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乘集菩萨学论卷第十八 内容: 大乘集菩萨学论卷第十八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自性清净品第十四之二大王。 是外地界坚硬性者。 尔时世间初建梵天所居宫殿。 大宝所成。 复生他化自在诸天所居宫殿。 皆七宝成。 大王。 若无地界坚硬性生。 彼何所来。 复成大地厚八万四千踰缮那。 纵广六万踰缮那。 复生轮围大轮围山。 坚固安住同一金刚。 复生苏弥卢山庾健陀山[宁*页]泯陀山伊舍陀山乃至黑山。 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次第成已。 坚固安住。 若无地界坚硬性生。 彼何所来。 大王。 又此世界欲坏灭时。 或为火焚成为水漂或为风吹。 而此大地为火烧时。 譬然酥油其焰弥炽。 乃至煤烬不复可见。 若为水漂如投盐水中。 寻即消坏。 若为毗岚风所吹时。 彼三千大千世界悉皆散坏。 净尽无余。 大王。 此外地界生时本空。 灭时亦空。 自性空故。 无有男相亦无女相。 但唯言说之所显示。 如是地界与地界性。 皆不可得。 如实正慧而能了知。 云何内水界。 若此身内所有执受湿润等性。 彼复云何。 所谓涎汗涕唾脂髓脓血溲便等物。 为内水界。 大王。 若时忽见亲爱人等眼中流泪。 或为苦恼所逼流泪。 或闻深法信重流泪。 或为寒风所吹流泪。 如是水界从何所来。 水相乾时复何所去。 乃至此界坏时遍兴黑云。 三十二重弥覆三千大千世界。 于虚空中降澍洪雨。 点大如象。 昼夜倾注相续不绝。 如是时分经五中劫。 其水积满上至梵世。 大王。 此大水界从何所来。 又此世界将欲坏时。 有二日出。 二日出已。 小河泉源悉皆乾竭。 三日出时。 无热恼池流出四河亦皆枯涸。 四日出时。 大海水减一踰缮那。 或二或三渐次减少至十踰缮那或二十踰缮那。 次第枯竭至八十踰缮那。 有余水在。 或深一多罗树。 或深至胸臆。 或深如牛迹。 乃至少水深一指面。 当尔之时。 大海中水悉皆乾竭。 净尽无余。 大王。 此水界相。 生无所来灭无所去。 生时本空。 灭时亦空。 自性空故。 无有男相亦无女相。 但唯言说之所显示。 如是水界与水界性。 皆不可得。 云何身内火界。 若此身中所有执受温热等性。 彼复云何。 所谓温暖蒸热。 咀嚼饮食成熟变坏。 使令安乐入热数者。 名内火界。 云何外火界谓不执受温热相生。 若复有人于旷野中寻求火缘。 或以蒿艾。 或牛粪屑。 或兜罗绵。 引火生已。 或烧草木山林聚落。 及余方处皆为所烧。 大王。 如是火界。 生无所来灭无所去。 从本已来自性离故。 云何身内风界。 轻动等性。 彼复云何。 谓此内风。 或时上行。 或时下行。 或住腹间。 或脇或背。 或发隐疹。 或聚成块。 或如刀裂。 或如针刺。 出入息等遍满身肢。 外风界者。 谓若此风从四方来。 或紧如箭。 或利如刃。 若狂暴起。 摧折林木堕裂山峯。 若微细起飘举身衣动多罗树。 名外风界。 余如前说。 云何内空界。 若此身内皮肉血等显现增长离质碍性。 彼复云何。 谓若眼窍耳穴面门咽喉。 嚥噉饮食所引滋味。 于肠胃间通彻而出。 若时业缘引生六处。 诸处生已围绕空界。 此说名入内空界数。 然彼空界从何所来。 若复外所显现离质碍性。 名外空界。 大王。 若色变坏一切皆空。 所以者何。 是虚空界本无尽故。 安住不动犹如涅盘。 遍一切处无有障碍。 大王。 譬如有人于彼高原穿凿池井。 于意云何。 是池井中所有空相。 从何所来。 王言。 无所从来。 佛言。 大王。 设使彼人复填以土。 于意云何。 空何所去。 王言。 空无所去。 所以者何。 是虚空界无去来故。 不住男相不住女相。 大王。 外虚空界本来无动。 所以者何。 自性离故。 如实正慧而能了知。 复次大王。 云何识界。 谓若眼根为主各别所缘显色形色及以表色。 名眼识界。 若六根为主缘于六境各别建立。 名六识界。 又此识界不着于根不住境界。 非内非外及二中间。 然此识界各各了别彼彼事已。 即便灭谢。 生无所来灭无所去。 大王。 识生时空灭时亦空。 自性空故。 不住男相亦非女相。 但唯言说之所显示。 如是识界与识界性皆不可得。 如实正慧而能了知。 大王。 云何眼处。 谓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所造净色。 若地界清净则眼处清净。 若水火风界清净则眼处清净。 何以故。 由地界清净眼处得生。 是中无有少法可得。 如是乃至由风界清净眼处得生。 是中无有少法可得。 何以故。 无主宰故。 无造作故。 犹如涅盘自性净故。 大王。 如是眼处各各寻求。 皆不可得。 所以者何。 由地界空故则地界清净。 乃至风界空故则风界清净。 若诸法自性本空则彼界何有清净。 亦无忿诤。 若净若诤皆不可得。 复有何色而可见耶。 当知眼处毕竟空故自性亦空。 前际后际皆不可得。 未来所造亦不可得。 何以故。 自性离故。 若自性无有则无男相亦无女相。 何有爱乐若生爱乐是魔境界。 若无爱乐是佛境界。 何以故。 若无爱乐则能远离一切诸法。 大王。 云何耳处。 谓四大种所造净色。 乃至大王。 诸法解脱决定现前如法界空。 不可施设不可显示。 不可记别无所希望。 大王。 诸根各各乐着境界。 眼缘色时而生乐着。 是故说色为眼境界。 又此眼根缘于色境有三种相瞩。 可爱色起于贪想。 不可爱色起于瞋想。 非爱非恶而起舍想。 如是乃至意着法处为意境界。 若彼意处缘可爱色极生乐着。 为彼所牵引生贪行。 不可爱色生于瞋行。 于爱非爱起于痴行。 如是声等三种攀缘领纳等相。 准前应说。 大王。 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 譬如有人于睡梦中与诸婇女共相娱乐。 大王。 于意云何。 彼梦觉已。 忆念梦中婇女娱乐为实有不。 王言。 不也世尊。 大王。 于意云何。 是人所梦执谓为实为智者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 梦中所见。 众人婇女毕竟无有。 何况与之共相娱乐。 当知是人徒自疲劳。 念梦中境不复可得。 佛言。 大王。 如是如是。 愚痴异生眼见色已。 心生爱乐复起执着。 为彼所牵造贪业行。 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 最初造作刹那灭谢。 不依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中间而住。 于死边际命根灭时。 自分业报皆悉现前。 犹如梦觉念梦中事。 大王识为其主。 业为攀缘。 二种相因初识生起。 或趣地狱。 或堕傍生琰摩罗界及阿苏啰若人若天。 初识生名。 各受其报。 同分心品相续随转。 最后识灭名为死蕴。 最初识起名为生蕴。 大王当知。 无有少法从于此世得至他世。 所以者何。 性生灭故。 大王。 身识生时。 无所从来灭无所去。 彼业生时。 无所从来灭无所去。 初识生时。 无所从来灭无所去。 何以故。 自性离故。 如是了知身识身识空。 自业自业空。 初识初识空。 若灭灭空。 若生生空。 了知业缚无有作者亦无受者但名想耳。 复次大王。 譬若有人于睡梦中与诸冤对共相斗战。 于意云何。 是人觉已。 忆念梦中斗战等事。 为实有不。 王言。 不也世尊。 佛言。 大王。 于意云何。 是人所梦执谓为实。 为智者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 梦中毕竟无有冤对。 何况与之共相斗战。 是人徒自忧恼都无有实。 佛言。 大王。 如是如是。 愚痴异生眼见恶色即生于恼。 厌离破坏毁呰过失造瞋业行。 余同前说。 复次大王。 譬若有人于睡梦中为毗舍遮之所娆害。 心生怖畏痴迷闷绝。 大王。 于意云何。 是人觉已。 忆念梦中为鬼所娆。 为实尔不。 不也世尊。 梦中毕竟无鬼所恼。 况痴迷耶。 佛言。 大王。 如是如是。 愚痴异生眼见是色。 痴迷不了造痴业行。 余如前说。 复次大王。 譬如梦中得闻众人美妙謌声箜篌絃管诸音乐等。 大王。 于意云何。 是人觉已。 忆念梦中所有歌乐。 为实尔不。 王曰。 不也世尊。 佛言。 大王。 于意云何。 是人所梦执谓为实。 是为智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 梦中众人尚不可得。 何况美妙诸乐音声。 是人徒自疲劳毕竟无有。 佛言。 大王。 如是如是。 愚痴异生闻可意声。 闻已适悦复生乐着造贪业行。 如是香等各各三种。 准前应知。 乃至大王。 于此法中善自安意应作是念。 我当云何于人天中为作眼目为大灯炬而作照明。 为作船师令渡彼岸。 为大商主引至宝处。 未解脱者令得解脱。 未安隐者令其安隐。 未涅盘者令证涅盘。 大王当知。 诸根如幻境界如梦。 凡夫缚着无有厌足。 乃往过去无量世时。 有转轮王名无量称。 威德名闻富贵自在。 统四大洲独为尊胜。 随所意乐而得受用。 一切林树常有花果。 时世人民安隐无恼。 复能降雨众妙香水。 金银珍宝种种资具。 诸有所须普皆充足。 忽于一时昇忉利天。 帝释天主分座令坐。 贪欲无厌欲侵其位。 作是念已即便退没。 群臣围绕咸共见之。 譬如生酥置热沙中不得久住。 将趣命终。 尔时有王名曰作爱。 见是事已而作是言。 我当云何于诸世间善说斯事。 时无量称语作爱言。 汝于未来当如是说。 彼无量称贪无厌故自取命终。 乃至是故大王。 诸根如幻境界如梦。 当自安意勿生信顺。 身如阳焰自性无有。 色受想行自性不实亦复如是。 大乘集菩萨学论卷第十八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0:4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