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总结我的放生利益 内容: 总结我的放生利益念佛放生是一个道理,放生是度心外众生,念佛是度心中众生,而内外一体,大小无二。 所以念佛放生是一样的目的。 在这里总结一下放生得到的利益:1. 从2003年初开始放生以来,陆续每月两次,每次100元左右,03年10月到04年5月,收入13万;而后放生力度加大。 每次在300以上,每月至少两次;04年9月到05年9月收入18万;而后发愿放生2000斤泥鳅,每周至少放一次。 大约5个月左右就满愿放完2000斤泥鳅。 05年11月到现在06年7月,收入155000元以上(粗计算)。 我父亲赞同放生,但是对于我的疯狂放生仍然心有余悸。 就经常怀疑的说:"你赚这么多如果真是和放生有关,你就放可以,就怕这些都是你命里该有的,咱们放也是浪费。 "大致是这么个问法。 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但是今天的念佛,清净心有了悟处,我知道了答案:"命运是固定的,也是随时变化的。 这两者不但不矛盾,还同时圆融。 也就是我赚的钱是命运里有的和放生得到的回报双向的,并不矛盾。 你不能说全部是放生的来的,也不能说全部是命里注定的。 而是宿命和转命碰撞的结果。 '我们无量劫以来,有的布施今生成熟了,该得到多少,今生来取,但是我们取的时候是什么心态,直接决定我们是能够成倍的取还是只取一小部分。 如果你偷盗的心来取,那恐怕拿不到原来该得到的数量,如果继续用布施的心行来取,那么可能是几倍的收入。 我04年有一次做成生意,是在生意成之前我就知道可以成功,如何知道的呢,完全是佛光普照,身心泰然。 走到哪里都光明一片;还有一次在放乌龟的时候,池塘中的锦鲤连续两次蹦起很高,那以后的一个半月也是生意顺利,笔笔成功。 2. 身体健康了。 这也和拜佛有关。 我2003年在南京,曾经数自己身上有大小12种病。 现在我已经忘记了这些病,如果再数也不会有12种那么多了。 并且我对于疾病的态度是"小病不计较,也不医治,让他去消除业障。 大病则是精进学佛的增上缘。 " 学会如何消除烦恼,烦恼就是冤家,消除烦恼就是解冤,开智慧。 当你勇猛求生极乐世界的时候,佛会安排一些小病给你,一个是消除往生时候的业障,还有一个也是让你增加出离心,并且在考验你决心的同时也重罪轻报。 3. 增加智慧。 我放生的时候会不断总结,结果我对于放生的道理和过程比较明白。 佛门布施第一,放生具足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布施,是圆满的布施。 布施绝对可以开智慧。 小布施开小慧,大布施开大慧。 布施带我进佛门。 你在施舍一些小东西以后,逐渐会施舍更多,最后你确实觉得都该施舍,这样,你其实放下了自己,连自己也施舍了。 知道无我了。 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进而得到了清净的快乐。 布施之门进去以后就看到一片广阔天地,而不是越布施自己越穷这么简单。 "舍一得万报"靠自己求证。 佛门最大的乐趣,最大的挑战就是布施。 4. 巨大的自信;无数的感应;动物的快乐;自己的欢喜。 这些都实实在在。 有一周多没放生了,都因为太过于挥霍钱财,浪费福分。 老婆今天告诉我,要卖掉空调,搬家到一室,节俭起来,过两年紧日子,以满我们放生的愿望。 我随喜赞同了。 这也能让我们再次得到悲壮感和使命感,并且可以教育孩子早些明白事理,不用染上坏习气。 最近在家念佛如此勤奋,也多亏了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再次激励了我,贴出来大家也再看看:"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 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 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 设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 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 即现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 毕此一生,誓无变改。 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一得往生,永无退转。 种种法门,咸得现前。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 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 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 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 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 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瞋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 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 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 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 饶汝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 临命终时,决用不著。 珍重。 " 发布时间:2025-09-22 12:12:3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