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放生,启人慈悲之心,福寿长者所为也 内容: 《大藏经》里面强调,慈悲不只是不杀害人,还要爱惜物命,放生施食。 早上同仁在那里喂鱼,这就是施食。 今天要讲“慈心于物”,他们有感应,就先表演给大家看。 而且,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现在也要教育孩子,苍蝇、蝴蝶、蚂蚁、鸟雀,都不能杀害,不能伤害。 假如从小不懂这个道理,伤害这些生命的时候,还会增长杀机、残忍的心,长大了就不知道什么是仁慈、宽恕,什么是感同身受。 所以我们说教育是“长善救失”,你不导正他错误的行为,他会伤害很多生命,提不起仁慈心,而且铁定折很大的福报。 因果在我们这一生就观察得到。 像我,身体不好,跟杀生有关。 小的时候还爬上树去抓金龟虫,结果,从树上掉下来,地下就有一个玻璃片等着,刚好扎到。 血流得很多,一厘米多的伤口,到现在疤痕还在。 有一位仁慈之人交代他的仆人,浇泼热水的时候,要先看看有没有生命,烧柴、扫地的时候,都要不伤害生命。 假如这么细腻,这是仁厚之人,一定有厚福。 《阴骘文》里面有句话,让人很感动 :“举步常看虫蚁”,走路一抬起腿来,留意不要踩到生命;“禁火莫烧山林”,到山上去玩的时候,特别小心用火。 不小心,星星之火烧起来了,整片的生命可能都危险了。 故意放火的,果报一定很惨,罪业太重了。 这些都应该教孩子。 见到众生有生命危险,比方飞蛾扑火,虫子堕到蜘蛛网里面去了,鸟雀被伤,蝼蚁被踏,鱼虾被网,这些情况刚好遇上了,“方便救护”。 一些生命还能活,买下来放生,这都是“福寿长者所为也”。 因为看到众生的苦难而生起大悲心;因为大悲心起,才能证菩提;因为菩提心,成正等正觉。 所以,“劝人放生,则启人慈悲之心,为永劫长乐、长寿之善因;劝人杀生,则启人残忍之心,为永劫冤冤相报之本。 ”假如我们这一生诸事不顺,常常跟人冲突,跟这个可能都有关系。 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汉朝杨宝,九岁的时候看到一只黄雀被鸱鸮(鸱鸮就是猫头鹰)扑打,受伤掉在地上,地上又有很多蚂蚁在咬它。 这个九岁的孩子看了,很不忍心,就把它救起来,养在箱子里面,等到它伤口好了,羽毛也长出来了,就把它放了。 结果没多久,就梦到有一个黄衣童子(他救的是黄雀),跟他作揖礼拜,感谢他。 它说 :我是西王母的使者,要前往蓬莱,结果遇到这个厄难,幸亏你救了我。 然后送了他四个玉环,告诉他,你的子孙都能做到三公(皇帝的老师),而且洁白就像这个玉一样。 讲完就不见了。 后来杨宝生了杨震,四知堂从这里来的。 所以,四知堂有这么殊胜的果报,跟什么有关? 爱护生命。 最后又生秉、赐、彪,四代三公,并以清白传家。 明朝沈万三的故事大家也应该都很熟悉。 他看到有个人抓了数百只的青蛙要杀,不忍心,全买下来,放到池子里了。 结果有一天他经过这个池子,看到整群的蛙围在一个瓦盆旁边,他就很好奇,就把这个瓦盆拿回去用了。 结果洗手、洗脸的时候,有一次戒指掉在盆子里,隔天再用的时候,盆子里都是戒指。 聚宝盆啊! 他很惊讶,再试,结果金子放进去,隔天又长金子。 所以后来他富可敌国。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其实最主要的是说他有福报,救了几百条的生命,很不简单。 发布时间:2025-09-30 08:46:3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