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洗出佛性 内容: 有一天,遵布衲师在清洗佛像,药山惟俨禅师问道:这个被你这么清洗,能洗出那个来么? 遵布衲从容道:你把那个拿来让我瞧。 这个是指佛像,那个是指佛性。 这是吊诡的问题,不知道那个的人,一定答不出;知道那个的人,也未必能作答。 高明的禅师不会落入问者的陷阱,所以能反问之。 识趣者,哈哈一笑,算是扯平;不识趣者,只好自讨没趣。 独具只眼的禅师,不可能如此问话,当然也不可能轻易被考倒,因为他早已当下识破来者之实力了。 佛性不用洗,也无出无入,当下承当即是。 笑禅录云:有一个从走在路上,肚子饿了,想骗饭吃,就到一家门口说:我能把破了的针鼻孔补起来,只要你们给我些饭吃就好了。 那家人听了,就端出饭来,又找了好些针孔破缺的针出来,这位过路人安安稳稳地吃饱后,就一本正经地说:你们把缺了的那边针鼻子拿来,我要动手补了。 过路人由于肚子饿,想骗碗饭吃,所以出此妙计补破针鼻孔。 读者倘若忽略话中之深义,则禅机尽失。 达摩对慧可说:将心来,吾与汝安! 与此又异曲同工之妙! 针孔破了的针,弃之可也;纵使能补好,已不是原样。 有了过错贪、嗔、痴等,勇敢一点,承担下来,不要再去找理由来搪塞责任。 佛性原本不失,原本不增不减。 心驰外求,计较思量,徒碍明月之清辉。 颂曰:那个那个,快去寻取,有垢则浴,有破则补。 若还寻不出来,我亦茫茫无主。 佛性本无净垢,也无圆缺;说浴、说补,是从事相上说的浴、补,都是修行上的真功夫,也是方便善巧之道。 经过一番努力还找不出来的话,即使高明的大禅师,也是无法可施了。 证悟在己,别人只是助道因缘,只是标月之指。 发布时间:2025-10-15 11:02:4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