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 内容: 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呢?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于伽耶城 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 转无上法轮尔乃教化之 令初发道心今皆住不退 悉当得成佛我今说实语 汝等一心信我从久远来 教化是等众“我于伽耶城”:释迦牟尼佛说,我在摩竭提国的伽耶城。 伽耶是梵语,翻译为山城,祇桓精舍就离这儿有五里路。 “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我在伽耶城外边的菩提树下打坐。 在一开始打坐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发愿:“我坐到这菩提树下,如果我不开悟,我不起于座。 ”这不起于座,就是不到旁的地方去,只在这菩提树下来打坐。 在这菩提树下,坐了七七四十九天;在第四十九天的晚间,夜睹明星而悟道,在这时候成佛。 怎么叫“成佛”呢? 成佛是不是和众生就不一样呢? 不是的。 成佛也还是和众生一样的;佛也是众生,众生也是佛。 不过,佛是已成的佛,众生是没成的佛。 释迦牟尼佛看见明星而开悟,就叹息,叹息什么呢? “奇哉! 奇哉! 奇哉!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执着,未能证得。 ”释迦牟尼佛说了三个“奇哉”,这叫“三叹奇哉”。 说太奇妙了,奇妙什么呢? 所有的众生,他们都有成佛的种子,有成佛这种智慧,有成佛的这种德行,这种的机会。 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佛呢? 就因为有妄想,因为有执着。 它在前面这儿障碍住了,就好像什么呢? 就好像我们人走路;这个路本来是应该通达无碍的,现在路中间有一道墙,把路给挡上,不能往前走了。 举一个例子,就好像德国柏林那地方就有一道墙;东德的人也不能到西德去,西德的人也不可以到东德来,这就有一道障碍物在那个地方障着。 我们人没有成佛,这个障碍物是什么? 就是这个妄想,就是这个执着! 你一有了妄想、执着,佛的智慧就不能开了。 所以你就没能成佛。 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呢? 他就是把一切的妄想、执着都放下了。 你看! 最初他在皇宫里,那种享受是很丰富的,将来就做皇帝,还可以做转轮圣王;那么他把这些都放下,皇帝也不做了,转轮圣王也不做了,把美貌的太太也放下了,把江山也都放下了! 他看“生老病死苦”,这是太麻烦的事情;所以他就决定出家修道,要了生死。 因为他把执着和妄想都放下了,所以坐到菩提树下那个地方,四十九天就开悟了。 我常给你们讲“坚、诚、恒”这三个字;我们没有长远心、没有恒心,不能放下执着和妄想,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佛。 你想不想成佛? 你若想成佛,就赶快把你的妄想、执着放下,就可以了! 佛在菩提树下,得成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再比这高上的正等正觉;正等、正觉、无上,这就是佛的果位。 证了佛果了,“转无上法轮”:最初转四谛法轮,之后又转十二因缘的法轮,以后又转六度万行的法轮。 最初转大华严法轮,一看,这一般人不能接受这种的大法;所以转阿含的法轮,然后转方等的法轮,然后又转般若的法轮;最后才转这法华的法轮,这叫妙法轮。 转法华,是佛的本怀;他本来的意思,就想说《法华》;不过看众生的根机没有成熟,时候还没有到,所以就先转阿含、方等、般若,以后才转法华。 这转法华的时候,时候成就了,所以才转无上法轮。 “尔乃教化之,令初发道心”:在这个时候,我才教化这一切的大菩萨,令他们都发这无上的菩提道心。 “今皆住不退,悉当得成佛”:这些无量这么多的菩萨,现在都住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这三不退上了,他们完全都应当证得成佛的果位。 “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以前,我对你们所说的法,都是方便语;方便语,就是为着这个真实语说的。 现在,我和你们说真话、说实实在在的话了;我说真实的话,你们大众都应该专一其心,来信受我所讲的这个法。 “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我不是仅仅今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我在无量劫以前,已经就成佛了! 所谓“非生示生,非灭示灭”,本来不生,而示现出来一个生;本来不灭,而示现入涅槃。 在《梵网经》上说:“我来娑婆世界八千返。 ”已经有八千次那么多了。 要是你得到天眼通,用道眼观察,你看一看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界上,不止八千返,八万返、八百万返都不止了! 无量无数那么多的次数! 这一些个无量无数、算不出来这么多的大菩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虚空,这都是我在过去生中,过去成佛那个时候,我所教化的。 你以前问:“他是跟着哪一位佛发的心? 谁教他们的? 他们修行的什么方法? 念什么经? ”他们所修的,就是“法华”这种的法门;他们所念的,就是《妙法莲华经》。 现在我告诉你:这一些个大众,都是由我教化而成就的! 释迦牟尼佛说了这个偈颂之后,这弥勒菩萨──就是那个大肚子菩萨;那个肚子里头,把虚空都装满了。 不是尽吃好东西才肚子大,他肚子像虚空那样子,包罗万有,什么都在里边。 这个菩萨本来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不要人告诉他,他也懂了;但是现在,他就糊涂了。 糊涂什么? 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这个偈颂,他就不明白了。 他说,岂有此理呢! 这些菩萨都这么大的年纪,释迦牟尼佛现在才七十多岁;你这么年轻,这一些个菩萨这么老,怎么他们是你的徒弟呢? 这就等于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的人,遇着一百多岁的老年人;这二十五岁的人就指着老年人,对人讲:“你知道他吗? 这一百多岁的老年人是我的儿子! ”这一百多岁的老年人也承认说:“不错! 他就是我的爸爸! ”岂有此理呢? 二十五岁的爸爸,有一百多岁的儿子? 哪有这个道理! 我不信有这个事情! 好像现在,释迦牟尼佛这么年轻,这些个菩萨都这么大的年纪,都几万岁、几万万岁了,怎么他会有这么老的徒弟? 他不相信了! 你说这怎么办呢? 弥勒菩萨都生了怀疑,一般的菩萨也都生了怀疑。 我们现在不管他怀疑不怀疑,我们讲讲这个“执着”。 方才我说:“人不成佛,就因为执着,有妄想。 ”有一个人也生了怀疑了,他说:“这个不对! 我没有妄想啊! 我活这么大年纪,我一个妄想也没打过,并且我也没有执着! 钱,我不执着,我也不执着房子,也不执着土地,也不执着吃的东西,也不执着穿的东西,什么都不执着! ”你就这个“什么都不执着”还没有放下,所以你才没成佛。 你若知道你有一点执着,那还有办法;就是因为你现在以为你没有执着了,所以就没有办法了。 根本你的执着太多! 怎么太多了呢? 第一,你执着你这个身体,总觉得我自己生得是不错,再丑陋也觉得很漂亮。 哪一个人再丑,也不觉得自己丑,总觉着:你看我这个鼻子丑啊? 我这鼻子长得不好,但是我眼睛长得不错。 眼睛看不见东西,那我耳朵比人强,听东西听得很清楚。 无论什么,觉得自己总有一样比人家是好的。 甚至愚痴的人,他也觉着有一样比别人好,什么呢? 他说:“我比谁都愚痴! ”这算他有自知之明。 聪明的人也有执着,说:“我比谁都聪明。 学经典,我一学就记住;你们学那么久的时间,也记不住! ”他也有一个聪明的执着。 所以聪明就有聪明的执着;愚痴就有愚痴的执着;肮脏、不干净的人,就有一个不干净的执着:“我就这样,不修边幅嘛! 就是嬉嬉皮皮的这样子嘛! ”这都是执着。 嬉皮,执着他的头发不肯剃;不是嬉皮的,执着不肯留长头发。 其实你不留长头发,也是个执着;你留长头发,也是个执着。 你说你把什么放下了? 什么都没放下! 你还说你什么都放下了。 这若不是愚痴的人,那是什么? 若有人说是有智慧,我不相信! 穷人有穷的执着,富人有富的执着;贵人有贵的执着,贱人有贱的执着。 这个“执着”,你在哪一个岗位上,就有哪一个执着:出家就有出家的执着,在家就有在家的执着,你有你的执着,我有我的执着。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果,能把妄想执着都扫除了,便可以成佛。 佛教可以伟大,就因为人人都可以成佛,它不是一种极权的主义,只有佛可以成佛,其他人不可以成佛,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佛。 所以人人都应该,依照佛法修行而成佛道。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 浅释 发布时间:2025-10-19 14:34:2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