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分律卷第十一 内容: 五分律卷第十一(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二分初尼律波罗夷法佛在舍卫城。 尔时长老优波离问佛:「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共诸比丘同学戒法,戒羸不舍行淫法,乃至共畜生,是比丘得波罗夷,不共住。』是戒我当云何持? 为应作一部僧持、二部僧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共诸比丘尼同学戒法,戒羸不舍,随意行淫,乃至共畜生,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尔时长老优波离复问佛:「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若聚落、若空地,盗心不与取,乃至不共住。』我当云何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若聚落、若空地,盗心不与取。 若王、若大臣,若捉、若缚、若杀、若摈,语言:『汝贼! 汝痴!』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尔时优波离复问佛:「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若人、若似人,若自杀,乃至不共住。』我当云何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若人、若似人,若自杀、若与刀药杀、若教人杀、若教人自杀,誉死、赞死:『咄! 人用恶活为? 死胜生。』作是心,随心杀;如是种种因缘,彼因是死,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尔时优波离复问佛:「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不知、不见过人法,乃至不共住。』我当云何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不知、不见过人法,圣利满足,自称我如是知,如是见。 是比丘尼后时,若问、若不问,为出罪,求清净故,作是言:『我不知言知、不见言见,虚诳妄语。』除增上慢,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尔时毗舍佉婿,名鹿子。 鹿子敬毗舍佉,犹如敬母,时人遂名为毗舍佉鹿子母。 其孙名尸利跋,尸利跋常系念于偷罗难陀比丘尼,后请比丘尼僧,偷罗难陀託病不往,共一小沙弥尼坐守僧房。 时到,比丘尼僧皆诣其家,尸利跋手自下食,问言:「偷罗难陀何故不来?」诣比丘尼答言:「以其病,僧差守房,是故不来。」彼下上坐食已,便驰往问:「何所患苦?」答言:「骨节皆痛!」彼即为按摩。 比丘尼言:「听汝处处按摩,但不得行欲!」既按摩已,问言:「汝须何物?」答言:「我须乾枣。」便买与之。 比丘尼以手捧枣,问言:「汝见是乾枣不?」答言:「见!」比丘尼言:「若人系心于不可行欲处,神明乾缩亦如此也!」于是尸利跋与此比丘尼种种身相触已,便出。 诸比丘尼食还,入门遥见,咸疑已共偷罗难陀作不净行,问言:「汝已破梵行耶?」答言:「我不破梵行,唯与男子身相触耳!」小沙弥尼亦云:「如此!」诸比丘尼种种呵责言:「佛种种毁訾与男子身相触,种种赞叹不触男子身! 汝今云何作此恶事?」诃已,往到佛所,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偷罗难陀:「汝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如上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以十利故,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欲盛变心,受男子种种摩触:发际已下,膝已上,肘已后。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比丘尼者:白四羯磨受具足戒。 释欲盛变心已下,如比丘触女人身戒中说。 尔时诸比丘尼,受男子捉手、捉衣、共期、独共行、独共住、独共语、独共一座坐、身亲近男子,以此欲染心,不复乐道,或有反俗及作外道者。 时偷罗难陀比丘尼,着新染衣,摩拭身体,画治眉目,往多人处。 有诸男子捉其手,捉其衣言:「汝手柔软好,汝衣细滑好!」诸长老比丘尼见,种种呵责,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诸比丘尼:「汝等实作上八法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呵责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欲盛变心,受男子捉手、捉衣、共期、独共行、独共住、独共语、独共一座坐、身亲近男子。 八法具者,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捉手者:从肘已前。 捉衣者:身所着衣。 共期者:期至某处行淫法、或摩触身,往到彼。 独共行者:独共男子一道行。 独共住者:独共男子一处住。 独共语者:独共男子一处语。 独共一座坐者:独共男子一床上坐。 身亲近男子者:共一座坐时,身转就男子。 若犯捉手,乃至身转就男子,一一皆偷罗遮;若犯七事,虽已随悔,后犯一事满八,亦成波罗夷。 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 尔时阐陀比丘数数犯罪:上床、下床皆不如法,数数食,别众食,非时入聚落不白善比丘;比丘僧与作不见罪羯磨。 其姊比丘尼名优蹉,来往共语,及与衣食。 诸比丘尼见,语言:「姊妹! 此比丘,比丘僧已和合与作不见罪羯磨。 诸比丘已不共住、不共事、不共语。 汝今云何来往共语,与其衣食?」优蹉言:「此是我弟! 我若不视,谁当视者?」诸长老比丘尼种种呵责,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优蹉:「汝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呵责已,告诸比丘:「应令一比丘尼与优蹉亲善者往屏处谏:『汝莫随顺僧羯磨不见罪比丘!』若受者善;若不受,应众多比丘尼往谏,若受者善;若复不受,复应比丘尼僧往谏。」诸比丘受教勅,诸比丘尼令一比丘尼往谏,乃至比丘尼僧往谏,皆不受。 诸长老比丘尼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种种遥呵责优蹉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知僧如法与比丘作不见罪羯磨,诸比丘不共住、不共事、不共语,而随顺之。 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姊妹! 此比丘,比丘僧已作不见罪羯磨,诸比丘不共住、不共事、不共语,汝莫随顺!』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余皆如调达破僧中说。 不犯亦如彼说。 尔时修休摩比丘尼、婆颇比丘尼,常共行止,后婆颇命过,修休摩为之悲泣。 诸比丘尼语言:「汝莫如是! 一切有为,悉皆磨灭;如佛所说,恩爱别离,无长存者。 若有为法不坏、不散,无有是处!」修休摩言:「我今不复为其啼哭! 何以故? 彼生时,不修梵行!」诸比丘尼问言:「汝云何知?」答言:「彼与我共行,亲见与男子行淫欲事。」诸比丘尼诃责言:「汝云何生时覆藏其罪,死乃发露?」诸长老比丘尼种种诃责,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修休摩:「汝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呵责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见比丘尼犯波罗夷,覆藏。 彼比丘尼后时,若在、若死、若远行、若被摈、若罢道、若形变,作是语:『我先亲见其犯波罗夷。』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覆藏:从晨朝至初夜初分,时时皆突吉罗;从初夜初分至明相未出,时时皆偷罗遮;至明相出,波罗夷。 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 若欲说,而无比丘尼未得说;若入大舍定,及八难起,皆不犯。 八难者:一、病;二、王;三、贼;四、水;五、火;六、衣钵;七、命;八、梵行(八重法竟)。 五分律第二分之二尼律僧残法尔时长老优波离问佛:「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行媒法,乃至一交会,僧伽婆尸沙。』我当云何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行媒法,若为私通事,持男意至女边,持女意至男边,乃至一交会。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长老优波离又问:「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自不如法,恶瞋故,以无根波罗夷谤无波罗夷比丘,乃至僧伽婆尸沙。』我当云何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自不如法,恶瞋故,以无根波罗夷谤无波罗夷比丘尼,欲破彼梵行。 是比丘尼后时,若问、若不问,言:『我是事无根,住瞋故谤。』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长老优波离又问佛:「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自不如法,恶瞋故,于异分中取片、若似片,乃至僧伽婆尸沙。』我当云何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自不如法,恶瞋故,于异分中取片、若似片,作波罗夷谤无波罗夷比丘尼,欲破彼梵行。 是比丘尼后时,若问、若不问,言:『我是事异分中取片、若似片,住瞋故,谤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尔时诸释共作是要:「我等不与庶姓婚姻,若有犯者当重罪之!」时释种黑离车女丧夫,夫弟欲取为妇,彼女不从,如是三返,誓不相许,便作是念:「彼女必有外通意,我当杀之!」便託为兄作会,语言:「为汝夫作会,汝来行香!」彼女便往到已,饮酒令醉,共行不净,然后以爪掴伤其肉,告官司言:「黑离车女是我妇,今与外人私通!」官即遣收。 彼女醉醒,自见身体处处伤破,作是念:「此人必当见杀!」便叛走向舍卫城,到比丘尼所出家学道。 官收不得,知向舍卫城,便作移书与波斯匿王言:「我国女人犯罪应死,叛入彼国可送还我! 若彼有罪人叛来我国,亦当送之。」时波斯匿王即问左右:「有此女人入我国不?」答言:「有! 诸比丘尼已度为道。 王先有令:若我国内有犯比丘、比丘尼者,当与重罪。 今已出家,无敢毁辱者。」王便报移书言:「实有此女来入我国,今已出家,不可追罪。 若有余事,敬如来示!」诸释便讥诃言:「凡有此罪,不复得治,乱我国矣! 诸比丘尼无复可度、不可度者,何道之有? 无沙门行,破沙门法!」诸长老比丘尼闻,种种诃责,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诸比丘尼:「汝等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知有罪女,度为比丘尼者,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复有诸贼女、偷女、应死女,诸居士言:「若能出家,我当活汝!」便求出家,即白诸比丘尼:「愿见度脱!」诸比丘尼言:「佛未听我等度如汝辈。」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二部僧,告诸比丘:「若主听者,听比丘尼度之。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知有罪女,主不听,而度者,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复有犯罪女,不得于佛法出家,便入外道。 诸居士后见,有言:「此是我等犯罪女,当夺其外道衣服!」或有言:「外道出家已是重罚,自可宜去!」即便放之。 此诸女等,后来投诸比丘尼,作是言:「姊妹! 我等本非不敬信佛法,于外道出家。 诸姊妹不肯见度,逼不获已,入外道耳! 我等所畏,今已见听出家,愿见愍度!」诸比丘尼不知云何? 以是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告诸比丘:「若有罪女先已出家,今听度之!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知有罪女,主不听度为道,除先出家。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有罪者:若犯姦,若偷盗,是名有罪。 主者:杀活所由,是名为主。 若比丘尼,发心度此女,及方便乃至集僧,三羯磨未竟,皆突吉罗。 三羯磨竟,和尚,僧伽婆尸沙;余尼师僧,皆偷罗遮。 尔时优蹉比丘尼数数犯罪:上床、下床皆不如法,数数食,别众食,非时入他家,比丘尼僧与作不见罪摈。 时偷罗难陀比丘尼知优蹉心未调伏,不敬顺僧,便不随众,自与眷属,于界外为其解摈。 彼比丘尼既得解摈,倍更憍慢,不敬众僧。 诸长老比丘尼见,种种诃责,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偷罗难陀:「汝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知僧如法摈比丘尼,比丘尼心未调伏,不随顺僧,自与眷属,于界外解其摈者,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欲解摈及方便,乃至三羯磨未竟,皆突吉罗。 三羯磨竟,羯磨师,僧伽婆尸沙;余僧,皆偷罗遮。 尔时诸比丘尼独行道路,诸白衣见,调弄作麁恶淫欲语,或捉扪摸,或欲共为不净行。 复有众多比丘尼与估客伴行,偷罗难陀见一男子心生染着,渐迟在后。 诸比丘尼语言:「汝何不速行及伴? 此处可畏,勿为恶人之所剥脱!」答言:「汝见后来人不?」诸比丘尼言:「见!」偷罗难陀言:「我见此人,心甚乐着!」诸比丘尼呵责言:「汝云何于行路中,染着男子?」复有众多比丘尼渡河取牛屎,既渡,水涨不得还,为贼抄掠。 复有诸比丘尼独宿,失衣钵、破梵行。 诸长老比丘尼见闻,种种呵责,具以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诸比丘尼:「汝等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呵责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独行,独宿,独渡水,于道中独在后染着男子,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时有诸比丘尼在路行,有疑恐怖,便走向聚落至亲里家。 复有诸比丘尼行路疲极,又有老病,不能相及;或有小水、或有桥船,不敢独渡;或有宿处,畏诸男子,不敢独于余处宿。 诸比丘尼不知云何? 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告诸比丘:「有因缘听随意独去。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独行,独宿,独渡水,于道中独在后染着男子,除因缘,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 因缘者:恐怖走时,老病疲极不及伴时,水狭浅、有桥船处,畏男子处,是名因缘。」若独行无聚落处,半由旬;若有聚落处,从一聚落至一聚落,皆僧伽婆尸沙。 若在后,遥见比丘尼,不闻声;或闻声,不见形,皆突吉罗。 若不见、不闻,僧伽婆尸沙。 若独渡水,水广十肘,深半髀,僧伽婆尸沙;若减,突吉罗。 若宿时,应使手相及;若不相及,初夜及中夜,偷罗遮;明相出,僧伽婆尸沙。 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 尔时有一长者以宅布施比丘僧,比丘僧与比丘尼众贸安陀林。 末利夫人后以王园施比丘尼僧,比丘尼僧坏前所贸处屋,于王园更起,先处便成空地。 时施宅长者子作是念:「我父昔以施僧,僧与比丘尼贸。 今诸比丘尼不复住中,我可还取,于中耕种。」即便取之。 诸比丘尼语言:「汝莫取僧地!」答言:「我父虽以施僧,僧不复用,应还属我!」诸比丘尼言:「我等不舍此地,勿使诣官言汝,更大输物!」彼不肯还,即诣官言之,便大输物。 诸居士见,讥诃言:「云何此比丘尼诣官言人,使大失物? 此辈受彼供养,犹尚言之,况于余人! 无沙门行,破沙门法!」诸长老比丘尼闻,种种诃责,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诸比丘尼:「汝等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诣官言人,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为人轻倰,应语其父母;若无父母,应语其亲族;若无亲族,应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若比丘、比丘尼有势力,不援护者,突吉罗。 语时应云:「彼轻倰我。」「为我诃谏!」不应言之。 若诣官言人,一往返,一僧伽婆尸沙。 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 尔时有一估客丧妇,作是念:「我今当于何处求索好妇?」时旃茶修摩那比丘尼,有弟子名修摩,色貌殊特,彼见生染着心,作是念:「以食诱之,或可得果。」便语言:「汝若须酥、油、蜜、石蜜、蒲阇尼、佉阇尼,皆从我取。」彼比丘尼即便往取。 既相狎习,便问比丘尼言:「汝知我与汝食意不?」答言:「汝为求福故,与我食。」彼言:「不以此事! 我丧失妇,见汝清修,甚相贪乐,能降意不?」答言:「不能!」其人复言:「与我作妇,当以奇珍相与,衣服极丽,饮食随时,要令无乏。」亦答如初。 余估客见,便助迫脇言:「汝若不欲为他作妇,何故受他饮食? 若必不能,当夺汝衣钵!」或复有言:「速遣令去,勿使人闻! 若王得知,必重治我等!」诸居士闻,讥呵言:「云何比丘尼受他染着男子饮食? 此辈无沙门行,破沙门法!」诸长老比丘尼闻,种种诃责,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修摩比丘尼:「汝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受他染着心男子饮食,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有诸男子请比丘尼前食后食,于中生染着心。 诸比丘尼知不敢受,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告诸比丘:「若比丘尼无染着心,受他染着心男子饮食,犯僧伽婆尸沙,无有是处。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有染着心,受他染着心男子饮食,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复有一比丘尼有染着心,从一染着心男子受饮食,受已生疑:「我将无犯僧伽婆尸沙!」即持归与余比丘尼,余比丘尼问:「此美饮食,汝何故不噉?」具以事答,余比丘尼言:「汝所畏,我亦应畏!」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告诸比丘:「若比丘尼有染着心,自手受染着心男子食;不食而与他食,皆不犯。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有染着心,自手受染着心男子食食,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 尔时彼估客复作是念:「我先以食诱彼比丘尼,日月浅近是以不果? 今当更以食诱引,久意或回!」便到其所语言:「我先虚戏,遂至不逊,愿受我悔过! 从今如先从我取食。」彼比丘尼言:「止,止! 男子! 汝先恼我,使佛苦责,为诸比丘尼结戒。 今日何应再见点辱?」彼比丘尼和尚语言:「汝先能得多美饮食,今何故不复能得?」答言:「彼人先恼触我,佛因制戒,不敢复取!」和尚复言:「汝但莫生染着,取食何苦? 若他生染着,何豫汝事?」彼比丘尼嫌诃和尚言:「佛种种毁訾亲近男子,赞叹远离。 云何教我取染着心男子饮食?」诸比丘尼闻,诃责彼师言:「云何教弟子受染着心男子食?」种种呵责已,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旃荼修摩那:「汝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教他比丘尼作是语:『汝但莫生染着,受染着男子饮食何苦?』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作此教,语语僧伽婆尸沙。 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 优波离又问:「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为破和合僧勤方便,乃至僧伽婆尸沙。』我当云何持?」佛言:「当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为破和合僧勤方便,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汝莫为破和合僧勤方便,当与僧和合,僧和合故,欢喜无诤,一心一学,如水乳合,共弘师教,安乐行。』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优波离又问:「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助破和合僧,乃至僧伽婆尸沙。』我当云何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助破和合僧,若一、若二、若众多,语诸比丘尼言:『是比丘尼所说,是知说,非不知说;说法,不说非法;说律,不说非律,皆是我等心所忍乐。』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汝莫作是语:「是比丘尼所说,是知说,非不知说;说法,不说非法;说律,不说非律,皆是我等心所忍乐。」何以故? 是比丘尼非知说、非说法、非说律。 汝莫乐助破和合僧,当乐助和合僧。 僧和合故,欢喜无诤,一心一学,如水乳合,共弘师教,安乐行。』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优波离又问:「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恶性,难共语,与诸比丘同学戒经,数数犯罪,乃至僧伽婆尸沙。』我当云何持?」佛言:「当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恶性,难共语,与诸比丘尼同学戒经,数数犯罪。 诸比丘尼如法如律谏其所犯,答言:『阿姨! 汝莫语我若好、若恶;我亦不以好、恶语汝。』诸比丘尼复语言:『汝莫作自我不可共语! 汝当为诸比丘尼说如法语,诸比丘尼亦当为汝说如法语;如是展转相教,转相出罪,成如来众。』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若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优波离又问:「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依聚落住,行恶行、污他家,乃至僧伽婆尸沙。』我当云何持?」佛言:「当作二部僧持。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依聚落住,行恶行、污他家。 行恶行,皆见闻知;污他家,亦见闻知。 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汝行恶行、污他家。 行恶行,皆见闻知;污他家,亦见闻知。 汝出去,不应是中住!』彼比丘尼言:『诸阿姨随爱恚痴畏。 何以故? 有如是等同罪比丘尼,有驱者、有不驱者。』诸比丘尼复语言:『汝莫作是语:「诸阿姨随爱恚痴畏,有如是等同罪比丘尼,有驱者、有不驱者。」汝行恶行、污他家。 行恶行,皆见闻知;污他家,亦见闻知,汝舍是随爱恚痴畏语。 汝出去,不应是中住。』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尔时修休摩比丘尼、婆颇比丘尼,共作恶行,有恶名声,更相覆罪,触恼众僧。 诸比丘尼语言:「汝等作恶行,有恶名声。 汝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二比丘尼言:「我等不作恶行,无恶名声,亦不触恼众僧。 此中有余二比丘尼,共作恶行,有恶名声,触恼众僧。」诸比丘尼言:「汝等莫作是语! 何以故? 此中无有余二比丘尼作恶恼僧,唯有汝等。 可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诸比丘尼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问彼二比丘尼:「汝等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呵责已,告诸比丘:「应令一比丘尼,与彼二比丘尼亲善者,往屏处谏。 若受者善;若不受,应众多比丘尼往谏,若受者善;若不受,应比丘尼僧往谏。」诸比丘受教,即勅诸比丘尼往谏,三返皆不受。 诸长老比丘尼种种呵责,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种种遥诃责彼二比丘尼已,告诸比丘:「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二比丘尼,共作恶行,有恶名声,更相覆罪,触恼众僧。 诸比丘尼语言:『汝二比丘尼作恶行,有恶名声,更相覆罪,触恼众僧。 汝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彼二比丘尼言:『我等不作恶行,无恶名声,不相覆罪,不触恼僧。 此中有余二比丘尼,共作恶行,触恼众僧。』诸比丘尼复语言:『莫作是语! 何以故? 此中更无余二比丘尼作恶恼僧,唯有汝等。 可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更相覆罪者:若僧伽婆尸沙、若偷罗遮、若波逸提、若波罗提提舍尼、若突吉罗、若不护口。 恼僧者:若布萨、若自恣、若诸羯磨,皆如调达破僧中说。 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 尔时修休摩比丘尼、婆颇比丘尼,共作恶行,有恶名声,乃至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亦如上说。 二比丘尼言:「我等不作恶行,亦不触恼众僧。 僧见我等羸弱,轻易我故,作如是语!」诸比丘尼复言:「汝等莫作是语! 何以故? 僧不见汝羸弱,轻易汝等。 汝等自作恶行,触恼众僧,可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 诸长老比丘尼诃责,乃至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亦如上说。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二比丘尼,共作恶行,有恶名声,更相覆罪,触恼众僧。 诸比丘尼语言:『汝二比丘尼莫共作恶行,有恶名声,更相覆罪,触恼众僧。 汝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二比丘尼言:『我等不作恶行,无恶名声,不相覆罪,不触恼僧。 僧见我等羸弱,轻易我故,作如是语!』诸比丘尼复言:『莫作是语! 何以故? 僧不见汝羸弱,轻易汝等! 汝等可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余如上说。 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 尔时阐陀母名修摩那,为人恶性,时人遂号为旃荼修摩那;好共他斗,僧断其事,便言僧随爱恚痴畏,诸比丘尼语言:「汝莫好共他斗,莫作是语:『僧随爱恚痴畏!』何以故? 僧不随爱恚痴畏。 汝舍是语,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乃至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亦如上说。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好共他斗,僧断其事,便言僧随爱恚痴畏,诸比丘尼语言:『汝莫好共他斗,莫作是语:「僧随爱恚痴畏。」何以故? 僧不随爱恚痴畏,汝等舍是语,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余如上说。 尔时旃荼修摩那比丘尼好共他斗,僧断其事,便瞋恚言:「我舍佛、舍法、舍僧、舍戒作外道。 余沙门、婆罗门,亦学戒、亦惭愧,我当于彼净修梵行!」诸比丘尼语言:「汝莫好共他斗,莫作是语:『我舍佛,乃至于彼净修梵行!』何以故? 余沙门、婆罗门,无学戒、无惭愧,汝云何于彼得修梵行? 汝舍是恶见,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乃至今为诸比丘尼结戒,亦如上说。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好共他斗,僧断其事,便言:『我舍佛、舍法、舍僧、舍戒作外道。 余沙门、婆罗门,亦学戒、亦惭愧,我当于彼净修梵行!』诸比丘尼语言:『汝莫好共他斗,莫作是语:「我舍佛法僧!」何以故? 余沙门、婆罗门,无学戒、无惭愧,汝云何于彼得修梵行? 汝舍是恶见,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已,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余如上说(僧残竟)。 五分律卷第十一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1:1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