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安士全书新白话版40 内容: 福事酬宾(思仁目击)昆山的张冰庵,讳立廉,考中崇祯丙子年的科举。 世代修德,虔信三宝,尤其精研教乘,喜欢禅宗。 康熙己未年秋,是张的六十周岁,祝寿的人接踵而来,就分别刻印《普门品》、《大悲咒》数种。 他的答谢啊,就如许太夫人的盛举,一点生物不会伤害到。 [按]亲友贺寿,都认为是喜气祥瑞的举动,不知很不对啊。 人若是修善,自然能享长命,那高寿就是意料中的事,何必作惊讶态,人人称贺? 上古唐虞以前,寿命都是一百多岁,但没有庆贺的说法。 到后来福德渐渐变薄,年龄渐渐变亏,所以受庆贺渐渐变早。 呜呼! 这三灾(末劫时的火灾、水灾、风灾)将到,是人寿短促的征兆,不可不知。 张先生的作为,可算是迥然不同寻常了。 宴费惠贫(思仁目击)武林的袁午葵,讳滋,住在昆邑,好行善不厌倦。 康熙己卯年初夏,正好是五十岁的寿诞。 绅士与有交情的人,都凑分子送礼庆贺,袁想推辞,但推辞不掉,就汇集亲友在景德寺,把众人的分子钱散发给贫穷的人,以及孤寡病残的人,同时又自己出钱,贮存在同善会中,作为答谢等等。 [按]果实的成熟,落下来也是指日可待的;树木的壮大,砍伐也是有期止的。 所以智者过了中年后,就应该把家室当作旅店想,眷属当作同伴想,光阴当作水越来越少的鱼想。 如果到了视力茫茫,白发苍苍,牙齿松动之后,还在任意杀生,执迷不悟,就是“民斯为下矣”(孔子语,这样的人是下等了)。 劝节日杀生者良辰美景,人遇到就欢喜,动物遇到就心伤了啊,为什么? 人在这时,欢呼畅饮;动物在这时,魂飞魄散。 人在这时,骨肉团圆;动物在这时,母离子散。 人在这时,穿着打扮,恭贺新禧,珍羞如草芥;动物在这时,血肉淋漓,肝肠寸断,肝脑如沙尘。 所以节日杀生,是第一残忍人的作为啊。 试在操刀的那一刻,蓦然回光一照,虽然是嘉肴在面前,也必定黯然神伤了。 《梵网经》有“不敬好时戒”,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鹅死代亡(见《戒杀现报》)明朝末年,杭州府学的赵某,仁慈不杀。 到了年底,有人送来鹅,家人要杀,赵极力制止。 元旦晚上又要杀,又制止。 拖到了端阳节,家人又要杀,赵发怒,又不能杀。 当月十七日,赵病了,到六月初一,病很重。 见青衣人带他到一衙门,有投递公文的三次,堂官都接收阅览。 又见某某和杨老太也带来了。 正要讯问赵,忽然见一鹅,被扔在地上说人话,对赵说:“你走吧,我代替你了。 ”赵从原路返回,见自己的尸体停放在棺盖上,就魂合体醒过来了。 而鹅在当天,已经自己撞死在笼子里了。 赵见到的三个人,都是同一天死的。 [按]生死的事,父子不能相互代替。 赵虽然对鹅有恩德,鹅怎么能代替赵死呢? 然而想想那法性圆明,互融互摄的道理,那么真诚的感应,有什么不能感通? 鹅的救赵,不能说没道理啊。 劝弄璋家“富家生一子,珍之如宝玉;物类若引群,便作羹中肉;清夜一提撕,此心何太毒。 ”愿将《地藏经》,与各位再三阅读。 经上说:“阎浮提人,初生之时,慎勿杀害,广聚亲戚,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这样看来,那求儿孙长命的,福寿康宁的,千万不应杀生了! 世间人每当遇到生儿子,就有一种鄙陋凡夫,争着来要酒喝,口中虽然说是祝贺,心里其实是为了吃肉。 愚痴的人不知不觉被他说动心,小的就是烹鸡煮鸭,大的就是杀猪宰羊,致使来世今生,怨怨相报,很没道理啊。 烹羊速报(出《法苑珠林》)唐朝显庆年间,长安的某氏,生儿子满月,大摆宴席招待亲朋。 要杀一羊,羊屡次向屠夫跪拜,屠夫不管不顾,终于杀了。 过了一会儿,用锅煮羊。 产妇抱着儿子旁观,锅忽然自己破了,沸汤冲入猛火,直射母子的头脸,顷刻都死了。 [按]佛在世时有一鬼王有五百个儿子,最小的名叫嫔伽罗,他母亲凶暴,吃人的儿女。 世尊取她的幼子盖在钵里面,鬼母飞行天下,连续七天找不到。 问佛知不知道在哪里,佛说:“你的儿子有五百个,只失去其中一个,为什么忧愁? 世间的人生孩子,难道他们不爱惜,你为什么吃别人的? ”鬼母回答:“我现今如果找回嫔伽罗,再不杀世人的孩子。 ”佛指示鬼母在钵里,鬼母同五百儿子取钵,用尽神力不能搬动,回来求世尊。 佛说:“若是受三归五戒,就还你儿子。 ”鬼就依佛教归顺。 佛说:“好好持戒。 你是迦叶佛时期羯肌王的女儿,因为不持戒,受这样的鬼报。 ”(详载《杂宝藏经》)噫! 天下为鬼母的,还少吗? 劝祀先者(以下言享祀不宜杀生)祭祀祖先,不过是尽到报本的想法而已。 至于祖宗来不来感应,也不可知啊。 为什么? 祖宗修人天的福,必定生到人天受乐;造三途恶道的业,必定在三途恶道受苦。 然而享乐的少,受苦的多。 所以孝子贤孙,每当遇到节日、忌日,只应当虔诚斋戒,念佛持经,回向西方清净佛土,使祖先出离轮回的苦,这是真实的报恩。 至于杀生来供奉,白白增添死者的业障罢了,遇到明眼人,不胜的悲悯。 杀生冥累(出《竹窗随笔》)钱塘的金某,斋戒虔诚,死后魂附在一童子身上,说:“我因为善业不深,没能往生净土。 现今在阴界,但也很快乐,来去自由。 ”有一天责怪妻子说:“为什么为我坟墓的事,杀鸡供饭? 现今有差吏跟着我,不像从前那么自由了。 ”儿媳妇怀孕,因此问他预测,他说:“应当生男孩,平安无事。 这以后,又应当生男孩,母子就双亡了。 ”众人惊异并记录。 后来都应验了。 [按]祭祀不能用素食的话,那第一也不可杀生。 而世间有功名得志的,杀猪羊祭祖先,他那里洋洋得意,以为荣耀亲人,旁观的人也摩肩围观,啧啧赞叹,但是问祖先这时果真能够享用一口肉一筷子吗? 白杀了物命,导致父母沉沦。 死者有知,必当捶胸痛恨在九泉之下了。 反不如贫穷人家的孩子,供蔬果简单虔诚更好啊。 劝祷祀神祇者世俗认为造罪是烧香,把逆天作为修福的,没有比祈祷谢神更严重了。 其中最可恨的,没有比代人保福了。 因为寿命长短,都是过去世的因,业果已定,不能再逃脱。 譬如官吏奉皇上旨意抓人,差役岂能因为口腹满足,就代被抓的人上击登闻鼓(鸣冤),挽回圣旨呢? 所以堂中正在献神,而室内的人已经气绝的,比比皆是。 而沿习成风,都是口腹小人耽误的啊。 小人见别人生病,就敛财杀生,去献媚邪神。 主人愚痴,不知病人暗中受他的祸害,反而以为是恩德,不也太可怜了吗? 普劝世人,凡是遇有生病的,应当劝他行善消灾,诵经礼忏。 如果病势危重的,一定劝他专心念佛,求愿往生西方净土,这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千万不要听巫师算卦的胡说八道,使病人苦上加苦啊。 祀天遇佛(载《法句经》)佛在世时有一国王,名叫和墨。 信奉外道,全国都信邪,杀生祭祀。 国王的母亲生病,很久不好,召婆罗门问病的原故,回答说:“是星宿倒错,阴阳不调,所以有病了。 ”国王说:“有什么办法,能使病好? ”回答:“应当准备牛马猪羊一百头,杀了祭祀上天,然后病就好了。 ”国王就如数牵到祭坛。 佛怀大慈悲,怜悯国王的愚昧,亲到国王那里。 国王远远看见佛,向佛行礼,对佛说:“母亲病了很久,现今要祭祀上天,为母请命。 ”佛说:“要得粮食,应当种田;要得大富,应当布施;要得长寿,应当行大慈悲;要得智慧,应当增长学问。 做这四件事,随着那种子,就得那果实。 胡乱祭祀,以邪为正,杀生求生,离生越来越远了。 ”佛就放大光明,照遍天地。 国王听到佛法见到佛光,惭愧悔过,就不祭祀上天了。 国王母亲听到后情绪愉悦,病就消除了。 国王从此以后,信敬三宝,爱民如子,常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国家五谷丰登。 [按]生到天宫的都具有清净色身,光明灿烂,没有脓痰涕泪,大小便利的污秽,吃的是甘露,自然化成。 下看阎浮世界,都是茅坑厕所,腥膻恶气,根本不想听见看见,希望天人来享用祭祀,没有这回事。 鸡虽然自己喜欢蜈蚣,哪能衔来塞到人口? 若是只吸肉气,那普天之下,到处肉气薰蒸,时刻不断,上天也吸得太久了。 如果说为上天杀生享用,那和墨国王的祭祀只有一天,过了这一天以后,上天不是又饿肚子了吗?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食物不是最香,清净德行才是最香),《书》中的话是有根据的。 “东邻杀牛,不如禴祭”(东邻杀牛,不如简单祭祀),《易》中有明确的文字。 可惜读书人不善领会罢了。 祷树变羊(载《杂宝藏经》)佛在世时有一老人,他家很富。 忽然想吃肉食,指着田头的树,告诉他儿子说:“我家有点产业,都是由于这个树神的恩福。 可在群羊中杀一只祭祀它。 ”儿子们听从,马上杀羊,祈祷这个树,又在树下,建一座神庙。 后来父亲死了,就转生在自己家的羊群中。 当时正好儿子们要祭祀树神,抓羊要杀,羊忽然说话:“这树没有神,是我过去,因为想吃肉,瞎说让你们祭祀,与你们一起吃。 想不到要还债,我却先还了。 ”这时有罗汉来讨饭食,用神通力,让儿子们都见到那父亲。 于是毁掉这树,悔过修福,不再杀生(在七卷)。 [按]《增壹阿含经》说:“有五种布施不得其福:一者以刀施人,二者以毒施人,三者以野牛施人,四者以淫女施人,五者造作淫祠。 ”(在二十八卷)。 世间有无知的一类,遇到三宝福田,不肯布施,却对于鬼神庙宇,就欣然建造,实在是由于正眼未开了。 一神祠建成,在上面题写“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并且洋洋得意,以为我是布施钱财作福。 呜呼! 哪里知道从此以后,大的就是猪、羊、鹿、兔,小的就是鸡、鸭、鱼、虾,在白刃下哀鸣,跳跃在汤锅中,不知有几千万万哪? 所谓“天堂未就,地狱先成啊。 ”孔子说:“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不该祭祀的去祭祀,就是乱祭,不会有福)了不起啊圣人的教训,等于是金口亲自宣说了! 东岳受戒(出《传灯录》)唐朝元圭禅师,俗姓李,是伊阙人。 永淳二年,受具足戒(指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又叫“大戒”。 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后,即被认为取得正式的僧尼资格),后来拜见安国师,印证真宗,住在泰山的庞坞。 有一天,有奇异的人戴着高冠来,随从显赫,问:“师父认识我吗? ”元圭说:“我平等看一切众生,不作分别。 ”神说:“我是岳帝啊,掌管人的生死大权,怎么能一样的看待? ”元圭说:“我本来没有生,你怎么能使我死? 我身如空虚,你能坏空虚吗? ”神就行礼说:“我也聪明正直,胜过其他神。 愿受正戒,让我度世人。 ”元圭就布置座位香炉桌案,告诉神说:“授你五戒。 你能不淫吗? ”神说:“我也娶妻了。 ”元圭说:“不是说这个啊,是说没有别的好色罢了。 ”神行礼说:“能。 ”又问:“你能不盗吗? ”神说:“我什么都不缺,哪里会盗? ”元圭说:“不是说这个啊,是说不因享受祭祀就降福,不因不信奉你就就降祸罢了。 ”神行礼说:“能。 ”又问:“你能不杀吗? ”神说:“实际掌握权力,怎么能不杀? ”元圭说:“不是说这个啊,是说没有胡乱杀罢了。 ”神行礼说:“能。 ”又问:“你能不妄语吗? ”神说:“正直的神,哪里有过妄语? ”元圭说:“不是说这个啊,是说先后的话都符合天意罢了。 ”神行礼说:“能。 ”又问:“你能不被酒误事吗? ”神行礼说:“能。 ”元圭说:“如这五戒,是佛戒的根本。 ”讲解良久。 神说:“我受师父教导,应当报答师恩。 请师父吩咐我做世间的事,显示我的小神通,使没信佛的人,都生信念。 ”元圭推辞,神坚持请求同意,元圭才说:“东岩寺的周边,空旷没有树。 北山有树林,但不能屏拥寺院。 你能移北树到东岭吗? ”神说:“听从吩咐了。 只是夜里必有动静,愿师父别害怕。 ”说完行礼告辞。 元圭送他出去,看着他离开,见他的气派如王者,祥云瑞霞,旌旗环绕,凌空慢慢消失了。 当晚,果然有暴风响雷,奔云震电。 天亮后再看,那北岩的松柏,都移到东岭,森林成行了。 开元四年丙辰,元圭嘱咐徒弟说:“我一直住在寺的东岭,死后可在这里建塔。 ”说完,安详圆寂了。 [按]水陆神祇,他们过去世也曾修福,只是不能发菩提心。 所以一旦受福报,就又昏迷了。 世间有持戒的僧人,转世后位居权要,于是喝酒吃肉,毁谤三宝的,都是因为修福不修慧。 昔日世尊未成道时,在菩提树下端坐。 魔王波旬,恐怕他成道,带着八十亿魔众,要来害佛。 就告诉佛说:“悉达太子,你要起身走。 若是不走,我抓你的脚,扔到海外去。 ”佛告诉波旬说:“我观一切世间,没有能扔我到海外的人。 你在前世曾经作过一寺主,受过一天的八戒。 布施辟支佛一钵的食物,所以生到第六欲天,成为大魔王。 而我在阿僧祇劫,广修功德,供养无量诸佛,你怎么能害我? ”波旬对佛说:“你的话,有什么证据? ”佛指地上说:“这地证明我。 ”说完这话,大地震动,无量的地神从地下涌出,胡跪合掌对佛说:“世尊,我们来作证。 就如佛说的,真实不虚。 ”(详载《杂宝藏经》。 胡跪: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跪坐方法。 一般有左跪、互跪、长跪的区分。 左跪为左膝著地,右脚踏地,表示敬意。 互跪为两膝交互跪地。 长跪为两膝著地,两胫上空,两脚指拄地,挺身而立。 佛教规定,比丘实行互跪,比丘尼实行长跪。 长跪较互跪容易一些,是为了体谅比丘尼的身体弱。 )。 所以知道福慧二方面,不可以偏废一边。 东岳圣帝,可算是不糊涂正因了。 所以禅师有教训说:“不因享受祭祀就降福,不因不信奉你就降祸。 ”明明是受戒后的话啊。 世俗不详察,枉杀动物生命,实在太可叹了。 发布时间:2025-10-05 13:18:3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