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近代往生比丘尼一 内容: 近代往生比丘尼一妙 净妙净,俗姓王,乃虚云和尚之庶母。 云公生母早逝,由净抚育成长。 云公之父,欲云公兼祧两房,为娶两妇。 云公出走后,同治三年,父病故,净即率二媳同入佛门为尼。 所有家财,悉以施舍,一心向道。 出家四十余年,专志净土。 宣统元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佛成道日,示微疾,念佛西归。 在弥留时,跏趺说偈云:每因恩爱恋红尘,只为贪迷失性真。 八十余年如幻梦,诸缘空处本无人。 今朝解脱生前累,换取莲邦净妙身。 有缘念佛归西去,莫于苦海久沉沦。 殁后,异香数日不散,端坐俨然如生。 广 华广华,俗姓谢,名彩娣。 由父母命,十七岁与陈姓完婚。 未满一年,夫亡,遂剃发出家,依苏州香山吴杨里桃花坞昙华庵老比丘尼为师。 师见其诚恳,即将该庵交华,他去。 华因得独自住庵静修。 庵四面环山,人迹罕至。 山顶有石刻四面观音像,华每晨必登山顶,焚香燃灯,恭敬礼拜。 诵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为日课,余则精持弥陀圣号。 日上山樵薪,出售所得,购置香烛灯油供佛。 己则惟以手种果錿,或采野草树叶充饥而已。 虽有善信上山礼敬观音,供养及华、随手施人,不以自享。 柴草食物,或被人窃取,亦不计较追索。 五十八岁,赴苏洲西园戒幢寺受大戒。 尔后,修持更精进。 七十四岁,赴灵岩参加印公舍利入塔纪念,并自购骨灰塔位。 即于次日晨,毫无病苦,安卧往生。 时远近来山善信颇众,目睹此景,咸为诵弥陀经,念佛圣号。 殁后逾时,面色红润,肢体柔软。 扶之趺坐入龛,宛如生人。 荼毗,得白色舍利十余粒,舍利花数朵,皆白如水晶,光洁莹润,见者赞叹不置。 果 松果松,苏北盐城人,身世不详。 三岁出家,就当地天妃宫尼庵,礼老比丘尼常德为师。 松幼年即知精进念佛,兼习禅定。 其师欲令管理庵务,并劝说:年过五十,用功未晚。 松回答道:浊世无常,流光迅速,设若寿命不到五十,岂不一生错过? 因此不从师命,精进念佛如故。 年十九,诣苏州西园戒幢寺,求授大戒。 一九四七年,苏北发生战事,师徒祖孙三人,乃弃庵来苏。 正值栖身无地,进退维谷之际,道逢胥门小木桥弄无难庵主比丘尼成慧。 成慧问明情况,悯其飘零失所,遂接往庵中居住,供给膳宿。 松在庵中,一住数年。 一九五六年,松年三十九。 古历九月初六日,身无病苦,正念分明,安祥往生。 在三日前,向成慧说:我将于三日后西归,请助念相送。 又道:你可知念佛应如何念? 我来教你。 成慧请其吩咐。 松说:持念六字洪名,要不快不慢,要至诚恳切,要一字一字地念。 要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向耳入。 要念得清清楚楚,要听得清清楚楚,不可囫囵含糊过去。 念快了跟不上,念得过慢了,心要散乱。 成慧遵照指示,一字一字,不紧不慢,执持圣号;松亦随念。 如是三日,至初六日下午九时,松起身整襟,作跏趺坐。 一面念佛,一面以手摩头作授记状,连作三圈。 稍停更作,如是者三次。 于十一时,向成慧说:再会! 再会! 泊然坐脱。 妙 行妙行,江苏武进人,姓氏及身世不详。 曾任苏州阊门内如来庵住持。 一九二○年春季,在常州天宁寺受大戒,得戒师为治开老人。 行心地仁慈,精持戒律,不喜攀缘。 一生功行,唯持诵华严,精进念佛,回向净土。 一九五六年三月间得病,念佛不辍。 至九月十三日午后二时,面西趺坐,与徒义性告别,合掌高称洪名,安祥而逝。 世寿五十有七。 明 常明常,俗姓李,中年信佛受皈戒。 五十八岁,偕女明福,住苏州木渎镇小桃庵。 嗣依圆瑛法师剃度,受具戒于苏州西园戒幢寺。 平生专志净土,昼夜持念六字洪名。 一九六六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晨,预知时至,沐浴更衣,端身趺坐,手结弥陀印,持念圣号。 其女明福,劝母卧下,不久复起坐。 自言:西方妙境已现,佛说不虚。 急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止。 至九时,音浸微,面现笑容,安祥坐化。 荼毗后,检得舍利花甚多,色分黄白绿三种。 遗言:不准哭泣,不许服孝,不用建塔,以骨灰作馒头施诸水族,结西方缘。 世寿八十,僧腊二十二。 发布时间:2025-10-11 10:31:0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