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 内容: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原夫赡部嘉运。 至四佛释迦文如来遗教利见也。 大元御世第五主。 宪天述道。 仁文义武。 大光孝皇帝登极也。 天资福慧。 谛信内乘。 普使万邦。 咸归一化。 虽敷天垂拱。 而至治无垠。 眷支那弘道。 而在躬不息。 欲以自佛相承。 师资继踵。 迄今不替。 正戒仪范。 为拳拳从善之行人。 俾一一恒持于净戒。 精练三业。 坚守四仪。 此实圣皇匡正佛法之睿旨也。 昔因善逝与人天众。 普说无诤声闻藏教。 一切有部别解脱经。 依此採拾。 未得令得。 律仪方便羯磨仪范。 此乃圣光德师之总集也。 始从天竺。 次届西番。 爰有洞达五明法王大士萨思迦扮底达。 名称普闻。 上足苾刍拔合思巴。 乃吾门法主。 大元帝师。 道德恢隆。 行位叵测。 援兹仪范。 衍布中原。 令通解三藏比丘。 住思观演说正本。 翻译人善三国声明。 辩才无碍。 含伊罗国翰林承旨弹压孙传华文。 译主生缘北庭都护府。 解二种音。 法词通辩。 诸路释门总统。 合台萨哩都通。 暨翰林学士安藏。 总以诸国言诠。 奉诏译成仪式。 序本帝师之亲製。 绘为华迹以编陈。 始末麁彰。 聊记岁月。 时庚午岁至元七年冬至后二日序。 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苾刍习学略法附)元帝师苾刍拔合思巴集敬礼一切智。 凡有欲求出家者。 随意诣一师处。 师即应问所有障法。 应如是问。 汝非外道否。 汝非年不满十五否。 汝虽年满十五非不能惊乌否。 虽能惊乌非年不满七岁否。 汝非奴等否。 汝非负债否。 汝非父母不听许否。 汝虽父母不听许非不远乡所否。 汝非有疾病否。 汝非污苾刍尼否。 汝非贼住否。 汝非别住否。 汝非不共住否。 汝非蠲割人否。 汝非黄门否。 汝非化人否。 汝非傍生否。 汝非趣外道否(曾作外道先已出家还归外道更复重来)。 汝非杀母否。 汝非杀父否。 汝非杀阿罗汉否。 汝非破和合僧否。 汝非恶心出佛身血否。 汝不于四他胜中随有犯否。 汝非因有所犯为不悔过故众所驱摈否。 汝非瘸手等否(支节不具)。 汝非黄发等否。 汝非独指甲等否。 汝非王所拣别等否。 汝非王不听许否。 汝虽王不听许非不远乡所否。 汝非强盗名称否。 汝非毒害人否。 汝非皮匠人否。 汝非屠脍人非。 汝非鄙贱种族人否。 汝非非人趣否。 汝非北俱卢洲人否。 汝非再三转相人否。 汝非似男子妇人否。 汝非疎陋人否。 汝非别州异貌人否。 问障法时若言是者。 便可答言。 随汝意去。 若遍净者即应摄受。 可授邬波索迦律仪戒。 如是授时先教求出家者。 最初令礼敬佛三遍已。 次令礼敬轨范师三遍。 在前蹲居合掌。 教作是说。 大德存念。 我某甲。 始从今时乃至命存。 归依佛陀两足中尊。 归依达磨离欲中尊。 归依僧伽诸众中尊。 大德证知。 我尽形寿。 是邬波索迦。 如是三说至第三番。 应言阿遮利耶证知。 师云好。 答云善。 此是授邬波索迦律仪竟。 次授邬波索迦五学处教云。 汝随我说。 阿遮利耶存念。 如诸圣阿罗汉乃至命存。 弃舍杀生。 远离杀生。 我某甲亦如是。 始从今时乃至命存。 弃舍杀生远离杀生。 此第一支。 是诸圣阿罗汉之所学处。 我当随学随作随持。 又如诸圣阿罗汉乃至命存。 弃舍偷盗邪淫妄语。 果实酒酝造酒令醉乱性。 放逸之处。 乃至远离果实酒酝造酒令醉乱性放逸之处。 我某甲亦如是。 始从今时乃至命存。 弃舍偷盗邪淫妄语。 果实酒酝造酒令醉乱性放逸之处。 此五支学处。 是诸圣阿罗汉之所学处。 我当随学随作随持。 师云好。 答云善。 此是邬波索迦仪范竟。 次差一苾刍作白众。 彼应问本师云。 所有障难并已问未。 答言已问。 若问者善。 若不问而白者。 得越法罪。 次为白众。 一切僧伽当须尽集。 或巡房告知。 次将至众中致礼敬已。 在上座前蹲居合掌。 作如是说。 大德僧伽存念。 此某甲从邬波驮耶某甲。 希求出家。 在俗白衣未落须发。 愿于善说法律出家。 此某甲愿欲出家剃除须发。 披染色衣起正信心。 舍家趣于非家。 从邬波驮耶某甲。 求出家。 言无遮难遍净。 僧伽许某甲出家否。 众咸言。 若遍净者。 应与出家。 俱问者善。 如不问者。 得越法罪。 此是为出家白众僧仪范竟。 次请为五波驮耶者。 礼亲教师已蹲居合掌。 作如是说。 阿遮利耶存念。 我某甲今请阿遮利耶。 为邬波驮耶。 愿阿遮利耶为我作邬波驮耶由阿遮利耶为邬波驮耶故。 我当出家。 如是三说。 至第三番。 应言由邬波驮耶为邬波驮耶故。 师云好。 答云善。 此是请邬波驮耶仪范竟。 次为请苾刍看剃发者。 彼便尽剃。 其人后悔。 佛言。 应留顶上少发。 问曰。 除尔顶髻不。 若言不者。 应言随汝意去。 若言除者。 应可剃除。 次与洗浴。 若寒与汤热授冷水。 次亲教师应与钵器。 并与染衣。 彼接师足至自顶已可授钵衣。 次亲教师可与着衣与着裙时。 当须检察。 恐是无根二根及不全等。 此是初作仪范竟。 次授三归依。 并出家者。 先令礼敬佛。 次令礼亲教师已。 蹲居合掌。 教作是说。 邬波驮耶存念。 我某甲始从今时乃至命存归依佛陀两足中尊。 归依达磨离欲中尊。 归依僧伽诸众中尊。 彼薄伽梵如来应供正等觉释迦牟尼释迦师子释迦帝王我等至尊。 彼既出家。 我当随出。 弃舍俗容出家形相。 我正授持。 我今正趣。 如是三说。 至第三番。 应言我因事至说名。 邬波驮耶名某甲。 师云好。 答云善。 此是出家仪范竟。 次亲教师应付一苾刍。 与授沙弥律仪护者。 彼即应问亲教师。 此人如何是遍净否。 若遍净者。 应作沙弥。 次礼敬佛礼轨范师。 蹲居合掌。 应如是说。 大德存念。 我某甲始从今时乃至命存。 归依佛陀两足中尊。 归依达摩离欲中尊。 归依僧伽诸众中尊。 愿大德证知。 尽形寿我是沙弥。 如是三说。 至第三番。 应言愿阿遮利耶证知。 尽形寿我是沙弥。 师云好。 答云善。 此是授沙弥律仪轨范竟。 次除阿遮利外随一苾刍。 即当量影作商矩指。 并昼夜分时等法。 皆如苾刍戒中作。 次授十学处教云。 汝随我说。 阿遮利耶存念。 如诸圣阿罗汉乃至命存。 弃舍杀生远离杀生。 我某甲亦如是。 始从今时乃至命存。 弃舍杀生远离杀生。 此第一支。 是诸圣阿罗汉之所学处。 我当随学随作随持。 又如诸圣阿罗汉乃至命存。 弃舍偷盗淫欲妄语。 果实酒酝造酒令醉乱性放逸之处。 歌舞作乐香鬘璎珞涂彩。 高床大床非时食。 畜金银乃至远离畜金银。 我某甲亦如是。 始从今时乃至命存。 弃舍偷盗淫欲妄语。 果实酒酝造酒令醉乱性放逸之处。 歌舞作乐香鬘璎珞涂彩。 高床大床非时食。 畜金银乃至远离畜金银。 此十支学处。 是诸圣阿罗汉之所学处。 我当随学随作随持。 师云好。 答云善。 此是授沙弥戒仪范竟。 授具足戒仪范若彼年满二十者。 邬波驮耶师应与求钵及三衣等。 为请羯磨师屏教师。 并入坛场。 诸苾刍众若共集时。 其半月间。 于防护忏悔守持内。 各各思寻。 知已过犯。 应以防护忏悔守持熏修。 然后方坐。 若中国者可集十众等。 若边国者共律师。 可集五众等。 令受戒者。 初礼敬佛三遍。 次众僧处一一各须礼敬三遍。 然敬有二种。 一谓五轮至地(谓是额轮二手掌轮二膝轮)。 二谓两手执师腨足任行。 于一既致敬已。 应请邬波驮耶。 先以礼敬置一砖或坏以草敷上。 受戒者。 其上蹲居合掌。 若先是邬波驮耶。 或是阿遮利耶者。 随时称说。 若先非二师者。 应云大德。 或云尊者。 若请轨范师者。 类此应为。 当具威仪。 作如是说。 大德存念。 我某甲今请大德为邬波驮耶。 愿大德为我作邬波驮耶。 由大德为邬波驮耶故当授近圆。 如是三说至第三番。 应言由邬波驮耶为邬波驮耶故。 当授近圆。 师云好。 答云善。 此是请邬波驮耶仪范竟。 次邬波驮耶师。 应可加持三法衣。 若是割截缝刺衣者。 应如是加持。 将三法衣。 令各各叠共搭彼人左肩上。 后亲教师共受戒人同起。 其受戒人两手持把僧伽胝角(译为重複衣)应如是说。 邬波驮耶存念。 我某甲已作成衣。 是堪可应受。 用此法衣。 为僧伽胝。 我今守持。 如是三说。 师云好。 答云善。 次两手持把嗢怛罗僧伽角(译为内衣)。 应如是说。 邬波驮耶存念。 我某甲已作成衣。 是堪可应受用此法衣为嗢怛罗僧伽。 我今守持。 如是三说。 师云好。 答云善。 次两手持把安怛婆娑角(译为内衣)。 应如是说。 邬波驮耶存念。 我某甲已作成衣。 是堪可应受用此法衣为安怛婆娑。 我今守持。 如是三说。 师云好。 答云善此是守持截割缝刺三衣仪范。 若无割截缝成衣服。 应以守持段匹应加持。 时二人俱起。 将三件物。 令各各叠共搭彼人左肩上。 持作僧伽胝物角。 应如是说。 邬波驮耶存念。 我某甲此衣为僧伽胝法衣。 我今守持。 若无障难当作九条衣等。 及作两长一短等。 我当浣洗展张割截裨砌絣缝染。 或就上贴补。 随堪使用此衣。 是堪可应受用。 如是三说。 师云好。 答云善。 次持作嗢怛罗僧伽物角。 应如是说。 邬波驮耶存念。 我某甲此衣为嗢怛罗僧伽。 我今守持。 若无障难。 当作七条两长一短条象法衣。 我当染浣洗展张割截裨砌絣缝或就上贴补。 随堪使用此衣。 是堪可应受用。 如是三说。 师云好。 答云善。 次持作安怛婆裟物角应如是说邬波驮耶存念。 我某甲此物为安怛婆娑。 我今守持。 若无障难。 当作五条安怛婆娑法衣。 两长一短。 我当染浣洗展张割截裨砌絣缝。 或就上贴补。 随堪使用此衣。 是堪可应受用。 如是三说。 师云好。 答云善。 此是守持。 未曾割截。 三衣仪范竟。 次将钵可示众僧。 次一苾刍左手掌钵。 张右手掩钵口上。 从上座一一僧处。 躬身应如是说。 或云大德。 或云具寿存念彼具寿某甲。 有此波怛罗。 非小否。 非大否。 非白色否。 应如是问。 若无障难。 大众可皆言好。 若言好者善。 若不言者得越法罪。 此是示钵仪范竟。 次邬波驮耶应自加持波怛罗。 应如是作。 共受戒人同起。 二人左手共持钵。 各各右手掩钵口上。 教如是说。 邬波驮耶存念。 我某甲此波怛罗。 应可用食。 是堪可器。 是大仙器。 是乞食器。 我今守持。 如是三说。 师云好。 答云善。 此是守持波怛罗仪范竟。 次应授坐具滤水罗。 次后与披僧伽胝衣。 教礼众僧三遍。 应安在见处离闻处。 教其一心合掌向众虔诚而立。 其羯磨师应问众中。 谁先从彼邬波驮耶某甲受请。 当于屏处为教示某甲故。 彼受请者答云。 我某甲。 次羯磨师应问。 汝苾刍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能于屏处教示某甲否。 彼应答言。 我能。 次羯磨师将屏教师为问障难。 作单白羯磨。 次羯磨师坐已。 应如是说。 大德僧伽存念。 此苾刍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能于屏处教示某甲。 若僧伽时至听者。 僧伽应许。 此苾刍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与屏处教示某甲。 此是白。 此是差。 屏教师仪范竟。 次屏教苾刍将至屏处。 教礼敬已蹲居合掌。 作如是说。 具寿汝听。 此是汝真诚时实语时。 我今少有问汝。 汝应以无畏心。 若有言有。 若无言无。 不得虚诳语。 汝是丈夫否。 答言是汝具男根否。 答言具。 汝年满二十未。 答言满。 汝三衣钵具否。 答言具。 汝父母在否。 答言在在者听汝出家否。 答言听。 若言死者。 更不须问。 汝非奴否。 汝非偷来人否。 汝非为求利养来否。 汝非有争竞人否。 汝非是他卖人否。 汝非王家拣别人否。 汝非王家恐惧人否。 汝非王家毒害人否。 汝非自与王家作害教他作害人否。 汝非强盗名称否。 汝非蠲割人否。 汝非黄门否。 汝非污苾刍尼否。 汝非贼住否。 汝非别住否。 汝非不共住否。 汝非外道否(现是外道)。 汝非趣外道否(曾作外道先已出家还归外道更复重来)。 汝非杀父否。 汝非杀母否。 汝非杀阿罗汉否。 汝非破和合僧伽否。 汝非恶心出佛身血否。 汝非化人否汝非傍生否。 应如是问皆答言非。 汝非负他人或少或多些少债否。 若言有者。 应可问言。 汝能授近圆已还彼债否。 言能者善。 若言不能者。 汝可问彼许者方来。 汝非先出家否。 若言我曾出家者。 应问。 汝不于四他胜中随有犯否。 汝归俗时善舍学处否。 答言犯重。 随汝意去。 若无犯者汝现是出家人否。 若言是者。 汝行梵行否。 答言行。 问言。 汝名字何。 答云。 我名某甲。 问汝邬波驮耶名字何。 答云我因事至说邬波驮耶名。 邬波驮耶名某甲。 具寿应人身中有如是病。 谓癞病瘿病蚁漏疱疮。 白癜疥癣。 串皮脚疮。 乾瘦病忘魂。 饥病寒肿。 脚气阴漏。 时气病极时气病。 或一日二日。 三日四日。 风黄痰癊。 总集病日减日发病。 长时病暂时病。 痈疽黄肨病噎哕病。 欬嗽喘气瘤。 手足刺痛诸块血病。 疽病痔漏呕逆。 淋沥困病。 遍体热病。 胁痛骨节烦痛。 汝无如是等病。 及余诸病否。 答言无。 具寿汝听。 如我今于屏处问汝。 然诸苾刍于大众中亦当问汝。 汝于彼处以无畏心。 若有言有。 若无言无。 还应实答。 汝且住此。 未唤莫来。 此是屏处教授仪范竟。 次屏教苾刍前行半路。 向众合掌而立。 应如是说。 大德僧伽听。 彼某甲我于屏处已正教示。 问其障法。 某甲为邬波驮耶。 唯言遍净为听来否。 合众咸言若遍净者。 应可唤来。 咸言者善。 如是不言者。 得越法罪。 次应遥唤来。 既至众中先礼众僧三遍。 为乞授近圆。 礼敬佛三遍。 又礼众僧三遍。 于甎草座上蹲居合掌。 教作是说。 大德僧伽存念。 我某甲今因事至说名。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求受近圆。 我某甲因事至说名。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乞受近圆。 大德僧伽。 愿与我授近圆。 大德僧伽。 愿济拔我。 大德僧伽。 愿随持我。 大德僧伽。 愿教示我。 具哀愍心。 大德僧伽。 能哀愍故。 愿哀愍我。 如是三说。 此是乞求近圆仪范竟。 次羯磨师于僧伽中为问障难作单白羯磨。 次羯磨师坐已。 作如是说。 大德薄伽存念。 此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求受近圆。 此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乞受近圆。 若僧伽时至听者。 僧伽应许。 我于众中某甲为邬波驮耶。 检问某甲所有障难。 此是白。 此是内中问障难羯磨仪范竟。 次羯磨师于僧伽中应问障难。 彼受戒人礼羯磨师。 蹲居合掌教如是说。 具寿汝听。 此是汝真诚时实语时。 我今少有问汝。 汝应以无畏心。 若有言有。 若无言无。 不得虚诳语。 汝是丈夫否。 答言是。 汝具男根否。 答言具。 汝年满二十未。 答言满。 汝三衣钵具否。 答言具。 汝父母在否。 答言在。 在者听汝出家否。 答言听。 若言死者更不须问。 汝非奴否。 汝非偷来人否。 汝非为求利养来否。 汝非有争竞人否。 汝非是他卖人否。 汝非王家拣别人否。 汝非王家恐惧人否。 汝非王家毒害人否。 汝非自与王家作害教他作害人否。 汝非强盗名称否。 汝非蠲割人否汝非黄门否。 汝非污苾刍尼否。 汝非贼住否。 汝非别住否。 汝非不共住否。 汝非外道否(现是外道)。 汝非趣外道否(曾作外道先已出家还归外道更复重来)。 汝非杀父否。 汝非杀母否。 汝非杀阿罗汉否。 汝非破和合僧伽否。 汝非恶心出佛身血否。 汝非化人否。 汝非傍生否。 应如是问。 皆答言非。 汝非负他人或少或多些小债否。 若言有者。 应可问言。 汝能受近圆已遍彼债否。 言能者善。 若言不能者。 汝可问彼许者方来。 汝非先出家否。 若言我曾出家者应问。 汝不于四他胜中随有犯否。 汝归俗时善舍学处否。 答言犯重。 随汝意去。 若言无犯者。 汝现是出家人否。 答言是。 若言是者。 汝行梵行否。 答言行。 问言。 汝名字何。 答云。 我名某甲。 问汝邬驮波耶名字何。 答云。 我因事至。 语邬波驮耶名。 邬波驮耶名某甲。 具寿应听。 人身中有如是病。 谓癞病瘿病。 蚁漏疱疮。 白癜疥癣。 串皮脚疮。 乾瘦病忘魂。 饥病寒肿。 脚气阴漏。 时气病极时气病。 或一日二日。 三日四日。 风黄痰癊总集病。 日减日发病。 长时病暂时病。 痈疽黄肨病噎哕病欬嗽喘气瘤。 手足刺痛。 诸块血病。 疽病痔漏呕逆淋沥。 困病遍体热病。 胁痛骨节烦痛。 汝无如是等病及余诸病否。 答云无。 此是授近圆戒初作仪范竟。 次羯磨师应作白四羯磨。 坐已作如是说。 大德僧伽存念。 此某甲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求受近圆。 此某甲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乞受近圆。 是丈夫亦具男根。 年满二十。 三衣钵具。 某甲自言。 遍净无诸障难。 此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乞受近圆。 若僧伽时至听者。 僧伽应许。 今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与授近圆。 此是白次作羯磨。 大德僧伽存念。 此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求授近圆。 此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乞受近圆。 是丈夫。 亦具男根。 年满二十。 三衣钵具某甲自言。 遍净无诸障难。 此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今从僧伽乞受近圆。 是故僧伽今为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与授近圆。 若诸具寿。 与此某申。 某甲为邬波驮耶。 付授近圆。 若许者默然。 若不许者说。 此是初羯磨。 如是三说。 至第三番。 应言僧伽已听许。 僧伽与某甲。 某甲为邬波驮耶。 已授近圆竟。 由其默然故。 今如是持。 此是授近圆根本仪范竟。 次除羯磨师外。 随一苾刍。 即应量影可取细筹。 长许四指。 竪置日中度影。 长短影与筹齐。 名为一人。 此中一指是名一足。 若有增减。 准此应思量影。 讫时即应告彼。 次或在夜或在昼阴。 即可准酌告之。 谓是清旦日中日暮。 或夜中时者。 初夜初半。 中夜中半。 后夜后半。 未明天明。 日未出日已出。 或八分初一。 四分初一。 日中时。 或四分余一。 八分余一。 日未没日已没。 星未现时。 星现时。 此二十二时中随其一时。 宜应告知。 又依时节差别有五。 一冬时。 二春时。 三雨时。 四终时。 五长时。 言冬时者。 有四月。 谓从九月十六日。 至正月十五日。 言春时者。 亦有四月。 谓从正月十六日。 至五月十五日。 言雨时者。 有一月。 谓从五月十六日。 至六月十五日。 言终时者。 谓从六月十六日一日一夜是。 言长时者。 有三月缺一日一夜。 谓从六月十七日。 至九月十五日。 于此五中随一时节。 宜应告知。 次羯磨师当为说四依法。 具寿某甲汝听。 此四依法是诸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 为诸依。 如是法出家受近圆。 作苾刍者。 说是依法。 所谓依此善说法律。 出家近圆成苾刍性。 云何为四。 一诸衣中粪扫衣是清净物。 易可求得。 苾刍依此。 于善法律。 出家近圆成苾刍性。 汝某甲。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用粪扫衣而自支济生欣乐否。 答言。 欣乐。 若得长利絁绢大白[叠*毛]。 或毛白[叠*毛]罗。 或缦国绢。 或大毛白[叠*毛]红毛[叠*毛]。 兜罗绵红罗细迦尸[叠*毛]。 中平色卑下色。 或毛子衣。 或舍那衣。 或胡麻衣。 或劫贝衣。 或覩拘罗衣。 或娇昙波国衣。 或日下国衣。 若更得余清净衣者。 若从众得。 若从别人得。 汝于斯等随可受之。 知量受用。 愿能持否。 答言。 愿能持。 某甲汝听。 二诸食中常乞食是清净食。 易可求得。 苾刍依此。 于善法律。 出家近圆成苾刍性。 汝某甲。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以常乞食而自支济生欣乐否。 答言。 欣乐。 若得长利供大人米粆水饭粥饮等。 若五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作节会食。 若僧次请食。 若别请食。 若偶逢请食。 若故请食。 若更得余清净食者。 若从众得。 若从别人得。 汝于斯等随可受之。 知量受用。 愿能持否。 答言。 愿能持。 某甲汝听。 三诸住处中。 居于树下。 是清净处。 易可求得。 苾刍依此。 于善法律出家近圆。 成苾刍性。 汝某甲。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于树下敷具而自支济生欣乐否。 答言。 欣乐。 若得长利房店楼阁凉房。 寨篱敌楼诸好宅舍。 门上楼屋房上帐幕。 露地帐幕板屋坎穴。 石窟山岩茅菴稍屋。 或有院牆。 或无院牆。 或有虚厦。 或无虚厦。 若更得余清净处所。 若从众得。 若从别人得。 汝于斯。 等随可受之。 知量受用。 愿能持否。 答言。 愿能持。 某甲汝听。 四陈弃药是清净物。 易可求时。 苾刍依此。 于善法律。 出家近圆成苾刍性。 汝某甲。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用陈弃药而自支济生欣乐否。 答言。 欣乐。 若得长利酥油蜜乳糖沫。 宜时药宜更药。 或七日若至愈。 根药茎药叶药华药果药。 若更得余清净药者。 若从众得。 若从别人得。 汝于斯等随可受之。 知受用。 愿能持否。 答言。 愿能持。 此是四依法竟。 次说四堕落法。 某甲汝听。 有此四法。 是诸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 为诸依。 如是法。 出家受近圆。 作苾刍者。 说堕落法。 苾刍于此四中。 随一一事。 若有犯者随当犯时。 便非苾刍。 非沙门。 非释迦子。 失苾刍性。 破沙门法。 此便损减摧坏堕落。 为他所胜不可重收。 譬如斩截多罗树头。 更不能生增长高大。 苾刍亦尔。 云何为四。 诸欲恋欲以欲润泽及染着欲。 是诸世尊以无量门种种毁责。 断欲弃欲。 除欲尽欲。 离欲灭欲。 息欲没欲。 称扬赞叹是胜妙事。 具寿。 汝从今日不应辄以染心视诸女人。 何况两相交会行不净行事。 具寿。 如佛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说。 若复苾刍与诸苾刍同德学处。 不舍学处。 不犯学处。 作不净行。 乃至共傍生作不净行事。 彼苾刍便堕落不可共住。 于如是事苾刍犯者。 随当作时。 便非苾刍。 非沙门。 非释迦子。 失苾刍性。 破沙门法。 此便损减摧坏堕落。 为他所胜不可重收。 譬如斩截多罗树头。 更不能生增长高大。 汝从今日于此不应作事。 不可作事非所作事。 应当可断。 可作事中可以正念作不放逸。 殷勤防护自心。 汝于是事。 能不作否。 答言不作。 具寿汝听。 他不与取。 世尊以无量门种种毁责离不与取。 称扬赞叹是胜妙事。 汝具寿。 始从今日不以贼心乃至麻糠。 他不与物而故窃取。 何况五磨洒。 若过五磨洒。 具寿。 如佛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说。 若复苾刍若在聚落。 若空闲处。 他不与物以盗心取。 如是盗时。 若王若大臣若捉呵责言。 咄男子。 汝是盗贼。 痴无所知。 作如是盗。 若杀若缚。 若驱摈者。 苾刍。 若如是作此不与取。 彼苾刍便堕落不可共住。 于如是事。 苾刍犯者随当作时便非苾刍。 非沙门。 非释迦子。 失苾刍性。 破沙门法。 此便损减摧坏堕落。 为他所胜不可重收。 譬如斩截多罗树头。 更不能生增长高大。 汝从今日。 于此不应作事不可作事。 非所作事。 应当可断。 可作事中可以正念作不放逸。 殷勤防护自心。 汝于是事能不作否。 答言。 不作。 具寿汝听。 杀害生命。 世尊以无量门种种毁责。 远离杀生。 称扬赞叹是胜妙事。 汝具寿。 始从今日乃至蚊蚁不应故心而断其命。 何况于人若人胎。 具寿。 如佛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说。 若复苾刍。 若人若人胎故自手断其命。 或持刀授与令人送刀。 若教令死赞死语言。 咄男子。 何用此罪累不净恶活为。 汝今宁死死胜生。 随自心念。 以余种种言说劝赞令死。 彼因死者彼苾刍便堕落。 不可共住。 于如是事苾刍犯者。 随当作时。 便非苾刍。 非沙门。 非释迦子。 失苾刍性。 破沙门法。 此便损减随坏堕落。 为他所胜不可重收。 譬如斩截多罗树头。 更不能生增长高大。 汝从今日于此不应作事。 不可作事。 非所作事应当可断。 可作事中可以正念作不放逸。 殷勤防护自心。 汝于是事能不作否。 答言。 不作。 具寿汝听。 说虚妄语。 世尊以无量门种种毁责。 远离妄语。 称扬赞叹是胜妙事。 汝具寿。 始从今日不应故心乃至戏笑而为妄语。 何况实无上人法说言己有。 具寿。 如佛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说。 若苾刍实无现前证。 无遍知自知。 不得上人法寂静胜者。 殊胜证。 悟智见得获。 而言我如是知我如是见。 即为堕落。 欲自清静。 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 作如是说。 具寿。 我不知不见。 言知言见。 虚诳妄语除增上慢。 彼苾刍便堕落。 不可共住。 言知何法者。 谓言我知苦知集灭道。 言见何法者。 谓言我见诸天。 我见诸龙。 我见夜叉。 我见迦楼罗。 我见乾闼婆。 我见紧那罗。 我见摩睺罗伽。 我见饿鬼。 我见毗舍阇。 我见鸠槃荼。 我见部哆那。 我见羯吒部哆那。 我见旋风鬼。 或言。 诸天见我。 诸龙见我。 夜叉见我。 迦楼罗见我。 乾闼婆见我。 紧那罗见我。 摩睺罗伽见我。 饿鬼见我。 毗舍阇见我。 鸠槃荼见我。 部哆那见我。 羯吒部哆那见我。 旋风鬼见我。 或言。 我闻天声龙声。 夜叉声迦楼罗声。 乾闼婆声紧那罗声。 摩睺罗伽声饿鬼声。 毗舍阇声鸠槃荼声。 部哆那声羯吒部哆那声。 旋风鬼声。 或言。 天闻我声。 诸龙夜叉。 迦楼罗乾闼婆。 紧那罗摩睺罗伽。 饿鬼毗舍阇。 鸠槃荼部哆那。 羯吒部哆那旋风鬼闻我声。 或言。 我往观天诸龙夜叉。 迦楼罗乾闼婆。 紧那罗摩睺罗伽。 饿鬼毗舍阇鸠槃荼。 部哆那羯吒部哆那。 我往观旋风鬼。 或言。 天来观我。 诸龙夜叉。 迦楼罗乾闼婆。 紧那罗摩睺罗伽。 饿鬼毗舍阇鸠槃荼。 部哆那羯吒部哆那旋风鬼来观我。 或言。 我共诸天语言谈论。 共相欢乐。 长时共住。 或言。 我共诸龙夜叉。 迦楼罗乾闼婆。 紧那罗摩睺罗伽。 饿鬼毗舍阇鸠槃荼。 部哆那羯吒部哆那。 旋风鬼语言谈论。 共相欢乐。 长时共住。 或言。 诸天共我语言谈论。 共相欢乐。 长时共住。 诸龙夜叉。 迦楼罗乾闼婆。 紧那罗摩睺罗伽。 饿鬼毗舍阇鸠槃荼。 部哆那羯吒部哆那旋风鬼。 共我语言谈论。 共相欢乐。 长时共住。 或不得而言。 我得无常想。 无常中苦想。 苦中无我想。 厌食想。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过失想。 断想。 离爱想。 灭想。 死想。 不可意想。 青淤想。 脓烂想。 胮胀想。 蛆坏想。 啄噉想。 异赤想。 离散想。 骸骨想。 别异空观想。 或不得而言。 我得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 慈悲喜舍。 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 预流果一来果。 不还果阿罗汉果。 神境智神通。 天耳智神通。 他心智神通。 宿住智神通。 死生智神通。 漏尽智神通。 或言。 我是阿罗汉八解脱中定善解脱。 俱善解脱。 苾刍。 若如是说。 彼苾刍便堕落。 不可共住。 于如是事。 苾刍犯者随当作时。 便非苾刍。 非沙门。 非释迦子。 失苾刍性。 破沙门法。 此便损减摧坏堕落。 为他所胜不可重收。 譬如斩截多罗树头。 更不能生增长高大。 汝从今日。 于此不应作事。 不可作事。 非所作事应当可断可。 作事中可以正念作不放逸。 殷勤防护自心。 汝于是事能不作否。 答言。 不作。 此是四堕落法竟。 次说沙门四种所应作法。 具寿汝听。 此四沙门法诸佛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所知所见。 为诸依。 如是法出家受近圆。 作苾刍者。 说沙门四种所应作法。 云何为四。 具寿汝听。 始从今日若他骂者。 不应返骂。 他瞋不应返瞋。 他打不应返打。 他调不应返调。 有如是等恼乱起时。 汝能摄心不返报否。 答言。 不报。 此是沙门所应作法竟。 次摽满心希望胜愿。 具寿汝听。 汝先摽心有所希望。 作如是念。 我当何时得于世尊善说法律。 出家近圆成苾刍性。 汝今已得汝已出家。 今授近圆。 得好如法亲教师。 及轨范师等。 和合僧伽秉白四羯磨。 文无差舛极善安住。 摽满心希望胜愿竟。 次明同得学处法。 具寿汝听。 如余苾刍虽满百夏。 所应学者汝亦修学。 汝所学者彼亦同然。 有此因缘。 同得尸罗同得学处。 同说别解脱经。 汝从今日当于是处。 起敬奉心。 不应厌离。 明同得学处法已竟。 次依世间喻说仪范。 汝从今日于亲教师。 应生父想。 师于汝处亦生子想。 乃至命存侍养瞻病。 共相看问。 起慈悲心。 至老至死。 依世间喻说竟。 次住调伏法。 汝从今日于同梵行所上中下座。 常生敬重随顺恭勤。 而为共住。 住调伏法竟。 次成办所须法。 汝从今日受持教法。 读诵思惟修诸善业。 于蕴善巧。 处善巧。 界善巧。 缘起善巧。 处非处善巧。 未得求得。 未解求解。 未证求证。 弗舍善轭。 成办所须法竟。 次说仪范中未曾说防护法。 我今为汝举其大纲。 余未知者。 于半月说别解脱经时。 自当听闻。 又当于轨范师并亲教师。 及同学亲友。 善应谘问准教勤修。 说仪范中未曾说防护法竟。 次说发至信偈。 汝最胜智教具足受尸罗无障身难得志心当奉持端正者出家清净者圆具正觉之所知实语者所说说发至信偈竟。 次略说劝修方便法。 具寿。 汝已受近圆竟。 勿为放逸。 当谨奉行。 略说劝修方便法竟。 次新受戒苾刍礼。 亲教师轨范师。 并诸僧伽三遍已。 谢恩奉持授近圆。 作苾刍仪范已竟。 若受羯磨时。 应作守持除罪。 令僧伽于授羯磨处。 次第坐已作羯磨。 苾刍在众前坐。 应作是说。 大德僧伽存念。 今是僧伽作授近圆仪范之时。 一切僧伽有犯律仪戒。 为除所犯。 于此僧中然无一人能向余住处。 对清净苾刍如法除其罪名。 若僧伽时至听者。 僧伽应许。 僧伽今时守持自罪而作授近仪范后。 向余处对清净苾刍当如法除罪。 此是单白羯磨。 次僧伽为住处。 应作同意作羯磨。 苾刍在僧众前坐。 已应如是说。 大德僧伽存念。 营造已成。 界外周绕一寻地畔。 于此房中僧伽为授近圆故。 可共同意。 若僧伽时至听者。 僧伽应许。 僧伽。 营造已成。 界外周绕一寻地畔。 于此房中僧伽为授近圆。 共同一意。 此是白二羯磨。 次当作羯磨。 大德僧伽存念。 营造已成。 界外周绕一寻地畔。 此房僧伽授近圆处。 同意愿求。 是故僧伽营造已成。 界外周绕一寻地畔。 此房僧伽为授近圆。 听许故。 若诸具筹。 营造已成。 界外周绕一寻地畔。 此房僧伽为授近圆。 同一听许者默然。 若有不听许者。 说僧伽听许。 僧伽营造已成。 界外周绕一寻地畔。 此房僧伽为授近圆。 默然听许故。 是事如是持此是说营造已成。 房舍仪范余外营造未成房者。 应言营造未成房。 或在露地者。 应言未曾营造地。 同前作羯磨仪范。 教求出家法凡有求出家者。 须当次第受律仪戒。 最初欲授邬波索迦戒时。 先应问其障难。 问障难已。 次教作是说。 南无佛驮耶。 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 世尊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无上士天人师佛世尊。 善说妙法。 初善中善后善。 义妙文巧无杂圆满。 清洁净白。 近观智者内证。 世尊声闻僧者。 善行如理行。 质直行同行。 随法成就。 彼既出家。 我当随出。 如是说已。 应授三归邬波索迦律仪戒。 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根本说一切有部) 发布时间:2025-05-20 04:17:0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