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内容: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有于阗国来。 六代王已过至第七代王。 名日毗左耶讫多。 治国之时。 彼国有寺。 名萨迦般罗诃郍。 去此寺不远有一山谷。 名娑迦耶几郍。 彼山谷中有一罗汉。 彼有苾刍弟子。 从其师所。 以学律仪。 后见月藏菩萨所问经。 及圣教已。 即问尊师罗汉曰。 佛灭度后。 于阗疎勒及与安息。 如来像法窣覩波等。 几时住世。 谁当毁灭。 究竟至其何所。 愿为解说。 时罗汉即□□日□□□□□□□□□释迦牟尼如来灭后。 彼法影像及以塔庙。 二千年在世。 然后灭没。 于阗等此三之国。 汉与赤面.苏毗.突厥。 回鹘等贼。 动其干戈而来侵损。 是故佛法以渐衰微。 毁灭塔寺。 众僧资具亦皆断绝。 此三国中。 安息疎勒不行法贼被侵。 故扰塔寺。 多分焚烧。 毁灭皆悉。 空弃诸寺。 众僧多分移从于阗国。 于阗塔寺。 五百菩萨常护持。 故二百五十以出家仪。 二百五十在于俗徒。 受生护持。 牛头山寺。 贤劫一千五佛常当履践。 以为宫殿。 为诸贤圣威德慈悲加持于阗塔寺妙法。 故行法人多于余国。 久住于世。 尔时诸国王等。 为欲取于于阗国故斗诤纷纭。 何王得者。 即与于阗作大施主。 不毁不灭。 常当供养。 当尔之时。 赤面国王有大威势。 多侵余国。 以为自境。 尔时有一菩萨。 于赤面国受生。 为王于自国内广行妙法。 从于他国。 请其法师及经论。 赤面国中。 建立精舍。 造窣堵波。 度□□众。 国王大臣并诸国人。 广行正法。 尔时于阗属彼赤面王。 故广行正法。 建立塔寺。 置其三宝人户田园。 兴大供养。 赤面国王。 七代已来以行妙。 此七代王。 于余国中所有三宝及塔寺处。 不起恶心。 亦不损害。 尔时于阗众僧。 如月藏菩萨受记经中所说。 多分信心渐薄。 不于戒法。 求世利誉。 入于王臣谋密之事。 令其正法渐渐衰秏。 尔时王臣及以子孙。 退失净信。 常住所有一切诸物。 苾刍秏己用。 故于阗塔寺正法常住所属诸物。 不同往日。 渐当衰秏。 国王大臣。 于出家众不生欢喜。 后于异时有一菩萨。 为赤面国第七代王。 彼王纳汉菩萨公主以为妃。 后将六百侍从至赤面国。 时彼公主极信佛法。 大具福德。 赤面国王亦大净信。 过于先代。 广兴正法。 如是之时。 于阗国王年少不行佛之正法。 先诸苾刍曰。 不然归俗。 不然随意。 出向他处。 以逼逐故。 一切众僧集拶摩寺。 评议是事。 时寺内众前。 忽现七分金宝之食。 五千苾刍王断其食窘急之者。 易彼金食为三月粮。 当尔之时。 或有归俗。 有不归俗。 往他方者。 别离父母亲戚眷属及本生国。 极生忧恼。 放奔大哭。 僧徒众会。 进路往至牟吽寺中。 彼处有一大窣堵波。 有大净信□伯神王。 开折彼塔。 出一金捥盛满珎珠。 以施众僧。 复更有余净信施主。 办众资具。 以施其僧。 如是次第众僧渐次至奴卢川。 以彼珎珠为半月粮。 尔时众僧至奴卢川。 在宋多纥恭娘寺。 时多闻天王及功德天变为夫妻。 住在彼处。 敬白僧言。 我等作福。 愿垂纳受。 半月已来设大施会。 恭养僧众。 功德天女出一衣袖金宝之钱。 以施众僧。 是时僧众俱从赤面大番之国行至破山。 遇守关人留难不放。 而作是言。 余处有路。 一任当往。 尔时多闻天王自变其身为一白犛牛有其嵴疮并有桊紖。 众僧见之互相谓曰。 此嵴疮犛牛是人之畜。 此往何处。 随后当行。 时彼犛牛以引直路于四五间一切众僧至赤面国萨毗之境。 时萨毗军当道节度多闻众僧从西来至。 走白赤面王知。 尔时彼王夫人闻多众僧失土波迸。 白其王曰。 我办畜乘及以资具。 愿请众僧。 来至赤面国。 王亦许之。 以办畜乘。 便迎众僧。 至赤面国。 时赤面国王公主侍从供养礼拜。 问众僧中善解三藏诸大德曰。 除汝更有波迸者不。 诸三藏大德谨对之曰。 安息.疎勒.勃律.加悉蜜国。 有如是众多僧众。 波迸流移现在彼处。 即便发使迎请众僧至赤面国。 时赤面国置七所寺。 办诸供具。 常住人户倍胜往曰。 安置众僧住在七寺。 后经三四年。 公主心上有恶疮出。 病苦之时。 公主白王。 妾因此疾终不得免。 所有僮僕及以财物。 愿施三宝。 王亦许之。 六百侍从悉放出家。 然后公主命将终尽。 公主终后。 赤面国王境界之内。 豆疮病起。 大臣百官并诸子孙而死者众。 时彼群臣而集会之白其王曰。 王国界内。 先无如是疮苦病恼。 今诸波迸戎夷僧众来到此处。 公主崩逝。 大臣百官多有死者。 是故此诸出家之众。 不留王界。 理合驱出。 王先之日。 合驱不驱。 委细详之。 群臣同心。 乐驱众僧。 以白王知。 欲驱众僧出于王界。 是时赤面国王境内旧住苾刍瞋恚而言。 若以驱逐此诸僧。 我等亦皆不住于此。 诸臣恚言。 汝等亦当随意而去。 公主来至赤面国后。 汉王兴崇道士法。 故一切汉僧悉皆来至赤面国界。 如是之时。 彼界众僧。 赤面国内所有舍利圣教经论供养诸具常住财物。 尽皆齎持。 往至于西大乾陀罗国。 当尔之时。 汉与赤面婆罗行国于阗国等直至恒河。 像法灭没更无有余。 恒河彼岸俱闪弥国像法三月住世。 最后灭尽。 一切僧众至乾陀罗界伊罗叶龙王所住海岸。 三宝威力。 彼海腾波。 龙王思惟。 我所住处何故腾波。 以天眼观知释迦牟尼如来圣教像法近灭末后见僧之期。 自变其身为一老人。 从海而出。 礼彼众僧。 以问之曰。 如是众僧从于何来。 往至何所。 众僧答曰。 我等本居赤面国界。 施主无信。 毁灭常住及精舍。 故我等往至大乾陀罗国。 龙王问曰。 众僧极广。 有何粮食。 大乾陀罗国绕海而去四十日余。 始达彼处。 今现众僧唯有二十日粮。 云何达彼。 众僧闻已。 皆大啼哭。 龙王见已。 极生忧恼。 语僧众曰。 此有直路。 有其蛇桥。 能上往者速达彼处。 作是语讫。 老人不见。 时彼龙王现一登山之路。 自变其身为一大蛇。 海上作桥。 作是思惟。 我今若度此诸僧众。 先作恶业。 今受傍生之身。 亦可得脱。 发是愿矣。 便置蛇桥十五日余。 众多人畜于上而过。 蛇桥之上人畜过时。 或有堕水而命终者。 如是人畜往来去故。 其蛇嵴背破裂毁坏。 血流而雨。 海变为血。 众多僧众于蛇桥上而往过。 时末后余残赤面留难而不放过。 然后大蛇堕于海中而命终已。 得生兜率陀天。 海亦枯竭。 尔时僧众到乾陀罗国。 彼国之王具办供具。 二年供养各令安乐。 经二年已。 彼王舍寿。 王有二子。 一信佛法。 一行外道法。 后争王位。 其时僧众为信法王子作用傥。 故彼得胜已而绍王位。 彼王统治之时。 加僧俸禄资缘具足。 经半年已。 有一苾刍。 杀却彼王。 自绍王位。 乾陀罗国一切人众。 一时而反杀苾刍王。 诸余僧众尽皆驱逐。 出王界外。 故乾陀罗国像法亦灭。 一切僧众波迸流离。 向在余国。 如是之时。 西方国王.北方国王.叶婆那王等禄福胜前。 此三国王会盟一家。 时彼三王化治西方及北方等。 时彼三王各将十万兵攻俱闪弥国。 王以灭三十万兵及其王等一不余残。 尔时俱闪弥王为欲忏除杀众兵罪。 召请阎浮界内一切众僧。 至俱闪弥国。 后因众像自内斗诤。 遂互相杀一无余残。 故阎浮界佛之像法从兹灭尽。 一一广明如月藏菩萨受记经说。 释迦如来般涅槃后经五十七俱胝六兆年岁。 慈氏世尊现娑婆界。 化治有情。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因缘一卷 发布时间:2025-05-20 04:15:4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