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鹿住优婆夷的疑惑 内容: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着佛陀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一早,尊者阿难进城乞食,一家挨着一家地,一路来到了一位名叫鹿住的优婆夷住处。 鹿住优婆夷,远远地看到尊者阿难朝她家走来,赶紧在家中铺好了座位,出门迎请尊者阿难入座。 待坐定后,鹿住优婆夷对尊者阿难提出她的质疑:「大德阿难! 一位已断淫欲,跟一位不断淫欲的修行者,世尊记说他们都往生在同一处,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理解与接受啊! 怎么可以说世尊是知法者呢? 大德! 我父亲富兰那生前已修到断除淫欲,离欲清净,不着香花,远离了凡俗之情,死后世尊记说他已经成就斯陀含果,生在兜率天中,尔后只会再来人间一次,就能成就解脱。 而我的叔父梨师达多,还没能断除淫欲,不过仅止于与自己妻子的正淫就是了,死后世尊也记说他已经成就斯陀含果,生在兜率天中,同样只再来人间一次,就能成就解脱。 怎么断淫欲与不断淫欲的人,果报相同呢?」「姊妹! 别这样说,如来能全盘地了知众生的优劣,你不能。」尊者阿难只能做这样的响应,就告辞了。 尊者阿难回到祇园精舍后,即刻去见佛陀,将鹿住优婆夷的质疑告诉佛陀。 佛陀为尊者阿难解释说:「鹿住优婆夷哪能全盘地了知众生的优劣呢? 阿难!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有两个人,同样犯了戒,随后也都同样地改正不犯了,但是,其中一位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的道理,所以不愿意多听闻正法,也因此而知见不能通达,正见不能具足,不能具备一旦修学时机成熟,便得解脱的因缘,但另一位却能全然具足。 这样,后面这一位当然比前面那位优胜了。 为什么呢? 因为正法的大流,能度化人们趣向解脱。 所以,如果有人,只从表面看到两人都同样的犯戒与改正,就依此而断定这两人的果报都一样,而质疑为何说一人优、一人劣,阿难! 这样的人当然要感到困惑而苦恼了。 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只从表面的持戒圆满,或者贪、瞋、掉举等烦恼的破除,来断定众生的优劣。 阿难! 如果梨师达多也和富兰那一样的持戒断淫欲,那么,梨师达多将往生于富兰那所不能知的更殊胜处,反之,如果富兰那也能成就如同梨师达多一样的智慧,那富兰那也将能往生梨师达多所不能知的更殊胜处。 阿难! 富兰那持戒比较优胜,而梨师达多智慧比较优胜,说来两人都各有尚待努力的不圆满处。」按语: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九九○经》、《增支部第一○集第七五经》、《杂阿含第九九一经》、《增支部第六集第四四经》。 发布时间:2025-10-23 08:30:4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