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佛念多于杂念,这比什么都重要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佛念多于杂念,这比什么都重要佛念多于杂念,这比什么都重要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90集(净空法师) 「《弥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下面念老有注解,「菩提正道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此即成就菩提之亲因。 因者,种子也。 乃成就菩提果之种子,故名善根」。 这是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的,专门对修净土的,专门对希求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对这种人讲的。 所以劝我们发心,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净平等觉的心,我们把上面加真诚,下面加慈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与它相应,不违背它,这就是菩提心。 当然最重要是第一个真诚,如果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还用虚伪,错了。 所以这个菩提心,不是说我念佛的时候用真诚心,我对人,人家用什么态度对我,我也用什么态度对他,错了。 别人骗我、坑我、害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都这种心,我们能学吗? 不能学,你要晓得那是轮回心。 用这种心搞六道轮回,他搞六道轮回,我想到极乐世界去,但是我还是用跟他一样的心,这就叫有愿无行。 你想到极乐世界去,你没有做极乐世界的因,去不了! 不是佛法不灵,是我们自己搞错了。 所以别人欺骗我,我不欺骗他,我用真诚心对待他;别人陷害我,我用慈悲心对待他。 为什么? 他是六道轮回的人,我是极乐世界的人,极乐世界的人怎么可以跟这个世界人一样? 你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就回心转意,这个世间用什么心态对我都无所谓,为什么? 我们在这个世间,这一生叫最后身,下次不来了,最后身。 来生到极乐世界去了,不在娑婆,跟娑婆告别,这是对的;你对这个还有留恋,还跟这个世间人结缘,可麻烦了。 我们跟世间人只结法缘,将来我成佛之后我回来度你们,这个对的,法缘。 没有善恶果报这个缘,这个统统一笔勾消,那我们现前就得清净自在。 所以一定要懂得,心是阿弥陀佛,心是真诚、清净、平等、觉,对待别人一味慈悲,平等慈悲、清净慈悲,这就对了。 一向专念,这个非常重要,这是属于行门,发菩提心是愿,有愿有行,用行来践愿,实践我的愿望,这一向专念。 所以一定要学,在一天当中睡觉不算,从你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佛念多于杂念,这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我们的比例,能够做到佛念十分之八,杂念十分之二,你就决定得生。 不但决定得生,你想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就能走,想多住几年也不碍事,你念佛功夫成就了。 如果我的杂念跟佛念是一半跟一半,百分之五十跟百分之五十相比,一半一半,往生未必有把握,那要靠临终的缘分。 如果我们的功夫是六比四,我每天的佛号百分之六十,杂念百分之四十,应该可以往生;再提升,佛念百分之八十,妄念百分之二十,你就自在往生。 这个事情要干,这个事情是真的,其他这个世间事全是假的。 能舍要舍,该舍要舍,不再干糊涂事,一心一意只求往生,除往生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 这就是成就菩提亲因,亲因就是种子,成就菩提果的种子,叫善根。 「又《大悲经》曰: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这就说到念佛人,净土宗的善根是什么? 就是念佛。 古大德有个比喻,念佛功夫要念到什么程度? 比喻当中说,生处转熟,熟处转生,你就成就了。 我们现在一般人,熟是什么? 杂念,不知不觉一天到晚会杂念起来,熟了;佛号,佛号生疏,老是忘掉,提不起来。 佛号生,妄念熟,现在把它调转一下,怎样把佛念搞熟,把自己习气搞生疏,这样一调转功夫就成就。 这个说法说得很好,熟处转成生处,生处转成熟处,给它来个改变。 这改变首先欲望放下,对这个世间没有欲望,你才能转得过来;如果对这个世间有欲望,对欲望有贪恋,那就太难太难了。 怨恨还要报复,记仇在心,这个很难转;这个世间恩恩怨怨要一笔勾消,统统放下。 对于这些亲怨用一个心,感恩的心,清净平等感恩的心来对待。 在娑婆世界,我们纠缠了不知道多少生多少劫,现在我觉悟,不干了,感谢大家,我走了。 要有这种态度,要有这种心情,真放下了,这样的心情你去念佛,佛就能转生为熟。 所以总得多想想办法。 经教听,好,为什么? 帮助我们觉悟,听经就是修行,听经也就是念佛。 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忆佛念佛是因,必定见佛是果。 忆佛,读经是忆佛,我们常常想到极乐世界的庄严,常常想到阿弥陀佛的恩德,这是忆佛。 念佛就是称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不要间断。 为什么? 间断,杂念就进来。 用这个方法把杂念放下,因为杂念太熟,不念佛它就起来,所以用念佛这个方法把杂念念掉。 不念它又来了,那就总得要念,念熟了,什么叫熟? 没有杂念叫熟了,没有杂念只有佛念。 这就像《大悲经》里所说的,「一称佛名」,这个一称就是一向专念,「以是善根入涅槃界」,生到极乐世界就是入涅槃界,生到极乐世界的殊胜说不尽! 到那个地方,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在西方极乐世界生活待遇,我们讲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活待遇跟法身菩萨平等,比欲界的六层天超过了,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不能比,与四禅天也不能比。 这些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享受,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93集(净空法师)往生真正的条件我们不能不知道,真正条件不是形式,佛讲得清楚,「心净则佛土净」。 我们《无量寿经》上把这个条件限制出来了,三等,清净心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生方便有余土,后面那个觉是大彻大悟,生实报庄严土。 你看,条件都讲得很清楚,在经题里头。 这后面两个我们拿不到,前头一个要拿到,就是一定要有清净心。 清净心的修法,我也讲过很多次,什么最清净? 阿弥陀佛最清净。 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六道里头没有,十法界里头也没有,十方三世诸佛刹土里头也没有。 哪儿有? 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那儿有。 所以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跟西方极乐世界相应,西方世界是净土,是一切诸佛净土里最殊胜的净土,念这句阿弥陀佛就修最殊胜的净土。 我们现在修这个净土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 杂念太多。 所以我们得好好算算这个帐,一天二十四小时,我有多少小时在念佛,阿弥陀佛,有多少小时是杂念。 如果我们的佛念超过杂念,你就向著净土了;如果杂念多过佛念,这一生往生有问题,没有把握往生。 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念佛要超过十二个小时,不一定要口念,心里有就行了。 经上讲得很清楚,「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是我心里有佛,常常惦记著佛,心里有佛。 口里虽然没有念,心里真有,那叫念佛。 念佛是心里有佛,心里没有佛,口念不行,不管用。 所以,中峰禅师在系念佛事里讲了两句话,那两句话讲得真好! 说「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 这两句话把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讲尽了。 发布时间:2025-11-03 10:09:3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