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何单从戒杀与放生来探讨因果 内容: 为何单从戒杀与放生来探讨因果上一章说到每一种善恶行为,各有应得的果报,这是一个原则。 现在是科学时代,一切讲求证据,只有说理而无实证,不易令人相信。 本来佛经上以及我国历代佛书及善书,都有很丰富的因果报应故事。 但是许多人较少机会阅读这些佛经与古书,既使读了,也常因那是古人的记载,年代久远,较少亲切感,甚至怀疑它的真实性。 其实因果定律亘古不变,因果报应的实事,也是古今相同。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书第三、四篇列举出近代发生的杀生恶报与戒杀善报真实事例,作为证据,藉增信心。 如前所言,善有十善,恶有十恶,想要把各种善恶行为的报应实例都加以收集,大非易事。 而且人有羞耻之心,即使作恶,不欲人知,若将当代人的偷盗、邪淫等大家认为不名誉的事,笔之于书,有违古人隐恶扬善的教训。 因此选择大家认为无关名誉的杀生恶报实例,作为证明因果报应确实存在的最好证据。 藉此推彼,此真则彼真,各种类的善恶报应也就无可置疑了。 而且时处今日,物质文明越进步,水火灾、交通事故、工业灾害等意外横祸越加频繁;更因许多人的心性凶暴,导致绑票、杀人、枪击、械斗以及刀兵战乱,时有所闻,这一切照因果律来说,都是由于众生的杀生罪业所感招而得的苦报。 此时此刻,提倡以及实行全面性的戒杀,乃是弭灾止难、导社会于祥和的应病良药。 此乃本书以戒杀为主题之最大意义所在。 蜗牛民国 丰子恺闲看蜗牛走,亲为筑坦途,此君家累重,莫教步崎岖。 发布时间:2025-09-26 09:11:3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