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 内容: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那译阿难。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知此言辞者。 彼则名曰不随他智。 以何义故。 名不随他智。 如是诸法闻已诵习。 如是受持现在诸法。 当得诸天龙神夜叉卑梨多及富单那鸠槃荼等常随守护如是如是。 彼现见法当得一切功德诸法。 于未来世因。 彼不向地狱畜生阎摩罗世。 亦复不堕不闲之处。 何以故。 阿难。 无有是处。 如是文句诸庄严法。 若无福德诸众生辈。 至彼手中无有是处。 若往昔曾供养诸佛诸众生等。 如是诸修多罗方至彼手。 当得正信解脱之处证真实义。 现在法中及未来世尚得证清净。 阿难。 世间无有如是彼诸如来出现于世彼如是等诸善丈夫有违背者。 何以故。 此当与智手值遇闲处。 能与果报宝手自在及诸财利。 由彼信行善根广大。 此悉炽盛清净作业。 如是如是。 善受持故。 当得舍离一切不闲之处。 所发事业当得究竟。 阿难。 彼等众生行此行者。 善得利益。 若有受持读诵修习之者。 断灭一切不善之印。 当持一切诸善成就。 阿难。 汝今应当怜愍于我及诸众生。 何以故。 言怜愍我及诸众生者。 若汝等于如是等诸修多罗法。 各各显示各各相教。 是则怜愍。 阿难。 此诸根命入真胜处。 汝今应当为四部众诸天人等分别演说(上来广明诸根竟讫)。 阿难。 何者是五时。 谓行时住时去步时来步时涅槃时。 是为五时。 何者是五三摩耶。 一名日初分三摩耶。 二名日中分三摩耶。 三名日后分三摩耶。 四名教说诵习三摩耶。 五名作衣三摩耶。 此等名为五三摩耶。 何者为五摩喉律多。 一名人摩喉律多。 二名天摩喉律多。 三名他想摩喉律多。 四名颠倒想摩喉律多。 五名过时摩喉律多。 是为五摩喉律多。 于中何者五种最后心生。 若取彼生处从人中舍身有余残死(谓于余趣)彼处死已。 所有生处。 若天中若人中若地狱中若畜生中若阎魔罗世中。 于彼处取生。 从天舍身已有余残死。 若生于彼处。 若于天中若于人中若地狱中若畜生中若阎罗世中。 于彼处取生。 于地狱中舍身所有生处。 若于天中若于人中若于地狱中若于畜生中若于阎罗世中。 于彼处取生。 从地狱舍身已。 所有生处。 若于天中若于人中若于地狱中若于畜生中若于阎罗世中。 于彼处取生。 从畜生舍身已。 所有取生。 若于天中若于人中若于地狱中若于畜生中若于阎罗世中。 于彼处取生。 阎罗世舍身已。 所有取生。 若于天中若于人中若于地狱中若于畜生中若于阎罗世中。 于彼处取生。 此等五最后心取生处。 于彼中何者是五无有胜。 取生处无胜。 意智无胜。 各各智和合及解脱无胜。 一味因不善诸法无胜。 取生中意无有胜。 无作譬喻故。 是为五无有胜。 于中何者是五俭。 谓不闲处俭。 烦恼俭。 饥饿俭。 作无间业成就具足为大俭。 于地狱中难得脱行路俭。 是为五俭。 于中何者是五灾祸。 若有于三宝中偷盗物故。 彼等羸瘦烂已极烂当取命终。 此是第一灾祸。 于持戒比丘不知不见以三种瞋谤。 若破戒中若邪见中若威仪不正中。 智者知见应当远离。 身坏命终方堕于恶处生地狱中。 此是第二灾祸。 复次有一人诽谤佛法。 以魔所将文句味中不正之道所说之法。 教他令住劝使令学。 因是业故生于人间当为狂颠。 此是第三灾祸。 复有一种人作刹利灌顶王。 以四种兵共伐隣国王欲相逼切。 彼多诸人身被伤害受诸苦恼。 以彼业成就故。 身坏命终生地狱中。 彼命终已。 还生人间。 共彼一时以刀杖等递相加害。 或被火烧。 或被夜叉所害。 或得极恶重病触彼身心世间希有当取命终。 是为第四灾祸。 复次于彼劫烧之时。 此大千世界炽然焰火一向洞燃。 坏大千世界。 是为第五灾祸。 此为五灾祸。 何者是五种多贪性。 诸苟多贪性为团食故。 婆罗门多贪性为受请故。 王多贪性为得王位故。 丈夫多贪性为求利故。 妇人多贪性为求丈夫故。 彼多贪性难满之中。 我说妇人因欲贪性最为难满。 是为五多贪性。 何者为五神通。 种种神通胜证知中智慧神通。 知种种往昔念证中智慧神通。 一切众生生死证知中智慧神通。 天眼中智慧神通。 天耳中智慧神通。 是等名五神通。 何者五可信。 义可信非是文字。 如来可信。 信可信。 精进可信。 证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彼亦可信。 此如来说陀罗尼修多罗法本彼亦可信。 转已复转。 是为五可信。 何者五不可信。 于一切事中诸妇人不可信。 比丘不可信。 谓恶比丘有破禁戒者。 于须陀洹果中外道婆罗门不可信。 于圣教中比丘尼不可信。 谓未证实谛者。 阉人不可信。 是为五不可信。 何者是五种恐怖。 沙门释种子于彼他家爱乐执着嫉妬恐怖。 诸妇人等妇人恐怖。 诸王等他轮恐怖。 外道婆罗门辈沙门出生恐怖。 诸龙等热沙恐怖是。 为五恐怖。 于中何者是五怨。 妇女怨。 舍宅怨。 欲贪性怨。 诸王等各各相伐怨。 诸沙门辈各相斗怨。 此为五怨。 此五种怨中沙门怨最为可恶。 何以故。 云何已舍五欲功德舍家出家。 而爱着他家而生怨嫉。 此无义利此可弃舍。 是为五怨。 何者是五共分。 色受想行识。 是为五共分。 何者为五顺摄。 谓正见心解脱当得果。 慧解脱当得果。 心解脱当得果。 功能慧解脱当得果。 功能言正见者。 以持戒摄受多闻故。 当有摄受正念故。 当有摄受奢摩他故。 当有摄受毗婆舍那故。 当有摄受此等。 为五顺摄。 何者是五尊重。 于佛尊重。 于法尊重。 于僧尊重。 于戒尊重。 于三昧尊重。 是为五种尊重。 何者是五重担。 谓五阴聚。 何等为五阴聚。 谓色受想行识。 复有五重担。 先所许可。 是为彼大负重担。 随他持是为彼负重担。 烦恼重担。 数数死为重担。 负重物为重担。 是为第五。 是为五种重担。 复别有五负重。 过多食为重。 过饥为重。 怀娠妇人为重。 失利重。 多贪欲重。 是为五种负重。 何者是五诤事求决断也。 若有比丘作两舌语以破坏事。 假被于他无语妄传彼诤事生。 是名第一诤事求决断也。 有比丘或不随顺教。 是名第二于诤生求决断也。 复次一人多作贼盗。 于彼他物不与自取。 于彼求故而生诤事求决断也。 复有一人从家舍家既出家已求活命具。 为财利故随顺他人。 为他事业不满所愿。 以彼因缘故于诤事生求决断也。 复有一人常作妄语。 然彼作是言。 我与此物彼后不与彼。 诤事生求决断也。 是为第五诤事生求决断也。 何者是五涅槃身相续系。 缚最胜义中身可厌恶。 最胜义中此身被他所食。 最胜义中此身非为我所。 最胜义中此身无量种虫之所居住。 最胜义中此身能作欺诳。 是为五涅槃相续系缚身。 复有五灭身相续缚。 谓丈夫见妇人产时而于彼中生厌离想。 是第一灭身相续缚。 复次有一丈夫见妇人被身分患生厌离想。 是为第二灭身而住相续缚。 复次有一丈夫于女人边见臭秽已臭于丈夫。 即生厌离想。 是为第三灭身相续缚。 复次有一人若于妇人边若丈夫边。 或掖下或大小便中闻臭气已。 即彼中生厌离想。 是为第四灭身相续缚。 复次有智丈夫于妇人边生不归依想。 是为第五灭身相续缚。 此五法处常有心生。 即于一切处当作思惟念。 是灭身相续缚。 于是法作思念时。 此五种灭身法乃至意相依缚事。 当有利益相续缚法。 何者是五取着想。 取着者贪欲想瞋恚想。 欺诳想不去离想。 邪见取诸物想。 是为五着想。 若有此欲想者。 以何事故而取着也。 以不实生故。 以颠倒想故。 诸欲不顺而生顺想。 诸欲可弃生美味想。 诸欲苦报生乐报想。 如是次第颠倒取故而生妄语。 以不实取故以凡夫取。 取非圣处故当生是想。 是想生已作无间业。 彼身坏命终生地狱中。 堕地狱已受极苦恼。 既受苦恼无有喜乐。 无喜乐故更增苦恼。 是故名为取执着也。 言瞋恚想者。 彼住妄语。 彼住颠倒。 住不实中。 自住无利益处。 令他住无利益处。 亦住无利处已而生瞋恚。 以无慈心故生诸患缚。 不自利益亦不利益于他。 彼最恶患具足。 如是如是。 复当作无间业身坏命终生地狱中。 堕彼中已受极苦恼不喜不乐。 无喜乐故。 此是第二瞋恚之想不喜乐处。 有欺诳想者。 彼因贪欲想故生贪。 而生无明为首。 年在盛壮而生欢乐。 生乐想而恣情欲盗取他物。 取他物已为他所执当断其命。 以瞋恚故。 如是于最后心。 而取命终当堕地狱。 堕地狱已受极苦恼不喜不乐。 不喜乐故一向无喜。 是第三欺诳他想。 无喜乐处。 于中所有不出家想者。 彼因欲生。 彼因欲出。 因多欲想。 多欲想故为欲所缚。 为欲所覆。 亲近不净信乐不净。 喜乐妄语。 如狗齩枯骨。 卧不净处常住欲中是名不出家想。 彼在家已受诸欲时。 以欲因缘多贪欲故。 为诸欲故。 当作如是种种恶业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或地狱中。 是于彼中受极苦恼。 受苦恼故不喜不乐。 无喜乐故一向不乐不喜。 是为第四不出家想不喜乐处。 于中所有从分别起邪见想者。 此想大恶非为不恶。 若非不恶是最极恶。 若极恶者彼取边见。 若取边见彼即边见。 若有边见彼即破戒。 若破戒者彼坏善根。 于不善根而顺眠也。 若顺眠者彼即为取。 若为取者彼即造取。 若造取者彼即恐怖。 若恐怖者堕地狱中。 堕地狱已受极苦恼。 既受极苦不喜不乐。 无喜乐故则着邪见。 是则为分别起也。 邪见想是为五不喜想。 于中此等诸想中能生不喜乐者。 唯有一想。 何者一想能生。 所谓于诸法中不生敬重。 以不敬重故当不修学。 以不学故于般若中而不增长。 彼无智已当成愚痴凡夫。 此是凡夫。 所谓五种不喜想。 此五想行名为不喜。 阿难当知。 彼时于五百年中正法灭时。 有诸比丘于正法中无有恭敬。 彼于法处无有心想。 当非沙门。 非沙门已为团食故。 自言如是我有信也我有信也。 彼等如是佛正法中说生乐心。 时魔波旬为灭其善心故。 当作勤劬。 彼等于般若中当不增长。 以般若中不增长故。 彼即当得如是之法。 谓无有智。 无智故如是法中而不知因。 亦复不知功德之处。 既不知已当成无智。 如是于诸胜法中当得远离。 当得疑惑而不诵习。 若于如是诸正法中有远离者。 彼不受持诸佛正法。 彼不受持诸佛正法。 彼等不名受佛法者。 若当不受诸佛正法。 彼等于佛教中当得堕落。 若于佛教当堕落者。 彼等当没于三恶道。 阿难。 是故我告汝我语汝。 若有众生于如是等诸法之中但生信心。 而彼如是佛菩提中若不修习。 彼诸众生应当尽心作是思惟。 我于往昔八千佛所。 曾已毁损诸佛菩提。 而作诽谤正法之业。 是故我今于无上佛智之中。 还复堕落及违背也。 阿难。 非不作福诸众生辈。 如是诸法次第等行。 当至彼手或至于身。 彼等于如来教中。 当颠倒堕落于如来教中而得违背。 阿难。 譬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波树上有种种衣皆悉具足。 时有一人身着毛[毯-炎+旁]。 为取衣故诣劫初衣所。 彼人是时见劫初衣便以手触。 触已惊怖即时悔没。 彼惊怖已虚言妄说。 此是何也。 如是微细如是柔软。 而彼恐怖速疾驰走。 复有一人见彼驰走。 而语之言谓汝丈夫。 何故如是惊怖驰走。 彼即答言。 丈夫。 汝若欲知我为何事故如是驰走。 报汝此事。 汝不能辨亦不能见。 彼人复告之言。 善哉丈夫。 如是之处但为我说。 汝为何事如是驰走。 时彼答言。 我不能住为汝解说我为何事而驰走也。 然汝今者我驰走时。 汝随我后随从我行。 然我于后能为汝说。 时彼丈夫为巧方便。 顺其驰走随逐而行。 时彼丈夫如是走时。 不休不息而作是言。 谓善丈夫。 在彼树上如是种种色悬住彼树。 我手摩触欲取彼衣。 而我尔时即生恐怖。 若不驰走即于彼方当取命终。 时彼丈夫而语之言。 丈夫。 汝大愚痴。 汝不知是劫初衣也。 谓言。 丈夫。 汝应可来。 今共汝去与汝是衣。 时彼丈夫作如是念。 我先以手所摩触者。 应当是彼劫初衣也。 还复如是心生恐怖不肯随从。 莫令我等在于彼处。 当擘裂我心而取命终。 阿难。 如是如是。 于未来世有诸比丘等。 闻如是修多罗名。 有如是修多罗名陀罗尼如来所说。 彼等当复作如是念。 我等今者求此修多罗故。 发勤坚固。 彼勤求时便当求初生得瞋恚。 以瞋恚故心不憙见。 阿难。 如彼丈夫欲求衣者。 瞋恚恶心触劫初衣已。 即生疑惑之想。 起大恐怖舍已背走。 如是如是。 阿难。 彼等如是修多罗初发欲心读诵修习。 当作疑惑而有恐怖。 生恐怖已当背驰走。 于是法中而作妄语。 于中所有诸余比丘生陀罗尼者。 彼等当作如是语。 汝长老等。 何故如是等修多罗而不读诵摄取受持而背驰走。 彼报之言。 汝等长老。 若欲知者。 汝等无有如此能辩。 如彼丈夫被彼第二丈夫所问。 谓言。 丈夫。 汝以何故如是驰走。 如是语已。 彼报之言。 谓言丈夫。 若汝丈夫若欲知者。 如是汝今亦不能辩。 彼等作如是言。 我等当欲求彼善根。 长老辈汝等应向我说。 彼等复言。 此非佛说。 时诸比丘复告是言。 汝长老辈莫作是语。 我等于此诸佛法中先已修学。 汝长老辈但修学。 如是如是。 诸佛法中。 尔时彼等诸比丘辈。 复作是念。 此等亦复如是邪见。 若如是修多罗受持因此次第当作诽谤正法。 复当诃责持戒诸比丘辈。 何以故。 如是等痴丈夫辈。 着于世间麁弊利养。 当作信心而作勤求。 彼等于是甚深诸佛圣教中。 而作恐怖。 如彼丈夫于黑褐衣中当作信着。 而彼微细劫初衣中反生恐怖。 如是如是。 阿难。 彼等痴丈夫辈。 于世间利养中反生信着。 而作勤求已。 彼等于诸佛语中诸佛教中当作恐怖。 阿难。 若有来世曾种善根诸众生辈。 彼等于是甚深佛菩提中不作恐怖。 彼等能生实想。 于是法中当度彼岸。 彼等于是作中当度彼岸。 于一切中当度彼岸。 阿难。 如是诸法如来已如是知。 汝等应当如是生信。 如劫初衣莫复当作。 唯有黑毛[毯-炎+旁]衣也。 于中何者是五痛。 谓身痛心痛业痛熟果痛世间思痛。 是为五痛。 于中身痛者。 若作身想。 若有此身彼即愚痴。 无所识别亦无所知。 于身本性若有身痛不实取者。 此为最痛。 于中何者。 是心痛。 意为首行故心痛。 复有心痛。 若以心思于诸法中。 闻他所说住处忆念思惟。 譬如根本广大镇石。 何者是根本广大镇石。 言根本广大镇石者。 是即爱也。 阿难。 爱所有名字如诸国聚落中。 言爱者。 彼有如是名字言。 怛差那 斯婆耶 娑那娜 帝栗瑟那 阇梨尼 阿罗夜 尼岐蹬 阿地耶婆娑喃 阿罗伽 尼槃陀 婢梨[莫/二/? ] 波伽磨 [莫/二/? ]罗跋帝 娑罗帝 娑罗跋帝 优钵剃(他地反) 伽罗四尼鸡多跋帝 娑陀目大逻 波耶跋悉鬄 比牟达逻陀伽拏 鞞大鞞大跋帝 娑迷帝 比暮呵那 阐陀 三[莫/二/? ]伽阿难。 此等为爱名字。 以此等故当有心痛。 爱别离时取事不实故。 思惟分别故。 于中所有业痛者。 此漏业。 于中何者是漏。 谓身业口业意业。 何以故。 以意多故。 意为首故。 次有语言名字。 于彼中所有善身业口业意业。 然彼意业如来犹尚说为有漏。 何以故。 彼即是业。 若有彼业不受果报尽烦恼者。 如来说业尽烦恼尽。 于中所有熟果毕。 应当受若黑若白者。 若有所受彼即是苦。 若即是苦彼即是痛。 以因痛故即有痛处依处而住。 复有略说有五种痛。 如来所说。 何等为五。 生死流转烦恼中。 地狱畜生阎罗世天人。 此为五痛。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1:4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