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迦叶结经 内容: 迦叶结经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世尊灭度未久。 诸罗汉等悉会共议。 未集经藏法律诸议。 各心念言。 吾等所作已办。 越尘劳山枯竭爱河。 一切智日佛。 天中天眼忽不见。 吾等患厌载摄是身。 今欲般泥洹即说偈曰。 以度愚人渊恩爱海难越破坏俗朽老及生死之轮见诸种众着身如蛇蚖箧我等当灭度意净如灯灭于是无数千阿罗汉等。 各自从意所好。 山岩流河泉源深岸之中。 于彼灭度尽其恩爱。 如灯忽灭。 时无数千阿罗汉等悉般泥洹。 天住虚空白大迦叶。 今真人等以灭度安。 于是天人即说颂曰。 宣尊之音声其久心无碍今是为已逝佛者消垢安如应众导首以为定离慧忽愚痴窈冥法德光不见尊者迦叶闻是言已。 心自念言。 快哉天人说。 此世间不久当复窈冥。 此当云何。 即自念言便以解了。 今摄结义当集经律。 诸法化要用哀愍故安隐世间。 何以故。 世尊从无数劫作行。 积功累德勤苦难量。 欲安世间集是法律律以救摄。 于是奉护佛法所化未灭度顷。 当共合集摄护法化。 于是贤者大迦叶等。 会比丘僧便告言曰。 阿那律等能仁。 无常金刚山坏。 佛胜日冥。 非常之闇蔽。 能仁光非常之日空竭佛海。 非常之火烧一切智。 今正是时。 常护世间念父功德。 当立父事称誉父教。 所作使成于是颂曰。 未结无上义不当舍灭度且安佛之子须集众经卷于是众比丘僧适说是已。 尊者迦叶五百罗汉。 欲合集结正法律义。 便诣罗阅祇聚会岁腊。 尔时贤者阿难亦具岁腊。 其诸耆年心念如是。 此阿难者世尊之弟。 又常亲侍闻。 持大智解一切法。 尔时圣众即便叹曰。 于是和顺众奉佛教如掌十力所称誉所言净持慧于是七月十五日。 新岁已竟。 便集经卷法律诸藏。 五百罗汉悉俱聚会。 耆年大迦叶告贤者阿那律。 卿观世间谁离十力。 如来弟子众僧。 何所罗汉所作已办而不来会乎。 于是阿那律即以天眼察视世间。 报曰。 仁者大迦叶。 有耆年名曰桥桓钵。 在尸利天宫。 而作新岁彼不来会。 唯大迦叶当遣僧使请呼至此。 尔时众中有幼者。 新受大戒三年比丘。 比丘字不那。 三垢已断逮三达智。 晓三岁经获于三明。 不着三界犹得自在。 于彼大迦叶告众僧曰。 年少比丘子汝能为众僧使乎。 时贤者不那起住叉手。 受如尊教辄能行耳。 大迦叶曰。 善哉善哉。 比丘。 贤圣众中有是年幼比丘甚为佳矣。 说是则已颂曰。 尸利若干种众花光盛耀疾速往到彼如蜂採软香桥桓钵神通所止而有胜如理承众教宣化如是意大迦叶之等众僧遣吾告于此兴僧事速来至于期于是贤者不那。 从众罗汉受是命已。 譬如金翅鸟跃出龙宫。 如人眴顷到桥桓钵所。 稽首礼足谈语问讯。 便说颂曰。 寂然善哉性乐定灭调顺志净迦叶净及余尊自在合会有僧事最兴佛无量彼因欲命具来下见众胜于是贤者桥桓钵。 闻不那言一时心念谓不那曰。 仁者不那。 有比丘僧得无斗变诤讼之事。 十力所转法轮之教。 众邪异道无乱之乎。 外道畜生如惊鹿辈。 得无欲以坏于佛法邪。 党得无以萤火之明欲障日之光耀乎。 得无以非寂志见沙门像。 无梵志行自谓清净。 又不那仁者当说。 佛告比丘众教而卿反谓迦叶之等比丘之众将无大哀。 世尊般泥洹将无演慧。 世珍不见异道。 挠乱正法之教。 傥无十力转法轮王自在非常。 忽而不见将无大哀。 安隐一切救护众生。 寂而不起佛日不没乎。 佛喻月光得无罣碍有覆蔽。 将无道树觉意生花兴盛之好。 沙门果实归于无常。 世间大灯得无非常风灭之耶。 得无非常水灭于佛火。 傥无愚痴子诤乱佛教。 将法轮义追返不还。 无佛月耀光明为尽。 将阿须轮障大光明。 尔时贤者不那曰。 唯桥桓钵佛船已坏慧山已崩。 诸持法之等亦欲灭度越彼世间桥桓钵曰。 恶人得无合斗变诤。 云何于世间得闻正法于是而寂。 谓不那曰。 以为拔要余在无要。 离如来光世间无复威神之耀。 当往何求即时颂曰。 世间以为空无佛无所乐阎浮利何索便于是灭度于是贤者桥桓钵。 取钵衣服与不那曰。 以奉圣众宣我声曰。 一切众贤者。 悉愿忍以于善哉义尊之无放逸。 贤者桥桓钵说是以竟便而灭度。 灭度已从身出火还自阇维。 如大积薪燃炬矣。 阇维以竟。 便于空中于四流泉来下灌身。 水清且凉。 其色如水精瑠璃之色。 彼流水自然有声而说颂曰。 第一流水曰。 智慧住生死不当信浮云无常坏金刚佛山王已崩第二流水曰。 所有常动摇用畏勤苦害不自在舍己佛叹灭度安第三流水曰。 如是无放逸所作成其身无数恼害扰如燃灯疾灭第四流水曰。 众中最有胜当为稽首礼尊者桥桓钵至于般泥曰乐从佛十力愿随而灭度譬如六牙象其子慕逐母于彼稽首礼一切贤圣众唯愿尊上僧原我之所咎于是贤者桥桓钵灭度之后。 贤者不那便取衣钵。 如弹指顷即时来还。 以奉众僧次第礼竟。 便说颂曰。 人中之最尊大哀而寂然桥桓钵闻之应时便灭度于彼稽首礼一切贤圣众唯愿尊上僧原我之所咎说是以后便自灭度。 于时一切众僧。 皆计非常须臾。 思惟正经戒律诸法之解。 即悉赴会比丘僧。 尔时贤者大迦叶告阿那律曰。 仁者且观是众会中。 谁有淫怒痴缚结未解恩爱阴盖。 须学戒辨凡夫聚会也。 时阿那律察坐讫白大迦叶。 有比丘名阿难。 世尊侍者方当学成彼来会此。 于是贤者大迦叶。 谓贤者阿难。 汝且起去。 我等不与卿共结经要。 阿难报曰。 愿尊者大迦叶欢悦我不缺戒。 亦无邪见亦不坏业。 亦不失行亦不犯众。 迦叶报曰。 唯且阿难卿侍如来亲近。 上尊无有缺戒何足为怪。 又仁谓言。 我无所犯。 起取证舍勒来。 我当计卿前后过罪。 于是大迦叶适起此心。 三千世界六反震动。 百千天人住于虚空举声称。 怨哉此大迦叶。 何以出辞乃尔。 于时贤者迦叶谓阿难言。 仁者云何谓无所犯。 何故从佛求令女人出家为沙门。 阿难报曰。 唯大迦叶。 世尊母终时。 摩诃摩耶瞿昙弥。 勤苦养育躬奉世尊。 为菩萨时乳哺令长。 欲报其恩故求令作沙门。 愍念亲族欲令得度。 是故求佛令作沙门。 又闻过去诸佛平等觉有四辈众。 我念世尊法教之化得无减少故。 从佛求使作沙门。 尊者迦叶曰。 唯阿难是为不足达孝报恩。 如来法身供养之德。 令女人作沙门者。 譬如成就稻田。 天大雨堕雹而破坏之。 佛正法者本当久立。 坐于女人出家作沙门令住千岁。 又阿难汝言我用愍念亲族之故求为沙门。 是为不应沙门之法。 以有亲族恩念故矣。 又阿难汝言过去诸平等觉。 具有四辈故求为沙门者。 尔时世人淫怒痴薄无有缚结。 志乐空闲心无瑕秽。 岂得比之今时人乎。 是为一过。 下算着地。 又阿难汝复有过。 又世尊所说。 其有精进获四神足者。 便能自在住寿一劫若复踰劫。 汝何为不从世尊求哀愍伤世间。 阿难答曰。 唯尊者。 时魔波旬挠扰我意故不从佛求哀耳。 迦叶答曰。 是为大过。 何谓侍于无欲当降魔力反从魔教。 是为二过。 阿难汝且不识是过。 汝复有过。 世尊诃汝汝时恨言他。 犯他坐是为三过。 次复有过。 汝以足越世尊金缕织成衣。 是为四过。 阿难次复有过。 世尊临般泥洹时。 欲至双树从汝求水而不与之。 是为五过。 汝复有过。 时佛世尊说诸杂碎随顺禁戒。 汝亦不念为当来人分别问之。 是为六过。 汝以世尊阴马之藏示于众人。 是为七过。 阿难汝复有过。 何以故。 世尊紫磨金色示于女人。 令上啼哭泪污其足。 是为八过。 阿难汝复有过。 是众会中无淫怒痴。 而汝独有三垢之瑕。 汝方当学成其道。 化众所作已办而汝未达。 是为九过。 且起出会。 终不与卿共结经也。 贤者阿难普察四座。 悲哀呜呼甚毒何因乃尔乎。 我身今日已离如来无救无护。 目不覩明世间为冥。 又贤者大迦叶。 其佛世尊临灭度时告阿难。 汝莫啼悲兼以我累。 于大迦叶今偶小误而不相原。 唯仁者迦叶悦豫意解后不敢失也。 时尊者迦叶谓阿难曰。 汝莫啼哭仁功德本以普具足。 我等法要会当如言。 直谏之辞不得不设。 阿难且起吾不与卿共结经要。 于是贤者阿那律谓大迦叶。 我等云何违离。 阿难佛之侍者。 博闻总持积要之藏。 次佛第三而结经要乎。 尊者大迦叶曰。 吾等不与阿难方学之类。 俱共结集经义法要。 阿难且起自退而去。 吾与成就阿罗汉等乃俱结经。 于是阿难起坐悲哀。 顾视众比丘忧色而出。 应时其夜彼祇支子。 为示闻解断一切结。 得罗汉道逮三达智果大神通。 诸罗汉众异日共会无数百千。 如阿须伦舍月之光。 其明照耀普现世间。 阿难心悦脱诸瑕秽所作已办。 尊者迦叶曰。 善哉善哉。 阿难卿逮平等吾心欣踊。 世尊所谓累教者今已度卿耳。 如是顺次得断诸漏。 又汝阿难其佛世尊。 讲说法眼蒙仁博闻持法之恩当今永立。 于是颂曰。 彼佛住世尊所至为第一悉有如人民道术不齐游于是甘露味为至普贤人佛定灭寂然以故教化希于是诸耆年谓阿难曰。 汝当住须结集正经法律众法之解。 于是众会无数百千告阿难已。 念法恭敬具足玄广。 普察比丘思佛功德而不可限。 于是颂曰。 此比丘众胜以违远佛德不复有威耀如空离日光于是贤者阿难即观师子之座。 众比丘僧周匝围绕。 如师子王处众师子。 阿难坐已。 贤者大迦叶为阿难说颂曰。 大智愿说之安住子唯讲何所之经卷世尊最先说迦叶为阿难说是偈适竟。 阿难意即得佛觉而念经道。 无所畏惧亦不动摇无所疑难。 遥向世尊般泥曰处。 一心叉手便口颂曰。 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捺仙人鹿苑说具足法轮经众尊甚多悉共劝助。 乃上师子座如师子行第一说言。 闻如是一时随尊所处所可闻经皆悉诵宣。 时一切众罗汉等闻是言已。 便皆避座下处于地。 心念如是呜呼无常力。 吾等自覩如来说法适尔近耳。 今日云何听闻如是。 尔时真人说此颂曰。 咄三界恍忽如月现于水譬如彼幻化犹芭蕉无坚三界无等侣功德最清净佛者常有终忽乖如风起尔时贤者大迦叶。 须臾间禅思便嗟叹曰。 呜呼终力一切无脱。 于是颂曰。 不顾无智者亦不护有智脱与及未度无有不归尽不以言咒济不用麁辞免世间死等耳同如海水咸于是大迦叶。 从阿难闻是言已。 便殷勤受转法轮经。 告阿若拘隣五比丘。 汝等所受如是不。 答曰若斯如是。 比类结集正经藏。 结集律藏结集诸法藏。 结集经时。 诸天即来住于虚空举声称曰。 众生为阿难示现诸教禁造集正法经哀愍众人民于是精集行释迦文善导未来及现在为得第一定于是结集正经律禁诸法解已。 尊者大迦叶即说颂曰。 是为哀愍人所建法经卷结集十力教则为无有量其世间邪见及念窈冥灭其光照耀远冥中燃大灯迦叶结经 发布时间:2025-05-20 04:16:0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