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僧羯磨 内容: 僧羯磨卷中(出《四分律》)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 德衣篇第十一 受功德衣白法(律言:若得新衣、若檀越施衣、若粪扫衣。 若是新衣、若是故衣,新物帖作净;若已浣,浣已纳作净。 不以邪命得、不以相得、不激发得、不经宿得、不舍堕作净。 即日来应法,四周安缘,五条作十隔;若过是者,亦应受。 应自浣染、舒张、碾治,裁作十隔缝治。 应在众僧前受,如是白:) 大德僧听! 今日众僧受功德衣。 若僧时到,僧忍听,众僧和合受功德衣。 白如是。 差持功德衣人法(律言:应问谁能持功德衣? 若言能者,白二差持。 应如是作。 ) 大德僧听!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某甲比丘,为僧持功德衣。 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差某甲比丘,为僧持功德衣。 谁诸长老忍僧差某甲比丘,为僧持功德衣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差某甲比丘,为僧持功德衣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付功德衣与持衣人法(差已,作白二付。 应如是作。 ) 大德僧听! 此住处僧得可分衣物,现前僧应分。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持此衣与某甲比丘,此比丘当持此衣,为僧受作功德衣,于此住处持。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住处僧得可分衣物,现前僧应分。 僧今持此衣与某甲比丘,此比丘当持此衣为僧受作功德衣,于此住处持。 谁诸长老忍僧持此衣与某甲比丘受作功德衣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衣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持衣僧前受法(持衣比丘应起捉衣,随诸比丘手得及衣,言相了处,作如是言:) 此衣众僧当受作功德衣,此衣众僧今受作功德衣,此衣众僧已受作功德衣竟。 (三说。 )(彼诸比丘应如是言:)其受者已善受,此中所有功德名称属我。 (持衣人应答言:)尔。 (如是次第乃至下座。 受已,得作五事:一、得畜长衣,二、离衣宿,三、得别众食,四、得展转食,五、得不嘱比丘入聚落。 ) 差人作功德衣法(律言:若得未成衣,僧应白二差人作。 应如是差。 ) 大德僧听!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某甲比丘,为僧作功德衣。 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差某甲比丘,为僧作功德衣。 谁诸长老忍僧差某甲比丘,为僧作功德衣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差某甲比丘,为僧作功德衣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作法如前。 ) 出功德衣法(彼六群比丘不出功德衣,作如是意:「以久得五事放舍。 」佛言:「不应作如是意,听冬四月竟,僧应出功德衣。 」应如是作。 ) 大德僧听! 今日众僧出功德衣。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和合出功德衣。 白如是。 (若不出,过功德衣分齐,突吉罗。 有八因缘舍功德衣:一、去,二、竟,三、不竟,四、失,五、断望,六、闻,七、出界,八、共出。 复有二种舍功德衣:持功德衣比丘出界外宿,众僧和合共出。 ) 除罪篇第十二 除波罗夷罪法(按律,忏悔有五种:或有犯,自心念忏悔;或有犯小罪,从他忏悔;或有犯中罪,亦从他忏悔;或有犯重罪,从他忏悔;或有犯罪,不可忏悔,此不可忏罪,谓波罗夷。 犯波罗夷罪,得法有三:一、犯,覆藏者,与灭摈羯磨;二、犯,不覆藏者,与尽形学悔羯磨;三、学悔人重犯者,与灭摈羯磨。 ) 与覆藏者作灭摈法(若犯波罗夷覆藏者,僧与作举、作忆念、与罪已。 应如是作。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波罗夷罪。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某甲比丘某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波罗夷罪;僧今与某甲比丘某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某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某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与不覆藏者作尽形学悔法(律言:若比丘未犯波罗夷,终不犯;若已犯,都无覆藏心,如法忏悔者,听僧与彼比丘波罗夷戒羯磨。 彼应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波罗夷罪,都无覆藏心,今从僧乞波罗夷戒。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波罗夷戒,慈愍故。 (三说。 僧应如是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波罗夷罪,无覆藏心,今从僧乞波罗夷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某甲比丘波罗夷戒。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波罗夷罪,无覆藏心,今从僧乞波罗夷戒;僧今与某甲比丘波罗夷戒。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波罗夷戒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波罗夷戒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得波罗夷戒已,当须尽形寿事事随顺行之。 随顺行法者:不得授人具足戒;不得与人依止;不得畜沙弥;若差教诫比丘尼,不得受;设差,不应往教诫;不应为僧说戒;不应在僧中问答毗尼;不应受僧差使作知事人;不应受僧差别处断事;不应受僧差使命;不应早入聚落,逼暮还;当亲近比丘;不得亲近外道、白衣;当顺从比丘法;不得说余俗语;不得众中诵律,若无能诵者听;不得更犯此罪;余亦不应犯,若相似、若从此生、若重于此者;不得非僧羯磨及作羯磨者;不得受清净比丘敷坐具、洗足水、拭革屣、揩摩身、及礼拜、迎逆、问讯;不应受清净比丘捉衣钵;不得举清净比丘为作忆念、作自言治;不应证正人事;不得遮清净比丘说戒自恣;不得与清净比丘共诤。 与波罗夷戒比丘,僧说戒及羯磨时,来与不来,众僧无犯。 ) 与学悔人重犯者作灭摈法(诸比丘言:「若与波罗夷戒比丘重犯,复得与波罗夷戒不? 」佛言:「不应尔,应灭摈。 」与作举等,应如是作。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波罗夷罪,无覆藏心,已从僧乞波罗夷戒;僧已与某甲比丘波罗夷戒。 此比丘于学悔中,重犯某波罗夷罪。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某甲比丘重犯某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波罗夷罪,无覆藏心,已从僧乞波罗夷戒;僧已与某甲比丘波罗夷戒。 此比丘于学悔中,重犯某波罗夷罪;僧今与某甲比丘重犯某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重犯某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重犯某波罗夷罪灭摈羯磨,不得共住,不得共事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除僧残罪法(羯磨有五:一、覆藏;二、若行中重犯者,作覆藏本日治;三、摩那埵;四、若行中重犯者,作摩那埵本日治;五、出罪。 但覆藏人有其二种:一者,得法重犯羯磨,或四或五;二者,得法不重犯羯磨,有三发露亦二种:一者,得法重犯羯磨,有三;二者,得法不重犯羯磨,有二。 ) 与覆藏法(律言:若比丘犯僧残罪,谓犯波罗夷、偷兰遮乃至恶说,覆藏者,是谓不覆藏。 若比丘犯僧残罪,若作僧残意覆藏,应教作突吉罗忏,悔已与覆藏;犯波逸提乃至恶说亦如是。 若犯僧残,不忆犯数、不忆日数者,应与清净已来覆藏;若忆犯数、不忆日数者,亦与清净已来覆藏;若忆日数、不忆犯数者,应数日与覆藏。 疑、不疑,识、不识,亦如是。 彼比丘应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应随覆藏年月日长短称之。 下并同此)。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今从僧乞覆藏羯磨。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应如是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今从僧乞覆藏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今从僧乞覆藏羯磨;僧与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白僧行覆藏行法(彼得法已,即欲行者,僧中具仪,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今行覆藏法,愿僧忆持。 (三说。 )(彼白行已,具行七五之行。 其七五行,已如上明。 彼至清净比丘所,一一如弟子于和上所行弟子法。 有八事失夜:一、往余寺不白,二、有客比丘来不白,三、有缘事自出界不白,四、寺内徐行比丘不白,五、病不遣信白,六、二三人共一屋宿,七、在无比丘处住,八、不半月说戒时白;是为八事失夜。 随违一事,失一夜,得突吉罗罪。 ) 半月说戒白法(佛遣半月说戒时白。 彼至僧中,具仪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已行(若干)日,未行(若干)日,白大德僧令知,我行覆藏。 (往余寺等白法大同,应知。 ) 白停行法(若大众难集、若不欲行、若彼人软弱多有羞愧,应至一清净比丘所,具仪白言:) 大德上座! 我某甲比丘,今日舍教勅不作。 白行行法(若欲行时,应至一清净比丘所,具仪白言:) 大德上座! 我某甲比丘,今日随所教勅当作。 (作是白已,如前行之。 ) 行法满已白僧停法(若行法满,即应白僧。 应至僧中,具仪白言:)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今行覆藏法竟,愿僧忆持。 (三说。 ) 与坏覆藏者本日治法(彼比丘行覆时,更重犯。 佛言:「听僧为彼比丘作本日治白四羯磨。 」此是新罪与旧罪合治。 应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若重犯新罪不覆藏者,但与旧犯本日治。 乞及与者,皆应知之。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如是与。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若更重重犯者,与法准知。 白行等法,随事具牒之。 ) 与不坏覆藏者摩那埵法(但摩那埵有其二位:一、不坏覆法,二、坏覆法。 彼不坏覆法比丘行覆藏竟,佛言:「听僧与作六夜摩那埵。 」应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某犯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竟,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竟,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竟,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白僧行摩那埵行法(彼比丘得法已即欲行者,应即白僧。 但摩那埵白总有其四:一、犯僧残覆藏不坏法白,二、犯僧残覆藏坏法白,三、犯僧残不覆藏不坏六夜法白,四、犯僧残不覆藏坏六夜法白。 此是第一覆藏不坏法白,应僧中具仪白言:)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我今行摩那埵法,愿僧忆持。 (三说。 佛听行摩那埵比丘亦行如上七五之事,一一如前覆藏行法。 余白准知,随事具牒。 ) 日日僧中白法(此行摩那埵比丘应在僧中宿,日日白僧。 白时,僧中具仪白言:)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我某甲比丘行摩那埵,已行(若干)日,未行(若干)日,白大德僧令知,我行摩那埵。 (若经说戒及往余寺等白,同前准知。 又有大众难集等缘,舍及行法,亦同于前。 ) 白摩那埵行满停法(若行满已,即应白僧。 应至僧中,具仪白言:)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我今行摩那埵竟,愿僧忆持。 (三说。 ) 与坏覆藏者摩那埵法(彼比丘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我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 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白行等法,并同于前,作法理须随事具牒。 ) 与坏覆藏及坏六夜本日治法(此本日治有二:一、坏覆藏及坏六夜,二、不坏覆藏坏六夜。 此据旧新合作治法。 彼俱坏者,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我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我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此中且据重犯不覆藏者作法,下并同此。 其重犯覆者合治,自入应治中辩。 )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白行等法,亦悉同前。 ) 与不坏覆藏坏六夜本日治法(彼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我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白行等法,亦悉同前。 ) 与坏覆藏及坏六夜出罪法(此出罪法有四:一、坏覆藏及坏六夜法,二、坏覆藏不坏六夜法,三、不坏覆藏坏六夜法,四、不坏覆藏及六夜法。 彼俱坏者至僧,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我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我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我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出罪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出罪。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覆藏(若干)日及覆藏本日治羯磨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僧与某甲比丘出罪。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出罪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出罪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次二位出罪法,准类应知。 ) 与不坏覆藏及六夜出罪法(彼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我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覆藏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我某甲比丘行六夜摩那埵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出罪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六夜摩那埵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出罪。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覆藏(若干)日。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随覆藏(若干)日,已从僧乞覆藏羯磨;僧已与此某甲比丘随覆藏(若干)日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覆藏竟,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六夜摩那埵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僧与某甲比丘出罪。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出罪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出罪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与犯僧残不覆藏者摩那埵法(时有比丘犯僧残罪不覆藏。 佛言:「听僧与彼比丘六夜摩那埵白四羯磨。 」彼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白行等法,亦并同前。 ) 与摩那埵本日治法(彼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犯。 佛言:「听僧与彼作摩那埵本日治白四羯磨。 」按文但言更犯,不论覆不,直与本日治法,即是旧新别明。 今约重犯不覆者,旧新合说。 彼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我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白行等法,亦并同前。 ) 与坏摩那埵出罪法(此出罪法有二:一、坏六夜法,二、不坏六夜法。 彼坏法比丘应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我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我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我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出罪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不覆藏。 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出罪。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已从僧乞六夜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六夜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亦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亦与此某甲比丘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此某甲比丘行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不覆藏六夜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僧与某甲比丘出罪。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出罪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出罪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不坏摩那埵出罪法,准类应知。 ) 与比丘尼半月摩那埵法(尼犯僧残,应在二部僧各满四人中,半月行摩那埵。 彼比丘尼应至僧中,长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尼,犯某僧残罪,今从僧乞半月摩那埵。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慈愍故。 (三说。 僧应如是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尼,犯某僧残罪,今从僧乞半月摩那埵。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尼,犯某僧残罪,今从僧乞半月摩那埵;僧与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彼得法已,白行等法并同比丘,更无有异。 ) 与摩那埵本日治法(既于行中重犯,故与本日治法。 彼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尼,犯某僧残罪,已从僧乞半月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 我某甲比丘尼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半月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尼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半月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尼,犯某僧残罪,已从僧乞半月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尼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半月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尼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半月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尼,犯某僧残罪,已从僧乞半月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尼行摩那埵时,中间更重犯某僧残罪,今从僧乞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半月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僧与某甲比丘尼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半月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尼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半月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尼前犯中间重犯某僧残罪半月摩那埵及摩那埵本日治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白亦同前,作须具牒。 ) 与不坏摩那埵出罪法(此出罪法有二:一、不坏摩那埵法,二、坏摩那埵法。 彼不坏法比丘尼行摩那埵竟,应在二部僧各满二十人中出罪。 彼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尼,犯某僧残罪,已从僧乞半月摩那埵;僧已与我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 我某甲比丘尼已行摩那埵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愿僧与我某甲比丘尼出罪羯磨,慈愍故。 (三说。 僧应与法。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尼,犯某僧残罪,已从僧乞半月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 此某甲比丘尼已行摩那埵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某甲比丘尼出罪。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尼,犯某僧残罪,已从僧乞半月摩那埵,僧已与此某甲比丘尼半月摩那埵,此某甲比丘尼,已行摩那埵竟,今从僧乞出罪羯磨;僧与某甲比丘尼出罪。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尼出罪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三说)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尼出罪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其坏摩那埵出罪法,准类应知。 ) 除偷兰遮罪法(按此偷兰有其二位:一者,根本;二者,从生。 于此二中,忏阶三品。 一者上品,对大众忏,谓根本中:破法轮主、盗四、杀天等;从生中:波罗夷下重偷兰遮。 二者中品,对小众忏,谓根本中:破羯磨僧、坏法轮伴、盗三二等;从生中:波罗夷下轻偷兰遮、僧残下重偷兰遮。 三者下品,对一人忏,谓根本中:剃毛、裸形、人皮、石钵、食生肉血、着外道衣、盗一钱等;从生中:僧残下轻偷兰遮。 ) 对僧乞忏法(即前上品偷兰遮罪,应对僧忏。 彼至僧中,具仪,从僧乞忏。 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犯某偷兰遮罪,今从僧乞忏悔。 愿僧听我某甲比丘忏悔,慈愍故。 (三说。 ) 请忏悔主法(欲忏悔者,当诣清净比丘所,不得向犯者忏悔,犯者不得受他忏悔。 若一切僧尽犯,不得忏者,若有客比丘来清净无犯,当往彼比丘所忏;若无,即当差二、三人,诣比丘清净众中忏悔。 此比丘当还来至所住处,诸比丘当向此清净比丘忏悔。 具仪作如是请:)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犯某偷兰遮罪,今请大德作忏悔主。 愿大德为我作忏悔主,慈愍故。 (一说。 ) 受忏悔主白僧法(其受忏主未得即许,应须白僧。 白云:) 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犯某偷兰遮罪,今从僧乞忏悔。 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受某甲比丘忏悔。 白如是。 (作是白已,始应答云:)可尔。 正忏悔法(彼忏悔者先忏覆等诸罪,忏法如下。 后除根本,应言:)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犯某偷兰遮罪,今向大德忏悔,不敢覆藏。 忏悔则安乐,不忏悔不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覆藏。 愿大德忆我清净,戒身具足,清净布萨。 (如是至三。 忏主语言:)自责汝心,应生厌离。 (忏者答言:)可尔。 对三比丘忏悔法(即前中品偷兰遮罪,应对小众忏。 但小众者,须对三人。 彼比丘应往三清净比丘所,请一为忏悔主。 其忏悔主既受请已,不得即许,改单白为问边人,应问彼二比丘云:) 若二长老听我受某甲比丘忏者,我当受。 (彼二比丘答言:)可尔。 (彼忏悔主得二比丘许已,方始答忏者云:)可尔。 (忏法如上。 对二人忏,同此无异,唯舍堕通得对二作。 ) 对一比丘忏悔法(即前下品偷兰遮罪,应对一比丘忏。 彼比丘往一清净比丘所,请为忏主及正忏法,一一如前,除问边人。 ) 除波逸提罪法(按此罪法有其二位:一、三十舍堕,二、九十波逸提。 但三十舍堕,舍时除二宝及杂野蚕绵卧具。 若僧、若众多人、若一人,不得别众舍;若舍,不成舍,突吉罗。 ) 对僧舍财法(犯舍堕衣,不应不舍:作净施、遣与人、作三衣、波利迦罗衣、故坏、故烧、用作非衣、若数数着。 彼比丘应僧中,具仪作是舍云:)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故畜(若干、众多)长衣(余随种名,事别称之),过十日,犯舍堕。 我今舍与僧。 (一说。 ) 舍罪乞忏法(彼舍财竟,从僧乞忏,作如是乞。 ) 大德僧听! 我某甲比丘,故畜(若干、众多)长衣(余随种名,事别称之),过十日,犯舍堕。 此衣已舍与僧,是中有(若干、众多)波逸提罪,今从僧乞忏悔。 愿僧听我某甲比丘忏悔,慈愍故。 (三说。 此等对僧仪轨,大同前位。 以此舍堕,人之数犯,作法是难,故更具述。 ) 请忏悔主法(欲忏悔者,即于僧中请一清净比丘为忏悔主。 诣清净比丘所,具仪作如是请:)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故畜(若干、众多)长衣(余随种名,事别称之),过十日,犯舍堕。 此衣已舍与僧,是中有(若干、众多)波逸提罪,(更有余罪,亦随称之。 )今请大德作忏悔主。 愿大德为我作忏悔主,慈愍故。 (一说。 ) 受忏悔主白僧法(其受忏主,未得即许,应白僧云:) 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故畜(若干、众多)长衣(余随种名,事别称之),过十日,犯舍堕。 此衣已舍与僧,是中有(若干、众多)波逸提罪(余罪随称),今从僧乞忏悔。 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受某甲比丘忏悔。 白如是。 (作是白已,始应答云:)可尔。 正忏悔法(此中诸罪始终位别,合有一十二位三罪。 第一三者:谓长波逸提,及根本、展转二种覆藏。 第二三者:僧说戒时告清净,波逸提罪及二覆藏。 第三三者:对首说戒自言清净波逸提罪及二覆藏。 第四三者:僧自恣时告清净波逸提罪及二覆藏。 第五三者:对首自恣自言清净,波逸提罪及二覆藏。 第六三者:自身有罪为众说戒,突吉罗罪及二覆藏。 第七三者:自身有犯不合闻戒,突吉罗罪及二覆藏。 第八三者:僧说戒时二处三问默妄,突吉罗罪及二覆藏。 第九三者:心念说戒自言清净,突吉罗罪及二覆藏。 第十三者:心念自恣自言清净,突吉罗罪及二覆藏。 第十一三者:自身有罪受他忏悔,突吉罗罪及二覆藏。 第十二三者:着用舍堕衣,突吉罗罪及二覆藏。 此等诸罪,有无不定,忏时并须缘知具阙,准文正解。 忏开三位:第一,同忏二十四覆罪,谓本长提乃至第十二着用舍堕衣下覆及随覆藏二突吉罗,以此诸罪种类同故。 第二,同忏不应说戒等七位突吉罗罪,亦以此七种类同故。 第三,同忏长等五位波逸提罪。 ) 忏二十四覆藏罪法(行此忏法,应须具仪,至诚恳恻,殷重惭愧,永断相续,请乞证明;泛尔轻浮,罪必不灭。 应如是作。 ) 我某甲比丘,故畜(尔许、众多)长衣(余随种别称之),过十日,犯(尔许、众多)尼萨耆波逸提罪。 既犯此罪,僧说戒时告清净,犯(尔许、众多)波逸提罪。 对首说戒自言清净,犯(尔许、众多)波逸提罪。 僧自恣时告清净,犯(尔许、众多)波逸提罪。 对首自恣自言清净,犯(尔许、众多)波逸提罪。 自身有罪为众说戒,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自身有罪不合闻戒,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僧说戒时二处三问,犯(尔许、众多)默妄突吉罗罪。 心念说戒自言清净,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心念自恣自言清净,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自身有罪受他忏悔,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着用犯舍堕衣,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此等诸罪,并悉识知,故不发露,经宿犯覆藏突吉罗罪不忆数(知数者言知数)。 经第二宿已去,复犯随展转覆藏突吉罗罪不忆数(知数言知)。 我今忏悔,不敢覆藏。 忏悔则安乐,不忏悔不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覆藏。 我今自责心,生厌离。 (一说。 虽言责心,言陈须具。 ) 忏不应说戒等七位突吉罗罪(具仪恳恻,请证如前。 应如是作。 ) 我某甲比丘,故畜(尔许、众多)长衣(余随种别称之),过十日,犯(尔许、众多)尼萨耆波逸提罪。 既犯此罪,为众说戒,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又自身有罪不合闻戒,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僧说戒时二处三问,犯(尔许、众多)默妄突吉罗罪。 心念说戒自言清净,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心念自恣自言清净,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自身有罪受他忏悔,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着用犯舍堕衣,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我今忏悔等同前。 忏长等五位波逸提罪(至诚应如是作。 )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故畜(尔许、众多)长衣(余随种别称之),过十日,犯舍堕。 此衣已舍与僧,是中有(尔许、众多)波逸提罪。 既犯此罪,僧说戒时告清净,犯(尔许众多)波逸提罪。 对首说戒自言清净,犯(尔许众多)波逸提罪,僧自恣时告清净,犯(尔许众多)波逸提罪。 对首自恣自言清净,犯(尔许、众多)波逸提罪,今向大德忏悔,不敢覆藏。 忏悔则安乐,不忏悔不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覆藏。 愿大德忆我清净,戒身具足,清净布萨。 (三说。 受忏者应语言:)自责汝心,应生厌离。 (忏者答言:)尔。 (若舍堕物已用坏尽,虽无财舍,罪位同前,亦须一一缘知具阙,如上忏之。 ) 还衣即座转付法(若众僧多难集、此比丘若因缘欲远行,应问言「汝此衣与谁? 」随彼说便与。 应如是与。 ) 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故畜(尔许、众多)长衣(余随种别称之),过十日,犯舍堕,今舍与僧。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持此衣与彼某甲比丘,彼某甲比丘当还此某甲比丘。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故畜(尔许、众多)长衣(余随种别称之),过十日,犯舍堕,今舍与僧。 僧持此衣与彼某甲比丘,彼某甲比丘当还此某甲比丘。 谁诸长老忍僧持此衣与彼某甲比丘,彼某甲比丘当还此某甲比丘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与彼某甲比丘衣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一月衣、急施过后畜、长钵及药,皆同,唯称事别为异。 ) 经宿直还法(若无上缘,要经宿已,羯磨还主。 一月衣等亦同。 除此余者,即坐直还。 二还法同,应如是作。 ) 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故畜(尔许、众多)长衣(余随种别称之),过十日,犯舍堕,此衣已舍与僧。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持此衣还某甲比丘。 白如是。 大德僧听某甲比丘,故畜(尔许、众多)长衣(余随种别称之),过十日,犯舍堕,此衣已舍与僧;僧持此衣还某甲比丘。 谁诸长老忍僧持此衣还某甲比丘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还某甲比丘衣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不还物法(于僧中舍衣竟,不还者,突吉罗。 若作净施、若遣与人、若持作三衣、若作波利迦罗衣、若故坏、若烧、若作非衣、若数数着坏,尽突吉罗。 ) 对三比丘舍堕法(应往三比丘所,具仪作是舍云:) 诸大德忆念! 我某甲比丘,故畜等。 (余词同上,唯不得称僧为异。 次请一清净比丘为忏悔主,请词如前。 其忏悔主既受请已,未得即许,应改单白为问边人,问彼二比丘云:) 若二长老听我受某甲比丘忏者,我当受。 (二比丘应答言:)可尔。 (受忏悔主得许可已,方始答忏者云:)尔。 (正忏词等同上)还衣。 (问和同上)不还。 (结罪同上。 若对二人及一舍忏,一一同此,更无有异。 对一人中,除问边人。 ) 舍乞钵法(是中舍者,要须对僧,又此住处非余住处。 舍及忏悔,词并同前。 ) 还钵法(此比丘钵若贵价好者,应留置,取最下不好者与之。 白二羯磨,应如是与。 )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钵破减五缀不漏,更求新钵,犯舍堕,今舍与僧。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此某甲比丘钵。 白如是。 大德僧听! 此某甲比丘,钵破减五缀不漏,更求新钵,犯舍堕,今舍与僧;僧今与此某甲比丘钵。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钵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与此某甲比丘钵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行钵白法(彼比丘钵应作白已,问僧。 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 若僧时到,僧忍听,以此钵次第问上座。 白如是。 (作此白已,当持与上座;若上座不取,与彼比丘,彼比丘应取。 不应护众僧故不取;亦不应以此因缘受持最下钵,若受,突吉罗。 若上座取,应与上座,取上座钵与次座;若次坐取,一如上座。 如是展转,乃至下座尔。 ) 付钵令持法(若持此比丘钵还此比丘、若持最下座钵。 与时,应白二羯磨,作如是与。 ) 大德僧听!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以最下座钵(若是此比丘钵,应云「僧今以此比丘下钵」)与某甲比丘受持,乃至破。 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今以此(若最下座钵、若比丘下钵)与某甲比丘受持,乃至破。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钵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钵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彼比丘守护此钵,不得着瓦石落处,不得着倚杖下、及着倚刀下,不得着悬物下,不得着道中、石上、果树下、不平地,不得一手捉两钵除指隔中央,不得一手捉两钵开户除用心,不得着户阈内、户扇下,不得着绳床、木床下、床间、床角头,除暂着,不得立盪钵乃至足令钵破,不应故坏、及故令失、作非钵用。 ) 对俗舍宝法(若比丘自手捉金银若钱、若教人捉、若置地受,彼有信乐守园人、若优婆塞,当语言:) 此物我所不应,汝当知之。 (忏对一人,作法同上。 ) 俗还物法(若彼人取,还与比丘者,当作彼人物故受,勅净人使赏之;若得净衣钵、针筒、尼师坛,应易受持。 若优婆塞取已,与比丘净衣钵、尼师坛、针筒者,应取持之。 ) 俗不还宝法(若彼取已不还,令余比丘语言:) 汝应还此比丘物。 (若余比丘不语及语不还者,当自往语言:)佛教比丘作净故与汝。 (若言:)与僧、与塔、与和上等、与诸亲旧知识、若还本主。 (何以故? 不欲失彼信施故。 ) 净宝法(因此便明净宝仪轨。 若依此部,别开信乐优婆塞及守园人为净主,宝付彼人,应语彼言:) 此物我所不应,汝当知之。 (或言:)知是看是。 (或为佛法僧等受取,受时应作净语。 净语应言:)知是看是。 (若不语彼人言:)知是看是者,突吉罗。 (若依《说一切有部》净法者,如钱一切宝物,应先求一知法白衣净人,语令解意已,复语云:)我比丘之法,不畜钱宝,今以檀越为净主。 后得钱宝,尽施檀越。 (若净主死、远出异国,应更求净主。 然说净有二种:若白衣持钱宝来与者,比丘但言:)此不净物,我不应畜,若净当受。 (即是净。 若白衣言「与比丘宝」。 比丘言:)我不应畜。 (净人答言:)易净物畜。 (即是作净。 若白衣不言易净物畜、比丘自不说净,直置地去者,若有比丘,应向说净,随久近畜。 说词同上。 ) 舍杂野蚕绵卧具法(比丘自至蚕家乞绵作卧具,成者,自以斤斧斩坏舍。 作如是法。 )若以斧、若以斤,细剉斩和泥,若涂壁、若涂埵。 (自以坏舍,故无有还。 忏对一人,作法同上。 ) 忏九十波逸提罪法(欲除本罪,还先忏覆,品数多少,准前应知。 此中若除本罪,先请忏主,请法如上。 请已,应对忏主作是悔言:)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故妄语,犯(尔许、众多)波逸提罪(余随种名,事别称之)。 今向大德忏悔,不敢覆藏等。 同上。 忏波罗提提舍尼罪法(覆品如前。 请忏主已,作如是忏。 )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无病,故在村中从非亲里比丘尼边自手受食食,犯(尔许、众多)波罗提提舍尼罪(余随种名,事别称之)。 大德! 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 今向大德悔过,不敢覆藏等。 同上。 (一说。 ) 忏突吉罗罪法(一切吉罗,无问根本、从生,故作、误作,覆及随覆,品数如前。 至诚恳责,要期永断,作如是忏。 ) 我某甲比丘,故不齐整着僧伽梨,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 以故作故,复犯(尔许、众多)非威仪突吉罗罪。 (若误犯者,即无故犯非威仪罪。 应云:) 我某甲比丘,误不齐整着僧伽梨,犯(尔许、众多)突吉罗罪(余随种名,事别称之)。 我今忏悔,不敢覆藏等。 同上。 一切僧同犯识罪发露法(律言:汝等善听! 众僧集在一处欲说戒,当说戒时,一切众僧尽犯罪。 彼各各作念:「世尊制戒,犯者不得说戒、不得闻戒,不得向犯者忏悔,犯者不得受他忏悔。 」彼比丘白已,当忏悔。 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 此一切众僧犯罪。 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一切僧忏悔。 白如是。 (作是白已,然后说戒。 ) 一切僧同犯疑罪发露法(律言:汝等善听! 若众僧集在一处欲说戒,当说戒时,一切僧于罪有疑。 彼各各念言:「世尊制戒,犯者不得说戒等如前。 」彼一切僧作白已,应说其罪。 当作是白:) 大德僧听! 此一切僧于罪有疑。 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众僧自说罪。 白如是。 (作是白已,然后说戒。 ) 别人识罪发露法(至一清净比丘所,具仪言:) 大德忆念! 我某甲比丘,犯某甲罪(若干、众多)。 今向大德发露,后当如法忏悔。 (一说。 如是已,得闻戒。 ) 别人疑罪发露法(还至一清净比丘所,具仪作如是言:) 大德忆念! 我某甲比丘,于某犯生疑。 今向大德自说,须后无疑时,当如法忏悔。 (一说。 如是已,得闻戒。 ) 说戒座中识罪心念发露法(律言:当说戒时,有比丘犯罪,彼比丘若有人举、不举,若作忆念、不作忆念,其人自忆罪而发露,彼比丘当语边人言:) 我犯某甲罪,今向长老忏悔。 (复作是念:设语傍人,恐闹乱众僧,不成说戒。 彼比丘当心念言:)我犯某罪,须罢坐已,当如法忏悔。 (作如是已,得听说戒。 ) 说戒座中疑罪心念发露法(缘同于前,唯疑为异。 彼心念言:) 我于某罪生疑,须罢坐已无疑时,当如法忏悔。 (作如是已,得听说戒。 ) 僧羯磨卷中 发布时间:2025-05-20 04:18:1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