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附录二:宋·苏东坡序 内容: 附录二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朝奉郎新差知登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借绯苏轼书《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 故谓之佛语心品。 祖师达摩以付二祖曰。 吾观震旦所有经教。 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 祖祖相授以为心法。 如医之难经。 句句皆理。 字字皆法。 后世达者神而明之。 如盘走珠。 如珠走盘。 无不可者。 若出新意而弃旧学以为无用。 非愚无知。 则狂而已。 近岁学者各宗其师。 务从简便。 得一句一句偈。 自谓了证。 至使妇人孺子抵掌嬉笑。 争谈禅悦。 高者为名。 下者为利。 余波末流。 无所不至。 而佛法微矣。 譬如俚俗医师。 不由经论。 直授方药。 以之疗病。 非不或中。 至于遇病辄应。 悬断死生。 则与知经学古者。 不可同日语矣。 世人徒见其有一至之功。 或捷于古人。 因谓难经不学而可。 岂不误哉。 《楞伽》义趣幽耳少。 文字简古。 读者或不能句。 而况遗文以得义。 忘义以了心者乎。 此其所以寂寥于世。 几废而仅存也。 太子太保乐全先生张公安道。 以广大心。 得清净觉。 庆历中尝为滁州。 至一僧舍。 偶见此经。 入手恍然。 如获旧物。 开卷未终。 夙障冰解。 细视笔画。 手迹宛然。 悲喜太息。 从是悟入。 常以经首四偈。 发明心要。 轼游于公之门三十年矣。 今年二月过南都。 见公于私第。 公时年七十九。 幻灭都尽。 慧光浑圜。 而轼亦老于忧患。 百念灰冷。 公以为可教者。 乃授此经。 且以钱三十万。 使印施于江淮间。 而金山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曰。 印施有尽。 若书而刻之则无尽。 轼乃为书之。 而元使其侍者晓机。 走钱塘。 求善工。 刻之板。 遂以为金山常住。 元丰八年九月九日 发布时间:2025-09-26 12:03:5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