遣印供养印。 阏伽印衣服庄严印。 贤瓶印花鬘印。 神通印惹嚩曩舍印。 七弥卢印菩提树印。 安三昧印除魔印。 头顶器仗印定印。 佛眼印摩摩枳印。 惹罗播波尼印涅哩怛也钵儞印。 怛罗输达儞印净帧像印。 军持印迦罗也拏印。 伞盖印革屣印。 顶礼印沐浴印。 如是等八十四印。 于所求事能施成就。 复次说诸印相。 使诸行人修习圆满得法成就。 行人欲作法时。 先须洁净身心。 然后复用涂香涂其二手。 方可结于印契。 行人面东正立。 合掌安顶上顶礼三宝。 后顶礼本尊大尊那菩萨。 次顶礼观自在菩萨。 次顶礼金刚手菩萨。 如是顶礼诸佛菩萨已。 方可结印。 经印。 以二手相合。 左手头指中指直竪。 拇指无名指小指入右掌内。 以左手指相结成印。 此印于入三昧时。 及作成就法时用。 方位印。 先正立作右舞势右转。 以右手作施愿。 左手作三幡相安额上。 复作右舞势复作左舞势成印。 此印能伏师子龙虎。 及部多必舍左鬼等乃至贼盗等。 次说法印。 二手合掌二拇指如针成印。 此印于供养本尊时用。 当得诸佛菩萨。 及天龙夜叉巘达哩嚩阿苏啰誐噜拏紧那啰摩护啰誐。 及诸持明天等皆悉欢喜能施成就。 次莲华印。 以二手相合。 如八叶莲华相。 令手指相离。 以二拇指入掌中成印。 结此印时能令大威德诸天皆悉欢喜。 能施行人大吉祥事所愿成就。 次三叉印。 以左手作拳。 舒头指中指无名指成印。 此印有大威力。 于作息灾法时用。 次钵哩伽印。 以二手各安臂上。 各竪头指成印。 此印能除一切疟病。 次羂索印。 以二手相并。 以无名指与拇指。 相钩如锁成印。 此印于敬爱法中作勾召。 有大功德。 次钩印。 以左手拇指头指无名指小指。 屈节如钩成印。 此印亦于敬爱法中作勾召用。 次捣杵印。 以二手作拳相合。 以拇指相交成印。 此印当用息除大恶宿曜。 次勃逊尼印。 以二手相并复相颠倒为拳。 二头指头相并。 内入二拇指如一成印。 此印能息除宿曜及退一切恶鬼。 次誐那印。 以二手相并。 复颠倒各作拳。 复中指微屈入拇指内成印。 此印作调伏法中用。 能破坏设咄噜。 及息除大恶宿曜夜叉等。 次钵致娑印。 以右手拇指与小指。 安于头指头成印。 此印能降伏阿苏啰。 次座印。 以右手屈无名指。 展舒余指。 微屈拇指成印。 结此印时。 想成宝座献诸贤圣。 次金刚座印。 以二手相并作拳。 复作如针缚。 以拇指入于针下成印。 结此印时。 想成金刚座奉献佛世尊。 次贤座印。 先以左手平展安脐轮下。 以右手平展相倒。 安左手上成印。 此印作曼拏罗时。 及入定时。 用献尊那菩萨及金刚手菩萨。 次莎悉帝迦印。 先在莲华座上坐。 以右足越于左足。 复用右手磔开。 涅左手拇指成印。 此印于作成就法时用。 能与行人悉地。 次惹嚩曩印。 先正足立后。 却作右旋转。 以二手各作拳。 舒中指作动摇成印。 此印若行人。 于大难中或被禁缚时用。 彼一切事无能为害。 次师子卧印。 先想莲华上安坐。 作右顾视。 复却背坐。 后以右足越于左足。 以手触地成印。 此印于作观想时用。 次幡印。 以左手头指。 与中指直竪。 作动摇成印。 此印作供养时用。 次幢印。 以右手作拳。 直竪中指成印。 此印斗战时或有大怖时用。 次师子座印。 先以二手相并。 复如合掌。 以中指与小指如针。 无名指头指如环。 拇指直上而竪成印。 此印是世尊印。 为降伏大夜叉用。 次法印。 先作跏趺坐。 以左手作拳直竪拇指。 以右手执左手拇指。 安于脐轮成印。 此印求解脱用。 一切天人皆悉称赞。 次八辐轮印。 以二手展舒。 手指各相离。 于头上旋转如轮相成印。 此印威力能断除一切大恶。 次师子步印。 先正立如师子。 后以左手安背后。 复安右边。 竪小指如针。 微屈二头指展舒相着。 以拇指安头指侧成印。 此印于敬爱法中。 作勾召及发遣用。 次尊那菩萨诸根本印。 以诸印想在菩萨身分。 顶礼印。 先正立作合掌顶礼相成印。 此印是尊那顶礼为最上印。 次莲华印。 不改前相合掌安尊那心。 即以两足相颠倒成印。 此亦名最上印。 次头印。 先翘左足。 后以右膝着地。 右手安额上作动摇。 复以四指相并。 以拇指安掌中成印。 次顶印。 以中指如针。 与右拇指相捻成印。 此印若以甲冑大明同用。 亦名甲冑印。 次尊那本印。 先以二手拇指动摇。 然以二手合掌。 以右拇指入掌内成印。 安于心上。 次花印。 以二手作拳。 复二手竪如针。 以头指与拇指俱合成印。 次大印。 以二手相并指不相着。 以拇指安小指第三节。 后作坚固拳成印。 以此印安本心。 即诵大明七遍能作一切法。 次第二印。 即以前印竪二拇指。 展舒余指各不相着成印。 次第三印。 以前印以头指。 各安中指第三节成印。 第四印以二手指展舒。 复各屈中节。 复以中指无名指安拇指上。 复以中指无名指安中节成印。 次经印。 以左右手拇指。 各捏小指甲。 复右手指安左手上成印。 次螺印。 以二手头指中指相着展舒。 小指捻拇指甲。 坚固成印。 次定印。 先跏趺坐以二手展舒。 以右手在左手上。 二拇指甲相着。 安脐轮下成印。 如是诸印相。 亦随分演说。 修行行人虔心记忆习令精熟。 于作法时无令误失。 若稍疑误不成印契。 不成印契即贤圣不喜。 凡所祈求不获成就。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第二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1:5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