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饭前三念五观,是吃饭时策励身心的准绳 内容: 肃恭斋法——饭前三念五观不要不知道为什么吃饭? 为什么穿衣? 为什么睡觉?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出家人用饭前有三念,首先用调羹吃三口汤,每一口作一念观想:第一念是“愿断一切恶”。 断恶,包括吃饭时不生分别心,不去分别这个有味道,那个没有味道。 有什么便吃什么,不要拣饮择食,或者打其他妄想。 不要想:“这个地方真不好,吃饭时又不准讲话,很不自由,像坐牢。 我来拜佛,还有这么多规矩,真没趣! ”要是这样想,吃下去也不容易消化。 不要总是找人家不对,“常瞅人不对,是自己苦未了。 ”为什么你不好好地回光返照,反求诸己? 第二念是“愿修一切善”。 要发愿改过一切习气毛病。 修道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第三念是“誓度一切众生”。 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吃饭时又应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先计量自己有何功德来受此供养,又计算农人要经多少劳苦来耕耘这份米粮;应该筹量碗里食粮的来历,是很不容易得来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忖者,度也。 看看自己的德行,是否圆满了? 还是不圆满? 我能够对得起这钵饭吗?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戒备己心,离开过非,不生贪念。 不是说好吃的就多吃一点,不好吃的就不吃。 不要拣饮择食,好吃和不好吃的都是平等,要以此为宗旨。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什么要吃饭呢? 要把它当作良药,资助身体。 汽车没有汽油不能走动,人不吃粮食不能生存。 吃饭不是为贪好味,而是为治饥饿的病。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吃饭不是为了要吃好东西,而是为了修自己的法身慧命,成就道业。 以上五观,是吃饭时策励身心的准绳。 其他日常生活上,例如穿衣、睡觉等,也应该一样。 不要不知道为什么吃饭? 为什么穿衣? 为什么睡觉? 迷迷糊糊,得过且过。 这些都是最切身的问题,应该了解得一清二楚。 恭录自《宣化上人开示录(六)》 发布时间:2025-10-21 10:46:4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