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什么叫愚痴? 内容: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什么是慈? 慈能予乐;什么是悲? 悲能拔苦。 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七种的难,解除三种的毒,应众生两种的求。 解三毒,就是解除“贪、瞋、痴”这三毒。 众生都有贪、瞋、痴这三毒。 若人多贪,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贪;若人多瞋,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人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这个贪,讲起来也很多。 瞋,讲起来也更不少。 这个痴,也不多,也不少;说它多也不算多,说它少也不算少。 我们就在这个不多不少,解释这一个“痴”。 什么叫“痴”呢? 简单的说,就是愚痴。 什么是愚痴? 就是没有智慧,不明白,见理不真。 见着那个理论不正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不知道究竟它为什么就是这样子。 这是一种愚痴,就是见理不真,见那个道理不清楚。 这个“愚痴”,就是中国王阳明学说所说的,没能“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这个人为什么没有去做呢? 因为他不知道,所以他就不去做;他若知道,就会去做。 有的人就说:“有的人他还没有知道,所以他就不去做;他若知道了,就会去做去? ”王阳明就说,他知道了而不去做,那他还是没有真知道;他若真知道了,就一定会去做的。 王阳明在中国是一位很有名的学者,他的学说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他若真知道了,就一定真会去实行;没有知道,所以他才不去行。 这也就是说,他若真明白了,就不愚痴,就不会做愚痴的事情。 他为什么做愚痴的事情? 因为还没有明白。 所以我说这是见理不真,见理没有见真的。 举出一个例子来讲一讲。 什么例子呢? 譬如这愚痴的人,他就想:好花常令朝朝艳 明月何妨夜夜圆大地有泉皆化酒 长林无树不摇钱这个贪花的人,他生出一种愚痴的心,他说:“我这朵花,永远都是这样鲜艳而不凋残,时时都这样开,天天都这么美丽。 ”那个贪玩月的人,就说了:“明月何妨夜夜圆呢? 昨天晚间那个月是圆的,如果每一天晚间的月都是圆的,你说多好啊! 我天天到外面去看月,一看这种月光辉映灿烂,我也不必点电灯,天然的光辉,又省钱,这多好! ”这不是愚痴的想吗?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 花开,这是生;花谢,这是花的落,也是花的死。 月圆,就有月缺的时候。 为什么月有盈亏? 这是一种天道的循环,也就是表示月是属阴的,日头就属阳的;所以日头天天都是圆的,月就有的时候圆、有时候不圆。 男人就好像太阳似的,女人就好像太阴似的,她为什么仿照太阴? 女人这月讯每月来一次,来的时候,也就是满了;满了之后,女人的血又亏了。 所以女人以血为主,就属于太阴的。 这个太阴,它焉能每天晚间都圆的呢? 这是不可能,所以这是一种愚痴的想法。 好喝酒的人,他就想:“我每天去买酒,买威士忌,买白兰地,这很贵的! 若是在地上有一个水池子,就变成了酒池,这样我想饮酒就到那水池子里取一点酒来饮,这有多方便! ”还有贪钱的人,也就想:“我现在去做工,赚钱非常地困难。 如果每一棵树都变成摇钱树,树上都结有元宝或者美金,我想要用钱,就到那个地方去取,这有多方便! ”但是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都是愚痴的妄想。 还有最简单的一种例子,什么呢? 这个人也没有读书,甚至连小学都没入,中学那更不要提,他就想要得一个大学博士的学位。 你说岂有此理呢! 小学都没读,大学博士的学位怎能就这样给你呢? 他就寻思自己可以得到,这也是愚痴的。 还有一种人,他根本没有种田去,到时候就想收谷,这都是愚痴妄想。 甚至于也没有买马票,到时候他想中头彩,这都是一种愚痴的想法。 可是这愚痴的想法,一般普通人多数都有这种毛病。 那怎么办呢? 有这种毛病就应该把它改了。 观世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这就是一种“大悲”;他又利乐一切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一种“大慈”。 因为大慈大悲的因缘,所以才说这〈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发布时间:2025-10-21 12:36:4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