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界法师:法身非相分 第二十六品 内容: 法身非相分 第二十六品须菩提。 于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 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 须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 转轮圣王。 既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 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而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 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须菩提啊,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在前面的第十三品里是用的见,这里用的是观,两字的意思不一样的。 这个观,才是看见的意思。 须菩提回答说,可以可以,是可以三十二相观到如来的,这时候在场听法的很多徒弟,包括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啊,有些颠倒了。 从法身非相上就能知道,有些人颠倒了,又迷了。 因为他们说可以用三十二相看到如来,就是有相的能看到无相的。 须菩提回答得还挺自满,自信的说,可以用三十二相看到如来嘛。 【佛言。 须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 转轮圣王。 既是如来。】释迦佛知道他们已经颠倒了,紧接着就拿棒子打,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真的吗? 须菩提。 假如真的以三十二相来观察如来的话,那么转轮圣王不就是如来了? 转轮圣王在印度,在释迦佛眼里,是做人比较圆满的。 就像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李世民、周朝的周武王一样,天下太平,万民服从,他们就有具备三十二相的功德。 印度最大的国家国王,就叫转轮圣王,因为他可以平四海定天下,功德非常大,可以说是转轮圣王。 这里是释迦佛在反问须菩提,其实就是拿棒子开始打了。 因为他已经迷了。 前面刚刚明白,到这里又迷失了。 为什么迷失了,他们执著于外形名相上的一个相,执著于法相上了。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 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一棒子下去,须菩提又变聪明了。 接着对世尊说,我理解佛刚才讲的意思应该是,用三十二相不能看见如来呀。 佛家的三十二相和世间上的三十二相,又有很大的区别。 佛家内行三十二净行,外现三十二相,是自性幻化而来的。 自心不清净不圆满,哪来的三十二相呢? 三十二相是从自性当中显现于虚空当中,我们一双凡胎肉眼是看不见的。 看见了,那就是妄想。 所以说释迦佛拿棒子打他,你怎么又颠倒了,你不应该执著那个法相啊,执著法相本身就是一种病呀! 你要悟自性,不要看外表。 显在自性外的东西,叫名相。 名相上的这些法相,不能执著。 既然人我众寿四相都空了,这个时候还要执著一个法相,证明还没有真正的达到空。 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是有,有空和空有不是一个层面。 凡夫说的空是个消极的空,人死了之后是个空,那我修的什么劲嘛,干脆我就不修了,坐吃等死了,很多人的空是一种消极的空。 佛家的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空,这个空不是断灭空,而是无为空。 无为空是我们自性当中只要真正达到空,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法相,不执著于世间所有的东西的时候,才叫真正的真空。 是悟自己的本来面目。 真空之后会体现出来一种妙有,吃饭也是妙有妙用,睡觉也是妙用,但我们没有执著吃饭睡觉。 释迦对弟子说,你们都是大阿罗汉要悟深层的道理,大乘佛法的深邃你们要明了,三十二相怎么能看见如来呢? 这个如来是自性而非名相。 有相的怎么能看见无相的呢? 是不能等同的。 这里佛还是在破除大家的后天思维,如来的真实义,不是相能表达出来的,是用心来感悟的。 须菩提一下子就明白了,不应该用三十二相观如来。 迷者为众生,一念悟为佛为圣人。 他明了之后,反过来就开始为众生来解答,我们不应该自性自迷,应该自性自悟。 自性自悟的时候,前途是光明的。 【而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这个时候,须菩提明白的刹那,释迦佛说了一个偈子: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色,构成物质的元素都为色,三千大千世界全都是由物质的种种元素所构成的,形成了色相。 第一个见(xin),是显露,显示,表示的意思。 第二个见(jin),是看见、遇见的意思。 我,这个我有两层涵义,一是四大合和的小我。 一是大我的无我,常乐我净的我,是我们每个人、众生当中那个原本自性清净的我。 假如有人用色相来雕塑我,或者用声音求我,都是走到邪路上去了,是不能看见真正的如来的。 这个偈子,佛把我们所依赖的一切外在的东西都给粉碎了,心路心来行,不能粘附任何外在的东西。 只有不断的扩大心量,心融于虚空中,才能领悟如来的真实义,这是以心印心来领悟的,不是外在的任何东西所能表现得了的。 如来是法身,法身是无形无相的,任何外形的东西都不可能表达出来如来的。 如果自性没有打开,没有达到六根清净,六识不空,四相依然存在,没有真正的达到无为、无相,没有达到真常之体、恒常不变的真我的时候,用雕塑的形象来表现我如来,用声音来求我如来,都是在走邪道。 心外求法,都是外道,不能了解如来的本义。 用凡夫的眼光、用凡夫的思维、用凡夫的心态来求佛法,就像一个人行走在黑道上一样,不是光明正大的,不是正知正见的,不是正慧正业正念,所以叫邪道。 如果我们能所的心灭了,心行处灭了,原本清净无我自在的性光就会显现于外,就能见如来,前面的经文已经告诉了,慧眼可以看到如来。 看见如来的前提是什么? 要心行处灭,不再生起烦恼,不再生起贪嗔痴慢疑。 因为我们人的身口意形成了十善业和十恶业。 如果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慢慢的去修行,就会达到心行处灭,生灭之心就会没有了。 生灭之心没有了,能所心没有了,也就能看到如来,看到了原本真实的如来。 因为那时候,心能量不再往外扩散,不再把心能量放到贪嗔痴慢疑上去了,不会放在坑蒙拐骗上,不会放在吃喝玩乐上,完全放在了开发自我圆满自我上了。 所以说想见到真实如来,必须心行处灭,清净自我,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位。 所以说念佛、修禅、悟其它的法门,都要正知正念正见,要无相、无住、无念。 发布时间:2025-10-12 09:29:4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