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给你麻烦的人,都是来帮助你成佛的 内容: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佛告诸比丘”:释迦牟尼佛又告诉诸比丘说,“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未来世中,假设有修五戒、行十善的男人,或者受五戒、行十善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能够听到《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这一品,心里没有染污法;净心信敬,而不怀疑。 怎么叫净心呢? 就是心里没有染污法。 什么叫没有染污法呢? 就是在善、恶的事上,也没有分别,也不思善、也不思恶了;于善、恶、黑、白、是、非都不分别了,这就叫净心。 你若在善、恶上,分别这个是善、那个是恶,这个是好、那个是坏,这个是是、那个是非,这个是白、那个是黑;你若生出那么多的分别心来,那就不是净心了。 说那不成为一个死物了吗? 就是叫你成一个“死物”! 你若能在活物上,再能像死物似的,那就是得到这个净心的妙处了! 可惜你无论如何就做不到。 为什么说善恶不分别呢? 你若一分别,这提婆达多就是一个最坏的人;可是你要知道,这提婆达多的确是一个大菩萨,他要在反面上、在相反的方向来度人,所以这叫一个净心。 什么叫信? 就是你信生生世世所遇着反对你的人,或者给你苦头吃的人,这都是帮助你成佛的;这又好像在大冶洪炉里来炼一样,炼得你习气毛病一点都没有了,心性就像棉花那么柔软,这就叫真信,也叫深信。 你知道,给你麻烦的人,都是帮忙你修行的人;你若没有麻烦,怎么会显出来你有忍力? 就因为有一些个麻烦,所以证明你不动心了,无动于衷;就心里头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 你看弥勒菩萨“老拙穿衲袄”那一首偈颂,前面讲过了;那一首偈颂,它并没有一个“忍”字,没有说“我就是忍辱波罗蜜”,就是根本没有这回事,所以不需要说出“忍”字来。 这是一个“信”,你要相信:反对你的,都是帮助你成佛的。 敬,也有它的意思。 你所遭所遇的怨──对你有怨憎会苦,老给你很多麻烦、很多烦恼,你应该怎么样想呢? 应该想,这真是帮助我的善知识! 若不是真善知识,他为什么要现最恶的人这个样子呢? 所以,你遇到这一种给你烦恼,给你麻烦的,你都应该当善知识来看,你一定要恭敬的。 我再给你们举一些个比喻,来形容这个意思。 好像钟,人用棍子一打它,它响了;若不打它,它就不会响的。 你想一想:“是不是也就因为它能响,所以人才打它? ”这个精金,就需要用火来烧炼,它才会变成精金──那个最好的金子;不经过火烧,那个金子成分就没有那么好。 梅花非常的香,冬天开的那种腊梅花,那股香气都香得很远很远的;为什么呢? 因为经过了一番寒冷,所谓“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你若受了冻,冻到骨头里去,你就能够得到像“梅花扑鼻”那么香──你离得很远,它就香了,有一股香气。 所以你能把你对面的人看成善知识,这就是真正的恭敬。 好像什么事情呢? 好像小孩子吃奶。 小孩子吃奶的时候,他不会嫌母亲有什么毛病,母亲再丑、相貌再难看,他绝对不会嫌的,他就吃奶。 不会说:“你这么丑怪,我不吃你的奶了! ”没有这个道理。 又好像人到山上去采果子去,采梨、苹果这一切的果类,他不会说:“你这棵树长得那么弯弯曲曲的,我不摘你的果! ”不会嫌的;它怎么样枝叉,他都可以摘果。 你能以有这一种的思想,这就叫“不生疑惑者”,这是不生疑惑的人。 你对这部经典不生疑惑,就好像小孩子不会说他妈妈生得丑怪;和那个到山上摘果子的人,不说这棵树木很弯的,它这个果子我不要了,不会的! 所以你对〈提婆达多〉这一品,虽然说他所行所做是很恶的一个人,但是你不生这种分别心,这就叫“不生疑惑”。 你能这样子不生疑惑,这才是真正的闻慧,也是真正的思慧,也是真正的修慧,真正的修行了。 你能这样子,“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才能不堕落到三恶道里头去。 你能不堕落三恶道,就常常能侍奉诸佛、供养诸佛;你能常常亲近诸佛,自然就能闻到妙法,就可以闻到《妙法莲华经》;你闻到《妙法莲华经》,就会莲华化生。 所以这经上才说:“不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 地狱就是最恶的人受罪的地方,做饿鬼是最辛苦的。 为什么? 想吃东西也吃不着,明明看见这东西可以吃,但是一到口里,就变成火了,没有法子可以咽到肚头里去。 畜生,就是所有马、牛、羊、鸡、犬、豕,种种畜生。 你若不疑惑这〈提婆达多品〉,就不会去到地狱受罪,不会做饿鬼,不会做畜生,并且能生到十方佛前,所生的地方常常听见《妙法莲华经》。 这《妙法莲华经》不是容易听见的,你看有人本来发心在这儿学佛法,学学就跑了! 这个“跑了”,不能说是他善根不具足;也或者是种种因缘,或者这个人不满意,或者因为太辛苦了,就跑了,或者因为种种情形。 总而言之,虽然有种种的情形跑了,但是这跟善根都有一点关系。 如果善根具足,听《法华经》,绝对不会跑的。 “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或者生到人间,或者生到天上去,受到最殊胜、最美妙的那种快乐。 “若在佛前,莲华化生”:若生在佛前,那时候,会莲华化生。 我们闻《妙法莲华经》,会得到莲华化生。 莲华化生,就是“九品莲华为父母”,不是从男女欲性生出来的,是由一种清净的自性,生到莲华里头;莲华一开了,喔! 成佛了! 现出来你自己的法身。 在佛教讲堂,我们这儿翻译佛法的工作是很忙,早晨很早就起来,晚间很晚休息。 可是在这么忙的期间,必须要做出一点成绩来;不是天天只有这一个“忙”的名,而没有一个“忙”的实。 我希望你们应该为西方人作着想,尽快的把佛法流通到西方的社会去,我们这一生才没有白来! 不要在工作期间,又回到本来的面目那个地方去;本来什么面目呢? 本来烦烦恼恼、争争吵吵这种的思想。 我们现在是做菩提的工作,做觉道的工作;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不要运用自己的烦恼;你若用自己的烦恼,那莫如不修行,莫如退回到本来的地位去。 我们现在做菩提的工作,必须要运用智慧;运用智慧,就是没有烦恼;不能说每一个人都存一个自私的心──“我如何、我如何,我怎样子、我怎样子”。 把这个“我”撇开在一边,打开你那个心地、打开你那个般若智慧,从事工作! 所以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往大体上看,不要用个人的小知小见,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人。 我们把这个事情做得圆满了,那才是我们的成绩。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浅释 发布时间:2025-10-25 10:41:5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