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内容: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卷第八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地狱品第二十三更生一过现未来世众生还往生退起及轮转佛世尊证见诸业不唐捐有果报不失随时处成熟圣智者自觉瞿昙知此说八种大地狱世尊悉证见成一切法眼更生及黑绳山磕二叫唤小大两烧热及大阿毗止如是八地狱佛说难可度恶人恒充满各各十六隔四角及四门分分皆正等上高百由旬四方百由旬铁城所围绕铁盖覆其上下地皆是铁炎炽火遍满烧恶人可畏恒然难可近见者必毛竪极苦不可看我今当为汝如法次第说恭敬一心听如我所说言有一地狱名曰更生。 一切皆铁昼夜烧然恒有光炎。 长多由旬广亦如是。 是中罪人狱卒捉持脚上头下。 依黑绳分斫以鐇斧。 时被斫已唯有余骨。 筋所接连闷绝暂死。 极大重苦狱卒掷去。 是时冷风吹之还活。 由此风故皮肉复常。 是时罪人手爪自生坚利如剑。 与其同类互起怨心作是思惟。 是人昔时曾经为我作如是恶。 是故我先速害彼。 彼起害心亦复如是。 更互相斫如芟麻丛。 是地狱人受如此相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辣。 乃至恶业受用未尽求死不得。 以何行业起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众多女人。 共一夫主互相瞋妬。 若多男子共诤一女起怨家心。 或邪淫他妇或诤田园及车乘等。 或二国王诤于隣地。 或劫盗他财为财主所治。 共结怨家如人交阵。 更相残戮。 已结怨家未相解谢。 怀此命终由此业报彼中受生。 复次种种诸恶不善业报故于彼中生。 复次有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恶业果报。 云何业因令诸罪人更相残斫。 昔在人中执持鐇斧及刀仗等。 斩斫有命众生之类。 是故于中受相斫报。 复次何业为冷风所吹而复更生。 昔在人中畜养饮食。 牛鹿猪羊鸡鸭之属得肥长已。 为得多肉当复烹杀。 由此业报感彼冷风还得暂活。 云何业报得生利爪如利剑。 昔在人中给人刀仗。 作如此教汝等可来。 某处州郡及县邑等。 往彼行杀或人或畜。 由此业报剑爪得生。 云何此狱名曰更生。 彼中罪人作如此意。 我今更生身肉如本故名更生。 又复此狱本名更生。 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 而说偈言。 更生地狱中头下脚在上执持鐇斧等随绳卒所斫是时被斫已唯余骨聚在血肉皮筋等还复如本生指端利剑爪由业自然生随昔怨瞋心更互相斩斫受相斫害已冷风还更吹生一切身分诤风业所感如来人天师如实见是已是故说更生造恶人住处更生地狱品究竟。 第二黑绳地狱复次地狱名为黑绳一切皆铁。 昼夜烧燃火恒光炎。 长多由旬广亦如是。 是中罪人狱卒捉持扑令卧地。 如[狂-王+单]生树随黑绳界斫以鐇斧。 或为八角或复六角或复四稜。 有诸罪人从其足跟。 乃至颈项。 斤斧斩斫如蔗节长。 复有罪人从项至足。 斧斤细断亦如蔗节。 是地狱人受此残戮。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恼。 乃至恶业受用未尽求死不得。 是何行业起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作如此业。 随世律制随世量决。 自作教他如是重罚。 如是多量斩斫其手。 如是量者斩斫其脚。 劓鼻刵耳亦复如是。 如是多量割其背肉。 或割二髀或五两或十两。 由此业报是诸众生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不善业报于彼中生。 复次有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恶不善业报。 彼中有时狱卒骂詈。 怖畏受罪之人恶人起起莫动。 时无量罪人心大惊怖。 一时竦倚犹如幡林。 是时铁衣铁袈裟火恒烧燃出大光炎。 无数千万赤铁袈裟及赤铁衣。 从空来下时诸罪人作是叫唤。 是衣来是衣来。 是衣至已随一一人各各缠裹。 皮肉筋骨悉皆焦烂。 焦烂尽已铁衣自去。 是地狱人受此烧炙。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辣。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是何行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捉持鞭杖捶挞有命众生。 或以皮杖或用萪藤。 或复鱼尾鞭枷众生。 复有出家破戒受用国土衣服及与腰绳。 以此业报于中受生。 复次种种诸恶不善果报于彼中生复次有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有诸罪人狱卒剥皮。 从足跟至颈则止不令都离。 又狱卒从颈项剥皮。 至足跟而止亦不都离。 复有罪人从颈剥皮至腰而止。 或从腰剥皮至跟而止。 令诸罪人身所带皮。 垂拕披曳皆至于地。 自地践履痛苦难当。 譬如世人所着衣服。 纵横长短不能整齐。 在其身皮亦复如是。 此地狱人受自[利-禾+皮]剥。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辣。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是何行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作如是业。 有命众生生剥其皮。 令皮不脱犹着其身似如衣服为戏乐等。 复次昔在人中鞭挞众生。 或自作为他所教。 复次出家破戒。 受用国土衣服卧具等。 由此业报于彼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不善业报于彼中生。 复次有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是地狱中极大黑暗。 密烟充满烟气燥辣。 裂皮破肉彻骨至髓。 此烟毒触遍身内外。 狱卒驱逼令入烟中然后方置。 是诸罪人畏避此烟周章驰走。 无数由旬互蹋身皮更相困苦。 是地狱人受此烟毒。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辣。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是何行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作高密室以烟杀人。 或作牢狱人以烟苦。 或豪猪或陵鲤或獭或狐或狸或鼠或猾。 蜜蜂之属皆在坎中。 于其穴中作烟燻取。 乃至蚊蚋以烟燻逐。 以此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不善业报于彼中生。 复次以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云何此狱名为黑绳。 是中罪人随黑绳界。 斩斫困苦故名黑绳。 又复自性本名黑绳。 欲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 黑绳中狱卒[狂-王+单]罪人如树随黑绳界道执持鐇斧斫复次赤铁衣昼夜恒烧热缠压诸罪人血肉流及燥剥足皮至颈从颈腰亦然黑绳中罪人多无皮赤肉可畏黑暗中毒烟悉充满狱卒逼驱入入已方舍置驰走多由旬烟暗无所见更互履身皮自他俱困苦此中因及果如实佛自知如是说黑绳恶人所住处黑绳地狱品究竟。 大巷地狱在更生黑绳二狱中间。 其有地狱名曰大巷如大市巷。 是中罪人或时仰眠。 或时覆眠或置臼中铁杵舂擣。 或有罪人从脚至颈分分斩斫。 或有罪人褫皮布地。 还割其肉以积皮上。 复有罪人下剑手断举剑手生。 以是因缘积其手聚犹如山高。 脚耳鼻头下剑即断举剑还生。 头鼻等聚亦如山高。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是何行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屠脍为业。 杀羊猪牛鹿以自活命。 或捕鱼鸟或辩决牢狱。 或自为劫盗或刑剪罪人。 由此业报彼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于彼中生。 复次有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是地狱人头如象头身似人身。 复有罪人头如马头身如人身。 复有罪人头如牛头身亦似人。 如是等类种种不同。 是中狱卒取诸罪人驾以铁车。 昼夜烧燃恒有光炎。 赤铁为枙赤铁为绳。 是中路地一切皆铁。 长多由旬广亦如是。 是中狱卒执赤铁锥驱蹙来去。 受如此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辣。 乃至恶业受用未尽求死不得。 彼是何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此中生。 昔在人中。 或调象师或调马师。 或复调牛诸骑乘师等。 由此业报彼中受生。 复次种种诸恶业报于彼中生。 彼有增上业报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果报。 彼中复有众生头作牛头身是人身。 亦有鹿头人身。 复有猪头人身。 如是等类种种无数。 狱卒众多聚集围绕。 执持弓刀种种器仗。 斫刺罪人受此残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辣。 乃至恶业受用未尽求死不得。 是何行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持捉刀杖。 田猎网捕有命众生。 多人围绕或斫或刺或杀或害。 由此等业彼中受生。 复次种种诸恶业报于彼中生。 复有增上业报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彼中有树名逆刺睒浮利一切皆铁。 昼夜烧燃恒有光炎。 树高一由旬刺长十六寸。 彼中狱卒捉罪人臂。 牵上刺树而复牵下。 若牵上时刺低向下。 若牵下时刺仰向上。 牵上下时腹若着树皮肉即尽。 若背着树皮肉亦尽。 其腹皮肉还复更生。 脇背皮肉尽生亦尔。 由此事故随腹脇背牵上牵下。 如是罪人受此残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用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邪淫他妇。 或有妇人欺背夫主。 由此等业于彼中生。 复次种种诸恶业报于彼中生。 复有增上业报于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于彼狱中复有众多赤铁炭山。 昼夜烧燃恒有光炎。 是中狱卒捉罪人臂牵上牵下。 随腹着山皮肉焦尽。 若背着山皮肉亦尽。 腹还复故背脇皮肉尽生亦尔。 由此事故随腹脇背牵上牵下。 如是罪人受此残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辣。 乃至恶业受用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取有命众生掷置火中。 或热砂中或热灰中。 或掷不净秽中。 或以牛马驾于车乘热砂中行。 由此等业彼中受生。 复次种种诸恶业报于彼中生。 复有增上业报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第三聚磕地狱品复有地狱名为聚磕。 其相犹如二山中间。 是中狱卒执持种种器杖恐怖罪人。 是时罪人悉皆畏惧。 入二山中间无数千人。 入山中央已有大火聚塞断前路。 是时罪人见是勐火便欲缩退。 复见其后有大火聚。 周慞宛转二山便合。 两山来时一切罪人。 发声叫唤作如是言。 是山来已是山来已。 山遂相合如压麻油。 山压罪人亦复如是。 既压竟已山开向上。 是诸罪人见山耸起。 争入其下山即复落重压其身。 譬如张压压诸杂狩血流成江。 唯筋骨在无复皮肉。 受此残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苦。 乃至恶业受用未尽求死不得。 昔何行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以竹笪覆人牵象践蹋。 或斗战时作诸压车以磕于人。 又悬机石缒下杀人。 复于嶮路作诸机穽陷杀众生。 或以爪齿搯啮蚤虱。 如是等业受此果报。 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不善业于彼中生。 复有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其中罪人但余筋骨无复血肉。 是时狱卒谓其伴言。 我今共汝一弹指顷。 舂擣罪人即捉诸罪人。 内热铁艚中以热铁杵擣碎其身。 一弹指顷当人中五百年寿。 受此残害上上品苦具如前说。 昔行何业感是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或执持矛矟及叉戟等刺害众生。 穀米麻麦合虫舂[白*易]。 由此等业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不善业报于彼中生。 复有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云何此狱名曰聚磕。 是中罪人聚集一处。 两山聚磕故名聚磕。 又复此狱本名聚磕故名聚磕。 重说偈言。 聚磕地狱中大二山中央无数诸罪人入中如鹿聚由昔业报故是两山相合磕压多众生火聚塞前后从罪人身分流血成江河如是受困苦中间不得死安置赤铁艚执杵所舂擣受昔诸业报弹指五百年如来人天师如实见其已是故说聚磕造恶人住处聚磕地狱品究竟。 第四地狱名叫唤品复有地狱名为叫唤。 其相犹如狭室无量千数。 彼中罪人人各一室身大房小。 迫迮困苦绝四威仪受烧炙害。 是罪人下其火炽然。 火势若勐叫声则烈。 火势小羸叫声则下受此烧炙。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用未尽求死不得。 昔何业行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于无救济于无依止众生。 自作教他行大重罚。 自作教他焚燎原野。 或作密室以火杀之。 或作牢狱以火苦人。 或豪猪陵鲤獭狐狸。 鼠等穴处之类。 于其穴口以火烧炙。 乃至蚊蚋以火燻逐。 以此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于彼中生。 复次以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第五地狱名大叫唤品复有地狱名大叫唤。 其相犹如大埳。 广长无数由旬。 皆是赤铁具如前说。 是中狱卒手持铁拍拟怖罪人。 罪人见已生大怖畏。 或走逃叛或不逃叛。 或周章漫走。 或面搨壁或复直视。 或逢迎赞叹或辞谢乞恩。 是时狱卒问逢迎者。 汝等云何敢来迎我。 即以铁拍打碎其头。 如破酪堈头碎脑溅。 亦复如尔。 语不迎者。 汝何敢不来。 碎破其头亦复如前。 漫走不走搨壁正视。 叛不叛者各问打治例皆如是。 以此因缘悉皆破头。 无得免者受此残碎。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何行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凿埳为狱。 若犯罪者安置是中。 令其不见日月明光。 由此业报于彼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 于彼中生。 复次诸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复行何业受碎头报。 昔在人中有命众生打破其头。 或鱼蛇蜈蚣等种种众生。 由是等业受碎头报。 此狱烧炙困苦复剧于前。 长有碎首等苦。 云何此狱名大叫唤。 是中罪人由拍由火。 大号大叫唯大叫声无所诠辩。 乃至不能唤母唤父。 是故地狱名大叫唤。 又复自性名大叫唤。 重说偈言。 叫唤地狱中多人被迫迮下火若大燃叫唤声可畏若火势羸弱叫声亦随下摧折威仪苦及以烧炙痛第二大叫唤深暗令毛竪壁立不可登广大无数量狱卒于彼中执持赤铁拍碎头如怨家无量百千年如来人天师如实见是已故说二叫唤造恶人住处大小叫唤地狱品究竟。 第六地狱名烧炙品复有地狱名曰烧炙。 其相犹如陶灶一切皆铁。 昼夜烧然恒发光炎。 广长无数由旬。 是中罪人无数千万。 闭塞烧炙熟已内外焦燥。 虚脆易脱譬如肉脯。 是时狱门自然开。 其门外边有无数狗。 或乌或驳身高长大。 伺待门开争入狱里。 牵出罪人咋[狂-王+单]其身。 如倒生树恣意噉食。 既被食已皮肉皆尽。 唯余骨聚困苦难处当时闷绝。 冷风来吹皮肉更复。 是时狱卒复驱令入。 还受先苦烧炙食噉。 上上品苦具如前说。 昔何行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造作牢狱无有门户。 增土象粪杂以泥壁。 及以涂地以盐和瞿昙婆树油。 溅罪人身掷置狱中。 日光照炙于一夜中臭烂膀胀。 或蒸或煮杀害罪人。 或复安火燃炙杀人。 或煮蚕茧或煎炒有命众生。 以此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 及增上业报感彼中生具如上说。 复由何业为狗食噉。 昔在人中畜养师子虎豹熊罴豺狗之属。 令其咋啮有命众生。 以是等业受彼中生余如上说。 昔何行业得冷风吹。 昔在人中为须多肉养饴众生。 以此业故得冷风触。 云何此狱名之烧炙。 是中罪人身心被炙故名烧炙。 又复自性名为烧炙。 重说偈言。 烧炙地狱中铁舍大炎热气热极盛勐犹如烧火聚是中造罪人密塞而受炙如昔所行业此中受苦报是时身已熟群狗竞食噉皮肉皆消尽唯骨是其余冷风一来吹皮肉还复本狱卒更驱入还更受前苦如来人天师如实见是已故说是烧炙造罪人住处烧炙地狱品究竟。 第七地狱品名大烧炙复有地狱名大烧炙。 其相如高广山一切皆是赤铁。 昼夜烧然恒发光炎。 有赤铁利串烧热最剧。 恒发光炎周圆上下皆所围绕。 或有罪人一串所贯就火山炙。 或两三串或十二十。 乃至百千纵横穿贯就火山炙。 若一边已熟其串自转复炙一边。 复有罪人铁串自拔贯未伤处翻转就炙。 复有罪人由上上品恶业报故无数诸串并皆自来叉刺其身。 是中罪人受此串炙。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昔在人中串贯火炙。 有命众生由此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于彼中生。 复次诸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云何此狱名大烧炙。 彼中罪人为串所刺。 以就火山内外烧炙。 愁忧苦恼故说大烧炙。 又复自性本名烧炙。 重说偈言。 大烧炙地狱利串皆是铁围绕铁火山宿世恶业感是中行恶人无数被穿贯如反覆炙鱼随业令其尔如来人天师如实见是已故说大烧炙造恶人住处大烧炙品究竟。 第八阿毗止地狱品复有地狱名阿毗止。 其相犹如大城一切皆是赤铁。 昼夜烧燃恒发光炎。 是狱东壁一切赤铁。 昼夜烧燃恒出火炎。 西南北壁上下并燃东壁火炎交彻西壁。 西壁火炎亦彻东壁。 南火彻北北火彻南。 上火彻下下火彻上。 四方火炎遍满狱中。 是中罪人无量千数重沓受烧犹如樵[卄/积]。 中有罪人由此恶业上上品故。 身体长大虚踈柔软。 更相蹙逼身首低垂。 不能行走绝四威仪。 有诸罪人由此宿业下中品故恒求出离周章漫走。 或有时节是大地狱东门自开。 是诸罪人咸唱门开竞走求出。 未至门边门自还闭。 是时西门更复开闢。 南门北门亦复自开。 是诸罪人唱云门开。 疾走向门未至门所门已自闭。 是中罪人受此无间地狱大苦。 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昔在人中或杀母杀父杀阿罗汉。 起杀害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或复其母已是圣人生于淫逼。 杀正定聚人或杀菩萨众生。 或破坏如来四种支提。 或劫夺聚集因缘四方僧物。 或行杀生偷盗邪淫。 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贪爱瞋恚邪见等最极上品。 随其一二乃至具足。 以此恶行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于彼中生。 复次诸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云何此狱名阿毗止。 彼中罪人恒常受苦无有间息。 最上上品余地狱苦则不如此。 何以故。 余地狱中狱卒或时来或时不来或由冷风大苦暂息。 此地狱中则不如是。 从始至终受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此中罪人寿命一劫。 乃至半劫乃至不定。 譬如鑪冶竟日烧铁星炎沸涌。 烧罪人身亦复如是。 故说名阿毗止。 又复自性亦名阿毗止。 重说偈言。 阿毗止地狱一向最剧苦昼夜火烧燃光炎聚遍满譬如一日烧铁镬出光炎如是阿毗止一切火光彻是中罪人身犹如大火聚汝等看业力由此不灰炭或时见门开争竞走驰出来至门已闭宿业未尽故如天受乐人求生不求死此中受苦者求死不求生如来人天师如实见是已故说阿毗止造恶人住处阿毗止品究竟。 第九外园隔地狱品八地狱外四方围绕。 各有四重围隔地狱。 何等为四。 一热灰地狱。 二者粪屎地狱。 三者剑叶地狱。 四烈灰汁地狱。 如是四重次第围绕。 一一地狱如是应知。 若次第说有地狱名热灰。 是诸罪人从大地狱出。 见外热灰如平坦空地。 见此相已起如是心。 我今决应往彼。 于是罪人往到彼中。 脚践热灰皮肉即烂。 譬如蜡块投勐火中。 随其举脚皮肉还复。 或时至膝或时至脐。 或时至颈或没不现。 此中无数由旬周章漫走。 受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昔在人中取有命众生掷置火中。 或热灰中或热砂中。 或邪淫他妇过世法则入他境界。 或出家破戒行住坐卧僧伽蓝中。 或起恶心或蹋践四支堤境界。 及履支提影。 以此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于中受生。 复次诸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第二地狱名曰粪屎。 是中罪人出热灰狱外。 见粪屎如凉花池。 见已起如是心。 我今决定必应往彼。 是时罪人往入彼中。 入其中已有无数虫。 虫口坚利皆如剑锋。 鑽破皮肉乃至筋骨噉食其髓。 复有诸虫从鼻孔入食其五藏。 或从耳入或从眼入或从口入。 或从小大道入并唼食五藏。 复有大虫含嚼罪人。 血肉既尽吐出其骨如弃枣核。 具受如是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昔在人中取有命众生。 掷置粪坑或不净处。 乃至沟渎以此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于中受生。 复次诸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昔行何业受虫食噉困苦果报。 昔在人中或令蛇狗蜈蚣鼍鰐之属。 啮嚼有命众生。 或起恶心受用五尘。 由此业报于彼中生。 受鑽破食噉如是等苦。 而说偈言。 已渡粪屎狱见可爱树林具郁茂枝条往彼欲求乐如是林中有老乌白颈鸦鹰鹗鹫鸟等。 是地复有豺狗野干虎狼师子等。 身皆长大是诸禽兽啮[狂-王+单]罪人。 如倒生树食噉其肉皮血肉尽。 唯余骨在。 时诸罪人受此啄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当时闷绝冷风复吹皮肉更生。 复受噉食乃至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噉食。 昔在人中令虎狼师子噉食有命众生。 或放鹰犬猎诸禽兽。 由此等业彼中受生受食噉报。 有种种诸恶业报于中受生。 昔行何业被冷风吹。 昔在人中畜养众生。 使令肥壮欲得多肉。 以是业报得冷风吹。 第三地狱名曰剑叶。 是诸罪人已度粪屎地狱。 见剑叶地狱心起爱着如菴罗林。 是剑林路有诸锵刺。 匕首剃刀刀剑锋刃遍布其地。 时诸罪人行此林路。 备受鑽刺等苦。 得入大林时无数千众生。 入此林已恶业因缘。 大风卒起雨诸器仗。 所谓剑雨箭雨剑雨鐇斧等雨。 随所着处身分断绝。 头首分离如斫木柄布散狼藉。 或雨铁戈从顶贯地。 动转不得受此残害。 上上品苦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昔在人中行斗战事。 与人刀仗遣令斗战。 作如是言。 汝等用此器仗取彼国土。 长围四合聚集多人肆意杀害。 由此业报于彼中生。 复有种种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增上业报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剑叶地狱竟。 第四地狱名烈灰汁。 是诸罪人从剑叶树林出。 见烈灰汁言是清冷江水。 心起爱着往入江中。 是等罪人先在剑林。 遍身破裂入此江水。 身併烂坏血肉都尽。 唯筋骨相连逐水浮漾受此残酷。 上上品苦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昔在人中取有命众生。 热油煎灌或糖或蜡。 或煮死尸取汁浇灌。 或不净秽身入园人所用池井洗濯。 以此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增上业报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灰河两岸有诸狱卒无量千数。 身并长大执叉戟等守视罪人。 有时罪人语狱卒言官我今大饥。 狱卒即以叉取掷置岸上。 或用钳钩擘开其口。 烧热铁丸恒有光炎。 捉内口中唇口焦燃。 咽胸心腹五藏肠胃。 并皆溃烂丸从下出。 是诸罪人受此酷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昔在人中以毒食饴他或鸩杀人。 或出家破戒食国土供养。 或妄语恶口如是等业。 受此果报彼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于中受生。 复次诸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业报。 有时罪人语狱卒言。 官我今大渴。 狱卒即以叉取罪人掷置岸上。 或用钳钩擘开其口。 烊热铁汁恒有光炎。 灌其口中唇口焦燃。 咽胸心腹五藏肠胃。 并皆烂溃铁汁下出。 是时罪人受此酷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果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罪苦。 昔在人中取象马等尿灌他口鼻。 或以五辛辣汁浇他鼻口。 或置毒饮中逼令他服。 或劝他饮种种诸酒。 或为利酤酒或自饮酒。 或出家破戒受用国土供养。 苏油糖蜜等饮。 或复饮他非所堪饮。 以此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于中受生。 复有增上业报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 受用种种余不善业报。 重说偈言。 罪人出大狱见此热灰中犹如平广地起爱即往彼至已漫驰走无数诸由旬举下脚生烂备受上品苦既出热灰狱便见粪屎坑广长深百丈爱往谓花池是中无数虫口坚利如锋穿皮噉血肉破筋骨食髓复出粪坑已见剑林起爱谓枝条嫩茂往彼欲求乐林中种种鸟口啄利如铁[狂-王+单]人如生树食噉其血肉是时既食已唯余筋骨在冷风一来吹皮肉更还复怖畏起跳踊苦处作安想路中受残害入可畏剑林是时身破裂极痛血洪流出离此林已便复入灰河如煮豆涌沸或沉或浮转沸烈灰中汁罪人亦如是两岸诸狱卒执叉刺其体将出置地上逼使吞铁丸或复烊铁汁求饮灌口中焦烂遍身里然后从下出如是行恶人受此地狱苦昔不修善业修行邪曲路由起正思惟能离诸恶业一向行善行是人度恶道知善恶二业果报差别异智人应离恶当种诸善根复有别修行八直圣道分为灭一切苦观无余四法如来人天师如实见是已故说园隔狱造恶人住处园隔地狱品究竟。 第十阎罗地狱品如佛婆伽婆及阿罗汉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世尊说。 比丘我以天眼清净过于肉眼。 见诸众生退没生起。 善色恶色若妙若麁。 或住善道或住恶道。 随业受生如实我知。 而说偈言。 起造邪恶心及说邪曲语或作邪身业由昔放逸故少闻无福德促命中为恶是人舍身命即堕阎罗狱佛告比丘。 若人宿世不恭敬父母。 及沙门婆罗门。 不恭敬亲友尊长。 不修正善及福德行。 于现在恶及未来罪不生怖畏。 不行布施不修福德。 不受八斋不持五戒。 舍寿命已生地狱中。 狱卒收录送与阎罗白言。 此人往昔不恭敬父母。 及沙门婆罗门。 不恭敬亲友尊长。 不修正善及福德行。 于现在世恶及未来罪不生怖畏。 不行布施不修福德。 不受八斋不持五戒。 愿王教诫是人令识善恶因果。 时阎罗王依五天使正善教戒。 谓众生曰。 汝先不见第一天使往彼人中。 大王我先不见。 王曰。 昔汝在人中不见年少童子婴孩。 初生仰眠不能避湿就燥时耶。 众生言。 法王我昔已见。 王言。 汝见识解何不思计。 我今应生未度生法。 我应随能依身口意修行善法。 为长时中得于正道利益欢乐。 众生言。 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 王言。 汝邪恶业自作自长。 非父母所作。 非国王所作。 非天所作。 非先亡沙门婆罗门等所作。 自作自受。 虽不愿求果报决至。 时阎罗王因是天使诃责教已。 复因第二天使。 正善教勅谓众生曰。 汝先不见第二天使往彼人中。 大王我先不见。 王曰。 汝昔在人中不见若男若女老长大等。 或复背瘻犹如角弓。 扶杖前步举身战动。 众生言。 大王我昔已见。 王言。 汝既识解何不思计。 我今应老未度老法。 我应随能依身口意修行善法。 为长时中得于正道利益欢乐。 众生言。 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 王言。 汝邪恶业自作自长。 非父母所作。 非国王所作。 非天所作。 非先亡沙门婆罗门等所作。 自作自受。 虽不愿求果报决至。 时阎罗王因是天使诃责教已。 复因第三天使正善教勅。 谓众生曰。 汝先不见第三天使往彼人中。 大王我先不见。 王曰。 汝昔在人中不见若男若女疾病困苦极难。 或滞床席或据筌提或眠地上。 是身苦受最坚最强难堪难忍。 侵损寿命众苦所逼。 大王我昔已见。 王言汝已识解何不思计。 我今应病未度病法。 我应随能依身口意修行善法。 为长时中得于正道利益欢乐。 众生言。 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 王言。 汝邪恶业自作自受。 非父母所作。 非国王非天非先亡沙门婆罗门等所作。 自作自受。 虽不愿求业报决至。 时阎罗王因是天使诃责教已。 复因第四天使正善教勅。 谓众生曰。 汝等先不见第四天使往彼人中。 大王我先不见。 王曰。 汝昔在人中不见若男若女或一日死。 或二日三日乃至七日。 或膖胀或黯黑或臭烂或为禽兽食噉。 众生言。 大王我昔已见。 王言。 汝既识解何不思计。 我今应死未度死法。 我应随能依身口意修行善法。 为长时中得于正道利益欢乐。 众生言。 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 王言。 汝邪恶业自能自长。 非父母所作。 非国王非天非先亡沙门婆罗门等所作。 自作自受。 虽不愿求果报决至。 时阎罗王因是天使诃责教已。 复因第五天使正善教勅。 谓众生曰。 汝等先不见第五天使往彼人中。 大王我先不见。 王曰。 汝昔在人中不见世人或杀或盗或复邪淫。 乃至妄语恶口等罪。 为王人所录。 编头面缚打鼓。 徇令于四衢道出城南门。 至行刑所坐置标下。 随罪轻重种种治罚。 或杖或鞭或刖手足。 或劓耳鼻乃至大辟。 众生言。 大王我昔已见。 王言。 汝见识解何不思计。 一切恶业现报可见。 我今属业随业力行。 若善若恶所作诸业。 于当来世如因受生。 众生言。 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 王言。 汝邪恶业自作自长。 非父母非国王非天非先亡沙门婆罗门等所作。 自作自受。 虽不愿求果报决至。 作是言已舍心而住。 是时狱卒捉此罪人。 倒悬向下入更生地狱。 此狱有四角四门铁城围绕上下皆铁。 昼夜烧燃恒出光炎。 其中罪人随黑绳界。 受鐇斧斫血肉俱尽。 唯余筋骨困苦难堪闷绝暂死。 时冷风吹血肉还复。 受此残害上上品苦。 乃至恶业受报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果报。 令诸众生于彼中生。 昔在人中陵慢父母。 沙门及婆罗门。 不恭敬亲友尊长不修正善及福德业。 于现在恶及未来罪不生怖畏。 不行布施不修福德。 不受八斋不持五戒。 由此等下品业故于彼中生。 受此残害种种困苦。 次增重品生第二黑绳狱。 次增重品生第三聚磕地狱。 次复重品生第四叫唤狱。 次复重品生第五大叫唤狱。 次重品生第六烧热狱。 次复重品生第七大烧热狱。 次复增品生第八阿毗止狱。 是毗止狱四角四门。 铁城围绕上下皆铁。 昼夜烧燃遍满火炎。 是中罪人无量百千重沓受烧。 犹如樵[卄/积]犹如鍊铁竟一日夜其身被烧亦复如是。 佛言比丘。 是毗止地狱。 或东门暂开罪人见已向门而走。 觅依止处觅救济处求觅出离。 未达门所门已还闭。 西南北门亦复如是。 见是事已。 念望断绝。 身心苦恼悲号酸痛。 无量千岁恒受如是上上品苦。 难可堪忍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果报受用未尽求死不得。 昔何行业受此果报。 昔在人中诽谤调善精进仙人。 或孤负恩义或反逆杀害爱念亲友。 是大阿毗狱正业家。 方便因故于中受生。 复有种种诸恶业报于中受生。 复次诸增上业感彼中生。 彼中生已受用种种不善报。 受正报已出大地狱。 由残业故入四园隔。 先入热灰灰深没膝。 下膝焦烂如蜡投火。 若举足时皮肉还复是中罪人求觅依止。 救济出离周章漫走。 无数由旬见粪屎坑。 其地皆粪死尸遍满。 其中有虫名攘鸠吒。 其数无量形似长蛇。 身白头黑口如剑锋。 举头张口待罪人至。 罪人入已是虫穿皮入肉彻骨食髓。 受此苦时无数千年恒大叫唤。 乃至恶业未尽求死不得。 出此狱已见剑叶林。 求觅依止救济出离向林疾走。 于其路中种种锵刺破裂身脚。 次入剑林。 时有热风吹动剑树。 风触如火举体焦烂。 剑林复雨种种器仗斫刺身体。 随所着处皮肉无余。 受此残害无数千载恒大叫唤。 乃至恶业未尽求死不得。 复有种种禽兽食噉其身并如前说。 出此狱已见热灰汁河溢满沸涌。 求觅依止救济出离。 驰走入河宛转颠倒犹如煮豆。 边有狱卒执持铁网。 料出罪人贮赤铁岸。 狱卒问言。 罪人汝何所须。 罪人言。 我今饥不可忍是时狱卒即以铁钳。 格开其口投热铁丸。 随丸所至唇舌心胸肠胃五藏。 皆悉焦烂丸直下出。 渴饮铁汁亦复如是。 无数千年恒大叫唤受此困苦。 乃至恶业未尽求死不得。 出此狱已见中间巷狱。 犹如大市是中树林名睒浮梨。 中有狱卒执罪人臂。 牵上牵下并如前说。 复有铁镬铁汁沸满。 狱卒捉人掷置镬中。 人中岁数满五百年方得暂出。 时裁得唤何不展唤。 每复沉没是中。 复有罪人或仰或覆。 以赤铁钉遍钉其身着热铁地。 或牵罪人舌如牛皮大。 及身布贮地上以无数赤钉钉之。 复有罪人通身被斫如甘蔗节。 复有罪人狱卒斩斫。 下剑头断举剑头生。 由此杀故头聚如山手足亦尔。 复有罪人褫皮布地。 剑割其肉聚置皮上。 复有罪人满铁艚中。 狱卒捉杵舂擣令碎。 复有罪人狩头人身。 或牵车等具如前说。 复有无数罪人。 为诸狱卒捉仗围绕犹如捕猎。 是谓罪人受是残害。 上上品苦难可堪忍。 极坚极强最为痛剧。 乃至恶业未尽求死不得。 昔行何业受此罪报。 昔在人中造作十恶。 以轻品故不感大狱于此中生。 或已受大地狱果由残业故于此受生。 此中生已具受种种残业果报。 尔时佛言比丘。 阎罗王恒作是愿。 我当何时出离于此得生人道与人同类生富贵家。 多诸财宝人身柔软具相安乐。 车舆游处足不践地。 由年长大六根成熟。 已行布施作诸功德。 剃除须发被着法衣。 由正信智故舍离居家。 受无家法既出家已。 愿我证得究竟梵行。 犹如昔时诸善男子。 出家得道梵行究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云何作此业现世生忧悔未来啼叫唤受种种苦果恶业未熟时痴人谓甜美其业既熟已方知是苦难初造恶业时不如火即烧如灰覆火上随逐烧罪人罪人多聪黠一切为损害渐损自善根如芭蕉结实恶智行自损犹如治怨家起造诸恶业能感当来苦苦行善业好现在无悔心未来受果报欢喜恒安乐如来人天师如实见是已故说阎罗狱造恶人住处地狱品究竟。 立世阿毗昙论卷第八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卷第九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小三灾疾疫品第二十四佛世尊说。 一小劫者名为一劫。 二十小劫亦名一劫。 四十小劫亦名一劫。 六十小劫亦名一劫。 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云何一小劫名为一劫。 是时提婆达多比丘。 住地狱中受熟业报。 佛世尊说住寿一劫。 如是一小劫名一劫。 云何二十小劫亦名一劫。 如梵先行天二十小劫是其寿量。 是诸梵天佛说住寿一劫。 如是二十劫亦名一劫。 云何四十小劫名为一劫。 如梵众天寿量四十小劫。 佛说住寿一劫。 如是四十劫亦名一劫。 云何六十小劫名为一劫。 如大梵天寿量六十劫。 佛说住寿一劫。 如是六十小劫亦名一劫。 云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佛说劫中世界散坏。 劫中世界散坏已住。 劫中世界起成。 劫中世界起成已住。 世界散坏等劫其数云何。 佛言。 比丘经二十小劫世界散坏。 次经二十小劫世界散坏已住。 次经二十小劫世界起成。 次经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已住。 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已住者。 几多已过几多未过。 八小劫已过。 十一小劫未来。 第九一劫现在未尽。 此第九一劫几多已过几多在未来。 未来定余六百九十年在(至梁末己卯年翻度此经为断)。 是二十小劫中间。 有三小灾次第轮转。 一者大疾疫灾。 二大刀兵灾。 三大饥饿灾。 今第九劫即第三灾。 此劫由饥饿故尽。 佛言。 比丘是二十小劫。 世界起成得住中。 第一劫小灾起时。 有大疾疫种种病。 一切皆起阎浮提中。 一切国土所有人民等遭疾疫。 一切鬼神起瞋恶心损害世人。 是时一切人民。 寿命短促唯住十岁。 身形矬小或二搩手或三搩手。 于其自量则八搩手。 所可资食稊稗为上。 人发衣服以为第一。 唯有刀仗以自庄严。 是时诸人不行正法。 非法贪着恒所染污。 非理贪爱之所逼使。 邪法欺张起诸过恶。 佷戾难教不能行善。 不知作福不救苦难。 与邪恶法日夜相应。 或身口意起三邪行。 不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 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贪爱瞋恚邪见。 不知恭敬父母师僧。 沙门婆罗门及亲友尊长。 恣心所起种种恶业。 此业能感寿命短促。 能感多病。 能感色形丑陋。 能感身无威德。 能感卑贱家生。 能感贫穷困苦。 能感愚痴邪见。 如是等业日夜生长。 如是人者与种种烦恼恶业相应。 由此极重邪行业故。 漫风起吹方所时节违失常度。 由此漫风不平等吹故。 天降雨不周正落。 政应雨时四王大臣。 忿行恶人不水游戏故不降雨。 罗睺阿修罗王。 欲苦剡浮提人。 或以手指或以背嵴。 接所降雨以置海中。 复有鬼神欲苦剡浮提人。 神力起火以承天雨令雨焦竭。 或政雨时而起大风吹掷海中。 以是因缘故天雨不等。 一切种子树藤药草。 并皆枯焦不复结实。 设复结实减色香味。 不得长大无有势力。 若人受用无五种业。 谓色力安乐寿命聪辩。 由其邪恶于自身中。 起诸重病或癞或痟或颠或瘻或虫或毒血。 或吐血或泄漏。 或水肿或嗽逆上气。 或风痺偏枯或虚劳下疟。 或恶疮瘭疾饮食不销。 如此重疾及余轻病是时俱起。 是时诸人婴大病苦。 又为恶鬼之所恼触。 欲求吉祥保护身命。 故祠祀天神读诵咒术。 或恃邪见所起种种恶行。 杀诸众生。 妄咒神鬼。 求觅无病作如此计。 一切利养不及无病。 一日一夜无量众生。 疾病疫死。 末劫众生如是过失自然而生。 云何如此。 若人行不善法不平等法因是果报。 于是时中法行平等善行不可得故。 一切众生于此中生劫浊自然而起。 是时诸人依止麁见麁业。 造作种种诸恶。 舍命以后受生恶处。 苦道退堕无安乐行。 是时众生多趣地狱。 畜生饿鬼阿修罗道。 是时大国王种悉皆崩亡。 所有国土次第空废。 唯小郡县是其所余。 相去辽远各在一处。 尔时诸人不行正法。 非法贪着恒所染污。 非理贪爱之所逼使。 邪法欺张起诸过恶。 佷戾难教不能行善。 不知作福不救苦难。 与邪恶法日夜相应。 或身口意起三邪行。 不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爱瞋恚邪见。 不知恭敬父母师僧沙门婆罗门及亲友尊长。 恣心所起种种恶业。 此业能感寿命短促。 能感多病。 能感色形丑陋。 能感身无威德。 能感卑贱家生。 能感贫穷困苦。 能感愚痴邪见。 如是等业日夜生长。 如是人者疾病困苦。 无人布施汤药饮食。 以是因缘寿未应尽横死无数。 一日一夜无量众生疾病疫死。 末劫众生如是过失自然而生。 云何如此。 由行恶法不平等法得是果报。 于是时中法行平等行不可得故。 一切众生于此中生劫浊自然故起。 是时诸人依止麁见麁业。 造作种种诸恶。 舍命以后受生修罗饿鬼畜生地狱时。 小郡县次复荒芜。 唯少家在相去转远各在一处。 尔时诸人不行正法。 所起种种恶业能感寿命短促乃至愚痴邪见。 如是等业日夜增长。 是时诸人疾疫死者。 无人送埋及烧弃掷。 是时土地白骨所覆。 一日一夜无数众生疾病疫死。 乃至居家次第空尽。 是时劫末唯七日在。 于七日中无量众生遭疫病死尽。 设有在者各散别处。 时有一人合集剡浮提内男女。 唯余一万留为当来人种。 于是时中皆行非法。 唯此万人能持善行。 诸善鬼神欲令人种不断绝故。 拥护是人以好滋味令入其毛孔。 以业力故于劫中间。 留人种子自然不断。 过七日后是大疫病一时息灭。 一切恶鬼皆悉舍去。 随诸众生种种须欲。 饮食衣服等应念所须。 天即雨下阴阳调和。 美味出生身形可爱相好还复。 一切善法自然而起。 清凉寂靖安乐无病。 大悲入心由大悲故。 大慈入心由大慈故。 无恼害意由无害意。 互得相见生喜乐心。 生忍受心生无厌心。 共相携持不相舍离。 譬如相爱亲友久不相见。 忽得聚集生喜乐心。 生忍受心生无厌心。 共相携持不相舍离。 时人相见亦复如是。 因相爱念男女共居。 是前劫人寿命十岁。 后劫人民从其而生。 寿命最长色形奇特。 威德最胜神力自在。 资生具足寿命二十千岁。 是时众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云何如此。 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报。 是时诸人与种种善法相应。 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舍寿命已后生善道及天道。 舍寿命已还生人道。 生人道已自然贤善。 自性清净自性道德。 心性和雅戒品具足。 常行胜善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无贪欲心无瞋恚心。 舍邪见法修行正见。 恭敬父母沙门婆罗门亲友尊长。 与种种善法相应。 是业能感长寿。 能感无病。 能感色形端正。 能感身有威德。 能感富贵家生。 能感大智。 如是善业日夜生长。 是时诸人依福德行生无量功德。 舍寿以后更生天道。 及以善道善道中住。 久久时节如是。 初劫中间由大疫病究竟穷尽。 次第二劫来续二十千岁。 是劫中间第一寿量。 是人从前二十千岁人所生。 是人寿命最长色形奇特威德最胜。 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四十千岁。 时诸众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 云何如此。 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报。 是时诸人与种种善法相应。 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舍寿命已生善道及天道。 舍寿命已还生人中。 生人中已自然贤善。 自性清净自性道德。 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胜善。 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无贪欲心无瞋恚心。 舍邪见法修行正见。 恭敬父母沙门及婆罗门亲友尊长。 与种种善法相应。 是业能感长寿能感无病。 能感色形端正。 能感身有威德。 能感富贵家生能感大智。 如是善业日夜生长。 是时诸人依福德行生无量功德。 舍寿命后更生天道。 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时节。 如是说名第二劫中间。 第二寿量四十千岁。 是诸人从四十千岁人所生。 是人寿命最长色形奇特威德最胜。 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六十千岁。 是时诸人与种种善法相应。 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舍寿命已生善道及天道。 舍天寿已还生人中。 生人中已自然贤善。 自性清净自性道德。 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胜善。 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无贪欲心无瞋恚心。 舍邪见法修行正见。 恭敬父母沙门及婆罗门亲友尊长。 与种种善法相应。 是业能感长寿能感。 无病。 能感色形端正。 能感身有威德。 能感富贵家生。 能感大智。 如是善业日夜生长。 是时诸人依福德行生无量功德。 舍寿命后更生天道。 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时节。 如是说名第三劫中间。 第三寿量六十千岁。 次是诸人从六十千岁人所生。 是人寿命最长色形奇特威德最胜。 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八十千岁。 如是剡浮提劫中间所生众生。 寿量长远究竟极此八十千年。 是时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是时诸人唯有七病。 谓大小便利寒热淫欲心饥老。 如是时中一切国土富贵丰乐。 无有怨贼及以盗窃。 州郡县邑人民村落。 更相次比鸡鸣相闻。 耕种虽少收实巨多。 是时诸人受功用业少。 用宿世善业果多。 舍宅车乘衣服财宝。 生生之资称意具足。 虽复受用终身不坏。 是时诸人安坐受乐无所驰求。 寿命八十千岁住阿僧祇年。 乃至众生未造十恶。 从起十恶业道时节。 寿命因此十恶灭度。 一百年则减十岁。 次复百年复减十岁。 次第渐减至余十岁。 最后十岁住不复减。 长极八万短至十年。 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 若佛出世如正法住。 众生寿命暂住不减。 随正法稍减寿命渐减。 佛世尊说如是我闻。 小三灾刀兵品第二佛世尊说。 一小劫者名为一劫余如前说。 乃至八十小劫名为大劫。 云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佛说劫中世界散坏。 劫中世界散坏已住。 劫中世界起成。 劫中世界起成已住。 世尊散坏等劫其数云何。 佛言比丘经二十小劫世界散坏。 次经二十小劫世界散坏已住。 次经二十小劫世界起成。 次经二十小劫起成已住。 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得住中。 第二劫小灾起时。 由大刀兵是劫究竟。 是时阎浮提中一切国土。 所有人民遭大刀兵互相憎害。 又起疾疫一切鬼神。 起瞋恶心损害世人。 是时一切人民寿命短促。 唯住十岁身形矬小。 或二搩手或三搩手。 所可资食稊稗为上。 人发为衣服以为第一。 唯有刀仗以自庄严。 是时诸人不行正法非法贪着。 恒所染污非理贪爱之所逼使。 邪法欺张起诸过恶佷戾相教。 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难。 与邪恶法日夜相应。 或身口意起三邪行。 不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爱瞋恚邪见。 不知恭敬父母师僧沙门婆罗门及亲友尊长。 恣心所起种种恶业。 此业能感寿命短促。 能感疾病。 能感色形丑陋。 能感身无威德。 能感卑贱家生。 能感贫穷困苦。 能感愚痴邪见。 如是等业日夜生长。 如是人者与种种烦恼恶业相应。 由此极重邪业行故。 父母儿子。 互相斗诤。 兄弟姊妹亲友眷属自相斗诤。 何况他人。 是时诸人起斗诤已。 仍相手舞或以瓦石。 或以杖损次乃刀杖。 互相怖畏乃至杀害。 是时诸人起重瞋恚。 行诸杀害以为戏乐。 东方国王来伐西国。 西方国王往伐东国。 南北诸王亦复如是。 是诸王以相骂为法。 说人罪过以为法式。 伺求间隙以为正事。 行斗诤已起怨家想。 执持刀杖更相诛灭。 于一日夜被害死者其数无量。 劫末众生如是过失自然而生。 云何如此。 若人行不善法不平等法得是果报。 于是时中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 一切众生于此中生劫浊自然而起。 是时诸人依止麁见麁业。 造作种种诸恶。 舍命已后受生恶处。 苦道退堕无安乐行。 是时众生多生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道。 是时大国王种悉皆崩亡。 所有国土次第空废。 唯小郡县是其所余盖不足言。 相去辽远各在一处。 尔时诸人不行正法非法贪着。 恒所染污非理贪爱之所逼使。 邪法欺张起诸恶业佷戾难教。 不能行善不知作福。 不救苦难。 与邪恶法日夜相应。 或身口意起三邪行。 不能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爱瞋恚邪见。 不能恭敬父母师僧沙门婆罗门及亲友尊长。 恣心所起种种恶业。 此业能感寿命短促。 能感多病。 能感色形丑陋。 能感身无威德。 能感卑贱家生。 能感贫穷困苦。 能感愚痴邪见。 如是等业日夜生长。 东方国人来伐西人。 南北诸人亦复如是。 是时诸人以相骂为法。 说人罪过以为法式。 伺求间隙以为正事。 行斗诤已起怨家想。 执持刀杖更相诛灭。 于一日夜被害死者其数无量。 末劫众生如是过失自然而生云何如此。 若人不行善行法行平等行得是果报。 于是时中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 一切众生于此中生劫浊自然而起是时诸人依上麁业。 造作种种诸恶。 舍命以后更生恶处。 苦道退堕无安乐行。 是时众生多生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道。 诸郡县次复空尽。 唯少家在相去转远各在一处。 是时东家来杀西家。 西家复杀东家。 南北诸家亦复如是。 是时诸人以相骂为法。 说人罪过以为法式。 伺求间隙以为正事。 行斗诤已起怨家想。 执持刀杖更相诛灭。 于一日夜被害死者其数无量。 末劫众生如是过失自然而生。 云何如此。 若人不行善行不行正法。 行平等行得是恶业果。 于是时中正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 一切众生于此中生。 劫浊自然而起。 是时诸人依止麁见麁业。 造作种种诸恶。 舍命以后更生恶处。 苦道退堕无安乐行。 是时众生多生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道。 是时人家一时没尽纵余残人各各分散。 此散人不行正法起种种恶业。 能感寿命短促乃至愚痴邪见。 是时劫末余七日在。 于七日中手执草木即成刀杖。 由此器。 仗互相残害怖畏困死。 是时诸人怖惧刀杖逃窜林薮。 或渡江水隐蔽孤洲。 或入坑窟以避灾难。 或时相见仍各惊走恐怖失心。 或时仆地譬如麞鹿遭逢猎师。 是时诸人更递相见怖畏如是。 是七日中刀兵横死其数无量。 设有在者各散别处。 时有一人合集剡浮提男女。 唯余一万留为当来人种。 于是时中皆行非法。 唯此万人能治善行。 诸善鬼神欲令人种不断绝故。 拥护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 以业力故于劫中间留人种子自然不断。 过七日后是大刀兵一时息灭。 一切恶鬼皆悉舍去。 随诸众生种种须欲。 衣服饮食等应念所须。 天即雨下阴阳调和。 美味出生身形可爱相好还复。 一切善法自然而起。 清凉寂靖安乐无病大悲入心。 由大悲故大慈入心。 由大慈故无恼害意。 由无害意互得相见。 生喜乐心。 生忍受心。 生无厌心。 共相携持不相舍离。 譬如相爱亲友久不相见。 忽得聚集生喜乐心。 生忍受心生无厌心。 共相携持不相舍离。 时人相见亦复如是。 因相爱念男女共居。 是前劫人寿命十岁。 后劫人民从其而生。 寿命最长色形奇特威德最胜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二十千岁。 是时众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 云何如此。 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报。 是时诸人与种种善法相应。 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舍寿命后生善道及天道。 舍寿命已还生人道。 生人道已自然贤善。 自性清净自性道德。 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胜善。 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无贪欲心无瞋恚心。 舍邪见法修行正见。 恭敬父母沙门婆罗门亲友尊长。 与种种善法相应。 是业能感长寿能感无病。 能感色形端正。 能感身有威德。 能感富贵家生。 能感大智。 如是善业日夜生长。 是时诸人依福德行生无量功德。 舍寿命后更生天道。 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时节。 如是初劫中间。 由大刀兵究竟穷尽。 次第三劫来续二十千岁。 是劫中间第一寿量。 是人从前二十千岁人所生。 是人寿命最长。 色形奇特威德最胜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四十千岁。 时诸众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 云何如此。 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报。 是时诸人与种种善法相应。 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舍寿命已生善道及天道。 舍天寿命还生人中。 生人中已自然贤善。 自性清净自性道德。 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胜善。 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无贪欲心无瞋恚心。 舍于邪见修行正见。 恭敬父母沙门婆罗门亲友尊长。 与种种善法相应。 是业能感长寿。 能感无病。 能感色形端正。 能感身有威德。 能感富贵家生。 能感大智。 如是善业日夜生长。 是时诸人依福德行增长无量功德。 舍寿命后更生天道。 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时节。 如是说名第三劫中间。 第二寿量四十千岁。 次复诸人从四十千岁人所生。 是人寿命最长。 身形奇特威德最胜。 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六十千岁。 是时诸人与种种善法相应。 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舍寿命已生善道及天道。 舍天道已还生人中。 生人中已自然贤善。 自性清净自性道德。 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胜善。 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无贪欲心无瞋恚心。 舍邪见法修行正法。 恭敬父母沙门婆罗门亲友尊长。 与种种善法相应。 是业能感长寿。 能感无病。 能感色形端正。 能感身有威德。 能感富贵家生能感大智。 如是善业日夜生长。 是时诸人依福德行生无量功德。 舍寿命后更生天道。 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时节。 如是说名第三劫中间。 第二寿量六十千岁。 次是诸人从六十千岁人所生。 是人寿命最长。 色形奇特威德最胜。 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八十千岁。 如是阎浮提劫中间所生。 众生寿量长远。 究竟极此八十千年。 是时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是时诸人唯有七病。 谓大小便利寒热欲心饥老。 如是时中一切国土富贵丰乐。 无有怨贼及以盗窃。 州郡县邑民人村落。 更相次比鸡鸣相闻。 耕种虽少收实巨多。 是时诸人受功用果少。 用宿世善业果多。 舍宅车乘衣服财宝。 生生之资称意具足。 虽复受用终身不坏。 是时诸人安坐受乐无所驰求。 寿命八十千岁住阿僧祇年。 乃至众生未造十恶。 从起十恶业道。 时节寿命因此十恶减。 度一百年则减十岁。 次复百年复减十岁。 次第渐减至余十岁。 最后十岁住不复减。 长极八万短至十年。 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 若佛出世如正法住时。 众生寿命暂住不减。 随正法稍减寿命渐减。 佛世尊说如是我闻。 小三灾饥饿灾品第三佛世尊说。 一小劫者名为一劫余如前说。 乃至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云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佛说劫中世界散坏。 劫中世界散坏已住。 劫中世界起成。 劫中世界起成已住。 世尊散坏等劫其数云何。 佛言。 比丘经二十小劫世界散坏。 次经二十小劫世界散坏已住。 次经二十小劫世界起成。 次经二十小劫起成已住。 是二十小劫世界起得住中。 第三劫小灾起时。 由大饥饿是劫究竟。 于是时中灾初欲起。 由饥饿由困苦由天亢旱。 是时剡浮提中一切国土。 所有民人遭大疾疫。 一切鬼神起瞋恶心损害世人。 是时一切人民寿命短促唯住十岁身形矬小或二搩手或三搩手。 所可资食稊稗为上。 人发为衣以为上服。 唯有刀杖以自庄严。 是时诸人不行正法非法贪着。 恒所染污非理贪爱之所逼使。 邪法欺张起诸过恶佷戾难教。 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难。 与邪恶法日夜相应。 或身口意起三邪行。 不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爱瞋恚邪见。 不知恭敬父母师僧沙门婆罗门及亲友尊长。 恣心所起种种恶业。 此业能感寿命短促。 能感病疾。 能感色形丑陋。 能感身无威德。 能感卑贱家生。 能感贫穷困苦。 能感愚痴邪见。 如是诸业日夜生长。 如是人者与重烦恼恶业相应。 由极重邪行故。 二三年中天不降雨。 由大旱故穀贵饥馑舍罗柯行。 是时人民微有势力。 见他有少资粮便往夺食。 皆由饥所逼故。 一切众病饥饿为上。 以此因缘于一日夜饥饿死者其数无量。 末劫众生如是过失自然而生。 云何如尔。 若人行不善行非法行不平等行得是果报。 于是时中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 一切众生于此中生。 劫浊自然而起。 是时诸人依止麁见麁业。 造作种种诸恶。 舍命以后更生恶处。 苦道退堕无安乐行。 是时众生多生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道。 时大国土次第空荒。 唯小郡县是其所余。 悉不足言相去辽远各在一处。 尔时诸人不行正法。 非法贪着恒所染污。 非理贪爱之所逼使。 邪法欺张起诸过恶佷戾难教。 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难。 与邪恶法日夜相应。 或身口意起三邪行。 不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爱瞋恚邪见。 不能恭敬父母师僧沙门婆罗门及亲友尊长。 恣心所起种种恶业。 此业能感寿命短促。 能感多病。 能感色形丑陋。 能感身无威德。 能感卑贱家生。 能感贫穷困苦。 能感愚痴邪见。 如是等业日夜相应。 天不降雨四五年中。 由大旱故剡浮提地。 觅生草菜尚不可得。 何况米穀。 继诸众生。 从来人所憎恶不堪食者。 谓乌鵄鵰鹫狗野干。 此等禽兽悉取食之由饥逼故。 一切众病饥饿为上。 以此因缘于一日夜饥饿死者其数无量。 时小郡县次复空尽。 唯少家在相去转远各在一处。 尔时诸人不行正法。 非法贪着恒所染污。 非理贪爱之所逼使。 邪法欺张起诸过恶佷戾难教。 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难。 与邪恶法日夜相应。 或身口意起三邪行。 不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两舌恶口绮语妄言贪爱瞋恚邪见。 不能恭敬父母师僧沙门婆罗门及亲友尊长。 恣心所起种种恶业。 此业能感寿命短促。 能感多病。 能感色形丑陋。 能感身无威德。 能感卑贱家生。 能感贫穷困苦。 能感愚痴邪见。 如是等业日夜相应。 是时六七年间天不降雨。 由大旱故剡浮提人。 思欲见水尚不可得。 何况饮之。 唯四大河水犹深浚与海相通。 尚须船度但有此水可得受用。 离此河外无复余水。 纵有残民依此水住。 採捕鼋鼍鱼龟等属水性之类。 以自资养由饥逼故。 一切众病饥饿为上。 以此因缘于一日夜饥饿死者不可称量。 末劫众生如此过失自然而起。 云何如此。 若人行不善行非法行不平等行得此果报。 于是时中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 一切众生于此中生。 劫浊自然而起。 是时诸人依止麁见麁业。 造种种诸恶舍命以后更生恶处。 苦道退堕无安乐行。 是时众生多生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道是所余家次第空尽。 纵复余人各自星散。 尔时诸人不行正法。 非法贪着之所染污。 非理贪爱之所逼使。 邪法欺张起诸过恶佷戾难教。 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难。 与邪恶法日夜相应。 或身口意起三邪行。 不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爱瞋恚邪见。 不能恭敬父母师僧沙门婆罗门亲友尊长恣心所起种种恶业。 此业能感寿命短促。 能感多病。 能感色形丑陋。 能感身无威德。 能感卑贱家生。 能感贫穷困苦。 能感愚痴邪见。 如是等业日夜相应。 是劫中间唯七日在。 是七日中一日一夜。 饥饿死者其数无量。 纵有在者各散别处。 时有一人合数剡浮提内男女共一万人。 留为当来人种。 于此时中多行非法。 唯此万人能行善行。 诸善鬼神欲令人种不断绝故。 拥护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 以业力故于劫中间。 留人种子自然不断。 过七日后是大饥饿一时息灭。 一切恶鬼皆悉舍去。 时诸众生种种须欲。 衣服饮食等应念所须。 天即雨下阴阳调和。 美味生出身形可爱相好还复。 一切善法自然而起。 清凉寂靖安乐无病大悲入心。 由大悲故大慈入心。 由大慈故无恼害意。 由无害意获得相见生喜乐心。 生忍受心生无厌心共相携持不相舍离。 譬如相爱亲友久不相见。 忽得聚集生喜乐心生忍受心。 生无厌心共相携持不相舍离。 时人相见亦复如是。 因相爱念男女共居。 是前劫人寿命十岁。 后劫人民从其而生寿命最长形色奇特威德最胜。 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二十千岁。 是时众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 云何如此。 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报。 是时诸人与种种善法相应。 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舍寿命后生善道及天道。 舍寿命已还生人道。 生人道已自然贤善。 自性清净自性道德。 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胜善。 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言。 无贪欲心无瞋恚心。 舍邪见法修行正见。 恭敬父母沙门婆罗门亲友尊长。 与种种善法相应。 是业能感长寿。 能感无病。 能感形色端正。 能感身有威德。 能感富贵家生。 能感大智。 如是善业日夜生长。 是时诸人依福德行生无量功德。 舍寿命后更生天道。 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时节。 如是劫初中间。 由大饥饿究竟穷尽。 次余劫来续二十千岁。 是劫中间第一寿量。 是人从前二十千岁人所生。 是人寿命最长形色奇特威德最胜。 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四十千岁。 时诸众生如是功德自然得成。 云何如此。 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报。 是时诸人与种种善法相应。 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舍寿命已生善道及天道。 舍天寿命还生人中。 生人中已自然贤善。 自性清净自性道德。 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胜善。 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无贪欲心无瞋恚心。 舍邪见心修行正见。 恭敬父母沙门婆罗门亲友尊长。 与种种善法相应。 是业能感无病。 能感色形端正。 能感身有威德。 能感富贵家生。 能感大智。 如是善业日夜生长。 是时诸人依福德行增长无量功德。 舍寿命后更生天道。 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时节。 如是说名第三劫中间。 第二寿命四十千岁。 次复诸人从四十千岁所生。 是人寿命最长身形奇特威德最胜。 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六十千岁。 是时诸人与种种善法相应。 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舍寿命已生善道及天道。 舍天道已还生人中。 生人中已自然贤善。 自性清净自性道德。 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胜善。 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无贪欲心无瞋恚心。 舍邪见法修行正法。 恭敬父母沙门婆罗门亲友尊长。 与种种善法相应。 是业能感长寿。 能感无病。 能感色形端正。 能感身有威德。 能感富贵家生。 能感大智。 如是善业日夜生长。 是时诸人依福德行生无量功德。 舍寿命后更生天道。 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时节。 如是说名第三劫中间。 第三寿量六十千岁。 复次诸人从六十千岁人所生。 是人寿命最长色形奇特威德最胜。 神力自在资生具足。 寿命八十千岁。 如是剡浮提劫中间。 所生众生寿量长远。 究竟极此八十千年。 是时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是时诸人唯有七病。 谓大小便利寒热欲心饥老。 如是时中一切国土富贵丰乐。 无有怨贼及以盗窃。 州郡县邑人民村落。 更相次比鸡鸣相闻。 耕种虽少收实巨多。 是时诸人受功用果少。 用宿世善业果多。 舍宅车乘衣服财宝。 资生之具称意具足。 虽复受用终身不坏。 是时诸人安坐受乐无所驰求。 寿命八十千岁住阿僧祇年。 乃至众生未造十恶。 从起十恶业道。 时节寿命因此十恶减。 度一百年则减十岁。 复百年复减十岁。 次第渐减至余十岁。 最后十岁住不复减。 长极八万短至十年。 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 若佛出世如正法住时。 众生寿命暂住不减。 随正法稍减寿命渐减。 佛世尊说如是我闻。 立世阿毗昙论卷第九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卷第十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大三灾火灾品第二十五佛世尊说。 一小劫者名为一劫。 二十小劫亦名一劫。 四十小劫亦名一劫。 六十小劫亦名一劫。 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云何一小劫名为一劫。 是时提婆达多比丘。 住地狱中受熟果报。 佛世尊说住寿一劫。 如是一小劫名劫。 云何二十小劫亦名一劫。 如梵先行天二十小劫是其寿量。 是诸梵天佛说住寿一劫。 如是二十小劫亦名一劫。 云何四十小劫名为一劫。 如梵众天寿量四十小劫。 佛说住寿一劫。 如是四十小劫亦名一劫。 云何六十小劫名为一劫。 如大梵天寿量六十劫。 佛说住寿一劫。 如是六十小劫亦名一劫。 云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佛说劫中世界散坏。 劫中世界散坏已住。 劫中世界起成。 劫中世界起成已住。 阿僧祇时名劫。 世界散坏阿僧祇时名劫。 世界散坏已住阿僧祇时名劫。 世界起成阿僧祇时名劫。 世界起成已住散坏。 有三因。 一因火散坏。 二因水散坏。 三因风散坏。 如是佛世尊说。 比丘散坏因有三种。 一火散坏。 二水散坏。 三风散坏。 比丘散坏顶有三。 一胜遍光天。 二遍净天。 三广果天。 复次佛世尊说。 比丘散坏顶有三种。 一胜遍光天。 二遍净天。 三广果天。 云何胜遍光天乃至遍净及广果天为三散坏顶。 比丘火炎散坏时。 一切下界众生。 修第二禅上生胜遍光天。 水灾散坏时一切下地众生。 修第三禅上生遍净天。 风灾散坏时一切下地众生。 修第四禅上生广果天。 佛说火灾散坏是由胜遍光天散坏。 水灾散坏由遍净天散坏。 风灾散坏由广果天散坏。 复次比丘散坏有二。 一者众生世界散坏。 二者器世界散坏。 十小劫中众生世界散坏。 次十小劫器世界散坏。 佛告比丘散坏初起时胜遍光散坏时因第二禅。 是时一切剡浮提人。 寿命八十千年。 是时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是时诸人唯有七病。 谓大小便利寒热淫欲心饥老。 如是时中一切国土富贵丰乐。 无怨贼乃以盗窃。 州郡县邑人民村落。 更相次比鸡鸣相闻。 耕种虽少收实巨多。 是时诸人受功用果少。 用宿世善业果多。 舍宅车乘衣服财宝。 生生之资称意具足。 是时两界减没。 一瞋恚界。 二逼恼意界。 两界起长。 一者无瞋恚界。 二无逼恼意界。 是时诸人减离十恶。 修行十善安坐受乐无所驰求。 或聚亭馆或依息舍。 或大集处或游树下。 说如是传各宣辞辩。 昔时诸人生劫浊世。 因五欲尘贪欲增上故。 或父母儿子互相斗诤。 兄弟姊妹亲友眷属自相斗打。 何况他人。 是时诸人起诤以后仍相手舞。 或以瓦石或以杖拍。 次及刀杖互相怖畏乃至杀害。 因此五尘起种种恶。 是故五尘宜应弃舍。 如是憎恶诃责欲尘。 种种显说五尘过失。 是时诸人思惟五尘过患及下界躁扰。 观无觉观定微妙功德。 修习二禅舍寿命后。 上生胜遍光天。 是时欲界诸天变身。 似犀昼夜各三时行于世界。 宣令此言善男子善女人。 无觉观定最为妙乐。 是故汝等修行于此中住。 是时人初夜后夜。 闻此言已欢喜踊跃。 舍余杂事摄心坐禅。 观欲尘过失。 观无觉观定有大功德。 即得二禅舍寿命后上生胜遍光天。 是时有人常悦乐他人以为事业。 或歌或舞相[打-丁+费]跳掷。 或轮刀舞仗或击鼓吹箎。 或唱更赞颂。 或严饰他身。 如是人等作歌诗传。 昔时诸人生劫浊世。 因五欲尘贪欲增上故。 或父母儿子互相斗诤。 兄弟姊妹亲友眷属自相斗打。 何况他人。 是时诸人起诤已后。 仍相手舞或以石瓦。 或以杖拍次及刀杖互相怖畏。 乃至杀害因此五尘起种种恶。 是故五尘宜应弃舍。 如是憎恶呵责欲尘。 种种显说五尘过失。 是时诸人思惟五尘过患及下界躁扰。 观无觉观定微妙功德。 修习二禅舍寿命后。 上生胜遍光天。 是时诸天从胜遍光天下。 行于世界隐蔽身形。 宣令此言善男子善女人。 无觉观定妙乐寂静。 是故汝等修行于此中住。 是时诸人初夜后夜。 等闻天声言欢喜诵习起信乐心。 一切居家村邑郡州。 乃至大国土人。 起精进心观下界欲尘过失。 观二禅功德修习二禅。 舍寿命后上生胜遍光天。 是时有出家外道。 教化一切居家村邑郡州。 乃至大国土人。 悉使出家有无数眷属之所围绕。 次第游行周遍国土。 其所宣说与上相应。 昔时诸人生劫浊世。 因五欲尘贪欲增上故。 或父母儿子互相斗诤。 兄弟姊妹亲友眷属自相斗打。 何况他人。 是时诸人起斗诤后。 而相手舞或以石瓦。 或以杖拍。 次及刀杖互相怖畏。 乃至杀害。 因此五尘起种种恶。 是故五尘宜应弃舍。 如是憎恶诃责欲尘。 显说五尘过失。 是时诸人思惟五尘过患及下界躁扰。 观无觉观定微妙功德。 修习二禅舍寿命后。 上生胜遍光天。 时诸众生在地狱中作是思惟。 我等昔时作种种不善恶业。 是故我今来此受苦。 由此意故不于狱卒生瞋怨心。 时地狱众生无瞋恚界。 无逼恼意界。 自然生长增足善心。 由于宿世后报善业。 舍地狱寿生人道中。 既生人已思惟欲尘过患。 观二禅功德修习二禅。 舍寿命后上生胜遍光天。 时有众生堕地狱中。 仍为狱卒作是思惟。 我等因自恶业来此受生。 是诸罪人亦因恶业来此受苦。 我今云何于他众生而起残害。 即生无瞋恚界无逼恼界。 自然生长增足善心。 由于宿世后报善业。 舍寿命已得生人中。 生人中已思惟五尘过患。 观二禅功德修习二禅。 舍寿命后上生胜遍光天。 时有水产众生鼋鼍鱼龟之属。 皆生慈心不相吞噬。 唯食水苔及以草土。 自然死者方取食之。 乃可饿死不欲害他自食。 无瞋恚界无逼恼意界。 是时生长生诸善心生爱念心。 由于宿世后报善业。 舍寿命后生于人中。 生人中已思惟五尘过患及下界躁扰。 观无觉观定微妙功德。 修习二禅。 舍寿命后上生胜遍光天。 复有陆行众生。 师子虎狼豺豹猫狸之属。 并生慈心不相食噉。 饥食嫩草。 渴饮清泉。 有自死者方食其肉。 宁可饿死不欲杀他自济。 无瞋恚界无逼恼意界。 是时生诸善心生爱念心。 由于宿世后报善业。 舍寿命后生于人中。 生人中已思惟五尘过失及下界躁扰。 观无觉观定微妙功德。 修习二禅。 舍寿命后上生胜遍光天。 一切饿鬼道更相爱念。 悉能生善并如前说。 舍寿以后得生人中。 生人中已思惟五尘过失。 观无觉观定修习二禅。 舍寿命后上生胜遍光天。 阿修罗道亦复如是。 时西瞿耶尼人。 有于彼土修习二禅。 若在彼得二禅从彼上生胜遍光天。 若来剡浮受生得二禅者。 亦上生胜遍光天。 东毗提诃人。 或在彼修习二禅。 彼从上生二禅天处。 若来剡浮提修习二禅。 仍从此上生第二天处。 北郁单越人舍寿命后上生六欲天。 或在天道修习二禅上生二禅。 或从六天生剡浮提。 修习二禅亦生胜遍光天。 是时四大天王天。 三十三天。 夜摩天。 兜率陀天。 化乐天。 他化自在天。 梵先行天。 梵众天。 或在此等天中修习二禅。 舍寿命已生胜遍光天。 或从天道来生剡浮提。 修习二禅亦上生胜遍光天。 比丘是时一切地狱皆悉空虚。 一切畜生道亦皆虚空。 一切鬼神道亦复空虚。 一切阿修罗道亦复空虚。 西瞿耶尼南剡浮提东毗提诃北郁单越并皆空虚。 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先行天梵众天并皆空虚。 是时一千世界中一切众生悉皆空尽。 唯大梵王在。 如是因缘如是次第一切众生世界皆悉散尽。 如是时中十小劫已度。 比丘是时第二器世界散坏。 来续四大散坏火灾散坏。 是时中久久时节。 天不降雨一滴不落久不雨。 已剡浮提中卉木药草。 一切种子一时焦枯。 次第烧尽无复更生。 比丘一切有为法如是无常。 如是不恒非安息处短促变异破坏。 非能救济。 非实依处。 非依荫处。 比丘以是义故。 有为之法甚可厌患。 应当离欲应当弃舍。 比丘过久长。 时有如此时有第二日出。 于世间轮相热明倍于旧日。 由此日故剡浮提中。 一切池沼及小江湖。 并皆涸竭无复更有。 比丘一切有为法如是无常。 具如前说。 乃至应当弃舍。 比丘复次过久长时。 有如此时有第三日次出。 于世轮相热明倍第二日。 由此日故剡浮提中。 深大江湖并皆涸竭无复更有。 比丘一切有为法如是无常。 具如上说。 乃至应当弃舍。 比丘过久长时。 次第四日复出。 于世轮相热明倍第三日。 由此日故剡浮提中。 阿那婆达池漫陀耆尼池。 七林间河及四大河。 如是等处最大最深流波迅疾与海相会。 并皆涸竭无复更有。 比丘一切有为法如是无常。 具如前说。 乃至应当弃舍。 比丘过久长时次第五日复出。 于世轮相热明倍第四日。 由此日故内外海水减一百由旬。 次减二百三百四百乃至千由旬海水减。 耗次减二千三千四千。 乃至一万次减二万。 乃至六万由旬水界悉减。 比丘有如是时所余海水。 深七多罗或六多罗。 或五或四或三或二或深一多罗。 比丘有如此时所余海水。 或深七寻如是次减乃至一寻。 比丘有如此时所余海水。 才至人颈或腋或胸腰脐膝胫踝。 比丘有如此时所余海水不没指节。 比丘一切有为法如是无常。 具如前说。 乃至应舍。 比丘过久长时次第六日复出。 于世轮相热明倍第五日。 由此日故世界大地。 内外大海及须弥山王。 初时出烟烟聚遍覆。 譬如陶灶初时出烟。 烟聚所覆大地大海及须弥山。 由第六日烟聚所覆亦复如是。 比丘一切有为法如是无常。 具如前说。 乃至应当弃舍。 比丘过久长时次第七日复出。 于世轮相热明倍第六日。 由此日故世界大地。 内外大海及须弥山王。 皆发火焰俱时洞然通成一焰经久长时停住不灭。 比丘是须弥山王。 大火所烧通成一焰。 久长时然其顶方百由旬皆悉崩碎。 或二百三百乃至一千由旬。 堕落崩烬亦复如是。 是时外四大中一切火自然而发。 世界天地烧热出焰成一火性。 以其热势吸下水轮。 譬如铜槃火所烧热。 置浅水中吸水都尽。 世界大地成一火性。 吸下水轮亦复如是。 譬如苏油为火所烧。 一皆消尽无复灰烬。 如是大地内外大海。 及须弥山王皆发火焰俱时洞然。 通成一焰一切烧尽。 无有炭灰亦复如是。 尔时地轮并皆没尽。 水风二轮亦皆烧灭。 其火焰上从水轮起。 乃至大梵王处。 是时大梵舍其寿命。 及以住处上生胜遍光天。 是时大梵宫殿地。 广大周圆光明可爱观者。 无厌其色纯白微细净洁。 一时烧尽不复更有。 梵王所住地本来法然。 所以由火等得灭如是多时。 一切外器世界散坏都尽如是多时。 经二十小劫已度。 复次二十小劫。 来续是中一千世界处所。 空无所有犹如暗穴。 上无覆盖空住二十小劫。 佛言。 比丘是时世界更欲起成。 是世间法然初起世界时。 若有众生已生长业。 能感大梵果报。 舍前报已来入中阴。 因色界四大和合。 大梵宫殿地自然而起。 白净光明隐蔽余处。 色相圆满观无厌足。 心所爱乐住未有人。 是诸众生昔已造业。 能感可爱胜妙住处。 因昔业故感色界四大。 及四大所造色。 因昔业及色界四大宫殿。 即成色界四大。 于此宫殿亦因亦缘。 宿世所造业但是增上缘。 佛言。 比丘如是大梵王处。 有因有缘得起得成。 本来法然由因缘起。 是梵王住处如一四天下大。 是时梵王在中阴中。 见此处所起欲爱心。 我今于此中坐。 即起爱时于中受生。 于此独住满十小劫。 喜乐为食依喜乐住。 意生化身自然光明。 自在而住过十劫已。 此梵王起欲爱心。 起不安心作是思惟。 愿余众生来共我住。 是时梵王作是愿已。 二禅众生业尽舍寿。 退来受生与梵同类。 是诸众生见此大梵。 本来独住作如是执。 我昔上生已见此人端然独住。 今从上下犹见独住与昔无异。 复起此执。 此人是梵作者生者最为尊。 始众生所作由。 此人成神力自在。 已生当生为第一父。 我等今日从其而生。 云何如此。 我昔至今见其在此独自先生。 尔时梵王作是思惟。 我是大梵作者生者最为尊。 始众生所作由。 我得成神力自在。 已生当生我是其父。 一切世间皆我化生。 云何如此。 由我昔日起如是心。 愿他众生来就我住。 应我愿心他即来生。 我先在此见其来生。 是大梵王于余众生。 寿命极长形色最胜。 有大名称有大神通及大威德。 诸余梵众寿命则短。 形色名闻神力威德。 并皆不及大梵王所住地一切梵众次第遍满。 本性法然世界应起时因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独住梵天宫殿及地自然现。 其色纯白微细净洁。 光明可爱看者无厌。 住未有人是诸众生。 昔已造业能感可爱胜妙住处。 因昔业故感色界四大。 及四大所造色。 因昔业及色界四大宫殿。 即成色界四大。 于此宫殿亦因亦缘。 宿世所造业但是增上缘。 佛言。 比丘如是独梵宫殿。 有因有缘得起得成。 本来法然由因缘起。 是独梵处因此次第遍满。 诸梵本性法然世界应起时。 因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梵先行天宫殿及地自然起。 现其色纯白微细净洁光明可爱观者无厌。 住未有人是诸众生。 昔已造业能感可爱胜妙住处。 因昔业故感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因昔业及色界四大宫殿即成色界四大。 于此宫殿亦因亦缘。 宿世所造业但是增上缘。 佛言。 比丘如是梵先行处。 有因有缘得起得成。 本来法然由因缘起。 是梵先行天住处。 一切梵先行天次第遍满。 本性法然世界应起时。 因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他化自在天宫殿及处所自然起。 现金银琉璃及颇梨柯。 四宝所成光明可爱观者无厌。 住未有人是诸众生。 昔已造业能感可爱胜妙住处。 因昔业故能感欲界四大。 及四大所造色。 又因昔业及欲界四大宫殿。 即成欲界四大。 于此宫殿亦因亦缘宿世所造业但是增上缘。 佛言。 比丘如是他化自在天宫殿。 及有因有缘得起得成。 本来法然由因缘起。 是他化自在天处。 一切诸天次第遍满。 诸天本性法然世界应起时。 因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化乐天宫殿及地自然起。 现金银琉璃及颇梨柯。 四宝所成光明可爱观者无厌。 住未有人是诸众生。 昔已造业能感可爱胜妙住处。 因昔业故能感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又因昔业及欲界四大宫殿。 即成欲界四大。 于此宫殿亦因亦缘。 宿世所造业但是增上缘。 佛言。 比丘如是化乐天处。 有因有缘得起得成。 本来法然由因缘起。 是化乐天住处一切诸天次第遍满。 本性法然世界应起时。 因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兜率陀天宫殿及处所自然起。 现金银琉璃及颇梨柯。 四宝所成光明可爱观者无厌。 住未有人是诸众生。 昔已造业能感可爱胜妙住处。 因昔业故能感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又因昔业及欲界四大宫殿。 即成欲界四大于此宫殿亦因亦缘。 宿世所造业但是增上缘。 佛言。 比丘如是兜率陀天宫殿。 及地有因有缘得起得成。 本来法然由因缘起。 是兜率陀天住处。 一切诸天次第遍满。 本性法然世界应起时。 因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夜摩天宫殿及天处所自然起。 现金银琉璃及颇梨柯。 四宝所成光明可爱观者无厌。 住未有人是诸众生。 昔已造业能感可爱胜妙住处。 因昔业故能感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又因昔业及欲界四大宫殿即成。 欲界四大于此宫殿亦因亦缘。 宿世所造业但是增上缘。 佛言。 比丘如是夜摩天处。 有因有缘得起得成。 本来法然由因缘起。 是夜摩住处。 一切诸天次第遍满是时夜摩天忆念昔时。 世界如人眠觉忆梦中事。 如得神通忆宿世事是夜摩天。 忆昔世界亦复如是。 尔时诸天作是思惟。 我今应往桉行下界作是念已。 互相谓言。 我等共去看彼处所余天。 答言我今同往。 尔时诸天各结群侣。 遍满桉行咸作是言。 昔日此处有须弥山王。 是处所中是善见天城。 此处是难陀宝池。 此处是难陀宝园。 此处是质多罗池。 及质多罗众车园。 此处是恶口池及恶口园。 此处是杂花池及杂花园。 此处是波利质多罗境水。 厚四亿八万由旬。 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 周回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由旬。 极此量住不复更长。 此水轮上别有地界名曰大味劫。 初感起日夜稍厚转坚。 譬如煎乳凝冷之时。 厚膏覆上大味地界最初起时亦复如是。 是地大界数数起长乃至应至已至应满已满皆悉究竟。 厚二亿四万由旬。 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 周回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由旬。 极此量住不复更长。 此地下际一亿六万并真金所成。 上余八万金银铜铁等七界杂成。 是时地界柔软随事。 譬如湴泥乳糜生苏及和麵等。 此地柔软随事亦尔。 是地轮中央依众生业增上缘故。 四方风吹掘成内海起须弥山。 有风运土有风聚成有风方正作须弥形。 有风起须弥四顶。 开善见城堑起善见城。 作难陀池造难陀园。 质多罗池质多罗园。 众车池园恶口池园。 杂华池园波利质多树。 及俱毗罗罗园由乾陀海。 由乾陀山。 伊沙陀海山。 佉罗胝海山。 善见海山。 马耳海山。 毗那多海山。 尼民陀海山。 及四天下中间。 洲地掘成州海起铁围山。 如是树及拘毗罗罗园。 此中昔是般住剑婆罗宝石。 此中昔时有善法堂。 昔时此中有内大海。 此中有游乾陀山及游乾陀海。 此中有伊沙陀山及伊沙陀海。 此中有佉罗胝山及佉罗胝海。 此中有善见山及善见海。 有马耳山及马耳海。 此中有毗那多山及毗那多海。 此中有尼民陀山及尼民陀海。 此中有四天下。 有中间州地及外大海。 此中有灼柯婆罗山。 是夜摩天身形最大飞行捷疾。 由行疾故击起风轮。 由此风轮为那罗延风轮根本。 此风数数起长。 乃至应至已至。 应满已满。 皆悉究竟。 厚九亿六万由旬。 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 周回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由旬。 极此量住不复更长。 此风坚劲物不能侵。 若人有那罗延力执金钢仗。 拟此风轮仗还自碎风轮无损。 次风轮上空中雨水渧如楼大。 或如车轴或如车輗。 昼夜不息犹如河泻无数千年。 是水界聚周围有风名曰摄持。 日夜恒起令水不散。 如是水界增上未息。 此水数数起长。 乃至应至已至应满已满皆悉究竟。 起成世界宿业所感风力所成。 复有余风旋圆而起成。 西瞿耶尼及东弗婆提。 复有余风四方四角成。 北郁单越复有余风如半琵琶成。 南剡浮提若风成山。 次第正上山则有顶。 若风起时或正或傍所成山相。 或平或耸。 复有风起一边急疾。 余边则迟所成。 山相一边则凹余边平直。 若风起时相击深入还复。 更出所成山势有岩有洞。 若风相击深入下底不复更出。 山里则空由此风故起成诸四天下地。 或深或耸有处显现。 高八万由旬有处甚深四万由旬。 复有别处高四万由旬深二万由旬。 复有别处高二万由旬。 深一万由旬。 复有别处高一万由旬。 深五千由旬。 或复有处高五千由旬。 深二千五百由旬。 或复有处高二千五百由旬。 深一千二百五十由旬。 或复有处高一千二百五十由旬。 深六百二十五由旬。 或复高六百二十五由旬。 深三百十二由旬半。 以此因缘一切器世界起作已成。 是时二种界起长。 谓地火两界风界起。 吹火界蒸练地界。 风界恒起吹一切物使成坚实。 既坚实已一切诸宝种类皆现既显现已天降甘雨渧如楼大。 渐细如轮乃至车轴。 或如涌泉无数千载。 遍满善见城堑那陀池。 众车池。 恶口池。 杂花池。 内大海由乾陀海。 伊沙陀海。 佉罗胝海。 善见海。 马耳海。 毗那多海尼民陀海。 四天下中间洲地外大海。 以此因缘一切世界水皆遍满。 于是忉利天及四天王天。 舍上天报于中受生。 复有诸天寿终福尽。 从上天堕于四天下受人道生。 是时诸人喜乐为食依喜乐住。 意生化身自然光明。 安乐而住飞空中行。 是时日月未出于世星宿未有。 昼夜不分未辩年岁及四时八节。 无男女异。 亦无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儿息。 无奴无主。 一向受用自在欢乐。 未有姓字并号众生。 是时水界稍稍就减流向下处。 是时大海乍增乍减。 开川源路水所减处。 有地肥出大甘大味。 生长覆地色香触味。 可爱具足如细蜂蜜。 无苦澁辛地肥大味亦复如是。 是时大味馨香充满。 时有一人嗅此香味。 起欲着心起欲心已。 指捻大味嗅而尝之。 知其甘美如细蜂蜜抟而食之。 余人见其食美无厌相效抟食。 是时诸人食地味已。 身稍坚重从此以后。 不能如前飞行空中。 是时身光可爱因此失没。 既失光已黑暗还生本来法然。 是四天下黑暗覆时。 日月二轮乃出。 于世日月出已。 辰宿次现星宿现已昼夜有分。 昼夜分已半月一月是时显现。 半月一月既显现已。 四时八节及以年岁并皆具足。 如是多时世间起成。 如是多时六十小劫究竟已度。 是时众生食此地味。 依地味住久久时节。 其中众生食味多者形容丑陋。 少威德力少神通力。 其中众生食味少者。 色形可爱身有威德神力自在。 以此因缘一切众生色形优劣。 由此优劣生胜负心。 由此心故而作是言。 我今胜汝汝不及我。 是时恶法始行于世。 计胜负故地味色香从此而失。 是时诸人和合聚集。 忧恼困苦发声啼哭。 咄哉恶法已出于世。 因色形故憍慢毁他。 由此恶法失我胜味。 不可思议色香触等。 是时诸人食余美味作是念言。 咄哉似我昔时所食地味。 追忆悲恼是语至今皆已忘失。 无复有人忆说之者。 此味失已复有别味名曰地皮。 色香触味悉皆甜美如细蜂蜜。 是时诸人皆悉来食。 依此饮食长时得住。 是中诸人为贪味故。 多食地皮形容丑陋。 薄威德力少神通。 力其中众生食味少者。 形色可爱身有威德神力自在。 以此因缘一切众生色形优劣。 因此优劣生胜负心。 由此心故而作是言。 我今胜汝汝不及我。 由此恶法次行于世计胜负故。 地皮色香从此而失。 立世阿毗昙论卷第十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0:5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