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内容: 从容录重刻四家语录序自佛祖拈花。 迦叶微咲。 虽云默露宗风。 殊觉浑沦透漏。 更逢后来好事儿孙。 不知重惜家宝。 各各拚身失命。 平地生尘。 澄波动浪。 乱散空华。 欺摇揑目。 讹传众口。 公桉多端。 天童雪窦残唾。 既苦不收。 圆悟万松梦语。 又多不醒。 幸得清凉老人。 久知祖祢不了之殃。 今日门徒。 古颜尽将骨董搬出。 分化四家。 从新翻刻。 呜呼賍私现在。 真贼难逃。 敢请宝剑金刚。 便与一齐砍断。 然后将他零碎评词。 共四海苍生。 作个太平歌唱也。 南城近溪罗汝芳题丁未中龝长洲沉咸书重刻四家评唱序自夫佛祖拈花。 迦叶微咲。 机锋云变。 宗旨渊停。 盖教外别传。 个中真谛。 殆非人世语言可形容万一。 然开发后学。 说法利生。 则此尤易于迎机入悟。 旧刻四家语录。 杀青者不甚工。 规局隘陋。 评注拘迫。 阅者苦之。 然已如登大宝山入华藏海。 儘力摸索不恤也。 帝京禅伯。 挥麈谈宗。 往往而是。 近且磨煳莫辨矣。 讲师觉虚。 发大弘慈。 欲重命枣人。 而力不逮。 谋于予。 予实有夙愿。 敢不毕力。 于是鸠工梓其三。 僧俗同志者梓其一。 而当日顶针棒喝扬眉竪指之机。 更自透漏洞朗。 则觉公之意满。 而功德亦无边。 予惟无能为役是惧。 又何思议之有。 万曆丁未岁菊月吉旦。 云南楚雄府知府华亭徐琳书。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昔予在京师时。 禅伯甚多。 唯圣安澄公和尚。 神气严明。 言辞磊落。 予独重之。 故尝访以祖道。 屡以古昔尊宿语缘中所得者叩之。 澄公间有许可者。 予亦自以为得。 及遭忧患以来。 功名之心。 束之高阁。 求祖道愈亟。 遂再以前事。 访诸圣安。 圣安翻桉不然所见。 予甚惑焉。 圣安从容谓予曰。 昔公位居要地。 又儒者多不谛信佛书。 惟搜摘语缘。 以资谈柄。 故予不敢苦加钻鎚耳。 今揣君之心。 果为本分事以问予。 予岂得犹袭前愆不为苦口乎。 予老矣。 素不通儒。 不能教子。 有万松老人者。 儒释兼备。 宗说精通。 辩才无碍。 君可见之。 予既谒万松。 杜绝人迹。 屏斥家务。 虽祁寒大暑。 无日不参。 焚膏继晷。 废寝忘餐者。 几三年。 误被法恩。 谬膺子印。 以湛然居士从源目之。 其参学之际。 机锋罔测。 变化无穷。 巍巍然若万仞峯莫可攀仰。 滔滔然若万顷波莫能涯际。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回视平昔所学。 皆块砾耳。 噫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者。 岂虚语哉。 其未入阃域者。 闻是语必谓。 予忘本好异也。 唯屏山闲闲。 其相照乎。 尔后奉命赴行在。 扈从西征。 与师相隔。 不知其几千里也。 师平昔法语偈颂。 皆法兄隆公所收。 今不复得其[葶-丁+呆]。 吾宗有天童者颂古百篇。 号为绝唱。 予坚请万松评唱是颂开发后学。 前后九书。 间关七年。 方蒙见寄。 予西域伶仃数载。 忽受是书。 如醉而醒。 如死而甦。 踊跃欢呼。 东望稽颡。 再四披绎。 抚卷而叹曰。 万松来西域矣。 其片言隻字。 咸有指归。 结欵出眼。 高冠今古。 足为万世之模楷。 非师范人天权衡造化者。 孰能与于此哉。 予与行宫数友。 旦夕游泳于是书。 如登大宝山入华藏海。 互珍奇物广大悉备。 左逢而右遇。 目富而心饫。 岂可以世间语言。 形容其万一耶。 予不敢独擅其美。 思与天下共之。 京城唯法弟从祥者。 与僕为忘年交。 谨致书。 请刊行于世以贻来者。 迺序之曰。 佛祖诸师。 埋根千丈。 机缘百则见世生苗。 天童不合抽枝。 万松那堪引蔓。 湛然向枝蔓上。 更添芒索。 穿过寻香逐气者鼻孔。 绊倒行玄体妙底脚跟向去。 若要脚跟点地鼻孔撩天。 却须向这葛藤里穿过始得。 甲申中元日。 漆水移剌楚才晋卿。 叙于西域阿里马城。 评唱天童从容庵录。 寄湛然居士书吾宗有雪窦天童。 犹孔门之有游夏。 二师之颂古。 犹诗坛之李杜。 世谓雪窦有翰林之才。 盖採我华。 而不摭我实。 又谓不行万里地。 不读万卷书。 毋阅工部诗。 言其博赡也。 拟诸天童老师颂古。 片言隻字。 皆自佛祖渊源流出。 学者罔测也。 柏山大隐集。 出其事迹。 间有疎阔不类者。 至于拈提。 苟简但据款而已。 万松昔尝评唱。 兵革以来废其祖[葶-丁+呆]。 迩来退居燕京报恩。 旋筑蜗舍。 榜曰从容庵。 图成旧绪。 适值湛然居士劝请成之。 老眼昏华。 多出口占。 门人笔受。 其间繁载机缘事迹。 一则旌天童学海波澜。 附会巧便。 二则省学人检讨之功。 三则露万松述而不作非臆断也。 窃比佛果碧岩集。 则篇篇皆有示众为备。 窃比圆通觉海录。 则句句未尝支离为完。 至于着语出眼笔削之际。 亦临机不让。 壬午岁杪。 湛然居士书至。 坚要拈出。 不免家丑外扬。 累吾累汝也。 癸未年上已日。 万松野老因风附寄。 不宣。 从容庵录目录卷一(一)世尊陞座(说法) (二)达磨廓然(帝王)(三)东印请祖(帝王) (四)世尊指地(伽蓝)(五)清源米价(问法) (六)马祖白黑(祖教)(七)药山陞座(说法) (八)百丈野狐(因果)(九)南泉斩猫(猫犬) (十)台山婆子(尼女)(十一)云门两病(法身) (十二)地藏种田(田地)(十三)临际瞎驴(迁化) (十四)廓侍过茶(十五)仰山插锹(田地) (十六)麻谷振锡(瓶锡)卷二(十七)法眼毫釐(对机) (十八)赵州狗子(猫犬)(十九)云门须弥(游山) (二十)地藏亲切(悟道)(二一)云岩扫地(搬扫) (二二)岩头拜喝(参学)(二三)鲁祖面壁(禅定) (二四)雪峯看蛇(兔蛇)(二五)盐官犀扇(镜扇) (二六)仰山指雪(狮象)(二七)法眼指帘(帘帐) (二八)护国三懡(骨董)(二九)风穴铁牛(宰臣) (三十)大隋劫火(水火)(三一)云门露柱(佛祖) (三二)仰山心境(勘辨)卷三(三三)三圣金鳞(龟鱼) (三四)风穴一尘(示众)(三五)洛浦伏膺(菴居) (三六)马师不安(问疾)(三七)沩山业识(勘辨) (三八)临济真人(人境)(三九)赵州洗钵(斋粥) (四十)云门白黑(对机)(四一)洛浦临终(迁化) (四二)南阳净瓶(瓶锡)(四三)罗山起灭(悟道) (四四)兴阳妙翅(飞走)(四五)觉经四节(经教) (四六)德山学毕(佛祖)(四七)赵州柏树(祖教) (四八)摩经不二(门户)(四九)洞山供真(真像) (五十)雪峯甚麽(菴居)(五一)法眼舡陆(舟楫) (五二)曹山法身(法身)(五三)黄檗噇糟(示众)卷四(五四)云岩大悲(心眼) (五五)雪峯饭头(衣钵)(五六)密师白兔(牛鹿) (五七)严阳一物(悟道)(五八)刚经轻贱(经教) (五九)青林死蛇(兔蛇)(六十)铁磨牸牛(斋粥) (六一)乾峯一画(桥路)(六二)米胡悟否(悟道) (六三)赵州问死(人境)(六四)子昭承嗣(法属) (六五)首山新妇(佛祖)(六六)九峯头尾卷五(六七)严经智慧(经教) (六八)夹山挥剑(佛祖)(六九)南泉白牯 (七十)进山问性(骨董)(七一)翠岩眉毛(解结) (七二)中邑猕猴(飞走)(七三)曹山孝满(服饰) (七四)法眼质名(经教)(七五)瑞岩常理(悟道) (七六)首山三句(示众)(七七)仰山随分(圆相) (七八)云门餬饼(餬饼)(七九)长沙进步(骨董) (八十)龙牙过板(祖教)(八一)玄沙到县(骨董) (八二)云门声色(餬饼)卷六(八三)道吾看病(问疾) (八四)俱胝一指(菴居)(八五)国师塔样(帝王) (八六)临济大悟(棒喝)(八七)疎山有无(草木) (八八)楞严不见(经教)(八九)洞山无草(解结) (九十)仰山谨白(说法)(九一)南泉牡丹(花果) (九二)云门一宝(珍宝)(九三)鲁祖不会(珍宝) (九四)洞山不安(问疾)(九五)临济一画(粮食) (九六)九峯不肯(迁化)(九七)光帝幞头(帝王) (九八)洞山常切(说法)(九九)云门钵桶(斋粥) (一百)琅琊山河(经教)从容庵录目录(终)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一侍者离知录后学性一校生生道人梓第一则世尊陞座示众云。 闭门打睡接上上机。 顾鉴频申。 曲为中下。 那堪上曲[彔*见]木弄鬼眼睛。 有箇傍不肯底。 出来。 也怪伊不得。 举。 世尊一日陞座(今日不着便)。 文殊白槌云。 谛观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知佗是何心行)。 世尊便下座(别日再商量)。 师云。 圆收十号。 出世独尊。 抖擞眉毛。 昂藏鼻孔。 讲肆谓之陞座。 禅林号曰上堂。 诸人未到法堂。 万松未出方丈。 向那时荐得。 已是落三落四了也。 不见雪窦道。 众中若有仙陀客。 何必文殊下一槌。 点检将来。 雪窦不合索盐。 万松那堪奉马。 直饶七佛祖师。 道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也须眼里抽钉脑后拔楔始得。 至今开堂末后。 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举此例也。 世尊便下座去。 且救得一半。 那一半分付天童。 颂云。 一段真风见也麽(莫教飃入眼特地出还难) 绵绵化母理机梭(参差蹉了交绺) 织成古锦含春象(大巧若拙) 无柰东君漏泄何(阴阳无曲狥节气不相饶)师云。 天童道。 一段真风见也麽。 为复世尊陞座处。 是一段真风。 天童举颂处。 是一段真风。 万松请益处。 是一段真风。 恁麽则却成三段了也。 如何是一段真风。 况诸人各各有分。 也好参详。 又道。 绵绵化母理机梭。 化母化工造物之别号。 儒道二教。 宗于一气。 佛家者流。 本乎一心。 圭峯道。 元气亦由心之所造。 皆阿赖耶识相分所摄。 万松道。 此曹洞正宗。 祖佛命脉。 机纽衔于枢口。 转处幽微。 绵丝吐于梭肠。 用时绵密。 何得与邪因无因同日而语哉。 向下颂世尊蕴藉将来道。 织成古锦含春象。 虽是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其柰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末后文殊与折倒。 却道。 无柰东君漏泄何。 文殊白槌。 世尊便下座。 及至迦叶白槌。 便现百千万箇文殊。 一等是恁麽时节为甚麽。 收放不同。 尔道。 那箇是东君漏泄处。 殷勤为解丁香结。 放出枝头自在春。 第二则达磨廓然示众云。 卞和三献。 未免遭刑。 夜光投人。 鲜不按剑。 卒客无卒主。 宜假不宜真。 差珍异宝用不着。 死猫儿头拈出。 看。 举。 梁武帝问达磨大师(清旦起来不曾利市)如何是圣谛第一义(且向第二头问)磨云。 廓然无圣(噼腹剜心)帝云。 对朕者谁(鼻孔里认牙)磨云。 不识(脑后见腮)帝不契(方木不入圆窍)遂渡江至少林面壁九年(家无滞货不富)。 师云。 般若多罗甞嘱达磨大师曰。 吾灭后六十七载。 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指上根。 慎勿速行衰于日下。 又汝到时。 南方勿住。 彼唯好有为功德。 不见佛理。 汝纵到彼。 不可久留。 果有游梁涉魏钝滞九年之事。 近代磁州衣法付人山。 山曰。 某甲不是恁麽人。 州曰。 不是恁麽人。 自不殃及伊。 山以法乳情深。 俛仰而受。 州复曰。 汝既如是。 第一不得容易出世。 若躁进轻脱。 中间必有轗轲。 此与多罗三嘱达磨九年。 彼此一时也。 霅溪颂云。 不惜过秋霜。 图教滋味长。 纵然生摘得。 终是不馨香。 可以为来者之诫。 若是本色道人。 出处自知时节。 武帝虽不契。 置箇问端。 不妨劂剞。 至今诸方。 开堂白槌。 尚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 只如第一义谛。 还许观麽。 还许武帝达磨问答麽。 万松道。 第一义且置。 尔要圣谛作麽。 天皇道。 但尽凡情。 别无圣解。 楞严道。 若作圣解。 即受群邪。 只这达磨道廓然无圣。 石火电光中。 不妨手亲眼办。 武帝顽涎不退。 更问对朕者谁。 于他梁王分上。 也是好心。 殊不知。 达磨分上。 噼面被唾相似。 不免更奉箇不识。 早是花娇易谢。 那堪雪上加霜。 达磨见伊眼目定动。 即时转身。 别行一路。 古人或出或处。 或默或语。 皆为佛事。 后来武帝果然过后思君子。 自撰碑文云。 见之不见。 逢之不逢。 今之古之。 悔之恨之。 朕虽一介凡夫。 敢师之于后。 自武帝蒙尘之后。 达磨西归以来。 第一义谛无人举着。 赖有天童。 为众拈出。 颂云。 廓然无圣(一回饮水一回着噎) 来机迳庭(面赤不如语直) 得非犯鼻而挥斤(好手手中夸好手) 失不回头而堕甑(已往不咎) 寥寥冷坐少林(老不歇心) 默默全提正令(犹自说兵机) 秋清月转霜轮(高着眼看) 河澹斗垂夜柄(谁敢承揽) 绳绳衣钵付儿孙(莫妄想) 从此人天成药病(天行已过使者须知)师云。 廓然无圣。 来机迳庭。 此语本出庄子。 大有迳庭。 不近人情。 初祖当时。 也少些子方便。 殊不知。 药不瞑眩。 厥疾弗瘳。 起初便下霹雳手。 而今已早私狥姑息。 所以得非犯鼻而挥斤。 庄子送葬。 过惠子之墓。 顾谓从者曰。 郢人垩漫其鼻端。 若蝇翼。 使匠石斵之。 匠石运斤成风。 听而斵之。 瞑目恣手尽垩而鼻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自夫子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矣。 失不回头而堕甑。 后汉孟敏客居太原。 曾荷甑堕地。 不顾而去。 郭林宗见而问其意。 对曰。 甑已破矣。 视之何益。 林宗以此异之。 因劝令游学。 意谓武帝若自肯。 达磨未甞屈己从人。 梁王若不契。 拂袖便行而无恨。 黄金殿上放没面目。 道得一半。 少林九年口挂壁上。 始是八成。 如秋清月转霜轮。 暗用法眼到头霜夜月。 任运落前溪。 发明理极无喻之道。 河澹斗垂夜柄。 天童上堂云。 一点环中照极微。 智无功处却存知。 缘思净尽无余事。 半夜星河斗柄垂。 此两句如哑人作通事。 指似向人吐露不出。 那堪师资传授。 药病相治。 转没交涉。 如何得全提正令去。 空花几费龟毛线。 石女空拈[菛@(一/艮)][卄/砀]针。 (咄)。 第三则东印请祖示众云。 劫前未兆之机。 乌龟向火。 教外别传一句。 碓嘴生花。 且道。 还有受持读诵分也无。 举。 东印土国王。 请二十七祖般若多罗齐(往往偿口债去也)王问曰。 何不看经(无功受禄寝食不安)祖云。 贫道入息不居阴界。 出息不涉众缘。 常转如是经。 百千万亿卷(上来讲赞无限胜因)。 师云。 二十七祖初名璎珞童子。 因二十六祖不如蜜多。 与东印土坚固王同辇。 问童子曰。 能忆往事否。 对曰。 我忆往劫与师同居。 师演摩诃般若。 我持甚深修多罗。 以相代正化故。 俟师于此。 祖告王曰。 此非小圣。 大势至之应身也。 王命登辇至宫供养。 以至披削。 祖取般若修多罗事。 命名般若多罗。 梁朝以达磨为观音。 西国以祖师为势至。 唯阿弥陀佛至今无下落。 良久云。 丰干饶舌。 后因皇家展会。 尊者主席。 这老汉显异惑众。 当时好与掀倒。 打断葛藤。 直待问尊者何不看经。 果然放不过。 这老汉也无大人相。 把葫芦马杓翻腾一上王便礼拜。 识甚痛痒。 万松道。 国王贪他一粒米。 尊者失却万年粮。 只知铁嵴撑天。 不觉脑门着地。 若要扶起。 除是天童。 颂云。 云犀玩月璨含辉(暗通一线文彩已彰) 木马游春骏不羁(百花丛里过一叶不沾身) 眉底一双寒碧眼(不曾趁蛇蜉队) 看经那到透牛皮(过也) 明白心起旷劫(威音前一箭) 英雄力破重围(射透两重关) 妙圆枢口转灵机(何曾动着) 寒山忘却来时路(暂时不住如同死人) 拾得相将携手归(须是当乡人)师云。 破题两句。 颂不居阴界。 不涉众缘已了。 且藏教法数。 五阴十二处十八界。 唤作三科。 尊者略举首尾。 摄其中间。 梵语安那般那。 译云出息入息。 其法有六。 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具如天台止观。 预备不虞者不可不知。 沩山警策道教理未甞措怀。 玄道无因契悟。 宝藏论可怜。 无价之宝。 隐在阴入之坑。 何时得灵光独耀逈脱根尘去。 天童云犀玩月灿含辉。 古诗有犀因玩月纹生角。 好言语可惜。 折合向文才情思上。 木马游春骏不羁。 此颂出息不涉众缘。 可谓善行无辙迹也。 眉底一双寒碧眼。 洛浦道。 单明自己法眼未明。 此人只具一隻眼。 若要双眼圆明。 除是不居阴界不涉众缘。 无影林中。 高悬日月。 不萌枝上。 暗辨春秋始得。 看经那到透牛皮。 长庆云。 眼有何过。 楞严经云。 汝今谛观此会圣众。 用目循历。 其目周视。 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这里蹉过。 药山道。 底牛皮也须穿透。 万松道。 却具金刚眼。 明白心超旷劫。 三祖道。 但不憎爱洞然明白。 一念万年受持不尽。 鹿门道。 遍大地是学人一卷经。 尽乾坤是学人一隻眼。 以这箇眼。 读如是经。 千万亿劫常无间断。 万松道。 看读不易。 英雄力破重围。 后汉王莽遣弟王寻王邑。 至昆阳。 围光武数十重。 光武兵弱而欲降寻邑。 邑不肯。 光武乃益坚诸将。 出兵却战。 寻邑大败。 尊者文武双全。 出将入相。 阴界众缘。 非但重围也。 妙圆枢口转灵机。 尔雅枢谓之椳。 郭璞注云。 门扉枢也。 流水不腐。 中枢不蠧。 言其活也。 尊者未点先行。 不拨自转。 这边那边无可不可。 天童披沙拣金。 分星擘两。 花判了也。 末后两句更有余才道。 寒山忘却来时路。 拾得相将携手归。 此颂国筵海众鑽纸穿窓。 尊者老婆略与。 钩帘归乳燕。 穴纸出痴蝇。 用寒山诗。 若合符节。 诗云。 欲得安身处。 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 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 唠唠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 忘却来时道。 闾丘胤访后与拾得相携。 出松门更不还寺。 有本云。 喃喃读黄老。 此颂弱丧忘归与迷人指路也。 后唐庄宗皇帝。 请华严休静禅师。 入内斋。 大师大德总看经。 唯师一众默然。 帝问何不看经。 静曰。 道泰不传天子令。 时清休唱太平歌。 帝曰。 师一人不看即得。 徒众何亦不看。 静曰。 狮子窟中无异兽。 象王行处绝狐踪。 帝曰。 大师大德为甚麽总看。 静曰。 水母元无眼。 求食须赖鰕。 帝大悦。 况祖师尊者从远劫来。 号大势至。 诵甚深修多罗。 因此从师名般若多罗。 元来习气也不除。 输他华严却有衲僧巴鼻。 万松到此不觉失笑。 且道。 笑箇什麽。 云居罗汉披襟处。 巩县茶瓶接嘴时。 第四则世尊指地示众云。 一尘才举。 大地全收。 疋马单枪。 开疆展土。 便可随处作主。 遇缘即宗底。 是甚麽人。 举。 世尊与众行次(随他脚跟转)以手指地云。 此处宜建梵刹(太岁头上不合动土)帝释将一茎草。 插于地上云。 建梵刹已竟(修造不易)世尊微笑(赏罚分明)。 师云。 世尊因布发掩泥。 献花于然灯佛。 佛指布发处云。 此一方地。 宜建一刹。 时有贤首长者。 插标于指处云。 建刹已竟。 诸天散花。 赞叹庶子有大智矣。 天童举话。 大同小异。 万松道。 世尊祖业转典与然灯。 便有长者承头收后。 如今交付与天童。 须要出箇合同文契。 颂云。 百草头上无边春(夹山犹在) 信手拈来用得亲(入荒田不拣) 丈六金身功德聚(不审) 等闲携手入红尘(逢场作戏)尘中能作主(一朝权在手) 化外自来宾(看取令行时) 触处生涯随分足(不从人得) 未嫌伎俩不如人(面无惭色)师云。 天童先以四句颂公桉了。 然后铺舒梗概。 展演化风。 赵州拈一茎草。 作丈六金身用。 世尊当风指出。 帝释信手拈来。 天童人境交加颂出。 非但古圣。 尔即今尘中作得主。 化外亦来宾。 且道。 风流刘驸马。 起此报恩院。 与帝释插草同别。 师竪起拂子云。 千年常住一朝僧。 第五则清源米价示众云。 阇提割肉供亲。 不入孝子传。 调达推山压佛。 岂怕忽雷鸣。 过得荆棘林。 斫倒栴檀树。 直待年穷岁尽。 依旧盂春犹寒。 佛法身在甚麽处也。 举。 僧问清源。 如何是佛法大意(小官多念律)源云。 卢陵米作麽价(老将不论兵)。 师云。 吉州清源山行思禅。 师初参六祖便问。 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 祖云。 汝曾作甚麽来。 源云。 圣谛亦不为。 祖云。 落何阶级。 源云。 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祖深器之。 会下学徒虽众。 师居首焉。 亦犹二祖不言。 少林谓之得髓矣。 据这僧问佛法大意。 也是本色乍入丛林底人。 要随文殊游铁围山。 清源是圣谛亦不为底人。 却只作寻常相见顾问道。 卢陵米作麽价。 有者道。 卢陵米价不许商量。 殊不知。 已入斛斗行铺了也。 要得不入这保社。 问取天童。 颂云。 太平治业无象(旄头星现也未) 野老家风至淳(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喫) 只管村歌社饮(穷鬼子快活不彻也) 那知舜德尧仁(始成忠孝)师云。 唐文宗太和六年时。 牛僧孺为相。 上曰。 天下何时太平。 孺对曰。 太平无象。 今四夷不致交侵。 百姓不致离散。 虽非至治。 亦谓小康。 陛下若别求太平。 非臣所及。 退而累表请罢。 出为淮南节度使。 万松道。 已是起模画样。 所以野老家风。 击壤讴歌。 礼乐文章。 翻成特地。 卢陵米价。 可晒深玄。 舜德尧仁。 淳风自化。 村歌社饮。 得其所哉。 月白风清。 各安其分。 还会麽。 逐便归堂。 第六则马祖白黑示众云。 开口不得时。 无舌人解语。 抬脚不起处。 无足人解行。 若也落他彀中。 死在句下。 岂有自由分。 四山相逼时。 如何透脱。 举。 僧问马大师。 离四句绝百非。 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若识这僧问头省人多少心力)大师云。 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已有舡中月)问取智藏去(更添帆上风)僧问藏(却受人处分)藏云。 何不问和尚(好本多同)僧云和尚教来问(可晒灵利)藏云。 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 问取海兄去(我不可作马师弟子不得也)僧问海(苦瓠连根苦)海云。 我到这里。 却不会(甜瓜彻蔕甜)僧举似大师(索取草鞋钱)大师云。 藏头白。 海头黑(更参三十年)。 师云。 六祖谓让和尚曰。 西天二十七祖谶。 汝足下出一马驹。 踏杀天下人。 病在汝心。 不须速说。 后磨塼打牛。 神驹入廐。 号为马祖。 牛行虎视。 引舌过鼻。 足下有轮文。 法嗣一百三十九人。 各为一方法主。 智藏海兄乃西堂百丈也。 看来这僧。 也是箇学佛法人。 将四句百非。 勘当教外别传宗旨。 摄大乘论说。 有是增益谤。 无是损减谤。 亦有亦无相违谤。 非有非无戏论谤。 四句若离。 百非自绝。 黄蘖道。 欲要直捷会。 一切总不是。 万松道。 端的委细会。 一切无不是。 翻覆看来。 不离四句。 不绝百非。 西来祖意。 于何不明。 龙树大师道。 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 却道。 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 这僧道。 离四句绝百非。 请师直指西来意。 诸方谓之锁口问。 马祖不忙只道。 我今日劳倦。 不能为汝说。 问取智藏去。 惜得自己眉毛。 穿却那僧鼻孔。 那僧不免被他驱使。 真箇去问。 智藏亦不谋而合道。 何不问和尚。 这僧不开眉眼。 道和尚教来问。 藏云。 我今日头痛。 不能为汝说。 问取海兄去。 可谓非父不生其子也。 僧问海。 海云。 我到这里却不会。 将谓侯白更有侯黑。 这僧虽无血性。 却有首尾。 还来举似马祖。 祖云。 藏头白海头黑。 这句疑杀天下人。 东林照觉颂云。 百非四句绝无言。 黑白分明定正偏。 万松道。 暮四朝三。 妄生喜怒。 一日三人与南泉玩月。 次祖云。 正当恁麽时如何。 丈云。 正好修行。 藏云。 正好供养。 南泉拂袖便行。 祖云。 经入藏禅归海。 唯有普愿。 独超物外。 这里却宜缁素分明。 万松道。 藏头白海头黑。 鸭头绿鹤头赤。 十影神驹立海南。 五色祥麟步天北。 诸方且莫假狐灵。 天童自有真消息。 颂云。 药之作病(胡人饮乳返怪良医) 鉴乎前圣(师多脉乱) 病之作医(以药下药以毒去毒) 必也其谁(莫是天童麽) 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一窰烧就) 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更使沩山笑转新) 堂堂坐断舌头路(一死不再活) 应笑毗耶老古锥(只得一橛)师云。 四句为四谤。 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 四句为四门。 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 万松昔年在大明作书记。 时潭柘亨和尚过大明。 昏夜扣门告侍者。 烧香结缘。 潭柘便放相见。 万松请益如何是活句。 如何是死句。 柘云。 书记若会死句。 也是活句。 若不会活句。 也是死句。 当时自念。 老作家手段终别。 今日看这僧问。 矴矴要离四句百非之外别指出祖意。 三箇老汉头脑相似。 若便作离四句绝百非会好。 与这僧一坑埋却。 后来天童。 颂仰山梦中白槌道。 离四句绝百非。 马师父子病休医。 万松道。 是何心行。 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 周易蒙卦。 九二子克家。 能荷家业也。 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 万松道。 只有湛水之波。 且无滔天之浪。 堂堂坐断舌头路。 应笑毗耶老古锥。 梵语毗耶离。 译云广严。 维摩所居城名。 文殊问不二法门。 维摩默然。 这僧问马师父子。 葛藤遍地。 且道。 那里是应笑处。 但能莫触当今讳。 也胜前朝断舌才。 第七则药山陞座示众云。 眼耳鼻舌。 各有一能。 眉毛在上。 士农工商各归一务。 拙者常闲。 本分宗师如何施设。 举药山久不陞座(动不如静)院主白云。 大众久思示诲。 请和尚为众说法(便重不便轻)山令打钟。 众方集(聚头作相那事悠悠)山陞座良久便下座归方丈(一场话覇)主随后问。 和尚适来许为众说法。 云何不垂一言(大海若知足百川应倒流)山云。 经有经师。 论有论师。 争怪得老僧(可惜龙头蛇尾)。 师云。 饥者易为食。 渴者易为饮。 是以三家五请。 菩萨上堂。 半偈全身。 夜叉陞座。 岂悕法哉。 黄龙南禅师云。 盖今之人。 容易轻法者众。 欲如田夫时时乾之。 令其枯渴。 然后溉灌方得秀实也。 药山久不陞座。 又且不然。 觉范道。 一菴深藏霹雳舌。 从教万象自分说。 永嘉道。 默时说。 说时默。 大施门开无壅塞。 院主头头蹉过。 白云。 大众久思示诲。 请和尚为众说法。 仁义道中。 主宾分上。 也未为分外。 山令打钟。 只见雷霆施号令。 众方集。 岂知星斗焕文章。 山陞座良久下座归方丈。 一上神通。 不同小小。 主随后问云。 和尚适来许为众说法。 云何不垂一言。 翠岩芝云。 药山下座。 院主当初怪不为众说法。 可谓误他三军。 万松道。 正是将头不勐。 山云。 经有经师。 论有论师。 争怪得老僧。 琅琊觉云。 药山下座不妨疑着。 及乎院主拶着。 失却一隻眼。 万松道。 再得完全能几箇。 而不知换得两隻眼。 雪窦道。 可惜药山老汉。 平地喫交。 尽大地人扶不起。 万松道。 和尚也须出隻手。 无余颂云。 丈室未离已喫交。 悄然归去转无憀。 经师论师犹相告。 一欵分明便自招。 万松道。 曹司易勘。 公桉未圆。 解与天童。 如何判断。 颂云。 痴儿刻意止啼钱(堪作何用) 良驷追风顾影鞭(踢起便行)云扫长空巢月鹤(树下底一场懡[怡-台+罗]) 寒清入骨不成眠(开眼作梦)师云。 涅盘经说。 婴儿啼时。 母将黄叶。 云与汝金。 儿即止啼。 此颂久思示诲与云何不垂一言。 外道问佛。 不问有言。 不问无言。 世尊良久。 外道便作礼云。 世尊大慈。 开我迷云。 令我得入。 外道去后。 阿难问佛。 外道见何道理。 而言得入。 佛言。 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药山与世尊。 一等举鞭。 院主率众僧。 礼赞有分。 却怪不垂一言。 可谓东土衲僧不如西天外道。 天童恁麽颂。 万松恁麽说。 尽是止啼黄叶。 只为诸人热梦未醒。 睡轻者一呼便觉。 睡重者摇撼方惊。 更有一等。 椓抄起来犹自寱瞠。 比他药山睛巢月鹤。 清不成眠。 云泥有隔。 虽然如是。 睡语不少。 第八则百丈野狐示众云。 记箇元字脚。 在心入地狱如箭射。 一点野狐涎。 嚥下三十年。 吐不出。 不是西天令严。 只为獃郎业重。 曾有误犯者麽。 举。 百丈上堂。 常有一老人。 听法随众散去。 (閙中取静)一日不去(从来疑着这汉)丈乃问立者何人(事不解交客来须待)老人云。 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 曾住此山(元是当家人)有学人问。 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他道不落因果(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堕野狐身五百生(尔道不落因果)今请和尚代一转语(着甚来由)丈云。 不昧因果(一坑埋却)老人于言下大悟(狐涎犹在)。 师云。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每至陞座。 常有一老人。 听法迦叶佛时曾住此山。 错对学人一转语。 至今堕野狐身。 良由自己倚牆贴壁。 送人堕坑落堑。 见大智有抽钉拔楔手段。 便舍已从他。 请大智代一转语。 大智施无畏辩。 轻轻拨转道。 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 据实而论。 不落因果是拨无断见。 不昧因果。 是随流得妙。 稍解教乘者。 举着便见。 要且虽脱毛衣。 犹披鳞甲。 不见道圆禅师。 在南禅师会中。 闻二僧举此话。 一僧曰。 只如不昧因果。 也未脱得野狐身。 一僧应声曰。 便是不落因果。 亦何曾堕野狐身耶。 师悚然异其语。 急上黄蘖积翠菴头。 过涧忽大悟。 见南公叙其事。 未终涕交颐。 南公令就侍者榻热寐。 忽起作偈曰。 不落不昧。 僧俗本无忌讳。 丈夫气宇如王。 争受囊藏被盖。 一条楖栗任纵横。 野狐跳入金毛队。 南公大笑。 恁麽看来。 当初见道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只乐道不落因果。 免使初心堕在解穽。 百丈至晚。 上堂举前因缘。 黄蘖便问。 古人错答一转语。 堕五百生野狐身。 转转不错。 合作甚麽。 丈云。 近前。 与尔道。 蘖近前与丈一掌。 丈拍手笑云。 将谓狐须赤。 更有赤须狐仰山道。 百丈得大机。 黄蘖得大用。 名不虚得。 沩山举问仰山。 黄蘖常用此机。 为复天生得。 从人得。 仰云。 亦是禀受师承。 亦是自性宗通。 沩云。 如是如是。 看他百丈父子。 游行无畏。 如师子王。 岂向野狐窠里作活计。 万松已是尾骨弥露。 更放天童弄爪牙。 看。 颂云。 一尺水。 一丈波(幸自河清海晏) 五百生前不奈何(早知今日事。 悔不慎当初) 不落不昧商量也(顽涎不断) 依前撞入葛藤窠(缠腰缴脚) 阿呵呵(堪笑堪悲) 会也麽(按牛头喫草) 若是尔洒洒落落(如虫御木) 不妨我哆哆和和(偶尔成文) 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拍是令) 拍手其间唱哩啰(细末将来)师云。 立修证分因果。 一尺水一丈波。 堕在五百生野狐精魅。 积翠庵下二僧纵有逸群之辩。 点检将来。 未免撞入葛藤窠里。 天童此句有两字未稳。 何不道依前撞入野狐窠。 阿呵呵。 此颂明百丈悟处。 露自己胸襟道会也麽。 但问天童会也未。 若是尔洒洒落落。 不妨我哆哆和和。 幸有一阴地。 何劳不为人。 哆哆和和。 婴儿言语不真貌。 又法华释签云。 多跢学行之相。 嘙和习语之声。 涅盘经有病行婴儿行。 有本云婆婆和和。 石室善道禅师云。 涅盘十六行中。 婴儿行为最。 哆哆和和时。 喻学道人离分别取舍心。 与下神歌社舞。 皆一意也。 且道。 是何曲调。 万籁有心闻不得。 孤岩无耳却知音。 第九则南泉斩猫示众云。 踢翻沧海。 大地尘飞。 喝散白云。 虚空粉碎。 严行正令。 犹是半提。 大用全彰。 如何施设。 举。 南泉一日。 东西两堂争猫儿(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南泉见遂提起云。 道得即不斩(谁敢当锋)众无对(直待雨淋头)泉斩却猫儿为两段(抽刀不入鞘)泉复举前话问赵州(再来不直半文)州便脱草鞋。 于头上戴出(好与一刀两段)泉云。 子若在。 恰救得猫儿(心斜不觉口喝)。 师云。 法云圆通秀禅师。 见二僧并立说话。 将拄杖。 到连卓数下云。 一片业地。 何况两堂众首。 因猫致诤。 南泉也不与解劝。 亦不与惩罚。 本色道人。 以本分事。 为人遂提起猫儿云。 道得即不斩。 正当恁麽时。 尽十方界有情无情。 一齐向南泉手中乞命。 当时有箇出来展开两手。 不然拦胸抱住云却劳和尚神用。 纵南泉别行正令。 敢保救得猫儿。 这一窟死老鼠。 既无些子气息。 南泉已展不缩。 尽令而行。 辽朝上人[(厂@? )*ㄆ]作镜心录。 诃南泉辈杀生造罪。 文首座作无尽灯辨误。 救云。 古本以手作虚斫势。 岂直一刀两段。 鲜血淋迸哉。 这两箇批判古人。 文公罪重。 [(厂@? )*ㄆ]公罪轻。 南泉依旧。 水牯牛队裡。 摇头摆尾。 不见。 佛日禅师与众茶座次。 见猫来。 袖中掷鹁鸽与之。 猫接得便去。 日云俊哉不可也是假作虚用。 南泉自念。 曲高和寡。 举前话问赵州。 州便脱草鞋于头上戴出。 果然敲唱俱行。 节拍成就。 泉云。 子若在恰救得猫儿。 这些子用处。 虽难会却易见。 尔但向拈匙举筯处覰破。 便见斩猫儿戴草鞋更无两样。 不然更看。 天童别作甚麽伎俩。 颂云。 两堂云水尽纷拏(有理不在高声) 王老师能验正邪(明镜当台物来斯鉴) 利刀斩断俱亡像(消得龙王多少风) 千古令人爱作家(有一人不肯) 此道未丧(死猫儿头堪作何用) 知音可嘉(不道无只是少) 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功不浪施) 鍊石补天兮独贤女娲(阙一不可) 赵州老有生涯(信手拈来无不是) 草鞋头戴较些些(且信一半) 异中来也还明鉴(衲子难谩) 只箇真金不溷沙(是真难灭)师云。 两堂云水尽纷拏。 至今不曾定交。 若非天童会南泉例验出端倪。 往往邪正不分。 邪正分明时如何判断。 便好。 利剑斩断一坑埋却。 非但勦绝一期不了公桉。 亦使千古之下风清寰宇。 南泉当时师胜。 资强。 见众无语。 却举似赵州。 表显众中有人。 赵州脱草鞋头上戴出。 果然此道未丧。 知音可嘉。 孔子云。 天将未丧斯文也。 看他师资。 道合。 唱拍相随。 无以为喻。 諡法。 泉源流通曰禹。 又受禅成功曰禹。 尚书禹贡。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淮南子。 共工氏兵强凶暴。 而与尧帝争功。 力穷触不周山而死。 天柱为之折。 女娲鍊五色石。 补天。 列子。 阴阳失度名缺。 鍊五常之精名补。 云盖本拈洞山掇却泰首座果棹话云。 洞山虽有打破虚空底钻鎚。 要且无补缀底针线。 南泉如大禹凿山透海。 显出神用。 赵州如女娲鍊石补天。 圆却话头。 万松道。 赵州十八上解破家散宅。 不知有多少生涯。 草鞋头戴较些些。 咄咄没去处。 作这箇去就。 保福展云。 虽然如是。 也只是破草鞋。 南泉平高就下道。 子若在恰救得猫儿。 翠岩芝云。 大小赵州只可自救。 放过一着。 天童道。 异中来也还明鉴。 只箇真金不溷沙。 只能顺水推舡。 不解逆风把柁。 而今尔这一队上来。 猫又无。 争甚狗。 以拄杖趁下。 第十则台山婆子示众云。 有收有放。 干木随身。 能杀能活。 权冲在手。 尘劳魔外尽付指呼。 大地山河皆成戏具。 且道。 是甚麽境界。 举。 台山路上有一婆子(傍城庄家夹道兔)凡有僧问。 台山路向什麽处去(一生行脚去处也不知)婆云。 蓦直去(未当好心)僧才行(着贼也不知)婆云。 好箇阿师又恁麽去也(尔早侯白)僧举似赵州(人平不语)州云。 待。 与勘过(水平不流)州亦如前问(陷虎之机)至来日上堂云。 我为汝勘破婆子了也(我更侯黑)。 师云。 台山路上婆子。 惯随无着出寺入寺。 饱参文殊前三后三。 凡见僧问台山路向什麽处去。 便当阳指出长安大道。 云蓦直去。 其僧不作疑阻便行。 婆云。 好箇阿师又恁麽去也。 这婆子也钩锥在手。 从来触误多少贤良。 这僧既不奈伊何。 拈来举似赵州。 州云。 待与勘过。 疑杀天下人。 这老汉老不歇心。 图箇甚麽。 也要定箇宗眼。 州依前恁麽问。 婆依前恁麽答。 有底便话作两橛。 前段点这僧扶婆子。 后段点婆子扶赵州。 唯玄觉云。 前僧也恁麽问答。 后来赵州也恁麽问答。 且道。 甚处是勘破处。 万松道。 勘破了也。 又云。 非唯被赵州勘破。 赤被这僧勘破。 万松道。 非但累及玄觉。 亦乃累及万松。 琅琊云。 大小赵州去这婆子手裡。 丧身失命。 虽然如是。 错会者多。 万松道。 切忌。 以已方人。 沩山哲云。 天下衲僧只知问路老婆。 要且不知脚下泥深。 若非赵州老人。 争显汗马功高。 虽然须假天童歌扬始得。 颂云。 年老成精不谬传(切忌魔魅人家男女) 赵州古佛嗣南泉(镇州端的出大萝卜) 枯龟丧命因图象(灵鬼灵神返遭罗网) 良驷追风累缠牵(骤风骤雨不免覊缰) 勘破了老婆禅(几箇男儿是丈夫) 说向人前不直钱(知根不圣)师云。 鬼魅以妖通成精。 咒药以依通成精。 天龙以报通成精。 贤圣以神通成精。 佛祖以道通成精。 南泉赵州乃佛祖向上人。 那堪年老。 所以道。 年老成精也。 赵州古佛嗣南泉。 马祖道。 经入藏。 禅归海。 唯有南泉独超物外。 赵州以长沙为友。 以南泉为师。 故勘辨中。 非得失胜负之可品格。 天下谓之赵州关。 也不妨难过。 虽然仲尼有言。 神龟能现梦于元君。 而不能免余且之网。 智能七十二鑽。 而无遗筴。 而不能避刳肠之患。 如是则智有所困。 神有所不及也。 庄子云。 宋元君梦人被发曰。 予自宰路之渊。 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 渔者余且得予。 觉占之。 神龟也。 渔者果有余且。 网得白龟。 其圆五尺。 君欲活之。 卜之曰。 杀龟以卜吉。 乃刳龟。 七十二鑽而无遗筴。 乃其事也。 洛浦曰。 欲知上流之士。 不将佛祖言教贴在额头。 如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 凤萦金网趋霄汉。 以何期。 周穆王八骏。 有乘云而趋行越飞鸟者。 故曰良驷追风也。 此颂婆子能勘僧。 而不免赵州勘破。 赵州虽能勘婆。 而不免琅琊点检。 参禅谓之金屎法。 不会如金。 勘破如屎。 所以道。 说向人前不直钱。 汝但离却得失胜负情量。 自然平欺婆子。 下视赵州。 若到万松门下。 不得点胸檐板。 第十一则云门两病示众云。 无身人患疾。 无手人合药。 无口人服食。 无受人安乐。 且道。 膏肓之疾。 如何调理。 举。 云门大师云。 光不透脱。 有两般病(还觉口乾舌缩麽)一切处不明。 面前有物是一(白日见鬼莫是眼花)透得一切法空。 隐隐地似有箇物相似。 亦是光不透脱(早是结胸那堪喉闭)又法身亦有两般病(祸不单行)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 已见犹存。 堕在法身边是一(不唯邪崇更有家亲)直饶透得。 放过即不可(养病丧躯)子细点检将来。 有甚麽气息。 亦是病(医博未离门又早痫病发)。 师云。 越州乾峯和尚。 法嗣洞山悟本。 云门遍参曾见师与曹山疎山。 此则公桉先有来源。 乾峯示众云。 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 须是一一透得。 更须知有向上一窍。 云门出众云。 只如庵内人。 为甚不知庵外事。 峯呵呵大笑。 门云。 犹是学人疑处。 峯云。 子是甚麽心行。 门云。 也要和尚相委悉。 峯云。 直须恁麽始得稳坐地。 门云。 喏喏。 乾峯道。 法身有三种病。 云门道。 法身有两种病。 万松行脚时。 诸方商量道。 未到走作已到住着。 透脱无依。 是三种病。 今言二种。 少未到走作。 后二种病显然大同。 佛眼和尚道。 骑驴觅驴是一。 骑驴了不肯下。 亦是病。 乃前二病少后一种。 师家一期应病施方。 各垂方便。 其二种光。 与光不透脱有两般病。 无别。 且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者。 洞山道。 分明觌面别无真。 争奈迷头还认影。 若具把定乾坤眼。 绵绵不漏丝毫。 方得少分相应。 又道。 透得一切法空。 隐隐地似有箇物相似。 亦是光不透脱。 沩山所谓。 无一法可当情。 见犹在境。 楞严经云。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 内守幽闲。 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南院顒道。 我当时如灯影里行相似。 所以道。 亦是光不透脱。 洞上宗风。 静沉死水。 动落今时。 名二种病。 尔但出不随应。 入不居空。 外不寻枝。 内不住定。 自然三病。 二光一时透脱。 然后透脱不透脱。 拈放一边。 子细点检将来。 有甚麽气息。 亦是病。 如何得安乐去。 更请天童诊候。 颂云。 森罗万象许峥嵘(听他何碍汝识得不为冤) 透脱无方碍眼睛(闪捧着榾桗) 扫彼门庭谁有力(拂迹成痕欲隐弥露) 隐人胸次自成情(心疑生暗鬼) 船横野渡涵秋碧(死水浸却) 棹入芦花照雪明(住岸却迷人) 串锦老渔怀就市(着本图利) 飘飘一叶浪头行(随流得妙)师举。 法句经云。 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一即万万即一。 即此物。 非他物。 一任峥嵘磊落。 荒田不拣草。 净地却迷人。 直饶透脱无方正是碍眼睛处。 圆觉经道。 于诸妄心。 亦不息灭。 洞山道。 灵苗瑞草。 野父愁耘。 何必扫彼门庭。 空一切法。 云门道。 一切处不明。 面前有物是一。 不是教尔除幻境灭幻心。 别觅透脱处。 三祖道。 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 与圆觉经知幻即离。 不作方便。 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便见作止任灭。 如金刚与泥人揩背也。 又道。 隐人胸次自成情。 此颂隐隐地似有箇物相似。 正是圆觉存我觉我。 潜续如命。 细四相病。 故普觉云。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 舡横野渡涵秋碧。 此颂得到法身。 缆舡于澄源湛水。 疎山以法身为枯桩。 此真系驴橛也。 直待拨转舡子。 未免棹入芦花照雪明处。 到此清光照眼似迷家。 明白转身还堕位。 此颂直饶透得。 放过即不可。 到此云门道尽。 天童颂彻也。 然后要见云门意旨天童眼目。 这里便是计利害处。 如何是云门意旨。 不见道。 子细点检将来。 有什麽气息。 亦是病。 云门但指其病不说治法。 如何是天童眼目。 述云门治方。 云。 串锦老渔怀就市。 飘飘一叶浪头行。 云门大意。 在入廛垂手不避风波。 可谓自病既除。 复愍他疾。 净名之心也。 还知麽。 病多谙药性。 得效敢传方。 第十二则地藏种田示众云。 才士笔耕。 辩士舌耕。 我衲僧家。 慵看露地白牛。 不顾无根瑞草。 如何度日。 举。 地藏问修山主。 甚处来(道不知来处得麽)修云。 南方来(好与下载)藏云。 南方近日佛法如何(行说好话)修云。 商量浩浩地(低声)藏云。 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喫(少卖弄)修云。 争奈三界何(犹有这箇在)藏云。 尔唤甚麽作三界(南方犹可北方更晒)。 师云。 漳州罗汉院桂琛禅师。 漳州牧王公。 于闽城西石山。 建地藏院。 请师住。 逾纪迁漳州罗汉。 故师又名地藏。 修山主。 法眼。 悟空。 进山主。 结友之湖外。 至漳州阻雨雪。 溪涨。 寓城西地藏院。 围炉视地藏。 若无人。 藏欲验之亦附火。 乃曰。 有事相借问得否。 修曰。 有事请问。 藏曰。 山河大地与诸尚座。 是同是别。 修曰。 是别。 藏竪两指。 修急曰。 是同是同。 藏亦竪两指起去。 法眼曰。 院主竪两指其意如何。 修曰。 乱与。 眼曰。 不得麁心欺他。 修曰。 鼠口岂有象牙。 次日辞行。 前至宿处。 眼曰。 兄辈前去。 吾依地藏。 或有长处。 无则复来相寻。 眼既久参。 修等三人亦至地藏。 遂问。 南方佛法近日如何。 当时只好。 道与此方常日一般。 却云商量浩浩地。 自领出头也不知。 藏云。 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喫。 当时便好。 道恁麽则非但南方也。 更道争奈三界何。 带累他南方禅客。 俗气也不除。 藏为慈悲之故。 有落草之谈。 道尔唤甚麽作三界。 不如只道箇老僧种田事忙。 免得天童一状领过。 颂云。 宗说般般尽强为(今日不着便) 流传耳口便支离(众僧莫怪) 种田博饭家常事(不可别有) 不是饱参人不知(要知作麽) 参饱明知无所求(更须请益天童一遍) 子房终不贵封侯(也是灵龟曳尾) 忘机归去同鱼鸟(随流得妙) 濯足沧浪烟木秋(受用不尽)师云。 清凉道。 宗通自修行。 说通示未悟。 本出楞伽经。 佛告大慧。 有二种通。 宗通者。 为缘自得胜进相。 远离言说文字妄想。 趣无漏界。 缘自觉趣。 光明辉发。 是名宗通相。 云何说通相。 谓说九部种种教法。 离异不异有无等相。 以巧方便。 如应说法。 是名说通相。 讲徒云。 说通。 宗不通。 如日被云笼。 宗通。 说不通。 如蛇入竹箇。 宗通。 说亦通。 如日处虚空。 宗说俱不通。 如犬吠茅丛。 既分宗说。 已是两岐。 那堪禅分五派。 教列三乘。 箇中一亦不立。 皆强为也。 何况出口入耳。 请益拈颂。 葛藤引蔓过新罗。 巩县茶瓶汤不绝。 非但南方商量浩浩地。 若是道火不烧口底人。 辩似悬河元无一字。 种田博饭虽是家常。 其奈不是饱参不知其趣。 古人深山里。 钁头边。 折脚铛中。 煮脱粟饭。 富不过知足。 一世不求人。 贵不过清闲。 何须印如斗。 所以道。 参饱明知无所求。 子房终不贵封侯。 史记汉六年封功臣。 或谓张良未甞有战斗功。 高帝曰。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子房功也。 使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 始臣下邳与上会留。 此天以臣授陛下。 用臣计而幸时中。 臣愿封留足矣。 不敢当三万户。 此颂不必开堂演法斆南方也。 离骚经渔父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此乃猿鹤共处。 鱼鸟同游。 且道。 是甚麽人。 本色檐板汉。 第十三临际瞎驴示众云。 一向为人不知有己。 直须尽法不管无民。 须是拗折木枕恶手脚。 临行之际合作麽生。 举。 临际将示灭。 嘱三圣(老婆临死三廻别)吾迁化后。 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着甚死急)圣云。 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佯小心故大胆)际云。 忽有人问汝。 作麽生对(虎口里横身)圣便喝(当机不让父)际云。 谁知。 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师云。 临际嘱三圣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 此与兴化谓克宾维那汝不久为唱道之师。 罚饡饭出院。 机用一般。 其实此事。 千佛出世不增。 千圣入灭不减。 岂一三圣能兴灭哉。 古人临终显发此事。 亦表众中有人。 果然三圣出云。 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 如人被骂不甘者承头。 当时便与本分草料。 正法眼藏。 未到灭却。 却道。 忽有人问汝作麽生对。 当断不断。 返招其乱。 圣便喝。 上代下世。 门里出身。 耳聋三日以来。 不似而今这喝。 际云。 谁知吾正法眼藏。 向这瞎驴边灭却。 当时临际门风。 自有正令。 可惜放过。 不知天童如何判断。 颂云。 信衣半夜付卢能(贼儿贼智) 搅搅黄梅七百僧(上梁不正)临际一枝正法眼(半明半暗全在今朝) 瞎驴灭却得人憎。 (心甜口苦) 心心相印(贩私盐汉) 祖祖传灯(凿壁偷光) 夷平海岳。 (拳倒黄鹤楼踢飜鹦鹉洲) 变化鵾鹏(翻手是云覆手是雨) 只箇名言难比拟(犹嫌少在) 大都手段解飜腾(正法眼藏犹在)师云。 黄梅密付。 二十年。 南北纷争。 临际明传。 至今有人不荐。 这般手段。 直得鲲鹏变化。 海岳夷平。 大沩秀云。 古者忍死待来。 因何正法眼藏。 却向瞎驴边灭却。 临际行计速速。 三圣又却怱怱。 因斯父子情忘。 遂使后人失望。 若不得流水。 还应过别山。 本录三圣便礼拜。 未当好心。 临际乃付偈曰。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偈毕俨然而逝。 此公桉天童拈到恰好处便休。 三圣礼拜。 临际说偈。 大有放过轻舍处。 还有与古人出气底麽。 险。 第十四则廓侍过茶示众云。 探竿在手。 影草随身。 有时铁裹绵团。 有时锦包特石。 以刚决柔则故是。 逢强即弱事如何。 举。 廓侍者问德山。 从上诸圣向什麽处去也(在儞鼻孔里)山云。 作麽作麽(迅雷不及掩耳)廓云。 勅点飞龙马。 跛鼈出头来(家富儿娇)山便休去(饶人不是痴)来日山浴出。 廓过茶与山。 山抚廓背一下(断送上竿头)廓云。 这老汉方始瞥地(覆车同辙)山又休去(虎头虎尾一时收)。 师云。 德山寻常。 敲风打雨。 呵佛骂祖。 这僧过犯弥天。 为甚却放过。 殊不知。 扑牛不用索。 杀人不用刀。 几曾放过来。 老黄龙道。 德山持聋作哑。 虽然暗得便宜。 廓公掩耳偷铃。 争奈傍观者丑。 万松道。 岂止偷铃。 如九重渊底。 骊龙颔下。 抉珠正值龙睡。 若觉时必为虀粉。 大沩喆云。 若不登龙门。 焉知沧海宽。 直饶浪击千寻。 争奈龙王不顾。 万松道。 纤鳞片甲不足为怪。 佛果道。 德山直是恶手脚。 见这僧不是受钻鎚底人。 所以便休去。 万松道。 古人遇物临机。 各有方便。 山谓岩头曰。 尔已后向老僧头上疴去在。 岩头后来。 果谓大小德山不会末后句。 古人抑扬纵夺。 岂得失胜负可拘。 黄龙大沩只举大纲。 更看。 天童颂出深细。 颂云。 觌面来时作者知(昧者不觉) 可中石火电光迟(已过新罗)输机谋主有深意(埋兵掉斗) 欺敌兵家无远思(深入虏庭)发必中(惯得其便) 更谩谁(并贜捉获) 脑后见腮兮。 人难触犯(曾经蛇咬) 眉底着眼兮。 渠得便宜(佯打不知)师云。 从上诸圣。 向什麽处去也。 大似当面蹉过。 德山道。 作麽作麽。 德山影草藏身。 拈出曜眼镜。 昔七贤女游尸多林。 一女云。 尸在这里。 人在什麽处。 一女云。 作麽作麽。 诸女相顾悉皆悟道。 感得天帝散花供养。 德山用此一机。 借路经过。 决不得恁麽会。 所以道。 可中石火电光迟。 德山岂不知侍者放伊不过。 下媒求鸽。 着本图利。 果然出他彀中不得。 忽有人问万松甚麽处去也。 拦腮掌云。 在这里。 直教飞龙跛鳖缩项攒蹄。 侍者德山亡锋结舌。 还识德山老汉麽。 少年曾决龙蛇阵。 潦倒还听稚子歌。 第十五则仰山插锹示众云。 未语先知。 谓之默论。 不明自显。 谓之暗机。 三门前合掌。 两廊下行道。 有箇意度。 中庭上作舞。 后门外摇头。 又作麽生。 举。 沩山问仰山。 甚处来(不是不知来处)仰云。 田中来(儞为甚落草)山云。 田中多少人(只父子两箇)仰插下锹子。 叉手而立(放去较危)山云。 南山大有人刈茆(打草惊蛇)仰拈锹子便行(收来太速)。 师云。 师资合道。 父子投机。 沩仰家风千古龟鉴。 沩山问仰山。 甚处来。 沩山岂不知仰山田中来。 垂此一问。 要与仰山相见。 仰山不负来问。 只道箇田中来。 且道。 还有佛法道理也。 无沩山深入虎穴。 更问田中多少人。 仰山插锹子叉手而立。 便衲僧相见。 玄沙云。 我当时若见。 便与踏倒锹子。 万松道。 忍俊不禁。 投子青禅师颂云。 沩山问处少知音。 插地酬他佛祖沉。 踏倒玄沙傍不肯。 免教苍翠带春深。 万松道。 草枯鹰眼疾。 南岳法轮。 平禅师颂云。 狭路相逢避不及。 插下锹时叉手立。 过得桥来岸上行。 始觉浑身泥水湿。 万松道。 不堪回首月明中。 二老宿颂处。 只有千尺寒松。 更看。 天童放出抽条石笋。 颂云。 老觉情多念子孙(婆心太切) 而今惭愧起家门(三十年不少盐醋) 是须记取南山语(贵人多忘) 镂骨铭肌共报恩(恨心不舍)师云。 此颂如韩文毛頴传。 理事双彰。 真俗并举。 一往观来。 沩山为老觉。 仰山以下为子孙。 就里即不然。 僧问长沙岑大虫。 本来人还成佛否。 山云。 尔道。 大唐天子还割茅刈草否。 是知。 刈茆乃臣子边事。 而今惭愧起家门。 千年无影树。 今时没底靴。 住持千嶂月。 衣钵一溪云。 皆是得力儿孙绍承家业。 是知。 君臣父子。 非特曹洞创立。 沩仰父子已行此令。 若不是沩山点破。 一向光影门头。 弄粥饭气。 驴前马后。 以当平生。 甚为可惜。 所以天童教。 记取南山刈茆一转语。 镂骨铭肌报恩不尽。 法灯云。 野老负薪归。 催妇连宵织。 看他家事忙。 且道承谁力。 问渠渠不知。 特地生疑惑。 伤嗟今古人。 几箇知恩德。 知有后如何。 断臂不觉痛。 立雪不敢倦。 所以万松老来住报恩院。 第十六麻谷振锡示众云。 指鹿为马。 握土成金。 舌上起风雷。 眉间藏血刃。 坐观成败。 立验死生。 且道。 是何三昧。 举。 麻谷持锡到章敬。 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 卓然而立(可晒有禅)敬云。 是是(且信一半)谷又到南泉。 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 卓然而立(来朝更献楚王看)泉云。 不是不是(也且信一半)谷云。 章敬道是。 和尚为什麽道不是(棺木里睁眼)泉云。 章敬即是。 是汝不是(雪上加霜)此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杀人须见血)。 师云。 昔日仰山到中邑谢戒。 邑于禅床上拍手云。 阿[口*耶]阿[口*耶]仰从西过东。 从东过西。 复向中心立。 然后谢戒。 邑云。 甚处得此三昧。 仰云。 于曹溪脱印子学来。 邑云。 汝道。 曹溪三昧接甚麽人。 仰云。 接一宿觉。 仰复问。 和尚甚处得此三昧。 邑云。 马大师处得此三昧。 蒲州麻谷宝彻禅师。 恰如永嘉初见六祖。 持锡到章敬。 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 卓然而立。 也如曹溪脱印子学来。 此名三昧王三昧。 一切三昧皆从此生。 章敬道。 是是。 万松道。 有何不可。 胜默光和尚道。 是无可是。 非无真非。 是非无主。 万善同归。 枭鸡昼夜徒自支离。 我无三寸。 鳖得唤龟。 迦叶不肯。 一任攒眉。 万松道。 多愁早老。 麻谷要与诸方勘同。 麻谷又曾到忠国师处。 绕禅床三匝振锡而立。 国师云。 既能如是。 何用更见贫道。 谷又振锡。 国师云。 这野狐精出去。 看他宾主相见。 有照有用。 有首有尾。 良由熟处难忘惯得其便。 又到南泉绕床。 振锡依前而立。 南泉却道。 不是不是。 便似曾与章敬厮计会来。 大沩喆云。 章敬道是。 落在麻谷彀中。 南泉道不是。 亦落在麻谷彀中。 大沩即不然。 忽有人持锡绕禅床三匝。 卓然而立。 但向伊道。 未到这里好。 与三十棒。 万松道。 不可口行人事。 便打。 谷云。 章敬道是。 和尚为什麽。 道不是。 不妨疑着。 泉云。 章敬即是。 是汝不是。 见机而作。 临险推人。 圆通善国师道。 麻谷即是。 南泉不是。 此语正如邓峯永庵主问僧审奇。 汝久不见。 何所为。 奇曰。 近见伟藏主。 有箇安乐处。 永曰。 试举似我。 奇因叙其所得。 永曰。 汝是伟未是。 奇莫测。 归语于伟。 伟大笑曰。 汝非永不非也。 奇走质于积翠南禅师。 南亦大笑。 永闻之作偈曰。 明暗相参杀活机。 大人境界普贤知。 同条生不同条死。 笑倒庵中老古锥。 觉范云。 观其语言。 想见当时法喜游戏之逸韵。 万松道。 麻谷章敬南泉。 此兴亦不浅。 若闻此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 更是好笑。 这王老师。 不唯把定乾坤。 兼有出身之路。 保宁勇和尚颂云。 颜色规模恰似真。 人前拈弄越光新。 及乎入火重烹鍊。 到了终归是假银。 麻谷到此。 瓦解氷消。 若要氷河发焰铁树花开。 须得天童别下一转语。 颂云。 是与不是(细腰鼓子两头打) 好看桊[袖-由+贵](刺头在里许了也) 似抑似扬(手抬手捺) 难兄难弟(头高头低) 纵也彼既临时(翻手是云) 夺也我何特地(覆手是雨) 金锡一振太孤标(脱尘离俗) 绳床三绕闲游戏(因行掉臂) 丛林扰扰是非生(矮子看戏) 想像髑髅前见鬼(家有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师云。 此箇公桉。 全在是与不是处。 时人尽道。 麻谷被草敬南泉调弄。 唯大沩喆道。 章敬道是。 也落在麻谷彀中。 南泉道不是。 亦落在麻谷彀中。 如金刚宝处于日中光色无定。 天童道。 好看桊[袖-由+贵]。 且麻谷落桊[袖-由+贵]。 南泉落桊[袖-由+贵]。 似抑似扬。 难兄难弟。 天童道。 一往观来。 似抑似扬。 点检将来。 难兄难弟。 东汉陈元方子长文。 即陈群也。 与季方子孝光。 各论其父功德。 争之不决。 咨于太丘。 太丘即陈寔。 元方季方父也。 太丘曰。 元方难为兄。 季方难为弟。 此谓章敬左眼半斤。 南泉右眼八两。 金锡一振太孤标。 永嘉证道经亦云。 不是标形虚事治。 如来宝杖亲踪迹。 雪窦道。 古策风高十二门。 门门有路空萧索。 锡杖经云。 十二环者。 用念十二因缘修行十二门禅。 十二缘易知。 十二门。 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 古策风高。 即太孤标也。 六祖亦云。 夫沙门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大德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天童意道。 不是标形亦。 非我慢。 绳床三绕闲游戏。 章敬道是。 南泉道不是。 丛林扰扰是非里走作。 若无把定乾坤眼。 尽是髑髅前见鬼。 不见。 僧问九峯。 如何是把定乾坤眼。 峯云。 乾坤在里许。 僧云。 乾坤眼何在。 峯云。 正是乾坤眼。 僧云。 适来为什麽。 道乾坤在里许。 峯云。 若不恁麽。 髑髅前见鬼无数。 万松这里有箇禁师。 卓拄杖一下云。 急急如律令。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一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二侍者离知录后学性一校生生道人梓第十七法眼毫釐示众云。 一双孤雁搏地高飞。 一对鸳鸯池边独立。 箭锋相拄则且致。 锯解秤锤时如何。 举。 法眼问修山主。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汝作麽生会(谁敢动着)修云。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閗百草有甚麽难)眼云。 恁麽又争得(铁山横在路)修云。 某甲只如此。 和尚又如何(捩转鼻头)眼云。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将谓别有)修便礼拜(将错就错)。 师云。 修山主与法眼。 同参地藏。 深得傍参切磋之力。 这箇公桉如折倒则监院悟头一般。 金陵报恩玄则禅师。 法眼问。 曾见什麽人来。 恩云。 见青峯和尚。 眼云。 有什麽言句。 恩云。 某甲曾问。 如何是学人自己。 峯云。 丙了童子来求火。 眼云。 上座作麽生会。 恩云。 丙丁属火。 将火求火。 如将自己求自己。 眼云。 与麽会又争得。 恩云。 某甲只如此。 未知和尚尊意如何。 眼云。 尔问我。 我与尔道。 恩云。 如何是学人自己。 眼云。 丙丁童子来求火。 恩于言下顿悟。 法眼钩锥在手。 去则印住。 住则印破。 打破则监院情关。 抽开修山主识锁。 三祖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不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法眼将此。 问修山主。 作箇敲门瓦子。 今时问着一千箇。 一千箇作道理会。 不然一向打在无事界里。 是他不落寻思。 只道箇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也大晒有蕴藉。 法眼方复不许。 道恁麽又争得。 此所以为法眼一派之源也。 万松到此常令学人分身两下看。 前段修山主恁麽道。 为甚不许。 后段法眼却为甚恁麽道。 其间修山主道。 某甲只如此。 和尚又如何。 望箇斩新日月别作生涯。 是他不蹉一丝。 依前只道。 箇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东禅齐云。 山主恁麽祗对。 为甚麽不肯。 及乎再请益。 法眼亦只恁麽道便得去。 且道。 誵讹在什麽处。 若看得透。 道上座有来由。 万松道。 恁麽又争得。 所以道。 只是旧时行底路。 逢人说着便誵讹。 修便礼拜。 得即得。 情理难容。 五祖戒代法眼。 噼嵴便打。 万松道。 果然有本出法眼语云。 山主彻也。 万松道。 弄泥团汉二俱不了。 万松当时见法眼道恁麽又争得。 向道。 久闻和尚有此机要。 不然摆手便行。 管取一时坐断。 待伊不信。 试问天童。 颂云。 秤头蝇坐便欹倾(谩他一星不过) 万世权衡照不平(斗满秤锤住) 斤两锱铢见端的(莫错认) 终归输我定盘星(领取钩头意)师云。 天童破题一句。 便颂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庐山远公云。 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 一微涉动境。 状此穨山势。 三祖道箇嫌字。 先自憎爱了也。 却道。 但不憎爱洞然明白。 诸人退步。 就己子细点检看。 梵语三摩地。 此云等持。 不沉不掉。 平等任持也。 此可以为万世权衡照不平者也。 尚书治要图说。 秤有三义。 准者系也。 衡者平也。 权者锤也。 楞严经云。 于其自住三摩地中。 见与见缘。 并所想相。 如虚空花本无所有。 此见及缘。 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到此正恁麽时。 不须嫌拣择离憎爱。 尚无毫厘之差。 岂有云泥之隔。 斤两锱铢者。 八铢为锱。 三锱为两。 十六两为斤。 是他权衡在手底人。 尔将一斤来。 我也一移教平。 将一两来。 也一移教平。 稍似锱铢增减便欹倾也。 诸方道。 领取钩头意。 莫认定盘星。 盖定盘星上。 本无斤两。 又如北辰镇居其所。 钩头加减。 计在临时。 万松道。 有心而平。 未若无心而不平。 所以无星秤上饶人卖。 双陆盘中信彩赢。 还会法眼道山主彻也麽。 秤锤移到彻梢头。 忽然拶落翻斤斗。 第十八则赵州狗子示众云。 水上葫芦。 按着便转。 日中宝石。 色无定形。 不可以无心得。 不可以有心知。 没量大人。 语脉里转却。 还有免得底麽。 举。 僧问赵州。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拦街趁块)州云。 有(也不曾添)僧云。 既有。 为甚麽却撞入这箇皮袋(一款便招自领出头)州云。 为他知而故犯(且莫招承不是道尔)又有僧问。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一母所生)州曰。 无(也不曾减)僧云。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狗子为什麽却无(憨狗趁鹞子)州云。 为伊有业识在(右具如前据款结桉)。 师云。 若道狗子佛性端的是有。 后来却道无。 端的是无。 前来却道有。 若道道有道无且是一期应机。 拶着说出。 各有道理。 所以道。 明眼汉没窠臼。 这僧问处要广见闻。 不依本分。 赵州道有。 以毒去毒。 以病医病。 这僧又道既有。 为甚撞入这皮袋。 不知自己生。 入狗腹中了也。 州云。 为他知而故犯。 一槌两当。 快便难逢。 这僧将谓。 依因判果。 若恁麽会。 作座主奴。 也未得。 后来有僧再问。 便却道无。 是他得底人。 道有也有出身处。 道无也有出身处。 这僧依文按本道。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狗子为什麽却无。 似这一拶。 敢道。 拨天关底手。 转身无路。 是他款款道。 箇为伊有业识在。 尔且道。 这僧皮下还有血麽。 天童不免。 向赤肉瘢上。 更着艾燋。 颂云。 狗子佛性有。 狗子佛性无(打做一团鍊做一块) 直钓元求负命鱼(这僧今日合死) 逐气寻香云水客(穿却鼻孔也不知)嘈嘈杂杂作分疎(竞齧枯骨啀喍噑吠) 平展演(没跷欺休厮誺) 大铺舒(材高语壮) 莫怪侬家不慎初(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指点瑕疵还夺璧(白拈巧偷) 秦王不识蔺相如(当面蹉过)师云。 狗子佛性有。 狗子佛性无。 两段不同。 一併拈出。 正如雪窦道。 一有多种二无两般。 天童要与赵州相见。 故如是颂。 应天真道。 直钩钓狞龙。 曲钩钓虾蟆。 后来逐气寻香。 如猎犬相似。 嘈杂分疎。 枯骨上有甚汁。 赵州虽大开铺席。 要且只是平展商量。 天童与赵州解腕。 莫怪侬家不慎初。 归宗问秀才。 业何经史。 才云。 会二十四家书体。 宗向空中一点云。 会麽。 才云。 不会。 宗云。 又道。 会二十四家书体。 永字八法也不识。 刺史李渤问。 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宗亦竪拳云。 会麽。 李云。 不会。 宗云。 这箇措大。 拳头也不识。 万松道。 翻身师子大家看。 不唯狗子佛性道有道无。 只这知而故犯。 业识性在。 也大晒顾前盻后。 慎初护末。 史记赵惠王。 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以十五城易之。 蔺相如奉璧入。 秦王喜传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王无割城之意。 乃前曰。 璧有瑕。 请示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起立。 倚柱发上冲冠曰。 赵王斋戒五日。 使臣奉璧送书于庭。 严大国之威。 以修敬也。 今见。 王礼节甚倨。 得璧传示美人。 似戏弄臣无割城意。 故臣复取璧。 必欲急臣。 臣头与璧俱碎于柱矣。 王辞谢按图割城。 亦斋五日。 相如使从者衣褐怀璧径道归赵。 赵州先纵后夺。 有相如手段。 天童别曾有颂云。 赵州道有。 赵州道无。 狗子佛性。 天下分疎。 面赤不如语直。 心真必定言麁。 七百甲子老禅伯。 驴粪逢人换眼珠。 赵州心真语直。 便是直钓。 元求负命鱼。 周文王出猎。 见姜子牙磻溪之谷。 去水三尺。 直钩钓鱼。 王异之曰。 直钩如何得鱼。 子牙曰。 但求负命之鱼。 驴粪逢人换眼珠。 此如相如夺璧也。 佛鉴拈出槵子数珠云。 诸人还见麽。 良久云。 此是老僧来京师。 换得底。 诸人各自归堂摸[打-丁+索]看。 佛鉴用槵子。 赵州用驴粪。 万松既无用处。 不曾移换。 诸人若信得及。 依旧眼在眉毛下。 第十九则云门须弥示众云。 我爱韶阳新定机。 一生与人拔钉楔。 为甚有时也开门。 掇出胶盆。 当路凿成陷穽。 试拣辨看。 举。 僧问云门。 不起一念还有过也。 无(言清行浊汉)门云。 须弥山(险)。 师云。 圆通善国师道。 此箇公桉诸方商量。 或云。 才恁麽问。 早是起念。 过如须弥。 或云。 如须弥山八风吹不动。 千古镇常安。 或云。 为人难透。 如须弥山。 如此商量。 要且未会云门意在。 若是桶子底脱。 红丝线断。 方知总不恁麽。 不见道。 三句明一句。 一句明三句。 三一不相涉。 分明向上路。 佛果道。 云门答话多惹人识情。 万松道。 以识情遣识情。 非大手段为人。 不能搆副。 此须弥山天不能盖。 地不能载。 风吹不入。 水洒不着。 唯金刚眼睛。 一覻覻透。 便见七穿八穴。 直得碎如微尘。 然后却向眉毛眼睫上。 孤逈逈峭巍巍。 白云端禅师颂云。 须弥山兮塞宇宙。 千手大悲看不透。 除非自解倒骑牛。 一生不着随人后。 万松道。 仰面独扬眉。 回头自拍手。 其山寘和尚颂云。 无事投人觅罪名。 即时擒下丧全身。 未招情款驱驱者。 门外知他多少人。 唯有天童不在此限。 颂云。 不起一念须弥山(一句便了) 韶阳法施意非悭(天童也不少) 肯来两手相分付(只恐尔承当不下) 拟去千寻不可攀(徒劳斫额) 沧海濶(涵天浴日无涯岸) 白云闲(伴鹤随风得自由) 莫将毫发着其间(已太多生) 假鸡声韵难谩我(真不掩伪) 未肯模胡放过关(西天令严)师云。 尔问我不起一念有过无过。 我便掇出一坐须弥山。 在尔面前相似。 其法施之利。 固非悭悋。 永嘉道。 大施门开无壅塞。 非但今日也。 梵语须弥。 此云妙高。 四宝所成曰妙。 独出众峯曰高。 四天下山中。 须弥最为第一。 尔若自肯。 我便两手分付。 古诗道。 待伊心肯处。 是我命通时。 其实此事常显露。 如须弥山[山*突]屼峥嵘。 谁能盖覆。 未分付时。 尔岂无分。 分付与尔。 岂是新得。 不见。 长庆道。 万象之中独露身。 唯人自肯乃方亲。 天童颂。 到这里大有含蓄功夫。 尔若拟议不来。 千里万里仰望不及。 璩源道。 此事如崖穨石裂。 壁立千仞。 不可攀揽。 其实尔亦不曾离。 我亦不曾夺。 此与上句迷悟相反。 对偶分明。 教中说。 须弥山入水八万瑜缮那。 出水八万瑜缮那。 非娑竭海。 不能涵容。 山既古今不动。 云亦出没常闲。 洞山道。 青山白云父。 白云青山儿。 白云终日倚。 青山总不知。 天童余才。 颂须弥山如海阔云闲。 曲尽奇妙。 这里容得一念起灭麽。 所以道。 沧海濶。 白云闲。 莫将毫发着其间。 此又与雪窦道眼裡着沙不得。 同参。 若论韶阳不悭法施。 却又眼里着得须弥山也。 此须弥山颂中。 筑着磕着。 血脉贯通。 拍拍是令。 非妄生穿鉴增长识情也。 其实不起一念底人。 岂可更问有过无过。 直饶常在不起一念处。 点检将来。 堪作什麽。 所以道。 假鸡声韵难谩我。 未肯模胡放过关。 孟甞君入秦为相。 人或说王。 孟甞君贤。 又齐族也。 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 秦其危矣。 王囚君欲杀。 君因幸姬求解。 姬曰。 妾愿得君狐白裘。 此时裘已献王。 下客能为狗盗者。 取裘献姬。 君得出。 夜半至函谷关。 关法鸡鸣而出客。 下客凭谖善为鸡鸣。 群鸡皆鸣。 君脱秦难。 师拈拄杖云。 万松今日把关也。 有学鸡鸣者。 出来。 复靠却拄杖云。 放过一着。 第二十则地藏亲切示众云。 入理深谈。 嘲三攞四。 长安大道。 七纵八横。 忽然开口说破。 举步踏着。 便可高挂钵囊拗折拄杖。 且道。 谁是其人。 举。 地藏问法眼。 上座何往(罗织人作麽)眼云。 迤逦行脚(索草鞋钱去也)藏云。 行脚事作麽生(果然放不过)眼云。 不知(何不早恁麽道)藏云。 不知最亲切(就身打劫)眼豁然大悟(险费盘缠)。 师云。 杨无为问芙蓉楷和尚。 相别几年。 蓉云。 七年。 公云。 学道来参禅来。 蓉云。 不打这鼓笛。 公云。 恁麽则空游山水。 百无所能也。 蓉云。 相别未久善能高鉴。 公大笑。 南泉道。 道不属知。 不属不知。 知是妄觉。 不知是无记。 今人见道不知最亲切。 更是法眼悟头。 便一向不知不会。 只这是也。 殊不知。 古人一句子。 如天普盖。 似地普擎。 既不知最亲切。 荷泽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又作麽生。 尔但是则总是。 莫坐在是处。 不是总不是。 莫坐在不是处。 兼通五位正偏。 岂可死在句下。 只这法眼悟处。 也是偶尔成文。 柏山大隐和尚道。 因祸致福也在。 地藏接人手段。 钩在不疑之地。 蓦下一钓。 法眼勐省。 元来却在这里。 磁州老师道。 尔但行里。 坐里。 心念未起时。 勐提起覻见即便见不见。 且却拈放一边。 恁麽做功夫。 休歇也不碍参学。 参学也不碍休歇。 投子青和尚道。 既金龙失水。 妙翅急提。 地藏时节因缘。 丝毫无间。 天童笔端有舌。 更为重宣。 颂云。 而今参饱似当时(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脱尽帘纤到不知(犹有这箇在) 任短任长休剪缀(枉费工夫) 随高随下自平治(不劳心力) 家门丰俭临时用(阙盐醋不得) 田地优游信步移(要行即行) 三十年前行脚事(没可思量) 分明辜负一双眉(依旧在眼上)师云。 宗镜道。 从来迷悟似迷。 今日悟迷非悟。 所以道。 悟了还同未悟人。 地藏问时。 要知发足道理。 法眼答处。 亦非谦让推辞。 地藏就便。 一提道。 不知最亲切。 法眼大悟元来这不知却亲切。 临济问洛浦甚处来。 浦云。 栾城来。 济云。 有事相借问得否。 浦云。 某甲不会。 济云。 打破大唐国。 觅箇不会底不得。 临济常用杀人刀。 亦有活人剑。 不似地藏杀人见血为人为彻。 这箇不知不会。 脱体逈别。 直须脱尽帘纤方到不知不会处。 沩山普请开田。 仰山问。 这头得恁麽低。 那头得恁麽高。 沩曰。 水能平物。 但以水平之。 仰曰。 水也无凭。 和尚但高处高平。 低处低平。 沩然云。 肇公般若无知论曰。 诸法不异者。 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 然后为无异哉。 所以道。 任短任长休剪缀。 随高随下自平治。 张无尽道。 万般支准费工夫。 一切顺随成善巧。 只麽信口便道。 信手便用。 信脚便行。 春月花开。 秋时叶落。 恁麽会得。 行甚驴脚。 所以玄沙不出岭。 保寿不渡河。 不出门知天下事。 觉范颂云。 一箇面如楪子大。 眼耳鼻舌分疆界。 髑髅裡头都不知。 听汝外边争揑怪。 口问鼻曰。 饮食在我。 言语在我。 汝有何功。 在吾之上。 鼻曰。 五岳之中。 中岳居尊。 鼻复问眼。 汝何在上。 眼曰。 吾同日月。 寔有照鉴之功。 敢问眉。 有何功处于吾上。 眉曰。 我寔无功。 惭居上位。 傥容在下。 眼在眉上看。 尔甚麽面孔。 是以宝月明禅师上堂云。 古者道。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且道。 在眉毛。 唤作什麽。 良久云。 忧则共慼。 乐则同欢。 人皆知有用之用。 不知无用之大用。 且道。 宾头卢尊者两手拨眉意旨如何。 师拨眉云。 猫。 第二十一则云岩扫地示众云。 脱迷悟绝圣凡。 虽无多事。 立主宾分贵贱。 别是一家。 量材授职。 即不无同气连枝作麽生会。 举。 云岩扫地次(沙弥行童不得气力)道吾云。 太区区生(埋兵挑斗)岩云。 须知有不区区者(可惜话作两橛)吾云。 恁麽则有第二月也(岂止第二百千万箇)岩提起扫箒云。 这箇是第几月(水晶宫里出头来)吾便休去(尽在不言中)玄沙云。 正是第二月(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云门云。 奴见婢殷勤(随邪扑簸箕)。 师云。 道吾屈折云岩。 如佛果激励佛鉴。 所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是他云岩扫地。 道吾闲点检他。 云岩道。 须知有不区区者。 好诸仁者尔喫饭。 煎茶。 把针。 扫地。 时识取箇不区区底。 便得世法佛法打成一片。 洞上谓之兼带去。 时中自不虚过。 道吾便见破绽。 道恁麽则有第二月也。 雪窦别云。 洎合放过。 二老人恐人离却色身别立法身。 忠国师谓南方禅客曰。 我此间佛性全不生灭。 汝南方佛性半生半灭。 半不生灭。 客曰。 如何区别。 师曰。 此则身心一如。 心外无余。 所以全不生灭。 汝南方身是无常。 神性是常。 所以半生半灭半不生灭。 到这里须知有箇转身就父底时节。 岩遂竪起扫箒云。 这箇是第几月。 此语本出首楞严经。 经云。 如第二月。 谁为是月。 又谁非月。 文殊但一月真。 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道吾便休去。 有本云。 道吾拂袖便行。 万松道。 勘破了也。 且道。 是云岩勘破道吾。 道吾勘破云岩。 明眼底试点检看。 玄沙云。 正是第二月。 此老子口里有雌黄。 舌上有利剑。 长庆云。 被他倒转扫箒拦面[打-丁+慼]。 又作麽生。 沙休去。 罗山云。 噫。 两箇老汉不识好恶。 云岩箇汉缚手脚。 死来多少时也。 万松道。 德山门下。 不道不得。 洞山门下。 要且未在。 雪峯行脚时。 三到投子。 九上洞山。 一日淘米次。 洞山问。 淘砂去米。 淘米去砂。 峯云。 砂米一时去。 山云。 大众喫箇什麽。 峯乃覆却盆。 山云。 得即得。 须见别人始得。 后果嗣德山。 玄沙长庆嗣雪峯。 罗山嗣岩头。 皆出德山门下。 故一抑一扬。 言逆意顺。 而今云门洞上两派齐行。 岂有优劣者哉。 云门云。 奴见婢殷勤。 保福云。 云岩大似泥里推车步步区区。 二老宿亦嗣雪峯。 自然言气相合。 意谓。 云岩不能用扫箒[打-丁+慼]打断葛藤。 殊不知。 烂泥中有刺。 万松披玩拈提未遍。 不觉失笑云。 云岩道吾。 发明洞上机缘。 这一队老汉。 众口销金。 无一人为渠雪屈。 赖有天童拔剑相助。 颂云。 借来聊尔了门头(当处发生) 得用随宜即便休(随处灭尽)象骨岩前弄蛇手(欲道他人) 儿时做处老知羞(先治自己)师云。 若论此事。 如石火电光。 云岩提起示人。 长庆拦面便[打-丁+慼]用处虽殊。 同归变灭。 洞上所以贵回机转位也。 雪峯有象骨岩。 雪峯曾示众云。 南山有一条鼈鼻蛇。 汝等诸人切须好看。 云门以拄杖。 撺向面前。 作怕势。 此岂不是奴见婢殷勤也。 云岩扫地。 提起扫箒云。 这箇是第几月。 尽与从良变为得力儿孙了也。 云门至今在篱簷下。 所以天童放伊不过。 道象骨岩前弄蛇手。 儿时做处老知羞。 胜默和尚道。 这箇颂子有搜人短处。 有为人长处。 此天童胜默。 点罚云门。 万松今日翻桉去也。 不见。 天童颂弄蛇话。 褒奖云门全机大用云中不下。 为甚如此。 抑扬皆在我。 杀活更由谁。 第二十二则岩头拜喝示众云。 人将语探。 水将杖探。 拨草瞻风。 寻常用底。 忽然跳出箇焦尾大虫。 又作麽生。 举。 岩头到德山。 跨门便问。 是凡是圣(这贼)山便喝(裂破髑髅)头礼拜(未当好心)洞山闻云。 若不是豁公。 大难承当(厚币甘言)头云。 洞山老汉不识好恶(却又着忙)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捺(我岂不知)。 师云。 德山寻常打风打雨。 一日岩头展坐具。 德山以拄杖挑向阶下。 头下阶收坐具便行。 次日上德山侍立。 山云。 那里学得这虚头来。 头云。 某甲终不敢自谩。 山云。 汝已后向老僧头上疴去在。 父闻子健恨不杀身。 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此问诸方谓之跨门之机。 未必当初真跨门问来。 昔有外道。 手中藏活雀儿。 问世尊曰。 手中雀儿为活为死。 世尊以足跨门云。 汝道。 吾欲出欲入。 问是凡是圣。 真有此理。 昔日普化曾指圣僧问临济。 且道。 这箇是凡是圣。 济便喝化云。 河阳新妇子。 木塔老婆禅。 临济小厮儿。 却具一隻眼。 济云。 这老贼。 化出僧堂云。 贼贼。 首山云。 这两箇贼有箇正贼。 且道。 那箇是正贼。 代云。 刘盆子岩头。 问是凡是圣。 德山便喝。 便是与临济商搉。 勘同来相似。 头礼拜。 亦与临济小厮儿却具一隻眼一般。 雪窦道。 当时才礼拜。 噼嵴便打。 非唯勦绝洞山。 亦乃把定豁老。 此又与临济道这老贼同参。 洞山闻举云。 若不是豁公。 大难承当。 佛果着语云。 傍人具眼。 又云。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万松见处即不然。 佛果道。 洞山傍人虽具眼。 只见锥头利。 万松道。 佛果和尚虽具眼。 不见凿头方。 洞山故将承当。 赃诬岩头。 要发明当初礼拜有权有实。 果然岩头火到头上。 急忙扑撒道。 洞山老汉不识好恶。 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捺。 方始点灯喫饭。 两家分明也。 不见。 保宁勇和尚颂云。 平川走兔放苍鹰。 此颂跨门之问也。 一捺便啗双眼睛。 此颂德山喝岩头拜。 毒手夺来人买去。 此颂洞山着价利。 奈何斤两未分明。 正是万松道底。 欲得斤两分明麽。 其实佛果万松不争头高头低。 更看天童称盘一上。 颂云。 挫来机(风行草偃) 总权柄(符到奉行) 事有必行之威(佛手遮不得) 国有不犯之令(谁敢当头) 宾尚奉而主骄(下以风刺上)君忌谏而臣佞(上以风化下) 底意岩头问德山(虽然父子兴师) 一抬一捺看心行(未免干戈相待)师云。 此颂三人皆挫来机。 各总权柄。 唯岩头德山有必行之威。 有不犯之令。 宾奉主骄。 在洞山岩头。 君忌臣佞。 在岩头德山。 末后两句。 在洞山岩头。 此箇榜样。 诸方唤作拣诂。 水中择乳须是鹅王。 便见天童针线功夫。 岩头知德山有必行威不犯令。 故不夺机。 且顺情礼拜。 洞山知岩头不受探拔。 不受点罚。 子承父业。 亦有必行威不犯令。 故钩头着饵道。 若不是豁公。 大难承当。 岂非尚奉主骄。 忌谏臣佞。 临济宗风。 唤作红线套索。 碧玉穽坑。 陷虎之机。 埋兵掉斗。 诸方尽谓。 岩头一抬一捺。 洞山错下名言。 殊不知。 洞山一抬一捺。 更甚分明。 此非久参作者。 决难领略。 今时一等脱白沙弥。 见天童颂道一抬一捺看心行。 便道怪得禅家不肯为人说破。 元来都是心行。 故作机巧诳赚学人。 万松道。 一分心行。 是一分慈悲。 不喫一交。 不学一便。 可谓果从花里得。 甘向苦中来。 岩头抬捺。 洞山赚出。 洞山抬捺。 万松说破。 忽有箇出来礼拜。 万松却放过不打。 何也为伊皮下无血。 第二十三则鲁祖面壁示众云。 达磨九年。 呼为壁观。 神光三拜。 漏泄天机。 如何得扫踪灭迹去。 举。 鲁祖凡见僧来便面壁(相见了也)南泉闻云。 我寻常向他道。 空劫以前承当(不考自招)佛未出世时会取(和尚会也未)尚不得一箇半箇(只为漏栓索)他恁麽驴年去(忙者不会)。 师云。 池州鲁祖山宝云禅师。 凡见僧来。 便面壁。 自达磨九年之后。 无人再行此令。 且教诸方问佛。 问祖向上向下底。 大家识些痛痒。 南泉是他同参。 见人针锥不动。 便与打傍通注破。 我寻常向他道。 空劫以前承当。 佛未出世时会取。 不得一箇半箇。 意似放开一线。 其实替他侍者传法旨了也。 又道。 他恁麽驴年去。 意似责他太孤峻生。 其实赏他觌面分付。 不见道。 直饶说得十分。 争似一回亲到。 所以灵山如画月。 曹溪如指月。 争似鲁祖在水晶宫中。 广寒殿裡。 披襟相见。 保福见南泉鲁祖破绽。 问长庆道。 只如鲁祖。 节文在什麽处。 被南泉恁麽道。 万松道。 保福如何道节文二字来。 若非不萌枝上解辨春秋。 难置此问。 长庆对云。 退己让人万中无一。 万松道。 古人得恁麽眼明。 玄觉云。 南泉为复是唱和语。 不肯语。 万松道。 半遮半掩。 谩渠一点不得。 翠岩芝云。 何劳如此。 万松道。 已是起模画样了也。 又云。 若有僧来见箇什麽。 万松道。 犹嫌少在。 复云知时好。 万松道。 若是陶渊明。 攒眉便归去。 又云。 我即不然。 未具胞胎不得会。 会得则打折尔腰。 万松道。 和尚棒教谁喫。 罗山云。 王老师当时若见。 背上与五火抄。 为伊解放不解收。 万松道。 五更侵早起。 已有夜行人。 玄沙云。 我当时若见。 也与五火抄。 万松云。 恼乱春风卒未休。 云居锡云。 罗山玄沙。 总恁麽道。 为复一般别有道理。 万松道。 共计十火抄。 又云。 若拣得出。 许尚座佛法有去处。 万松道。 好与五火抄。 诸仁者尔看。 南泉恁麽贬屈鲁祖。 长庆却道。 正是退己让人。 鲁祖把断关津。 罗山却道。 解放不解收。 尽是鱼前布网。 贼过张弓。 更看天童别作甚麽向当。 颂云。 澹中有味(谁教尔添盐着醋) 妙超情谓(别日尔商量) 绵绵若存兮象先(已落第二) 兀兀如愚兮道贵(无人着价) 玉凋文以丧淳(和尚手高) 珠在渊而自媚(少卖弄) 十分爽气兮清磨暑秋(体露金风) 一片闲云兮远分天水(好事多魔)师云。 昔徒单二驸马赴南京任。 道过磁州大明。 入堂随喜。 见僧面壁而坐。 驸马曰。 一箇好澹汉。 诠大师曰。 澹中有味。 水性本澹。 加之以茶蜜。 甘苦生焉。 性亦恬憺。 派之以迷悟。 则凡圣立焉。 虽曰澹中有味。 斯乃无味之味。 其味恒然妙超情谓。 情字从心。 谓字从言。 到此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 法眼道。 理极忘情谓。 如何有喻齐。 道德经。 谷神不死章云。 玄牝之门。 是为天地根。 绵绵若存。 又曰。 吾不知谁子。 象帝之先。 衲僧为言。 绵绵若存。 不可一向断绝去也。 象帝之先者。 空劫以前佛未出世时也。 如愚道贵。 暗用雪窦道贵如愚。 颂云雨过云凝晓半开。 数峯如画碧崔嵬。 空生不解岩中坐。 惹得天花动地来。 此颂空生宴坐天帝雨花。 今鲁祖不能省事。 惹得南泉玄沙一队老汉点检。 此正是玉凋文以丧淳。 不若他珠在渊而自媚。 晋书陆机崇文赋曰。 石蕴玉以山辉。 水怀珠而川媚。 石中蕴玉而为南泉辈琢开。 水中怀珠而为玄沙辈漉出。 幸自十分爽气清磨暑秋。 刚为一片闲云远分天水。 万松不曾面壁。 尔这一队来觅什麽节文。 自代云。 听说天童颂古。 第二十四则雪峯看蛇示众云。 东海鲤鱼。 南山鼈鼻。 普化驴鸣。 子湖犬吠。 不堕常涂。 不行异类。 且道。 是什麽人行履处。 举。 雪峯示众云。 南山有一条鼈鼻蛇。 汝等诸人切须好看(提起坐具云。 这箇不是倩来底)长庆云。 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闻风便颺)僧举似玄沙(垒不过三)沙云。 须是我稜兄始得(狐朋狗党)然虽如是我即不恁麽(别有一条长便请拈出)僧云。 和尚作麽生(毒虫头上措痒)沙云。 用南山作麽(只者鼇鼻犹为分外)云门以拄杖撺向峯面前作怕势(何得自伤己命)。 师云。 南山鼈鼻虽是死蛇。 象骨岩前解弄也活。 雪峯拈来示众。 本要以毒去毒。 长庆只解顺水推舡。 道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 若解逆风把柂。 雪峯须入涅槃堂始得。 玄沙闻举云。 须是我稜兄始得。 这里有些子誵讹。 若道玄沙许长庆。 为甚麽。 却道我即不恁麽。 不唯顺水推舡。 更解逆风把柂。 这僧不顾危亡。 便间和尚作麽生。 玄沙只道。 箇用南山作麽。 这里便见弄活蛇手。 云门便撺拄杖作怕势。 用得最亲。 云岩扫地话颂中。 曾举象骨岩前弄蛇手。 儿时做处老知羞。 为云门道奴见婢殷勤。 便骑贼马趁贼。 也不妨恶手脚。 今日再颂弄蛇话。 夸拏龙手。 看他大斧斫了手摩挲。 颂云。 玄沙大刚(当机不让父) 长庆少勇(见义不为) 南山鼈鼻死无用(担条断贯索) 风云际会头角生(时来蚯蚓作蛟龙) 果见韶阳下手弄(忍俊不禁) 下手弄(弄不出即休两回三度) 激电光中看变动(眨眼丧身失命) 在我也能遣能呼(少卖弄) 于彼也有擒有纵(七寸在手) 底事如今付阿谁(万松老汉) 冷口伤人不知痛(阿耶阿耶)师云。 玄沙专使驰书上雪峯。 峯拆开乃见三张白纸。 示其僧云。 会麽。 僧云。 不会。 峯云。 不见道。 君子千里同风。 僧回举似沙。 沙云。 山头老和尚蹉过也不知。 玄沙承嗣雪峯。 寻常证父攘羊。 当仁不让。 道要南山作麽。 此又果毅无前。 太刚之甚。 长庆随邪便道。 大有人丧身失命。 不解师子返掷。 此真见义不为。 是无勇也。 风云际会头角生。 果见韶阳下手弄。 此颂云门觌面拈出一条活蛇。 不同诸师弓柸现影。 能遣能呼者。 俚谚有云。 呼蛇即易。 遣蛇即难。 有擒有纵者。 此颂既撺向面前复作怕势。 已能擒纵必解遣呼。 天童末后道。 底事如今付阿谁。 冷口伤人不知痛。 但凡拍颂归于自己。 拈向面前。 始是作家。 雪窦亦云。 如今藏在乳峯前。 来者一一看方便。 师高声喝云。 看脚下。 万松道。 雪窦贪观脚下。 不知穿过髑髅。 天童冷口伤人。 明人不作暗事。 我当时若作云门。 以拄杖撺向雪峯怀里。 拟议不来。 随后教伊自作自受亲遭一口。 为什麽如此。 今朝二月二。 暂放龙抬头。 第二十五则盐官犀扇示众云。 刹海无涯。 不离当处。 尘劫前事。 尽在而今。 试教伊觌面相呈。 便不解当风拈出且道。 过在什麽处。 举。 盐官一日唤侍者。 与我过犀牛扇子来(要且少他不得)者云扇子破也(未举时却完全)官云。 扇子既破。 还我犀牛儿来(不见道破也何不领话)者无对(扇子犹在虽有如无)资福画一圆相。 于中书一牛字(出巧新行能做会卖)。 师云。 杭州盐官县。 镇国海昌院齐安禅师。 本唐皇宗枝。 宣宗在潜为僧。 将谒师。 师预知告主事。 大禁杂言。 止约横事。 帝住久。 忽辞。 师密谓曰。 时至矣。 无滞泥蟠。 兼嘱以佛法后事。 武宗灭教六年。 宣宗复兴。 师有力焉。 帝将诏师归宫供养。 师化已久。 帝恻怆追諡悟空禅师。 师一日唤侍者。 与我过犀牛扇子来。 侍者道。 扇子破也。 也是平实父子说话。 师云。 扇子既破。 还我犀牛儿来。 此乃全身入草养子之缘。 侍者无对。 却也因邪打正。 只是自不知有。 投子代云。 不辞拈出。 恐头角不全。 万松道。 善能修补。 雪窦拈云。 我要不全底头角。 万松云。 乃吾家之旧物。 石霜云。 若还和尚即无也。 万松道。 当面讳却。 雪窦拈云。 犀牛儿犹在。 万松道。 明眼难谩。 保福云。 和尚年尊别请人好。 万松道。 恩多怨深。 雪窦拈云。 可惜劳而无功。 万松道。 好心不得好报。 据这一队老汉。 空说道理。 扇子与牛儿。 终拈掇不出。 唯资福画一圆相。 于中书一牛字。 扇子犀牛。 斩新不动。 雪窦拈云。 适来为甚不拈出。 其实道扇子破也。 何曾动着分毫。 适来不拈出。 又何曾少。 而今拈出也不曾添。 天童赏资福拈得出用得亲。 标名挑请。 特为煎点一上。 颂云。 扇子破索犀牛(一不做二不休) 桊挛中字有来由(强如说道理) 谁知桂毂千年魄(埋根千丈) 妙作通明一点秋(现世生苗)师云。 诸方谓。 扇画犀牛玩月。 或云。 犀角为扇。 或云。 以犀为柄。 皆得名为犀牛扇也。 盐官当时开箇舖席。 各人拈出一柄。 独资福亲手新样。 脱体偏别。 师甞示众云。 隔江见资福刹竿便回后。 脚跟下好与三十棒。 岂况过江来。 时有僧才出。 师云。 不堪共语。 大抵讲肆贵说到。 宗门贵用到。 以桊挛中字最有来由。 玄沙示众云。 吾有正法眼藏。 付嘱摩诃迦叶。 犹如画月。 曹溪竪拂子。 犹如指月。 桂毂乃月也。 涅盘经世尊放月爱光。 阿阇世王热恼清凉。 所以道。 谁知桂毂千年魄。 妙作通明一点秋。 可谓大柄若在手。 清风常及身。 犀牛扇话。 拈颂最多。 要且端的不曾与盐官相见。 万松若作侍者。 见道与我过犀牛扇子来。 有甚羽蒲纸竹绫绢椶犛。 信手拈来便与一柄。 何者纵有千般巧。 终无两样风。 第二十六则仰山指雪示众云。 氷霜一色。 雪月交光。 冻杀法身。 清损渔父。 还堪赏玩也无。 举。 仰山指雪师子云。 还有过得此色者麽。 (仰山不觉平地喫交)云门云。 当时便与推倒(不奈舡何打破戽斗)雪窦云。 只解推倒不解扶起(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师云。 古人临机遇物。 发明空劫以前一段大事。 法华经云。 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说者以谓。 白是众色之本。 一乘是诸乘之源。 而不说白色向上更有事在。 故仰山指雪师子。 示众云。 还有过得此色者麽。 且白是众色之本。 雪色至白。 如何更有过此色者。 万松道。 既称为色。 必与眼对。 过白之色。 唯无色者。 不与眼对。 云门所以道。 当时便与推倒。 若便向至白无白处。 认着正是堕在无色界中。 雪窦所以别指出一条活路。 向推倒处。 却教扶起。 佛眼云。 若向这里扶持起来。 甚生次第事。 万松道。 若是他宗异派。 不道不得。 更须知有洞上宗风正倒时便起。 正起时便倒底时节。 然后起倒同时。 起倒不立。 更买草鞋。 行脚三十年不见。 佛觉颂云。 一色无过指示人。 白银世界里频申。 超然推倒还扶起。 争似东风煦日新。 万松道。 日出后一场懡[怡-台+罗]。 一等学人。 见云门推倒雪窦扶起。 便作机锋转换。 大用无方会。 见向一色边不得色边会。 以为宗旨血脉。 已有佛觉为证。 如或不信。 更问天童。 颂云。 一倒一起雪庭师子(恰似箇活底) 慎于犯而怀仁。 (识法者恐) 勇于为而见义(路见不平) 清光照眼似迷家(东西不辨) 明白转身还堕位(更上一层楼) 衲僧家了无寄(且过一生) 同死同生何此何彼(刀斧斫不开) 暖信破梅兮春到寒枝(收得返魂香) 凉飚脱叶兮秋澄潦水(来挝涂毒鼓)师云。 云门一倒。 雪窦一起。 仰山指师子。 要过此色。 三箇鼎足阙一不可。 三玄三要尽在于兹。 仰山恐人坐在明白里。 岂非慎犯怀仁也。 指似于人令过此色。 岂非勇为见义也。 鲁语曰。 见义不为无勇也。 云门又恐坐在一色边也。 岂非慎犯怀仁。 便与推倒。 亦勇为见义也。 雪窦恐人只解推倒。 乃慎犯怀仁也。 更能扶起。 勇为见义也。 不见。 赵州道。 老僧不在明白里。 良以清光照眼犹自迷家。 明白转身未免堕位。 只解推倒不解扶起。 而堪作什麽。 本色衲僧如珠走盘。 虽同死同生而不居生死。 虽无彼无此而权立彼此。 末后两句。 有时。 太阳门下。 有时。 明月堂前。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朝菌蟪蛄。 且道。 而今是什麽时节。 且随老木同寒瘠。 将逐春风入烧瘢。 第二十七则法眼指帘示众云。 师多脉乱。 法出姦生。 无病医病。 虽以伤慈。 有条攀条。 何妨举话。 举。 法眼以手指帘(莫道不知莫道不见)时有二僧。 同去捲帘(同行不同步)眼云。 一得一失(剑下分身)。 师云。 法眼斋前上参。 以手指帘。 二僧同去捲帘。 眼曰。 一得一失。 东禅齐云。 上座作麽生会。 有云。 为伊不明旨。 便去捲帘。 亦有道。 指者则会。 不指而去者则失。 恁麽会还可不可。 既不许恁麽会。 且问。 上座阿那箇得。 阿那箇失。 万松道。 泥里洗土块。 此非但法眼。 南泉一日谓僧曰。 夜来好风。 僧亦曰。 夜来好风。 泉曰。 吹折门前一株松。 僧亦曰。 吹折门前一株松。 泉次谓一僧曰。 夜来好风。 僧曰。 是什麽风。 泉曰。 吹折门前一株松。 僧曰。 是什麽松。 泉曰。 一得一失。 指帘话极有为人作略。 二僧捲帘。 在当人分上。 自有两条路子。 法眼先与一印。 印定更无移改。 在法眼分上。 明暗相参。 杀活机。 大人境界普贤知。 诸方皆以离得失忘是非为上。 法眼走入是非海里得失坑中。 作活计。 盖无得失人。 可以定天下之得失。 万松恁麽。 提唱也有得有失。 诸人恁麽。 上来也有得有失。 唯深明利害之端者。 可以较其损益。 孙箇唤做现成公桉。 不劳再勘。 为伊不能倒断。 不免天童引惹词讼。 颂云。 松直棘曲鹤长凫短(不得动着) 羲皇世人俱忘治乱(葫芦提錾得肥) 其安也潜龙在渊(佛眼觑不见) 其逸也翔鸟脱绊(斫头望不及) 无何祖祢西来(上梁不正) 里许得失相半(下柱参差) 蓬随风而转空(业识茫茫无本可据) 舡截流而到岸(顺水张帆难逢快便) 箇中灵利衲僧(骂街醉汉谁敢承头) 看取清凉手段(我这里也有只是罕遇其人)师云。 古人不得已。 强名本分事。 松直。 棘曲。 鹄白。 乌玄。 本出楞严经。 天童点化鹤长凫短。 庄子云。 长者不为有余。 短者不为不足。 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 鹤胫虽长。 断之则悲。 俗谚云。 要不闷依本分。 岂直羲皇世人俱忘治乱。 孔子谓。 西方有大圣人。 不治而不乱。 治乱者得失也。 三祖云。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周易乾卦。 初九潜龙。 勿用。 九四或跃在渊。 秦台记。 王次仲年弱冠。 变苍颉古文为隷书。 秦始皇徵之不起。 上怒槛车囚之赴国。 路化作鸟脱羁绊。 飞至西山落二翮。 今妫川县有大翮碢。 即其处也。 此颂上古之风。 出处行藏。 各安其分。 佛未出世。 有多少经论公桉。 及至祖师西来。 便有得有失。 何不向未指帘时会取。 随风转空。 截流到岸。 此二句点出二僧得失。 天童大有功夫不易。 恁麽道。 若无活人手。 争能杀得人。 是故又道。 箇中灵利衲僧。 看取清凉手段。 且道。 据什麽令。 便得如此。 待尔喫棒了。 向尔道。 第二十八则护国三懡示众云。 不挂寸丝底人。 正是裸形外道。 不嚼粒米底汉。 断归焦面鬼王。 直饶圣处受生。 未免竿头险堕。 还有掩羞处麽。 举。 僧问护国。 鹤立枯松时如何(步步登高易)国云。 地下底一场懡[怡-台+罗](心心放下难)僧云。 滴水滴冻时如何(法身无被不禁寒)国云。 日出后一场懡[怡-台+罗](雪消露出死人来)僧云。 会昌沙汰时。 护法善神向甚麽处去也(点即不到)国云。 三门头两箇一场懡[怡-台+罗](到即不点)。 师云。 隋州隋城山护国净果大师。 讳守澄。 与二世演化大师讳知远。 同在湖南报慈。 慈陞座。 师问如何是真如佛性。 慈曰。 谁无。 参退。 首座问。 汝适来问和尚话还会麽。 师曰。 不会。 座曰。 和尚恁麽慈悲。 汝为什麽不会。 真如佛性谁无。 乃至四生六道悉皆具足。 师曰。 感谢首座为某说破。 净果在傍齩齿曰。 这老汉自家无眼更瞎他人。 乃召师问。 首座适来说箇什麽。 师曰。 某当时不会得他说破。 具如前举。 净果曰。 上座佛法不是这箇道理。 汝若不信去问取堂头。 师上堂头具说前解。 慈亦曰。 佛法不是这箇道理。 师曰。 适来问第三座。 他亦不肯。 故教来问。 且望慈悲为某决破。 慈曰。 汝去问取第三座去。 师下来礼问。 净果曰。 汝但问来。 师便问。 如何是真如佛性。 净果曰。 谁有。 师于言下契悟。 再拜谢了。 乃曰。 首座或在众。 或出世。 某誓愿佐助。 后遂相继住持。 此话诸方谓之护国三懡[怡-台+罗]。 与保福四谩人为对。 未透关者。 极难奔凑。 不见。 僧问云居简禅师。 孤峯独宿时如何。 居云。 九间僧堂里不卧。 谁教尔孤峯独宿。 此话虽无玄妙甚有开发。 举此一隅。 三隅可见。 洞山玄中铭。 峯峦秀异。 鹤不停机。 灵木迢然。 凤无依倚。 这僧却问。 鹤立孤松时如何。 这僧痴坐功夫既到。 将这些子本地风光。 贴在额头。 逢人呈似。 殊不知。 孤危不立。 道方高。 天台教中谓之顶堕。 所以护国道。 地下底一场懡[怡-台+罗]。 这僧不向孤危处作活计。 又将氷枯雪老处呈上。 又不知乾嚗嚗时。 还生津润。 冷清清处。 却要温和。 所以道。 日出后一场懡[怡-台+罗]。 这僧戈中两翻。 上来两被护国格下。 既没奈何。 却问教门兴废。 疑难道。 会昌沙汰时。 护法善神向什麽处去也。 唐武宗好仙。 沙汰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 会昌五年八月下旬。 勒令归俗。 帝服方士丹药。 性加躁急。 喜怒不常。 至六年三月初。 才及半年以丹毒死。 宣宗即位。 佛寺复增三倍之多。 以神道为论。 不假武宗小废。 何致宣宗大兴。 善神权巧之方断非凡下可及。 若以衲僧见处。 法门本无兴废。 善神岂有去来。 所以道。 三门头两箇一场懡[怡-台+罗]。 万松恁麽道。 错为人下注脚了也。 又不见。 僧问。 心法双忘时如何。 国云。 不洗面。 僧云。 月落寒潭时如何。 国云。 不洗面。 僧云。 光境俱忘时如何。 国云。 不洗面。 不可总从头注解将去也。 不注解时如何。 自有天童颂古。 壮士稜稜鬓未秋(恨天不到) 男儿不愤不封侯(贪程太速)翻思清白传家客(已太多生) 洗耳溪头不饮牛(末后太过)师云。 三祖道。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 转急转迟。 昔有二僧同行。 性急者在前。 呼在后者云。 光阴迅速疾走上来。 后僧云。 大道广濶。 忙作甚麽。 万松甞见。 圆通善国师手书二颂云。 光阴迅速疾走上来。 路头踏着。 优钵花开。 大道广濶。 忙作什麽。 放开肚皮。 一时包裹。 此圆通善国师二颂。 如这僧恁麽问护国恁麽答。 各具一隻眼。 天童颂中前两句。 如锐气贪荣。 后两句如退身致仕。 后汉班超家贫常佣写书。 乃投笔曰。 大丈夫当効张蓦傅介子立功异域。 以取封侯万里之外。 焉能久事于笔砚间乎。 后讨西国。 封定远侯。 此喻这僧三问探头太过也。 后汉杨震任荆州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蔬食步行。 故旧长者欲开产业。 震不肯曰。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 史记。 许由隐于箕山。 依山而食。 就河而饮。 尧让帝位。 由闻之临河洗耳。 巢父饮牛问曰。 凡人洗面。 公独洗耳。 由曰。 闻尧请我为九州长。 故洗是非。 父曰。 豫章之木生于高山。 工人莫得。 子欲避世。 何不深藏。 今游人间苟求名誉。 行待下饮。 恐污牛口。 乃牵上流饮之。 天童以杨震许由巢父三人。 颂三懡[怡-台+罗]。 却被同安道浊者自浊。 清者清。 菩提烦恼等空平。 这僧与护国放下了也。 不干诸人事。 各请逐便。 第二十九则风穴铁牛示众云。 迟棊钝行。 烂却斧柯。 眼转头迷。 夺将杓柄。 若也打在鬼窟里。 把定死蛇头。 还有变豹分也无。 举。 风穴在郢州衙内。 上堂云。 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针剳不入)去即印住(拽回鼻孔)住即印破(截断脚跟)只如不去不住。 印即是。 不印即是(泥里洗土块)时有庐陂长老出问云。 某甲有铁牛之机。 请师不搭印(宛有逆水之波)穴云。 惯钓鲸鲵澄巨浸。 却嗟蛙步[马*展]泥沙(引魂幡子搐气袋)陂伫思(已过鬼门关)穴喝云。 长老何不进语(已临崖岸更与一推)陂拟议(许多时节甚处去来)穴打一拂子云。 还记得话头麽。 试举看(为人为彻杀人见血)陂拟开口(犹自不伏烧埋)穴又打一拂子(仍少三十棒)牧主云。 佛法与王法一般(不会做官看傍州例)穴云。 见箇什麽(却好与一拂子)牧云。 当断不断返招其乱(自骂自招)穴便下座(得意浓时正好休)。 师云。 无尽居士。 举。 临际辞沩山。 仰山侍其傍。 沩曰。 此人他日法道如何。 仰曰。 他日法道大行吴越。 遇风即止。 又问其嗣之者何人。 仰曰。 年代深远未可言耳。 沩固问之曰。 吾亦欲知。 仰云。 经不云乎。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居士曰。 吾以此知。 风穴仰山之后身也。 穴初参雪峯五年。 一日请益临际会下两堂上座举头相顾各下一喝。 僧举问际。 未审具宾主眼否。 际曰。 虽然如是。 宾主历然。 雪峯叙与岩头钦山。 进途而值临际已逝不及参。 则曰。 汝欲会当问取他子孙。 穴举似南院顒。 院云。 雪峯古佛也。 师后住汝州风穴山广慧禅院。 五代离乱。 郢州牧主请师衙内住夏。 一日牧主请陞座。 示众云。 祖师心印。 状似铁牛之机。 不同石人木马玄唱玄提。 直下如铁牛。 无尔近傍处。 尔才去钩回。 才住打教百杂碎。 只如不去不住。 印即是。 不印即是。 可谓钩头有饵。 卢陂长老亦是际下儿孙。 便拈转他话头。 置问不妨奇特。 道某甲有铁牛之机。 请师不搭印。 其奈风穴据令而。 行便道。 惯钓鲸鲵澄巨浸。 却嗟蛙步[马*展]泥沙。 鲸鲵横海大鱼也。 庄子任公子五十犗为饵。 曾得此鱼。 蛙步[马*展]泥沙。 有说。 汉武帝时有暴利长。 渥洼水傍见群野马。 中有奇者来饮水。 因作土人。 持勒绊于傍。 习以为常。 以人代之。 收得其马。 欲神异其马。 谓从水出。 遂传为龙种。 穴谓马出清水反偃[马*展]泥沙中。 此说迂回风穴众吼集。 明作蛙步。 不见。 雪窦颂犀牛扇话了。 复云。 若要清风再振。 头角重生。 请禅客下转语乃云。 扇子既破。 还我犀牛儿来。 时有僧出云。 大众参堂去。 窦喝云。 抛钩钓鲲鲸钓得箇虾蟆。 以此两句对风穴上下两句。 蛙字无疑也。 陂伫思。 问话呈机。 要与风穴相见。 而忽遭点。 要别寻出长投。 至尔施呈枪法。 一樬檐打倒也。 此不解夺机行令宾主互换之过也。 牧主久参风穴。 不无见处道。 佛法与王法一般。 风穴收得安南。 又忧塞北。 便问牧主道。 见箇什麽。 这里便好。 与卢陂雪屈。 却只道。 当断不断反招其乱也。 不妨说到。 风穴为伊是俗官。 饮气吞声便下座。 二尊宿一龙一蛇。 做刚做柔。 篁鼓临际宗风。 更着天童断和。 颂云。 铁牛之机(哮吼也未) 印住印破(钩锥在手) 透出毗卢顶[宁*页]行(将上不足) 却来化佛舌头坐(匹下有余) 风穴当衡(世情看冷暖) 卢陂负堕(人面逐高低) 棒头喝下(岂容分说) 电光石火(不待消停) 历历分明珠在盘(不拨自转) 眨起眉毛还蹉过(和声便打)师云。 铁牛之机。 印住印破。 闽王遣使送朱记到。 保福上堂曰。 去则印住。 住则印破。 僧曰。 不去不住。 用印奚为。 保福打之。 僧曰。 恁麽则山鬼窟里全因今日也。 保福默然。 万松道。 可惜龙头蛇尾。 风穴若不超证无住无依大解脱门。 不能透出毗卢顶[宁*页]行也。 唐肃宗问忠国师。 如何是无诤三昧。 国师云。 檀越踏毗卢顶上行。 此明法身向上非枯椿边事。 风穴先据此令。 却来佛事门中。 掌莫大威权。 断不了公桉。 扫除凡圣情量。 坐断报化佛头。 临际广语云。 山僧见处。 坐断报化佛顶。 恁麽当衡。 直饶卢陂作家亦有时负堕也。 西天外道立义。 不成者谓之负堕。 斩头截臂。 以谢不敏。 此棒头喝下钴鎚。 电光石火机变。 皆暂时光境。 慎勿以定夺得失决断胜负。 如珠走盘。 眨眼蹉过也。 师以拂子击禅床云。 了。 第三十则大随劫火示众云。 绝诸对待。 坐断两头。 打破疑团。 那消一句。 长安不离寸步。 太山只重三斤。 且道。 据甚麽令。 敢恁麽道。 举。 僧问大随。 劫火洞然大。 千俱坏。 未审这箇坏不坏(愁人莫向愁人说)随云。 坏(早是那堪)僧云。 恁麽则随他去也(目前可验)随云。 随他去(下坡不走更与一推)僧问龙济。 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未审这箇坏不坏(同病相忧)济云。 不坏(打破契头捩转鼻孔)僧云。 为甚不坏(又恁麽来)济云。 为同大千(生铁铸成)。 师云。 益州大随法真禅师。 或云福州西院。 亦曰长庆。 大安之子。 百丈大智之孙。 参见六十余员尊宿。 在沩山会中。 作火头。 沩问。 子在此数年。 不解致箇问头。 随云。 教某甲问箇甚即得。 山云。 尔不解问道如何是佛。 随以手掩沩山口。 山云。 尔以后有片瓦盖头。 觅箇扫地人也无。 后于棚口路。 煎茶接待往来三年。 开山住大随。 僧问。 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未审这箇坏不坏。 此问本出仁王护国经。 斑足王信外道罗陀语。 取千王头。 淫祀塚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 冀延国祚。 普明王请一日假。 依七佛法斋百法师。 第一法师为王说偈。 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此偈凡三十二句。 王赴死转为诸王说。 斑足疑问。 亦闻此偈心开悟解。 以国付弟出家得忍。 据教中说。 三千大千世界同一成坏。 汉武帝凿昆明池。 得灰问东方朔。 朔曰。 请问西域道人。 至后汉明帝。 摩腾竺法兰来。 问之曰劫灰也。 云庵问讲师。 火灾起时世间虚空。 许多灰烬将置何处。 罕有答者。 止观。 罗汉如炭。 辟支如灰。 菩萨如余少灰。 佛如劫火无炭无灰。 此问这箇坏不坏。 佛果道。 这僧元来不知话头落处。 且道。 这箇是甚麽。 随云。 坏。 此语反常合道。 极难咬嚼。 僧云。 恁麽则随他去也。 这僧也好笑。 不知执鞭坠镫多少时也。 随云。 随他去。 万松道。 僧随大随去。 大随随僧去。 雪窦与修山主同时。 未见修山主答。 后段不坏为同大千话。 单颂大随话云。 劫火光中立问端。 衲僧犹滞两重关。 这句人多错会道。 大随道坏是一重关。 修山主道不坏。 是两重也。 尔不看前话。 单颂大随。 雪窦未见修山主语录。 但以问头这箇坏不坏已是两重关也。 可怜一句随他语。 万里区区独往还。 此颂这僧不会大随语直往舒州。 问投子。 子云。 西川有古佛出世。 汝速回彼。 僧回随已化。 唐僧景遵题云。 了然无别法。 唯道印南能。 一句随他语。 千山走衲僧。 雪窦用此联意。 道颂后一联也。 寒蛩呜砌叶。 静夜礼龛灯。 吟罢孤窓月。 徘徊恨不胜。 天童颂古。 更添修山主话道不坏为同大千。 有本道。 为他不同大千。 这话最好看。 道同也得。 不同也得。 将错就错无可不可。 修山主又云。 坏也碍塞杀人。 不坏也碍塞杀人。 万松道。 大随道坏。 也有出身处。 修山主道不坏。 也有出身处。 不是一向无意度。 不可一向情识会。 不见。 江西志彻禅师。 问六祖涅盘经中常无常义。 祖曰。 无常者佛性也。 有常者善恶一切诸法分别心也。 彻曰。 经说佛性是常。 和尚却言无常。 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 和尚却言是常。 此即相违。 令学人转生疑惑。 祖曰。 佛性若常。 更说甚善恶诸法。 吾说无常。 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 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 则物物皆有自性。 容受生死。 而真常性有不遍处。 吾说常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也。 今时初心。 见大随道坏随他去。 未免[劳-力+目]惑。 傍参六祖。 可以无疑也。 况大随百丈亲孙。 修山主地藏嫡子。 超情离见。 曲为今时。 雪窦当时只颂一半。 天童今日始得完全。 颂云。 坏不坏(佛手拣不出) 随他去也大千界(没量大人语脉里转却) 句里了无钩锁机(粘牙带齿亦不少) 脚头多被葛藤碍(谁教尔生枝引蔓) 会不会(心忙手急) 分明底事丁宁晒(是盲者过非日月咎)知心拈出勿商量(牙人见贩子) 输我当行相买卖(堂屋里贩扬州)师云。 雪窦颂这僧问这箇坏不坏。 道衲僧犹滞两重关。 天童颂首言坏不坏。 其意不同。 双举二僧问端。 双收二师答处。 一时拈向面前。 唯随他去也。 大千界就大随语。 出二师钩线。 点二僧趁块。 云居示众云。 言语如钻。 如挟。 如钩。 如锁。 须教相续不断始得。 今颂二师答处。 直捷便与不涉廉纤。 争奈诸方已被葛藤绊倒也。 真点胸甞客南昌漳江寺政禅师席下。 一日抠衣露胫缓步而过。 政怪问之。 真曰。 前廊后架皆是葛藤。 真恐绊倒耳。 政为大笑。 天童道。 我恁麽分明颂出。 尔会那不会。 若是久参上士如当行买卖不索商量。 万松今日只諕得离家。 第三十一则云门露柱示众云。 向上一机。 鹤冲霄汉。 当阳一路。 鹞过新罗。 直饶眼似流星。 未免口如匾檐。 且道。 是何宗旨。 举。 云门垂语云。 古佛与露柱相交。 是第几机(落七落八了也)众无语(却与露柱同参)自代云。 南山起云。 北山下雨(张翁喫酒李翁醉)。 师云。 本录云门问僧。 古佛与露柱相交。 是第几机。 僧无语。 门云。 尔问我与尔道。 僧遂问。 门云。 一条絛三十文。 僧云。 如何是一条絛三十文。 门云。 打与。 代前语云。 南山起云。 北山下雨。 唐宋开府璟。 善羯鼓歌。 有云。 南山起云。 北山下雨。 借用。 如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餬饼。 放下手元来却是馒头。 全似睦州机锋。 盏子落地楪子成七片。 岂容诠注话会。 天童能向诠注不及处诠注。 话会不到处话会。 颂云。 一道神光(上柱天下柱地) 初不覆藏(净裸裸赤洒洒) 超见缘也是而无是(烈火焰中休眨眼) 出情量也当而无当(剑轮锋外莫回头) 岩华之粉兮蜂房成蜜(神通广大) 野草之滋兮麝脐作香(变化无方) 随类三尺一丈六(主山高。 桉山低。 拄杖长。 拂子短) 明明触处露堂堂(拶破面门无处回避)师云。 云门云。 人人尽有光明在。 看时不见。 暗昏昏。 又道。 虚空包不尽。 大地载不起。 楞严此见及缘。 皆是菩提妙净明体。 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肇公般若无知论云。 夫无当则物无不当。 无是则物无不是。 物无不是故。 是而无是。 物无不当故。 当而无当。 故经云。 尽见诸法而无所见也。 此颂明依一经一论。 暗指超情离见人境交参。 古佛既与露柱相交。 自然南山起云。 北山下雨。 蜂採花而成蜜。 麝食草而作香。 高低岳渎共转根本法轮。 大小鳞毛普现色身三昧。 劬尸罗长者覩三尺而无尽。 无边身菩萨穷上界而有余。 无一时不现。 无一处不遍。 故云。 明明触处露堂堂。 师复云。 还见麽瞎。 第三十二则仰山心境示众云。 海为龙世界。 隐显优游。 天是鹤家乡。 飞鸣自在。 为甚麽困鱼止泺。 钝鸟栖芦。 还有计利害处麽。 举。 仰山问僧。 甚处人(闭门刷会)僧云。 幽州人(公验明白)山云。 汝思彼中麽(恰待忘了)僧云。 常思(熟处难忘)山云。 能思是心。 所思是境(元来更立能所)彼中山河大地。 楼台殿阁。 人畜等物。 反思思底心。 还有许多般麽(仁者自生分别)僧云。 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犹有这箇)山云。 信位即是。 人位未是(庭前残雪日轮消。 室内红尘遣谁扫)僧云。 和尚莫别有指示否(便恁麽来)山云。 别有别无。 即不中(射透两重关)据汝见处。 只得一玄(已有舡中月)得坐披衣向后自看(更添帆上风)。 师云。 仰山昔甞问僧甚处来。 僧云。 幽州来。 仰云。 我恰要幽州信。 幽州米作麽价。 僧云。 某来时无端穿市中过。 踏折他桥梁。 仰便休。 仰山小释迦。 接人非止一路。 此箇公桉正是学人入门之势。 下手得力处。 山问幽州僧。 汝还思彼中麽。 当时被他道不思。 又作麽生。 仰山必然别有长处。 僧却云。 常思。 实语当忏悔。 山云。 能思是心。 所思是境。 境则千差。 能思底心有多[番*去]麽。 云门曾道。 仰山为慈悲之故。 有落草之谈。 果然僧也灵利。 道。 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 今时人万一不到这境界。 若到即点胸担板。 不知途路之乐终不到家。 仰山曾行山下路来。 故别指一条活路。 仰山昔年僧堂前三昧次。 夜半不见山河大地寺宇人物以至己身。 全同空界。 明晨举似大沩。 沩曰。 我在百丈时得此境。 乃是融通妄想销明之功。 汝向后说法有人过者。 无有是处。 万松道。 非仰山不证。 非沩山不识。 楞严经云。 若动念尽。 浮想销除。 于觉明心。 如去尘垢。 一伦生死首尾圆照。 名想阴尽。 是人则能超烦恼浊。 观其所由。 融通妄想。 以为其本。 此又见沩仰父子妙契佛心也。 仰山一日呈解云。 若教某自看。 到这里无圆位。 亦无可断。 沩曰。 据汝见处犹是法在。 亦未离心境。 仰曰。 既无圆位。 何处更有心境。 沩曰。 适来汝作恁麽解是否。 仰云是。 沩云。 若恁麽具足是心境法。 争得道无。 仰山见这僧有这箇在。 依理判断道。 信位即是。 人位未是。 别本云。 信位即得。 行位即未多。 举金刚三昧经。 信位。 思位。 修位。 行位。 舍位。 今言信位人位。 未必全同。 竹庵珪和尚道。 向开口合口处。 分这边那边。 有言无言处。 分信位人位。 此又别一家也。 沩山问仰山。 寂子速道。 莫入阴界。 仰云。 慧寂信亦不立。 沩云。 子信了不立。 不信不立。 仰云。 只是慧寂更信阿谁。 沩云。 若恁麽则是定性声闻也。 仰云。 慧寂佛亦不见。 清居皓昇禅师。 牧牛图至第六章云。 信位渐熟。 邪境觉疎。 虽辨净秽。 如剑利泥。 犹存鼻索。 未可凭信。 故白黑相半。 颂曰。 野牧虽云久。 牵绳手渐离。 行持非暗昧。 进习不依随。 净地于于乐。 长鞭每每持。 青山香草细。 一味日充饥。 至十二章。 人位本空。 身心无着。 得失净尽。 玄玄道路。 邈无分别。 向上一句。 拟议即堕。 颂曰。 妄起劳看牧。 牛非人亦非。 正中妄想像。 向上有玄微。 大海纤尘起。 洪鑪片雪飞。 相逢求解会。 不堕汝心机。 万松道。 仰山信亦不立。 清居人位本空。 若向二师话中。 拣得出。 信位人位。 昭然可见。 所谓退步就己万不失一也。 僧云。 和尚莫别有指示否。 烂泥里有刺。 仰云。 别有别无即不中。 有即雪上加霜。 无即死在句下。 所以指一玄。 教伊自看。 涌泉空处为座万行为衣。 有以。 坐谓安禅静虑。 衣谓衲帔蒙头。 有以。 坐谓开堂陞座。 衣谓法服严身。 皆有理在。 且道。 向后自看。 看箇什麽。 问取天童。 颂云。 无外而容(大无不包) 无碍而冲(细无不入) 门牆岸岸(莫探头好)关锁重重(不消弹指) 酒常酣而卧客(唤醒来打) 饭虽饱而穨农(一坑埋却) 突出虚空兮风搏妙翅(穿开碧落天) 踏翻沧海兮雷送游龙(惊蛰二月节)师云。 天童先颂返思能思底。 岂有多般。 云门道。 会得也目前包裹会。 不得也目前包裹。 此无外而容也。 山河楼阁人畜等物。 一多无碍。 人境交参。 此无碍而冲也。 韶国师道。 通玄峯顶。 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 满目青山。 通玄峯顶。 所思境也。 不是人间。 能思心也。 心外无法。 总不见有也。 满目青山。 只此一句。 这僧与韶国师。 相隔信位人位一玄三玄。 直得。 门牆岸岸。 关锁重重。 卒难相见也。 又颂。 这僧见处。 如醉客颓农。 仰山指处。 如妙翅游龙。 法华经。 譬如有人。 至亲友家醉酒而卧。 是时亲友官事当行。 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 其人醉卧都不觉知。 逍州云。 曾闻一饱忘百饥。 今日山僧身便是。 赵州一饱忘百饥。 合受人天妙供。 这僧饭饱颓农。 滴水难消。 明眼人辨取。 梵语迦楼罗。 此云妙翅鸟。 搏风闢海。 直取龙吞。 孔子问礼于老聃。 谓见老子其犹龙也。 游龙云烟出没。 非同潜蛰者。 此颂人位未是。 只得一玄。 向后自看。 教渠移身换步何也。 但有路可上。 更高人也行。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卷二 发布时间:2025-05-20 04:16:4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