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僧说故事:恶语一句六月寒 内容: 高僧说故事:恶语一句六月寒言语上的恶劣同样也是佛教教义所不允许的,在弘一法师的著作中提到的《华严经》中就将口出恶言当做佛教中的第六大恶行。 其实,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美言,恶恶语,是人的本性。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好美言是人之善。 证严法师说:“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说好话”。 这不是曲意奉承,不是拍马屁,而是诚恳讨论、热心关怀,用最温暖的词汇,表达最真挚的心意,如此而已。 佛陀在只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点,嘲骂那些正直的比丘。 佛陀知道此事后,便召集六群比丘来开示道:“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有一头母牛生下一只小牛。 有一婆罗门就从养牛人家讨回那只小牛,并为它取名叫欢喜满。 婆罗门把小牛放在儿女的住处,每天拿乳粥饭食等喂养它,很爱护它。 “过了几个月,小牛长大了。 它想:‘这婆罗门曾费了许多心血来养我,现在我是全阎浮提力气最大的牛,正好让我来显一次本领,报答他养育我的恩惠吧! ’  “有一天,欢喜满对婆罗门说道:‘婆罗门! 请你到养牛的长者家,告诉他说:我所养的雄牛能拖一百辆货车。 你就以千金跟他打赌吧! ’  “婆罗门就到那长者的家里,问长者道:‘这城中谁养的牛最有力气? ’  “长者先举别家的牛来回答,最后说:‘全城中没有一头牛能及得上我所养的。 ’  “‘我也有一头牛,能拖一百辆货车。 ’婆罗门道。 “‘哪里有这样的牛? ’长者不相信。 “‘我家里就有。 ’婆罗门得意地说。 “长者不服气,便以千金和他打赌。 “婆罗门回去后,便在百辆的车中装满沙石,为欢喜满洗浴,喂它香饭,把它驾在第一辆车的车轭上,举起皮鞭叱道:‘走呀! 欺瞒者! 拉呀! 欺瞒者! ’  “这时,牛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并非欺瞒者,为何今天受这种称呼? 它不知所以,四只脚就如柱子般立着不动。 长者看到这情形,就叫婆罗门交出千金。 “婆罗门损失了千金,解下牛,回到家里忧郁地卧着。 欢喜满牛走回来,看见婆罗门忧郁地卧在那里,便走上前去问他:‘婆罗门啊! 你为什么躺在这里呢? ’  “婆罗门很不高兴地回答道:‘千金输去了,还能睡觉吗? ’  “‘婆罗门! 我在你家这么久,曾经打碎过碗没有? 曾经在别处撒过粪尿没有? ’  “‘都没有。 ’婆罗门连忙否认道。 “‘那么,你为什么要叫我欺瞒者呢? ’欢喜满问道:‘你这样称呼我,是你自己的错而不是我的错。 现在你可以再去和那长者赌两千金,但这次你可不要再叫我欺瞒者呀! ’  “婆罗门听了欢喜满牛的话,再去和长者相约打赌两千金。 “依照上回的方法,把百辆货车前后联系起来,并将装饰好的欢喜满牛驾系在第一辆车子的前面。 婆罗门坐在车上,用手轻轻地拍着牛背说道:‘贤者啊! 前进呀! 贤者啊! 往前拉吧! ’果然,欢喜满把联系着的百辆货车拉着前行,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专门养牛的那位长者终于拿出两千金来,其他的人看到这种情形也都拿出很多钱来赏赐欢喜满牛。 婆罗门因为欢喜满牛的帮助,终于得到了许多财物。 “比丘们啊! 恶语是谁也不喜欢的,就是畜生也不喜欢。 ”  佛陀叱责六群比丘以后,就制定学处,指示弟子们应该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正如佛陀的教诲一样,我们一辈子的大事便是“好好说话”,证严法师也曾说过:“一辈子的大事是‘好好说话’。 ”人的话语就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就看操持者怎么用了。 有时,一句污辱的话会促使一个善良的人行恶,一句宽慰的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言真意切的表白可以赢得一生的爱情和幸福,一句恶语相向的派头可以摧毁多年的夫妻之情……  事实也正是如此,一句或许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会在听者心田划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因而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 ”出口伤人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训练,但用话语暖人却是一种长期修炼的本事,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发布时间:2025-10-14 08:18:5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