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供养功德的大小看什么? 内容: 供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诚心功德的大小全看你的诚心,最贵重的东西你都可以拿去供养佛,这就现出你有一种真心。 ◎ 宣化上人“然种种灯”:然,就是点燃。 燃种种灯就不是只燃一种灯。 燃种种灯有什么好处呢? 在佛前点灯来供佛,主于眼目明亮,因为你让佛前明亮,因此你的眼目也就明亮,所以眼目明亮都是供佛所得的福报。 如果眼目不明亮呢? 那就是在佛前没有供养过灯。 这种种的灯,都有什么呢? “酥灯”:有酥油灯,就是用牛奶油来点灯。 “油灯”:又有油灯,就是用普通的油来点灯。 “诸香油灯”:又点种种的香油灯,如芝麻油灯等。 在密宗里头有一种法叫护摩,由密宗的金刚上师在那儿念咒,前边点一堆火,或倒一点酥油,或者是用普通的油来点。 有人就拿着衣服或其它供养丢到火里去烧,来供养佛。 据说烧越值钱的东西越有功德,你若拿金子来烧,这供养的功德就很大。 实际上功德的大小不是这样的,不是说你烧黄金功德就大,你烧一块泥巴功德就小。 功德的大小全看你的诚心,最贵重的东西你都可以拿去供养佛,这就现出你有一种真心。 有真心就有功德,并不是一定要烧黄金才有功德。 这个点灯多少有点像密宗的这个道理。 那么说,这些东西一烧就没有了,这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这就是在试验你有没有真心。 你若有真正的布施心,烧什么都舍得,所谓的功德就是这一种舍心。 “一一灯炷,如须弥山”:每一个灯炷,都如须弥山那么大。 “一一灯油,如大海水”:所用的灯油,就像大海水那么多。 这种供养,谁能供养得起呢? 谁可以供养像须弥山那么大的灯柱,像大海水那么多的灯油呢? 《华严经》讲的是法界量、法界性,只要你真心供养,这个量就等于须弥山,这个量就等于大海水,并不一定要用大海水那么多的油来点灯。 你的心若发得真,这个量就等同沙界,就像恒河沙数那么多。 这里说须弥山王,并不是真像须弥山似的,是说你发心大如须弥山,你这供养就等如须弥山;你发心小,供养的功德也就小。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像上边所说的种种供养具,都以具足那么多的数量来常作供养。 以前有一位很穷的人,买了一斤油,到江苏镇江金山寺去供佛,在佛前点灯。 金山寺的方丈是一位明眼人,就是开了五眼的人。 他前一天就预先告诉知客僧说:“明天你把正殿的门打开,大约十点钟的时候,有一位大护法要到这儿来供佛。 他供佛完了之后,请他在方丈室吃斋,不要叫他走了。 你要对这位护法客气一点。 ”第二天知客僧就把各地方也都打扫干净,把正门开开,就等着这位大护法。 这位大护法来的时候,方丈就穿着袍出来欢迎他。 这护法是什么样子呢? 是一个很穷的人,就拎着一斤油要来供佛,但方丈和尚很欢迎他,又请他在方丈室吃斋。 为什么这供养一斤油,方丈和尚就这么欢迎他? 因为这个人一生全部的财产就只够买这一斤的油,他把全部的钱都买了油来供佛。 当时也有一位有钱人在拜佛,一看这个人供佛一斤油,方丈和尚就对他这么好。 第二天,这个有钱人买了一千斤油送到庙上,在佛前点灯。 他想:“昨天那个人才供了一斤油,你都这么好招唿;我供一千斤油,你当然更要好招唿了。 ”殊不知,这次方丈和尚也是预先就对知客僧打招唿说:“明天又有一位护法要来供油,在佛前点灯。 你把侧门打开就得了,就在客堂里留这个人吃斋,不必到方丈室里边去了。 ”这知客僧就照办了,但心里很不明白。 等这两个护法的事情都办完了,这个知客僧就问方丈,说:“为什么那一个穷人送一斤油要打开正门,方丈还请他在方丈室吃斋饭? 那个送了一千斤油的这么有钱,怎么方丈也不亲自欢迎他,也不叫打开正门,就在客堂里留他吃斋呢? ”方丈和尚说:“你知道嘛,送一斤油的这个人,他就只有这么多钱,他把他全部的财产都买油来供佛了。 那个送一千斤油的人钱多得很,不要说一千斤,就是一万万斤油,在他的份上也是很平常的,所以我不需要亲自来陪他。 ”由这一件事情看来,供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诚心。 你的心真诚到极处了就有功德,你的心若不真诚,那你就是供养再多也没有那么多的功德。 【编注】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发布时间:2025-10-23 11:05:1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