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沩山灵佑禅师 内容: 福州长溪赵氏子。 年十五出家。 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 于杭州龙兴寺。 究大小乘教。 二十三。 游江西参百丈。 丈一见许之入室。 遂居参学之首。 侍立次。 丈问谁。 师曰某甲。 丈曰。 汝拨垆中有火否。 师拨之曰。 无火。 丈躬起深拨得少火。 举以示之曰。 汝道无。 这个聻。 师由是发悟礼谢。 陈其所解。 丈曰。 此乃暂时岐路耳。 经云。 欲识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时节既至。 如迷忽悟。 如忘忽忆。 方省己物不从外得。 故祖师云。 悟了同未悟。 无心亦无法。 只是无虚妄。 凡圣等心。 本来心法元自备足。 汝今既尔。 善自护持。 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务。 丈曰。 将得火来么。 师曰。 将得来。 丈曰。 在什么处。 师拈一枝柴吹两吹。 度与百丈。 丈曰。 如虫御木。 妙喜曰。 百丈若无后语。 几被典座热瞒。 高僧传云。 冠年剃发。 三年具戒。 时有钱塘上士义宾。 授其律科。 及入天台。 遇寒山子于涂中。 谓师曰。 千山万水遇潭即止。 获无价宝。 赈恤诸子。 乃造国清。 遇拾得。 复申前意。 师遂诣泐潭。 谒大智。 顿了祖意。 宗门统要云。 师至国清受戒。 寒山子遂与拾得子往松门接师。 才到二人从路两边透出。 作大虫吼三声。 师屹然无对。 寒山云。 自从灵山一别。 迄至于今还相记么。 师亦无对。 拾得拈起拄杖云。 老兄唤这个作什么。 师又无对。 山云休休。 别后伊三生作国王。 总忘却也。 司马头陀见百丈。 谈沩山之胜。 宜结集法侣为大道场。 丈因语众曰。 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 当与住持。 即指净瓶问曰。 不得唤作净瓶。 汝唤作什么。 时华林觉为首座。 师为典座。 林曰。 不可唤作木(左木右突)也。 丈乃问师。 师踢倒净瓶便出去。 丈笑曰。 第一座输却山子也。 师遂往焉。 是山峭绝。 夐无人烟。 虎狼纵横。 莫敢往来。 师拾橡栗充食者五七年。 一日念。 道在接物利生。 独居非是。 乃出至山口。 语虎狼曰。 我若于此山有缘。 汝等各自散去。 若其无缘。 我充尔腹。 言讫虫虎四散。 师乃回庵。 未几懒安上座。 同数僧从百丈所来辅佐。 曰某与和尚作典座。 俟众至五百乃解务。 于是人稍稍集。 厥后禅学辐辏。 风动天下。 称沩仰宗焉。 上堂。 夫道人之心。 质直无伪。 无背无面。 无诈妄心。 一切时中视听寻常。 更无委曲。 亦不闭眼塞耳。 但情不附物即得。 从上诸圣。 只说浊边过患。 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 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 澹泞无碍。 唤他作道人。 亦名无事人。 时有僧问。 顿悟之人更有修否。 师曰。 若真悟得本。 他自知时。 修与不修是两头语。 如今初心。 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 犹有无始旷劫习气。 未能顿净。 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 即是修也。 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 从闻入理。 闻理深妙。 心自圆明。 不居惑地。 纵有百千妙义。 抑扬当时。 此乃得坐披衣。 自解作活计始得。 若以要言之。 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 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若也单刀直入。 则凡圣情尽。 体露真常。 理事不二。 即如如佛。 仰山问。 百千万境一时来作么生。 师云。 青不是黄。 长不是短。 诸法各住自位。 非干我事。 仰乃作礼。 仰山问。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指灯笼曰。 大好灯笼。 仰曰。 莫只这便是么。 师曰。 这个是什么。 仰曰。 大好灯笼。 师曰。 果然不见。 师摘茶次。 谓仰山曰。 终日摘茶。 只闻子声不见子形。 仰撼茶树。 师曰。 子只得其用。 不得其体。 仰曰。 未审和尚如何。 师良久。 仰曰。 和尚只得其体。 不得其用。 师曰。 放子三十棒。 仰曰。 和尚棒某甲吃。 某甲棒教谁吃。 师曰。 放子三十棒。 玄觉云。 且道过在什么处。 师问仰山。 生住异灭。 汝作么生会。 仰曰。 一念起时。 不见有生住异灭。 师曰。 子何得遣法。 仰曰。 和尚适来问什么。 师曰。 生住异灭。 仰曰。 却唤作遣法。 师问仰山。 妙净明心。 汝作么生会。 仰曰。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师曰。 汝只得其事。 仰曰。 和尚适来问什么。 师曰。 妙净明心。 仰曰。 唤作事得么。 师曰。 如是如是。 上堂。 僧出曰。 请和尚为众说法。 师曰。 我为汝得彻困也。 僧礼拜。 后人举似雪峰。 峰曰。 古人得恁么老婆心切。 玄沙云。 山头和尚蹉过古人事也。 雪峰闻之乃问沙曰。 什么处是老僧蹉过古人事处。 沙曰。 大小沩山。 被那僧一问。 直得百杂碎。 峰乃骇然。 师坐次。 仰山入来。 师曰。 寂子速道。 莫入阴界。 仰曰。 慧寂信亦不立。 师曰。 子信了不立。 不信不立。 仰曰。 只是慧寂。 更信阿谁。 师曰。 若恁么。 即是定性声闻。 仰曰。 慧寂佛亦不立。 师问仰山。 涅盘经四十卷。 多少是佛说。 多少是魔说。 仰曰。 总是魔说。 师曰。 已后无人奈子何。 仰曰。 慧寂即一期之事。 行履在什么处。 师曰。 只贵子眼正。 不说子行履。 师一日唤院主。 主便来。 师曰。 我唤院主。 汝来作什么。 主无对。 又令侍者唤第一座。 座便至。 师曰。 我唤第一座。 汝来作什么。 座亦无对。 曹山代院主云。 也知和尚不唤某甲。 代第一座云。 若令侍者唤。 恐不来。 师问仰山。 何处来。 仰曰。 田中来。 师曰。 禾好刈也未。 仰作刈禾势。 师曰。 汝适来作青见。 作黄见。 作不青不黄见。 仰曰。 和尚背后是什么。 师曰。 子还见么。 仰拈禾穗曰。 和尚何曾问这个。 师曰。 此是鹅王择乳。 师一日见刘铁磨来。 师曰。 老牸牛汝来也。 磨曰。 来日台山大会斋。 和尚还去么。 师乃放身作卧势。 磨便出去。 雪窦显颂云 曾骑铁马入重城。 敕下传闻六国清。 犹握金鞭问归客。 夜深谁共御街行。 僧问。 如何是道。 师曰。 无心是道。 曰某甲不会。 师曰。 会取不会底好。 曰如何是不会底。 师曰。 只汝是。 不是别人。 复曰。 今时人但直下体取不会底。 正是汝心。 正是汝佛。 若向外得一知一解。 将为禅道。 且没交涉。 名运粪入。 不名运粪出。 污汝心田。 所以道不是道。 合酱次。 问仰山。 这个用多少盐水。 仰曰。 某甲不会。 不欲只对。 师云。 却是老僧会。 仰云。 不知用多少盐水。 师云。 汝既不会。 我亦不答。 晚间师却问仰山。 今日因缘。 子作么生主持。 仰云。 待问即答。 师云。 现问次。 仰云。 耳背眼昏。 见闻不晓。 师云。 凡有问答。 出子此语不得。 仰礼谢。 师云。 寂子今日忘前失后。 不是小小。 师方丈内坐次。 仰山入来。 师曰。 寂子。 近日宗门令嗣作么生。 仰曰。 大有人疑着此事。 师曰。 寂子作么生。 仰曰。 慧寂只管困来合眼。 健来坐禅。 所以未曾说着在。 师曰。 到这田地也难得。 仰曰。 据慧寂所见只如此。 一句也着不得。 师曰。 汝为一人也不得。 仰曰。 自古圣人尽皆如此。 师曰。 大有人笑汝恁么只对。 仰曰。 解笑者是慧寂同参。 师曰。 出头事作么生。 仰绕禅床一匝。 师曰。 裂破古今。 师睡次。 仰山问讯。 师便回面向壁。 仰曰。 和尚何得如此。 师起曰。 我适来得一梦。 你试为我原看。 仰取一盆水与师洗面。 少顷香严亦来问讯。 师曰。 我适来得一梦。 寂子为我原了。 汝更与我原看。 严乃点一碗茶来。 师曰。 二子见解。 过于鹙子。 师坐次。 仰山从方丈前过。 师曰。 若是百丈先师见。 子须吃痛棒始得。 仰曰。 即今事作么生。 师曰。 合取两片皮。 仰曰。 此恩难报。 师曰。 非子不才。 乃老僧年迈。 仰曰。 今日亲见百丈师翁来。 师曰。 子向什么处见。 仰曰。 不道见。 只是无别。 师曰。 始终作家。 师问仰山。 即今事且置。 古来事作么生。 仰叉手近前。 师曰。 犹是即今事。 古来事作么生。 仰退后立。 师曰。 汝屈我。 我屈汝。 仰便礼拜。 仰山香严侍立次。 师举手曰。 如今恁么者少。 不恁么者多。 严从东过西立。 仰从西过东立。 师曰。 这个因缘。 三十年后如金掷地相似。 仰曰。 亦须是和尚提唱始得。 严曰。 即今亦不少。 师曰。 合取口。 一日师翘起一足。 谓仰山曰。 我每日得他负载。 感伊不彻。 仰曰。 当时给孤园中与此无别。 师曰。 更须道始得。 仰曰。 寒时与他袜着。 也不为分外。 师曰。 不负当初。 子今已彻。 仰曰。 恁么更要答话在。 师曰道看。 仰曰。 诚如是言。 师曰。 如是如是。 师谓仰山曰。 汝须独自回光返照。 别人不知汝解处。 汝试将实解献老僧看。 仰曰。 若教某甲自看。 到这里无圆位。 亦无一物一解得献和尚。 师云。 无圆位处原是汝作解处。 未离心境在。 仰曰。 既无圆位。 何处有法。 把何物作境。 师曰。 适来是汝作与么解是否。 仰曰是。 师云。 若恁么。 是具足心境法。 未脱我所心在。 元来有解献我。 许汝信位显。 人位隐在。 此则独见于正法眼藏。 会元诸书都不载。 仰山和尚。 因僧思隘问。 禅宗顿悟。 毕竟入门的意如何。 仰曰。 此意极难。 若是祖宗门下上根上智。 一闻千悟。 得大总持。 其有根微智劣。 若不安禅静虑。 到这里总须茫然。 曰除此一路别更有入处否。 仰曰有。 曰如何即是。 仰曰。 汝是甚处人。 曰幽州人。 仰曰。 汝还思彼处否。 曰常思。 仰曰。 能思者是心。 所思者是境。 彼处楼台林苑人马骈阗。 汝反思底。 还有许多般也无(正此下有僧于言下有省一句。 )曰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 仰曰。 汝解犹在心。 信位即得。 人位未在。 曰除却这个别更有意也无。 仰曰。 别有别无即不堪也。 曰到这里作么生即是。 仰曰。 据汝所解。 只得一玄。 得坐披衣向后自有看(此则正法眼藏五灯会元皆载)。 师一日见香严仰山作饼次。 师曰。 当时百丈先师。 亲得这个道理。 仰与香严相顾视云。 什么人答得此话。 师云。 有一人答得。 仰云。 是阿谁。 师指水牯牛云。 道道。 仰取一束草来。 香严取一桶水来。 放牛前。 牛才吃。 师云。 与么与么。 不与么不与么。 二人俱作礼。 师云。 或时明或时暗。 师与仰山行次。 指前头枯树问。 前头是什么。 仰云。 只是枯树子。 师却问耘田翁。 翁亦云枯树子。 师云。 这耘田翁。 向后亦有五百众。 沩山喆云。 山僧则不然。 耘田公子。 吾不如汝。 且道大圆是山僧是。 若人辨得。 许汝具择法眼。 若也不辨。 佛法炽然生灭。 神鼎諲云。 为复意在耘田处。 为复意在仰山分上。 为复总不恁么。 诸上座。 一切诸法总然。 更不用生事。 他是父子说法。 同道方知。 师因资国来参。 乃指月示之。 国以手拨三下。 师云。 不道汝不见。 只是见处太粗。 师一日索门人呈语。 乃曰。 声色外与吾相见。 时有幽州鉴弘上座。 呈语云。 不辞出来。 那个人无眼。 师不肯。 仰山凡三度呈语。 第一云。 见取不见取底。 师云。 细如毫末。 冷似雪霜。 第二度云。 声色外谁求相见。 师云。 只滞声闻方外榻。 第三度云。 如两镜相照。 于中无像。 师云。 此语正也。 我是你不是。 早立像了也。 仰山却问师。 某甲精神昏昧。 拙于只对。 未审和尚于百丈师翁处。 作么生呈语。 师云。 我于百丈先师处呈语云。 如百千明镜鉴像。 光影相照。 尘尘刹刹各不相借。 仰山于是礼拜。 沩山急须买草鞋。 与座主执巾瓶始得。 仰山踏衣次。 提起问师曰。 正恁么时。 和尚作么生。 师曰。 正恁么时。 我这里无作么生。 仰曰。 和尚有身而无用。 师良久却拈起问曰。 汝正恁么时作么生。 仰曰。 正恁么时和尚还见伊否。 师曰。 汝有用而无身。 师后忽问仰山。 汝春间有话未圆。 今试道看。 仰曰。 正恁么时切忌勃诉。 师曰。 停囚长智。 上堂。 仲冬严寒年年事。 晷运推移事若何。 仰山进前叉手而立。 师曰。 我情知汝答这话不得。 香严曰。 某甲偏答得这话。 师蹑前问。 严亦进前叉手而立。 师曰。 赖遇寂子不会。 仰山香严侍立次。 师曰。 过去未来现在佛佛道同。 人人得个解脱路。 仰曰。 如何是人人解脱路。 师回顾香严曰。 寂子借问。 何不答伊。 严曰。 若道过去未来现在。 某甲却有个只对处。 师曰。 子作么生只对。 严珍重便出。 师却问仰山曰。 智闲恁么只对。 还契寂子也无。 仰曰不契。 师曰。 子又作么生。 仰亦珍重出去。 师呵呵大笑曰。 如水乳合。 师向仰山云。 有俗弟子。 将三束绢来。 与我赎钟子。 欲与世人受福。 仰云。 俗弟子则有绢。 与和尚赎钟子。 和尚将何物酬他。 师以拄杖敲床三下云。 我将这个酬他。 仰云。 若是这个。 用作什么。 师又敲三下云。 汝嫌这个作什么。 仰云。 某甲不嫌这个。 这个只是大家底。 师云。 你既知是大家底。 何得更就我觅物酬他。 仰云。 只怪和尚把大家底行人事。 师云。 妆不见达磨大师从西天来此土。 亦将此物来人事。 汝诸人尽是受他信物者。 师问道吾。 甚处去来。 吾云。 看病来。 师云。 有几人病。 吾云。 有病底有不病底。 师云。 不病底莫是智头陀否。 吾云。 病与不病总不干他事。 急道急道。 师云。 道得也与他没交涉。 师因僧问。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竖起拂子。 后僧遇王常侍。 侍问。 沩山近日有何言。 句僧举前话。 侍云。 彼中兄弟如何商量。 僧云。 借色明心。 附物显理。 侍云。 不是这个道理。 上座快回去好。 某甲敢寄一书到和尚。 僧得书遂回持上。 师拆开见画一圆相。 内写个日字。 师云。 谁知千里外有个知音。 仰山侍次乃云。 虽然如是。 也只是个俗汉。 师云。 子又作么生。 仰却画一圆相。 于中书日字以脚抹。 师乃大笑。 师坐次。 仰山问。 和尚百年后。 有人问先师法道。 如何只对。 师曰。 一粥一饭。 曰面前有人不肯。 又作么生。 师曰。 作家师僧。 仰便礼拜。 师曰。 逢人不得错举。 师问仰山。 终日与子商量。 成得个什么边事。 仰空中画一画。 师曰。 若不是。 吾终被子惑。 师问僧。 甚处来。 曰西京来。 师曰。 还得西京主人公书来么。 曰不敢妄通消息。 师曰。 作家师僧。 天然犹在。 曰残羹馊饭谁人吃之。 师曰。 独有阇黎不吃。 僧作呕吐势。 师曰。 扶出这病僧着。 僧便出去。 石霜会下有二禅客。 到云。 此间无一人会禅。 后普请搬柴。 仰山见二禅客歇。 将一橛柴问曰。 还道得么。 俱无对。 仰曰。 莫道无人会禅好。 仰归举似师曰。 今日二禅客被慧寂勘破。 师曰。 什么处被子勘破。 仰举前话。 师曰。 寂子又被吾勘破。 上堂。 老僧百年后。 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 左胁下书五字曰。 沩山僧某甲。 当恁么时。 唤作沩山僧。 又是水牯牛。 唤作水牯牛。 又是沩山僧。 毕竟唤作什么即得。 仰山出礼拜而退。 云居膺代云。 师无异号。 资福宝曰。 当时但作此○相拓呈之。 新罗和尚作此(牛)相拓呈之。 又曰同道。 者方知。 芭蕉彻作此。 □相拓呈之。 又曰说也说了也。 注也注了也。 悟取好。 乃述偈曰。 不是沩山不是牛。 一身两号实难酬。 离却两头应须道。 如何道得出常流。 师敷扬宗教。 凡四十余年。 达者不可胜数。 大中七年正月九日。 盥漱敷座怡然而寂。 寿八十三。 腊六十四。 塔于本山。 谥大圆禅师。 发布时间:2025-10-15 12:47:3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