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才是真正的慈悲! 内容: 这,才是真正的慈悲!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 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 这里是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人的一生是寻觅爱暖的历程,幸福来源与自己对于自己的认可,自己与他人相处的和谐。 佛是真善美的化身,对于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佛的启示是:“无我”与“慈悲”。 要做到无我和慈悲,最为基础的就是“同理心”。 这是一种对于他人的世界感同身受的灵性和觉悟,更是无边的智慧本源。 1爱人者,人恒爱之都说现代社会人情冷漠,那么如何建立内外和谐的小宇宙? 佛陀教导了我们顺行天下的正念:同理心。 那是一种对于他人的世界感同身受的灵性和觉悟,是佛陀言传身教给众生无边的智慧,更是我们平凡人生的幸福小窍门。 因为有同理心,待人接物就能将心比心,有助于与他人建立共鸣和信任,是美满家庭和和谐社会共同的基础。 近日读到一则佛陀的故事,才发现佛陀的境界更高更远,臻于化境。 故事中佛陀遇到河边玩耍的孩子们,他们在玩弄小鱼。 鱼儿痛苦挣扎然而逃脱不了。 佛陀只问了一个小问题:“你们怕痛吗? 小鱼儿在喊痛呢”! 孩子们灵性善意顿生,放生小鱼。 佛陀进一步开示孩子们:我们肯定不希望年纪大的孩子欺负我们,自然它们(鱼儿)也不希望我们去欺负它们。 所以不要伤害别人! 这里的“别人”是指弱势群体。 与孟子的宗旨一样“爱人”,但是佛陀的发心是“无我”和“慈悲”,而非“人恒爱之”的获得。 2爱人无我,慈悲众生弟子问达摩禅师: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达摩禅师回答的境界中,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 无我和慈悲,正是同理心的佛学启悟,正是我们凡夫俗子追寻幸福之路的一盏明灯。 同理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触碰到了你的感受,进入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无求回报。 纯净的同理心才是真正的无我和慈悲,才是佛性。 历史是由红墨水写成的,真实的世界盛行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但是在一片血色黄昏中我们依然能找寻到佛性的美,哪怕很微弱很渺小,但是终究传承至今,生生不息。 《楞严经》云“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食众生肉”。 然而明代破山和尚面对李立阳即将屠城前的一句戏言:只要和尚吃肉,便放过渝城百姓。 他毅然破戒以救众生。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此刻他就是佛祖的化身。 凡夫俗子的个体小悲,仅仅爱惜自己,或者只爱自己与至亲,不见同理心,没有同情心,就会对他人对于外界制造很多痛苦,如同尚未放生的孩子们。 佛家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体现的就是佛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情怀。 凡人就是悟道前的佛,待人处事多多换位思考,从纯净的同理心出发,与人为善,不求回报,日行一善,终能成就最美善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5-09-28 13:40:0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