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 内容: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杂诵跋渠法之八复次佛住王舍城,尔时尊者毕陵伽婆蹉在聚落中住,日日渡恒水乞食,到恒水上作是言:「首陀罗住,我欲过。」水即住。 过已作如是言:「首陀罗汝去。」如是水流如故。 水神不乐,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 尊者毕陵伽婆蹉语太苦:『住首陀罗,去首陀罗。』」佛言:「呼毕陵伽婆蹉来。」来已,佛言:「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佛言:「恒神如是嫌汝,汝向忏悔。」毕陵伽婆蹉言:「我悔过,首陀罗。」恒神言:「向首陀罗,今首陀罗,为有何异而言悔过?」毕陵迦婆蹉,唯除佛八大声闻,余一切尽言首陀罗,和上、阿阇梨、诸上座皆言首陀罗。 诸比丘言:「尊者毕陵伽婆蹉,乃至和上、阿阇梨皆是首陀罗。 正有是一人婆罗门出家耶? 尊者大迦叶、舍利弗、目连等如是比皆是婆罗门出家,都不作是语,应作举羯磨。」即集比丘僧。 时毕陵伽婆蹉坐禅不来,遣使往唤。 使便打户言:「众僧集,唤长老!」时毕陵伽婆蹉即观见比丘僧集欲与我作举羯磨,即以神力制使比丘着户,令不得去。 众僧怪使久不还,更遣比丘往唤。 后比丘至,捉前使比丘手去,来长老即复相着不得去,如是使使相着皆不得去。 诸比丘嫌言:「众中正有此一人大神足耶? 尊者大目连岂无此力耶? 齐水际作福罚羯磨。」佛以神足乘空而来,知而故问:「汝作何等?」答言:「世尊! 毕陵伽婆蹉,唯除如来八大声闻,余乃至和上、阿阇梨尽言:『首陀罗。』欲作举羯磨。 僧集不来。 遣使往唤,神足复制,便使使相着不来,故欲作齐水际福罚羯磨。」佛言:「汝来。」毕陵伽婆蹉发心顷在佛前立,佛语毕陵伽婆蹉:「汝首陀罗语过,诸梵行人嫌汝。」答言:「世尊! 我当如何? 我不憍慢,亦不自大轻蔑于人。 然我唤和上、阿阇梨、诸长老比丘时,发声便成首陀罗。」佛语比丘:「是毕陵伽婆蹉非憍慢,亦非自大轻蔑余人。 从五百世来常生婆罗门家,首陀罗语习气不尽。」佛语毕陵伽婆蹉:「汝本从无始生死已来,贪欲瞋恚愚痴尚能永拔,五百世习气而不能除。 从今日后莫作首陀罗语。」闻世尊教,恭敬故永不复作。 如是毗尼竟,是名三婆蹉。 一升油者,世尊涅槃后,长老比丘毗舍离住,尔时有一商人,自恣请法豫比丘尼。 比丘尼有一依止弟子,常遣往取所须。 时依止弟子不称师名,又不自称,直言:「须油。」檀越即与,得已自用。 檀越后便检挍,油不入师。 依止弟子心生疑悔,语诸比丘尼,诸比丘尼言:「汝犯波罗夷。」诸比丘尼不了,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虽隐覆取,檀越与故,犯偷兰罪。」如是毗尼竟,是名一升油。 迎食者,舍卫城尔时精舍中有檀越饭僧,有一比丘自食己分,复迎一分。 益食人问言:「长老为谁取分?」答言:「我取。」「食者谁分?」复言:「我分。」时比丘言:「汝犯波罗夷罪。」诸比丘不了,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有不应得而取,但有主与故,得偷兰罪。」如是毗尼竟,是名迎食。 看病者,佛住舍卫城,尔时祇洹精舍有病比丘,共看病比丘诤已,时精舍中有檀越饭僧,病比丘作是念:「彼人今日何能为我取食?」即便倩余比丘取食。 时看病比丘作是念:「今日谁当与彼取食?」时二人俱取食,益食人问看病比丘:「为谁取食?」答言:「某病人食。」复问倩迎食人:「为谁取食?」答言:「某病人食。」诸比丘言:「汝犯波罗夷。」时诸比丘不了,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此倩取食者无罪。 病比丘共看病比丘诤已,不语看病人更倩余人者,越毗尼罪。 看病人共病比丘诤已,不问与迎食者,越毗尼罪。」如是毗尼竟,是名看病。 鸟肉段者,佛住舍卫城祇洹精舍,尔时有比丘时到着入聚落衣,持钵入城乞食。 时有鸟衔肉段堕比丘钵中,时比丘持还精舍煮已自食,分与诸比丘。 诸比丘言:「长老! 汝何处得此肉?」即具说上事,诸比丘言:「汝犯波罗夷。」诸比丘不了,往问长老比丘,长老比丘言:「畜生无属。」如是毗尼竟,是名鸟肉段。 贼肉段者,世尊涅槃后,长老比丘依王舍城住。 时有盗贼偷牛,夜在尸陀林中杀噉有残,语林中坐禅比丘言:「尊者须肉不?」答言:「须。」即与满钵。 比丘取已持还精舍自食,分与余比丘。 余比丘问言:「长老! 何处得此肉?」具说上事。 诸比丘言:「长老! 汝贼边取物满五钱,波罗夷。」诸比丘不了,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出家人前人如法、不如法,有主施无罪。」如是毗尼竟,是名贼肉段。 猪肉者,尔时俱睒弥提婆聚落边有贼偷猪噉,余残头脚舍弃而去。 时有比丘见已持还精舍,煮已自食亦分与诸比丘。 诸比丘言:「汝何处得此肉?」即具说上事,比丘言:「直五钱,得波罗夷。」时诸比丘不了,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汝何心取?」答言:「无主想。」「无主想取无罪。」如是毗尼竟,是名猪肉。 蹴女人者,舍卫城祇桓精舍,时有比丘到时着入聚落衣,持钵入城次第乞食到一家。 妇人言:「比丘来入共作如是事来。」比丘言:「世尊制戒不得行淫。」妇人言:「若不从我者,当如是如是谤,强牵我。」是比丘畏故便入,入已妇人语婢守门:「我与比丘行欲。」女人入已欲心炽盛即卧,比丘蹴已而去。 守门婢问:「尊者作事竟耶?」答言:「已竟。」时比丘心生疑悔,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汝以脚蹴女人,得偷兰遮。 不作言作,波夜提。」如是毗尼竟,是名蹴女人。 磨麨者,舍卫城祇桓精舍,时比丘着入聚落衣,持钵入城次行乞食至一家。 见女人蹲地磨麨,衣不覆形,比丘见已即生欲心语:「姊妹! 我欲食麨。」女人即与麨。 比丘心生疑悔,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汝以何心?」答言:「欲心。」即遣使问彼女人,女人答言:「我蹲地磨麨,比丘乞麨,我便与之。」使还答如上。 长老比丘言:「解义不解味,偷兰遮。 乃至不解义不解味,得越毗尼罪。」如是毗尼竟,是名磨麨。 犊子者,跋祇国有人去精舍不远放犊子,犊子来入精舍,践食华果觝突形像。 知事人语放犊人:「好看汝犊,莫令纵暴。」如是再三语,犹故不止。 知事人瞋,牵犊子着房中,反闭户入聚落乞食。 在道中作是念:「房中多有夜叉,不能杀是犊耶?」即还精舍,开户见犊已死,比丘怖畏,即持着众僧厕中,便舍而去。 放犊人来问:「阿阇梨见我犊不?」答言:「不见。」比丘心生疑悔,问诸比丘,诸比丘不能决,往问长老。 长老言:「牵犊入房反闭户,得越毗尼罪。 持着僧厕中,得偷兰遮。 见言不见,波夜提。」如是毗尼竟,是名放犊。 舍妇者,迦尸耆利大邑,时有摩诃罗端正舍妇出家,其妇逐来在房外纺绩。 摩诃罗语言:「汝去! 我出家人不须汝。」答言:「尊者! 我在此作有何妨事? 为欲时时见尊者,不能相离耳。」摩诃罗以是数数语,犹故不去,即持衣钵弃舍而去。 有女人见已语言:「汝本二已去。」闻已即逐。 及已,便捉衣当前而立,作是言:「阿阇梨为我故莫去,我当供给衣钵、病瘦医药。」摩诃罗言:「我出家人,法不应尔。」如是犹故不放,摩诃罗心生瞋恚,举衣钵着一处熟打而去。 摩诃罗心生疑悔,具以上事问持律比丘耶舍,耶舍言:「瞋打妇人者,得波罗夷。」诸比丘言:「此非好断。 汝欲决疑者,可往枝提山中问持律尊者树提陀娑,必能决了。」闻已即去,路经俱睒弥道逢一卖酪女,女见摩诃罗端正,便生欲心语:「沙门共行欲来。」摩诃罗作是念:「我已犯波罗夷,复何在?」便共行欲。 前至持律所,具白上事。 持律言:「云何耶舍制五波罗夷法? 瞋打妇人,得偷兰遮。 共卖酪女行淫,得波罗夷。」如是毗尼竟,是名舍妇。 隔壁者,弗迦罗国有比丘,比丘尼精舍隔壁住。 时比丘起欲心,通夜共比丘尼隔壁语。 比丘心生疑悔,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汝有何心语?」答言:「欲心。」「如是欲心,语语得越毗尼罪。」如是毗尼竟,是名隔壁。 布萨者,弗迦罗聚落比丘,共阿练若比丘共一布萨。 时阿练若住处比丘名弗絺虏,有大德名称,聚落中比丘见得利养起嫉妬心。 时长老弗絺虏至十四日布萨,来入聚落,语聚落中比丘:「长老! 共作布萨来。」答言:「我十五日当布萨。」弗絺虏言:「我知日数,今应十四日布萨。」答言:「我不作,十五日当布萨。」如是至三不从,弗絺虏便去。 去已,聚落中比丘即布萨。 明日弗絺虏复来:「长老共作布萨来。」答言:「已布萨竟。」聚落比丘言:「汝叛布萨,我不复与汝共法食味食。」时弗絺虏,十四日便十四日来、十五日便十五日来,如是二十年中初不得布萨。 时有善鬼神敬重弗絺虏,往至枝提山中尊者树提陀娑所作是言:「尊者! 不善不随顺。 尊者! 在世聚落中比丘作如是非法,常恼乱弗絺虏。 唯愿尊者,自往料理。」尊者树提闻已即来,便作是念:「我若先至阿练若处,聚落中比丘凶恶,闻者不共我法食味食。」作是念已,即到聚落中比丘所。 时善鬼神语尊者弗絺虏:「尊者树提陀娑,今在聚落,可往问讯。」闻已即往共相问讯,问讯已在一面坐。 树提陀娑即问言:「汝是弗絺虏耶?」答言:「尔。」「慧命! 汝叛布萨耶?」答言:「叛布萨不叛布萨,今当知。 我二十年已来,十四日布萨十四日来,十五日布萨十五日来,如是叛布萨不? 叛布萨耶? 尊者自知。」答言:「慧命! 是顺佛法。 但聚落中比丘不随顺,二十年中受具足不名受具足,羯磨不名羯磨。」如是毗尼竟,是名布萨。 二浆者,尔时优阇尼国有人犯王法,截手脚已持着尸陀林中,近阿练若比丘处。 宛转来至比丘所言:「阿阇梨! 我甚饥苦,乞我少食。」答言:「无食。」复言:「阿阇梨! 怜愍我。 我有二种苦痛:一、截手脚苦;二、饥苦。」答言:「无食,正有苏毗罗浆,须不?」答言:「须。」即与浆。 不得食久,饮已便死。 比丘心生疑悔,问诸比丘,不能得了,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汝以何心与?」答言:「饶益心。」「饶益心无罪。」如是毗尼竟。 复次优阇尼国,有人犯王法,截手脚已持着尸陀林中,近阿练若比丘住处。 时有摩诃罗出家,次守房舍,无手脚人宛转来至其所,作是言:「阿阇梨! 我甚苦痛不可堪忍,颇有少药施我,我欲疾死。」答言:「我非旃陀罗杀人贼,云何从我索药?」「不尔,阿阇梨! 我苦痛难忍。」时摩诃罗起慈心,作是念:「曾有如是比丘饮苏毗罗浆便死。」即语言:「汝欲饮苏毗罗浆不?」答言:「欲饮。」即与浆饮,饮已便死。 摩诃罗心生疑悔,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汝以何心与?」答言:「慈心遂彼意。」长老比丘言:「汝虽有慈心,无有智慧,断他命根,得波罗夷。」如是毗尼竟,是名二浆。 甎者,舍卫城祇桓精舍,时比丘作房舍,园民授甎。 比丘取捉不坚故,落园民头上破,即便死。 比丘心生疑悔,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汝以何心落甎?」答言:「捉不坚故。」长老比丘言:「应坚捉。」如是毗尼竟,是名甎。 粪者,舍卫城祇桓精舍,五日一扫除粪秽。 时有年少比丘,持粪掷牆外,有病摩诃罗出家,在牆下大小行,粪来镇上,未能得起,后粪续至,如是便死。 当牆比丘以粪聚高,恐盗贼登入,即便除却,见死比丘。 心生疑悔,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汝以何心除粪?」答言:「不看。」长老比丘言:「若不看掷粪者,得越毗尼罪。」如是毗尼竟,是名粪。 乞食比丘者,佛般泥洹后,诸比丘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住。 时有比丘着入聚落衣,持钵入城次行乞食。 时有释种女端正,澡浴讫着新净衣,持食施比丘,施已头面礼足。 比丘见已欲心起,不能自制,失不净落女头上。 女无嫌心,即持衣拭已作是言:「阿阇梨! 大得善利,有如是欲心,能于世尊法中修梵行。」时比丘心生疑悔,往问长老比丘。 长老比丘言:「汝以何心?」答言:「我见前相心不能制。」长老比丘言:「应善观相制伏其心。」如是毗尼竟,是名乞食。 郁詶者,佛般泥洹后,长老比丘在迦维罗卫尼俱律树释氏精舍。 尔时尊者郁詶,与一释种知旧。 时释种病,有二儿各异母:一儿是释家女,一儿是异姓女。 释种垂终时,嘱尊者郁詶:「阿阇梨! 我无常后,是二儿中有爱乐佛法得阿阇梨心者,示是地中藏。」命终后,释女儿与恶友相逐,不乐佛法、不来受经、不乐诵读。 时异姓女儿与善友相逐,爱乐佛法,来到郁詶所受诵经戒,得长老心,即语:「汝父亡时嘱我,儿中有乐法者,可示此藏。」即示处,大得金银珍宝,家道富乐。 释女儿闻已即白尊者阿难:「阿阇梨! 此非善非随顺。 尊者郁詶,持我父财与异姓母儿。 我释家法,释家女儿应继父业,所有财物皆应属我。」阿难言:「是非法分处,我不共法食味食。」时罗睺罗来到郁詶所,二人同和上,即语罗睺罗言:「莫与尊者阿难同法食味食。」问言:「何故?」具说上因缘。 「我无事,阿难不共我法食味食,罗睺罗我共汝法食味食。」阿难闻罗睺罗与郁詶共法食味食。 时阿难亦不共罗睺罗法食味食。 时有人送食与尊者阿难。 阿难语:「与世尊子罗睺罗去。」如是有送食与尊者罗睺罗者,罗睺罗言:「持与世尊侍者去。」如是迦维罗卫国七年中不作布萨自恣。 尊者优波离在支提山中住,时释种子往至尊者优波离所,作如是言:「阿阇梨! 我不善不随顺。 阿阇梨在世,迦维罗卫是世尊生地,云何七年中不作布萨自恣? 唯愿尊者往和合。」优波离即来,教诸释种,严饰大堂敷好坐具散华烧香,为饭客比丘,并请尊者阿难。 先唤罗睺罗安一屏处,抱一小儿放坐中地,尊者阿难坐已,见地小儿,若言:「取。」者,应语:「不取。 愿尊者与罗睺罗和合者我当取。」如是教已,尊者优波离坐已,次尊者阿难坐,诸比丘次第坐讫,时释家女抱孩儿,手捉生酥而[口*数],放坐中地,儿便啼唤。 阿难见已爱念心生,语言:「取此小儿。」答言:「不取。 若尊者与罗睺罗和合者当取,不和合者不取。」阿难言:「此沙门法,非汝俗人事,但抱小儿。」答言:「不尔。」如是至三。 阿难言:「唤罗睺罗来。」来已,尊者优波离语阿难言:「如阿难有檀越如是如是嘱长老:『我命终之后,长老如是与。』有何过失? 尊者郁詶亦复如是。 阿难云何以是事与世尊子罗睺罗而不和合?」如是毗尼竟,是名郁詶,是名毗尼法。 障碍不障碍法者,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 尔时尊者难陀、优波难陀,游行诸国还祇桓精舍,着入聚落衣入舍卫城,至喜悦优婆夷家。 优婆夷见已言:「善来阿阇梨,何乃希现?」即请令坐,头面礼足却住一面,共相问讯已,比丘言:「优婆夷! 我希行,与我作何等好饮食?」优婆夷答言:「从阿阇梨教,前食、后食、若饼、若肉,随所须当办。」即请言:「尊者明日受我食,愿时早来。」即便受请。 其家明日作种种饮食,敷座而待。 时比丘多事因缘忘不来赴。 日时已过,食可停者留,不可停者便取食之。 如是二日三日待不来已,便取尽食。 至第四日方来,优婆夷见已心不悦,作是言:「阿阇梨! 云何受我请而不来?」诸比丘闻已,以是因缘具白世尊。 佛言:「唤难陀、优波难陀来。」来已,佛言:「是喜悦优婆夷,于佛比丘僧都无爱惜,何故于中娆乱? 汝云何一向受请不开障碍因缘。」障碍因缘法者,若有人言:「尊者明日受我请前食。」若须者应言:「尔。」彼复言:「尊者! 必当来。」应言:「中间无障碍当来。」如是后食、一切请亦如是。 若比丘安居竟去,时檀越言:「尊者! 后更来。」若欲来者答言:「尔。」檀越复言:「尊者! 其必当来。」应语:「若中间无障碍当来。」若言:「阿阇梨! 礼塔。」不得语言:「中间无障碍。」应语:「当礼。」若言:「尊者为我礼塔。」应语言:「若忆当礼。」若言:「尊者! 礼长老比丘。」不得言:「无障碍。」应语:「当礼。」若言:「尊者为我礼长老比丘。」应语:「若忆当礼。」若言:「尊者受经、诵经、持戒、坐禅。」不得语:「中间无障碍当受诵经。」应语:「我为是故出家。」若言:「学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不得语:「中间无障碍当学。」应语:「我为是故出家。」是中应作障碍而不作,不应作而作,俱越毗尼罪。 是名障碍不障碍法。 比丘尼法者,佛住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 尔时大爱道瞿昙弥,与五百释女求佛出家,如线经中广说,乃至佛告诸比丘尼:「从今日大爱道瞿昙弥比丘尼僧上坐,如是持。」尔时大爱道瞿昙弥白佛言:「世尊! 为比丘尼制八敬法,我等得广闻不?」佛言:「得八敬法者,比丘尼虽满百腊,应向新受戒比丘起迎恭敬作礼。 不得言:『待我百腊然后向新受戒比丘作礼。』一切比丘尼应向长老、中间、年少比丘起迎恭敬作礼。 若比丘尼至比丘精舍时,应头面一一礼一切比丘足。 若老病不能者,随力多少礼,余不遍者得总礼,应言:『我比丘尼某甲,头面礼一切僧足。』若比丘至比丘尼精舍时,一切比丘尼应起迎礼足,亦如上说。 若比丘尼作是分别,是犯戒、是医师、是摩诃罗无所知,憍慢不恭敬起迎作礼者,越敬法。」(第一敬法竟)二年学者,满十八岁女欲于如来法律中受具足者,和上尼应供给所须与,白僧料理。 尼众中能作羯磨人,应作是说:「阿梨耶僧听! 十八岁女某甲,欲于如来法律中受具足。 若僧时到,僧某甲欲从僧乞二岁学戒。 诸阿梨耶听,某甲欲从僧乞二岁学戒,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女人入僧中,应一一头面礼僧足,礼僧足已[跍*月]跪合掌,教作如是言:「阿梨耶僧忆念! 我满十八岁女某甲,欲于如来法律中受具足。 我今从僧乞二岁学戒,唯愿阿梨耶僧怜愍故,与我二岁学戒。」如是三说。 尼羯磨师应作是说:「阿梨耶僧听! 某甲女年满十八,已从僧乞二岁学戒。 若僧时到,僧与某甲二岁学戒。 白如是。」「阿梨耶僧听! 某甲女年满十八,已从僧乞二岁学戒。 僧今与某甲二岁学戒。 阿梨耶僧忍与某甲二岁学戒,和上尼某甲者默然,若不忍便说。 第一羯磨竟。」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已与某甲二岁学戒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式叉摩尼得二岁学戒已,应随顺行十八事。 何等十八? 一切大比丘尼下、一切沙弥尼上;于式叉摩尼不净、于大尼净,于大尼不净、于式叉摩尼亦不净;大尼得与式叉摩尼三宿、式叉摩尼得与沙弥尼三宿;式叉摩尼得与大尼授食,除火净、五生种、取金银及钱;自从沙弥尼受食;尼不得向说波罗夷乃至越毗尼罪,得语不淫不盗不杀不妄语如是等。 式叉摩尼至布萨自恣日入僧中,[跍*月]跪合掌作如是言:「阿梨耶僧! 我某甲清净,僧忆念持。」如是三说而去。 后四波罗夷犯者,更从始学;十九僧伽婆尸沙已下,若一一犯,随所犯作突吉罗悔;若破五戒,随犯日数更学。 何等五? 非时食、停食食、捉钱金银、饮酒、着华香。 是名十八事。 是式叉摩尼二岁学戒满已,欲于如来法律中受具足者,和上尼应白僧乞畜弟子羯磨。 尼羯磨师应作是说:「阿梨耶僧听! 某甲式叉摩尼二岁学戒、满二十,欲于如来法律中受具足。 若僧时到,僧和上尼某甲欲从僧乞畜弟子羯磨。 阿梨耶僧听,某甲欲从僧乞畜众羯磨,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和上尼应[跍*月]跪合掌作如是言:「阿梨耶僧忆念! 是式叉摩尼二岁学戒、满二十,欲受具足,我某甲今从僧乞畜弟子羯磨,唯愿僧与我畜弟子羯磨。」如是至三。 羯磨人应作是说:「阿梨耶僧听! 某甲式叉摩尼二岁学戒、已满二十,欲于如来法律中受具足,尼某甲已从僧中乞畜弟子羯磨。 若僧时到,僧与尼某甲畜弟子羯磨。 白如是。」「阿梨耶僧听! 某甲式叉摩尼,二岁学戒、已满二十,欲于如来法律中受具足,尼某甲已从僧乞畜弟子羯磨。 僧今与尼某甲畜弟子羯磨。 诸阿梨耶忍与尼某甲畜弟子羯磨者默然,若不忍便说。 是第一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已忍与尼某甲畜弟子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式叉摩尼,二岁学戒、已满二十,欲于如来法律中受具足者,入僧中先头面礼僧足。 礼僧足已先请和上尼,[跍*月]跪合掌作如是言:「尊忆念! 我某甲从尊乞求和上,尊为我作和上,与我受具足。」如是至三,和上尼应语:「发喜心。」弟子言:「我顶戴持。」和上尼已先与求衣钵、与求众、与求二戒师、与求空静处教师,推与众僧。 羯磨师应作是说:「此中谁能与某甲空静处作教师?」答言:「我能。」羯磨师应作是说:「阿梨耶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若僧时到,僧某甲,和上尼某甲、某甲能空静处作教师。 诸阿梨耶僧听! 某甲,和上尼某甲、某甲空静处作教师,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教师应将欲受具足人离众不近不远,教有二种,若略、若广。 云何是略? 众僧中当问:「汝有当言有,无当言无。」云何是广? 「善女听! 今是至诚时,是实语时,于诸天、世间、天魔、诸梵、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阿修罗,若不实者,便于中欺诳,亦复于如来、应供、正遍知、声闻尼众中欺诳,此是大罪。 今当问汝,有者言有,无者言无。」「父母夫主在不?」若言:「在。」应问:「父母夫主听不?」「求和上尼未? 五衣钵具不? 学戒二岁满不? 作畜众羯磨未? 汝字何等?」答言:「字某。」「和上尼字谁?」答言:「字某。」「汝不杀父母不? 不杀阿罗汉不? 不破僧不? 不恶心出佛身血不(佛久已涅槃而故依旧文)? 不坏比丘净戒不? 非贼盗住不? 非越济人不? 不自出家不? 本曾受具足不?」若言:「曾受。」应语:「去! 不得受具足。」若言:「不。」者,应问:「汝非婢不? 非养女不? 不负人债不? 非兵妇不? 非阴谋王家不? 汝是女不? 非石女不? 非烂堕不? 非二道通不? 非破不? 不无乳不? 非一乳不? 非常血病不? 非无血不? 非一月常血不? 非不能女不? 汝无如是种种诸病着身不? 癣疥、黄烂、癞病、痈痤、痔病不禁、黄病、疟病、謦欬、消尽、癫、狂热病、风肿、水肿、腹肿如是种种,更有余病着身不?」答言:「无。」教师来入僧中白言:「某甲问已讫,自说清净无遮法。」羯磨师应作是说:「阿梨耶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某甲已空静处教问讫。 若僧时到,僧某甲,和上尼某甲,听入僧中。 阿梨耶僧听某甲和上尼某甲听入僧中,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人入僧中,一一头面礼僧足,在戒师前[跍*月]跪合掌,授与衣钵:「此钵多罗应量受用乞食器,我受持。」如是三说。 「此是僧伽梨、此是郁多罗僧、此是安陀会、此是覆肩衣、此是雨衣、此是我五衣,此五衣尽寿不离宿受持。」如是三说。 羯磨师应作是说:「阿梨耶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某甲已空静处教问讫。 若僧时到,僧某甲和上尼某甲,欲从僧乞受具足。 诸阿梨耶听某甲,和上尼某甲,欲从僧乞受具足。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羯磨师应教乞:「阿梨耶僧听,我某甲从和尚尼某甲受具足,阿阇梨某甲已空静处教问讫,我某甲,和上尼某甲,今从僧乞受具足,唯愿僧哀愍故,与我受具足。」如是至三。 羯磨师应作是说:「阿梨耶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某甲已空静处教问讫,已从僧乞受具足。 若僧时到,僧某甲,和上尼某甲,我欲于僧中问遮法。 阿梨耶僧听某甲和上尼某甲,我欲于僧中问遮法,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善女听! 今是至诚时、是实语时,乃至如是种种更有余病着身不?」答言:「无。」羯磨师应作是说:「阿梨耶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某甲已空静处教问讫,已从僧乞受具足,父母夫主已听已,求和上五衣钵具,是女人二岁学戒满,已作畜众羯磨,自说清净无遮法。 若僧时到,僧某甲,和上尼某甲,我欲于僧中说三依法。 阿梨耶僧听某甲,和上尼某甲,我欲于僧中说三依法,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善女听! 此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欲饶益故,于声闻尼众中正说制三依。 若堪忍直心善女人与受具足,不堪忍者不与受具足。 何等三? 粪扫衣少事易得应净无诸过,比丘尼随顺法,依是出家受具足,得作比丘尼。 此中尽寿能堪忍持粪扫衣不?」答言:「能。」「若长得钦婆罗衣、[叠*毛]衣、刍摩衣、俱舍耶衣、舍那衣、麻衣、躯牟提衣。」「依乞食,少事易得应净无诸过,比丘尼随顺法,依是出家受具足,得作比丘尼。 此中尽寿能堪忍乞食不?」答言:「能。」「若长得半月食,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说戒食,筹食、请食。」「依陈弃药,少事易得应净无诸过,比丘尼随顺法,依是出家受具足,得作比丘尼。 是中尽寿能堪忍服陈弃药不?」答言:「能。」「若长得酥、油、蜜、石蜜、生酥及脂。」「依此三圣种当随顺学。」「阿梨耶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某甲已空静处教问讫已,从僧乞受具足,父母夫主已听,已求和上尼,五衣钵具。 是女人二岁学戒满,已作畜弟子羯磨,自说清净无遮法,已堪忍三依。 若僧时到,僧与某甲受具足,和上尼某甲。 白如是。」「阿梨耶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某甲已空静处教问讫,已从僧乞受具足,父母夫主已听,已求和上,五衣钵具,是女人二岁学戒满,已作畜弟子羯磨,自说清净无遮法,已堪忍三依。 僧今与某甲受具足,和上尼某甲。 诸阿梨耶忍与某甲受具足,和上尼某甲,忍者僧默然,若不忍便说。 是第一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已与某甲受具足竟,和上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善女听! 汝已受具足,一白三羯摩无遮法,和合僧十众。 汝今当敬重于佛、敬重于法、敬重于僧、敬重和上、敬重阿阇梨,汝已遭遇,人身难得、佛世难值、闻法亦难,众僧和合意愿成就难,已得具足,当随顺学,如无忧华离于尘水。 汝当依倚修习泥洹善法,得具足此戒序法、八波罗夷、十九僧伽婆尸沙、三十尼萨耆波夜提、百四十一波夜提、八波罗提提舍尼、众学法、七灭诤法随顺法。 我今略说教诫汝,后和上、阿阇梨当广教汝。」受具足已,即日和上尼应将到比丘僧所,和上尼应为乞,[跍*月]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忆念! 我已与某甲受具足,今从僧乞为某甲受具足,哀愍故与某甲受具足。」如是三说。 羯磨师应问:「比丘尼众中清净无遮法不?」若不问者,越毗尼罪。 羯磨师应作是说:「大德僧听! 某甲从某甲尼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清净无遮法,尼某甲已从僧乞受具足。 若僧时到,僧某甲,和上尼某甲,欲从僧乞受具足。 诸大德听某甲和上尼某甲,欲从僧乞受具足,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羯磨师应教[跍*月]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忆念! 我某甲从和上尼某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清净无遮法。 我某甲,和上尼某甲,我今从僧乞受具足,唯愿僧哀愍故,与我受具足。」如是至三。 羯磨师应作是说:「大德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清净无遮法,已从僧乞受具足。 若僧时到,僧某甲,和上尼某甲,我欲于僧中问遮法。 诸大德僧听! 某甲,和上尼某甲,我欲于僧中问遮法,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羯磨师应问:「今是至诚时、是实语时,于诸天、世间、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阿修罗。 若不实者,便于中欺诳,亦复于如来、应供、正遍知二部僧中欺诳,此是大罪。 我今僧中当问汝,有者言有,无者言无。 父母夫主在不?」乃至除女人隐处,余如上尽问。 羯磨师应作是说:「大德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问清净无遮法,已从僧乞受具足,父母夫主已听,已求和上,五衣钵具,二岁学戒满,已乞畜众羯磨竟,自说清净无遮法。 若僧时到,僧某甲,和尚尼某甲,我欲于僧中说三依。」「诸大德听某甲和上尼某甲,我欲于僧中说三依,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善女听! 此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欲饶益故,于声闻尼众中正说制三依。 若堪忍直心善女人与受具足,不堪忍者不与受具足。 粪扫衣,少事易得应净无诸过,随顺比丘尼法,依是出家受具足,得作比丘尼。 是中尽寿能堪忍持粪扫衣不?」答言:「能。」「若长得钦婆罗衣、[叠*毛]衣、刍摩衣、俱舍耶衣、舍那衣、麻衣、驱牟提衣。」如是依乞食,依陈弃药,如上广说。 「大德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清净无遮法,已从僧乞受具足,父母夫主已听,已求和上,五衣钵具,二岁学戒满,已作乞畜众羯磨竟,自说清净无遮法,已堪忍三依。 若僧时到,僧与某甲受具足,和上尼某甲。 白如是。」「大德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清净无遮法,已从僧乞受具足,父母夫主已听,已求和上,五衣钵具,二岁学戒满,已作乞畜众羯磨竟,自说清净无遮法,已堪忍三依。 僧今与某甲受具足,和上尼某甲。 诸大德忍与某甲受具足,和上尼某甲,忍者默然,若不忍便说。 是第一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与某甲受具足竟,和上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善女听! 汝已受具足,善受具足,一白三羯磨、无遮法、和合僧、二部众、十众已上。 汝今当敬重于佛、敬重于法、敬重于僧、敬重和上、敬重阿阇梨。 汝已遭遇,人身难得、佛世难值、闻法亦难、众僧和合意愿成就难。 顶礼释师子及诸声闻众,已得具足,如无忧华离于尘水,汝当依倚修习泥洹善法得具足。」佛住毗舍离大林重阁精舍,尔时法豫比丘尼弟子欲受具足,时菴婆罗离车童子,闻法豫弟子欲受具足,便作是念:「此女于我有如是不饶益事,今若出精舍门者,我当更捉坏其梵行,令不得受具足。」法预比丘尼闻已往到世尊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 我有弟子欲受具足,若出精舍者畏坏梵行,彼间住,此间僧得与遥受具足不?」佛言:「得! 先比丘尼众与受具足已,往比丘僧中乞使受具足。」尼僧与受具足已,法预即往白比丘僧乞使受具足。 羯磨人应作是说:「大德僧听! 法预比丘尼弟子某甲欲受具足,若来者畏伤梵行。 若僧时到,僧法预比丘尼弟子某甲,欲从僧乞使受具足。 诸大德僧听法预比丘尼弟子某甲欲乞使受具足,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和上尼应僧中[跍*月]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忆念! 我法预比丘尼,弟子某甲欲受具足,若来者畏伤梵行,已比丘尼众中受具足无遮法。 我某甲为弟子某甲乞使受具足,唯愿大德僧哀愍故,与我弟子某甲使受具足。」如是至三。 僧中应羯磨堪能者,若二、若三不得羯磨众。 羯磨人应作是说:「大德僧听! 法预比丘尼弟子某甲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受具足无遮法,若来者畏伤梵行。 法预比丘尼为弟子某甲,已从僧乞使受具足。 若僧时到,僧今羯磨,某甲、某甲比丘为法预弟子某甲受具足。 白如是。」「大德僧听! 法预比丘尼为弟子某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受具足无遮法,若来者畏伤梵行。 法预比丘尼为弟子某甲,已从僧乞使受具足。 僧今羯摩某甲某甲比丘使为法预比丘尼弟子某甲受具足。 诸大德忍羯磨某甲、某甲比丘使为法预比丘尼弟子某甲受具足者默然,若不忍便说。 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已羯磨某甲某、甲比丘使为法预比丘尼弟子某甲受具足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比丘受羯磨竟,即应往比丘尼精舍。 受具足人应向使乞,[跍*月]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忆念! 我某甲从和上尼某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受具足,清净无遮法。 我若出此间者畏伤梵行,此间住。 我某甲,和上尼某甲,今从僧乞受具足,唯愿僧哀愍故,与我受具足。」如是至三。 和上尼应共使到僧中,和上尼应乞,[跍*月]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忆念! 我法预比丘尼,弟子某甲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受具足,清净无遮法,若来者畏伤梵行,彼间住。 我法预弟子某甲今从僧乞受具足,唯愿僧哀愍故与受具足。」如是三乞。 羯磨人应作是说:「大德僧听! 某甲从某甲受具足,已比丘尼众中受具足,清净无遮法,若来者畏伤梵行,彼间住。 和上尼某甲已从僧乞受具足。 若僧时到,僧与某甲受具足,和上尼某甲。 白如是。」一白三羯磨已,和上尼共使还至比丘尼精舍,作如是言:「善女听! 汝已受具足,一白三羯磨、无遮法、十众以上、和合二部众。 受具足竟,汝应恭敬三宝,汝已遭遇,人身难得、佛世难值、闻法亦难。」是名二岁学戒二部众中受具足。 是名第二敬法。 说罪者,比丘尼不得说比丘实罪、非实罪。 比丘得说尼实罪,不得说非实罪。 尼不得说言医师比丘、犯戒比丘、摩诃罗比丘,若亲里者得软语谏,不得呵责。 若是年少,应语:「汝今不学,待老当学耶? 汝后当教诏弟子,汝不学者,后弟子亦当学汝作恶,是故汝应随顺学,受经、诵经。」若比丘尼说比丘过,言医师比丘、犯戒比丘、摩诃罗比丘者,越敬法。 比丘得说比丘尼实过,不得呵责言剃发老妪、淫荡老妪、摩诃梨老妪。 若是亲里作非法者,得语言:「莫作是事。」不得呵骂,应软语谏。 若年少者,应语:「汝今不学,待老当学耶? 汝后当教诏弟子,汝不学者,后弟子亦当学汝作恶,是故当受经、诵经。」若比丘呵骂比丘尼言:「剃发老妪、淫荡老妪、摩诃梨,不善不识恩养。」者,越毗尼罪。 是名比丘尼不得说比丘实罪非实罪,比丘得说比丘尼实罪。 是名第三敬法。 不先受者,比丘尼不先比丘受食、房舍、床褥。 若有人请比丘尼食者,应语:「先请上尊众。」若言:「我于彼无敬心,正欲请诸比丘尼。」者,应语:「我亦不受。」若言:「我先已曾请僧前食、后食,已曾共人请,未曾请诸尼。」若尔者应受。 下至先与僧一抟食者,比丘尼后得种种好食无罪。 若有人来言:「我欲与尼作房。」应语:「先与上尊众作。」若言:「我于彼无敬心,正欲与尼作。」应语:「我亦不受。」若言:「我先已曾与僧作房舍、讲堂、温室、食堂、门屋、井屋、厕屋、洗脚处屋,曾共众人作,未曾为尼作。」若尔者应受。 下至先与僧一蚊厨,后比丘尼受大房无罪。 若有人来与比丘尼床褥者,应语:「先与上尊众。」若言:「我于彼无敬心。」应语:「我亦不受。」若言:「我先已曾与比丘僧床褥、枕俱、执卧具,未曾与尼。」若尔者得受。 下至先与比丘僧一小床,比丘尼后受好床褥无罪。 若檀越未曾饭僧施床褥,比丘尼先受者,越敬法。 是名比丘尼不先受食床褥。 第四敬法竟。 半月摩那埵者,若比丘尼越敬法,应二部众中半月行摩那埵。 若犯十九僧伽婆尸沙,应二部众中半月行摩那埵,比丘尼众中行随顺法,应日日白二部僧,是名二部僧。 是名比丘尼二部众中半月行摩那埵。 第五敬法竟。 半月问布萨求教诫者,比丘尼至布萨日,若一切尼僧、若遣使至比丘精舍礼塔已,至知识比丘所,与清净欲,作如是言:「一切比丘尼僧和合礼比丘僧足,问布萨请教诫。」如是三说。 僧布萨时,诵戒比丘应作是说:「大德僧听! 今布萨尔所日已过,余尔所日在,佛声闻僧常所行事,诸大德不来,诸比丘说欲清净,谁与比丘尼取欲?」取尼欲人应至上座前,偏袒右肩合掌作如是言:「比丘尼僧和合礼比丘僧足,与清净欲,问布萨请教诫。」如是三说。 诵戒人应问:「谁教诫比丘尼?」若先有教诫人,后人应问言:「尼何日来? 何处教诫?」先人应语:「某日来,在某处。」若无教诫人者,先取尼清净欲。 比丘应语尼言:「姊妹! 无有教诫人,当谨慎莫放逸。」若比丘成就十二法,僧应羯磨作教诫人。 何等十二? 一、持戒;二、多闻不忘;三、持律广略;四、辩才能说;五、学戒;六、学定;七、学慧;八、能除恶邪;九、梵行清净;十、不污比丘尼净行;十一、忍辱;十二、满二十岁若过是。 名成就十二法。 僧应拜作教诫比丘尼人。 羯磨者应作是说:「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十二法成就。 若僧时到,僧拜某甲比丘教诫比丘尼。 如是白。」「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十二法成就,僧今拜某甲比丘教诫比丘尼。 诸大德忍拜某比丘教诫比丘尼者默然,若不忍者便说。 是第一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已拜某比丘作教诫尼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比丘受羯磨已,应教诫比丘尼。 教法者,有八事。 何等八? 一、非时;二、非处;三、过时;四、时未至;五、不和合;六、眷属;七、长句说法;八、迎教诫。 非时者,从日没至明相未出教诫,是名非时。 若比丘非时教诫比丘尼者,波逸提。 非处者,不得深猥处、不得露现处,当在不深不露处,若讲堂、若树下。 若比丘非处教诫比丘尼,越毗尼罪,是名非处。 过时者,十四日、十五日是名过时。 时未至者,月一日、若二日、三日,是名时未至。 应从四日至十三日往教诫。 时未至教诫比丘尼者,越毗尼罪,是名时未至。 不和合者,比丘尼僧不和合不应教诫,和合已然后教诫。 教诫人到已应问:「尼僧和合未?」若言:「和合。」应遣使呼言:「比丘尼来听教诫。 若老病、服药、作衣钵事不得来者,应与欲。」如是言:「我某甲与教诫欲。」如是三说。 若比丘尼僧不和合教诫者,越毗尼罪,是名不和合。 眷属者,不得偏教诫,应一切尼僧和合已然后教诫,是名眷属。 长语说者,如尊者难陀长语教诫尼,应作是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姊妹! 此是教诫,欲听者便听,去者任意。」若比丘长语教诫比丘尼者,越毗尼罪,是名长语说法。 迎教诫人法者,若比丘尼城邑聚落住,闻教诫比丘某日来,若无供给人者,应倩诸年少比丘齎持华香幡盖往迎。 若无者,随其多少,下至合掌设敬代担衣钵,若一由延、半由延、若一拘卢舍、半拘卢舍,下至出城邑聚落外迎。 若不迎者,越毗尼罪。 来已应劝化作前食、后食、非时浆,尽心供养,及眷属七日勿令有乏。 若无者,出己衣钵中余持用供养。 若复无者,下至合掌恭敬。 教诫尼法者,若阿毗昙、若毗尼。 阿毗昙者,九部修多罗。 毗尼者,波罗提木叉广略。 教诫人若尼来时,不得低头而住,应观相威仪。 若见油泽涂头、庄眼、着上色衣擣令光泽、白带系腰,如是者应呵。 若是年少者,应语:「姊妹! 汝今年少不学,待老当学耶? 汝后当教诏弟子,汝不学者,弟子亦当学汝作恶,是故汝应随顺学受经、诵经。」若有俗人者不得教,勿令前人起不善心,言:「沙门教勅妇。」若尔不得教,应问余尼:「此是谁共行弟子? 谁依止弟子?」问已,应语彼和上、阿阇梨教呵,令随顺行法,勿令作非威仪事。 比丘教诫比丘尼时应如女想,比丘尼于教诫人如佛想,是名半月问布萨求教诫。 第六敬法竟。 不依比丘不得住安居者,若亲里欲请比丘尼安居者,尼应语檀越:「先请上尊。」若言:「我于彼无敬心,正欲请尼。」尼应语:「我亦不去。」若为亲里欲去者,应自请比丘,到彼已应料理前食、后食、非时浆、安居衣,勿令有乏。 若亲里不与者,当自出己衣钵中余供给。 若安居中比丘若死、若罢道、若余处去,尼不得去。 三由延内有僧伽蓝者,应通结界,半月应往问布萨。 若道路贼难、恐怖畏夺命伤梵行,有此等诸难者,至后安居末应往自恣。 若故有众难者,当语亲里:「为我请比丘来。」来已供给所须前食、后食及非时浆,勿令有乏,自恣已应还本处。 若比丘尼欲住安居处,无比丘不得住安居。 若住安居者,越敬法,是名无比丘住处,比丘尼不得安居。 第七敬法竟。 比丘尼安居竟二部僧中受自恣者,比丘尼至自恣日受自恣已,明日清旦应一切往比丘僧所受自恣。 尼僧中应羯磨一尼能受自恣者。 羯磨人应作是说:「尼僧听! 某甲比丘尼能为尼僧作自恣人,若僧时到,僧羯磨某甲比丘尼为尼僧作自恣人。 诸尼僧听某甲比丘尼为尼僧作自恣人,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比丘、尼僧二众各和合者,应作是说:「比丘、尼僧和合,比丘僧和合自恣说,若见闻疑罪,僧当语我,哀愍故。 若见闻疑罪,当如法除。」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若比丘僧和合、众多比丘尼者,应作是说:「众多比丘尼、比丘僧和合自恣说,若见闻疑罪,僧当语。 我哀愍故,若知若见,当如法除。」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若比丘僧和合、一比丘尼者,应作是说:「我比丘尼、比丘僧和合自恣说,若见闻疑罪,僧当语我,哀愍故,若知若见,当如法除。」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若众多比丘、比丘尼僧和合者,应作是说:「比丘尼僧和合,诸大德自恣说,若见闻疑罪,诸大德当语我,哀愍故,若知若见,当如法除。」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若众多比丘、众多比丘尼者,应作是说:「众多比丘,尼诸大德自恣说。」乃至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一比丘乃至一比丘尼者,应作是说:「我比丘,尼大德自恣说,若见闻疑罪,当语我,哀愍故,若知若见,当如法除。」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比丘尼安居竟,应如是二众中受自恣。 若比丘尼十六日不诣比丘僧受自恣,至十七日往受自恣者,越敬法。 是名比丘尼第八敬法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1:0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