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内容: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一、前行(一)积聚资粮1. 随喜功德(1)随喜下士离苦得安乐1. 欣乐而随喜:我满怀着高兴随喜:一切众有情一切世间众生所做的息苦诸善行、能止息恶趣痛苦的不杀等十善行,得乐诸福报。 以及在善趣安享快乐的福报。 (2)随喜中士断惑入涅槃2. 随喜三学行——我随喜众生修集导向解脱的三学等善行;二乘菩提因。 增上的戒定慧三学正是二乘菩提的主因。 随喜众有情我也随喜一切有情众生实脱轮回苦。 真正解脱轮回的痛苦。 (3)随喜上士发心成正觉3. 随喜佛菩提、我随喜诸佛所现证的无上菩提,佛子诸果地。 以及菩萨圣众所修集的十地果德。 亦复乐随喜:同时,我也满怀着高兴地随喜:能与有情乐那出生一切福善的大海——发心福善海,能令众生获得安乐的菩提心,及诸饶益行。 和饶益有情的广大菩萨行。 2. 请转法论4. 我于十方佛此外,我还要诚恳地合起双掌,合掌诚祈请:向十方诸佛作这样的祈请:为苦痴迷众,请为饱受痛苦困惑的有情,燃亮正法灯! 点亮消除痴暗的正法明灯! 3. 请佛住世5. 知佛欲涅槃,当我得知佛陀将入涅槃的时候,合掌速祈想:立刻虔诚地合掌向佛祈请:住世无量劫,请您长久住世教化众生,莫入涅槃;莫遗世间迷! 不要让世人沉沦在愚迷和苦恼之中! 4. 悉皆回向(1)总回向6. 如是诸观行,修完如上礼敬、供养、忏悔等观行以后,所积一切善,所积聚的任何善业功德,以彼愿消除我愿以它们来消除一切有情的种种痛苦有情一切苦! 并使他们获致种种的安乐! (2)别回向7. 乃至众生疾在世间所有众生的疾病尚未疗愈前,还没有完全痊愈以前,愿为医与药,我愿意化作药物、变成医生,并作看护士! 以及照顾病苦众生的护士! 8. 盼天降食雨,盼望上天像下雨一般地普降饮食,解除饥渴难! 解除众生饥渴的灾难! 于诸灾荒劫,在灾荒浩劫的期间,愿成充饥食! 愿我化作充饥解渴的饮食! 9. 为济贫困者,为了救济那些贫困的有情,愿成无尽藏! 愿我变成取用不尽的宝藏! ①愿诸资生物希望各种各类的日用所需品悉现彼等前! 都化现在他们的面前! (二)升华自心1. 尽舍身财善根10. 为利有情敌,为了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不吝尽施舍我将毫不吝惜地捐赠我的身体,身财诸受用、施舍种种受用的财物,三世一切善。 和三世所修集的一切善根福德。 11. 舍尽则脱苦,若能打从内心里完全施舍身、财和善根,吾心成涅槃。 我将超越一切忧苦而达成佛果的究竟涅槃。 与其死方舍,既然死时必须弃舍一切,什么也带不走,何若生尽施? 那么为何不在生前尽量布施广积福德呢? 12. 吾既将此身既然我已经把这个身体随顺施有情,欢喜随顺地施与众生了,一任彼欢喜,那么只要有益于众生,恒常打骂杀! 就任随他们高兴地经常打杀责骂我吧! 13. 纵人戏我身,尽管众生无聊地戏弄我的身体,侵侮并讥讽,或以它作为侵侮讥讽的对象,吾身既已施,既然我这个身体已经布施出去了,云何复珍惜? 又何必再去珍惜保护呢? 14. 一切无害业,因此众生的言行,只要不对他们构成伤害,令身尽顺受。 我都要尽量勉励我的身体逆来顺受。 2. 愿成他利之因愿彼见我者但愿所有遇见我的人悉获众利益! 都能心生欢喜并获致种种的利益! 15. 若人因见我如果有人因为遇见我生起信憎心,而生起憎恨或敬信之心,愿彼恒成为愿那一念憎、信之心成办众利因! 永远成为他们成办一切利益的导因! 16. 惟愿毁我者、希望贬毁我的人、及余害我者、或以其它方式伤害我的人、乃至辱我者,甚至侮辱我的人,皆长菩提缘! 都因此而增长证得无上菩提的福份! 3. 愿成所求之因17. 路人无怙依,愿我充当无人保护者的依怙,愿为彼引导,行路人安心的向导,并作渡者舟、旅客们渡越江海的舟楫、船筏与桥梁! 船筏和桥梁! 18. 求岛即成岛,愿我化为岛屿,让航行的船只栖泊;欲灯化为灯,愿我化作明灯,为企盼光明的人照明;觅床变作床,愿我变成床榻,供应疲惫者休息;凡需仆从者,愿我成为善体人意的仆从,我愿成彼仆! 服侍所有需要看护侍候的人! ①19. 愿成如意牛、愿我成为圆满众生意愿的如意牛、妙瓶如意宝、如意宝和妙瓶、明咒及灵药、强力有效的明咒和灵药如意诸宝树! 以及各种如意宝树! 20. 如空及四大,就像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和虚空愿我恒成为始终支持着一切有情众生和世界;无量众有情同样地,愿我永远成为资生大根本! 维持一切有情生活的要素! ②21. 迨至尽空际一直到尽虚空际的有情界众生有情种种界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殊途悉涅槃,完全超脱一切忧苦而达成涅槃,愿成资生因! 愿我化成滋长他们生命的要素! 二、正发菩提心22. 如昔诸善逝诸佛如来过去初发菩提心时,先发菩提心,都先发起愿、行菩提心,复次循序住然后再遵循修学的先后次第,菩萨诸学处。 把心安住在所受持的菩萨学处上。 23. 如是为利生,现在为了利益众生,我也要效法诸佛,我发菩提心;在发起愿心之后,受持行菩提心;复于诸学处,然后再按部就班地次第勤修学。 努力修学所受持的各种学处。 24. 智者如是持一个有智慧的人,依照上述的方式,清净觉心已,受持这最极清净的愿、行菩提心以后,复为增长故,为了使它能够持续不断地增长,如是赞发心:所以应该给自己作一番赞美和鼓励:三、结赞菩提心(一)思惟喜获菩提心25. 今生吾获福,今生,我有很好的福报,幸得此人身。 幸运获得了这个暇满的人身。 复生佛家族,现在,又因发心而诞生在佛陀的家族中,喜成如来子。 欢喜地成为继承如来家业的佛子。 26. 尔后我当为所以从今以后,无论如何,宜乎佛族业;我的一切所作所为都要合乎佛子的身份;慎莫染污此决不让自己再作出卑劣的恶行,无垢尊贵种。 以免染污这无垢尊贵的佛族。 27. 犹如目盲人就像一个贫穷的瞎子废聚获至宝;侥幸从垃圾堆里摸到了贵重的宝物;生此菩提心,同样,能生起这种珍贵的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我是多么地幸运啊! (二)思菩提心能利他1. 能除苦果28. 灭死胜甘露,能消灭死亡之苦的最胜甘露,即此菩提心;是这珍贵的菩提心;除贫无尽藏,能消除众生贫乏的无尽宝藏,即此菩提心;也是这珍贵的菩提心;疗疾最胜药,能疗除众生屙疾的最胜医药,亦此菩提心。 还是这珍贵的菩提心。 29. 彼为泊世途它就像一棵荫凉的大树,众生休憩树;能让流落三界的疲惫众生歇息;复是出苦桥,它也像一座跨越苦海的大桥,迎众离恶趣。 能接引众生脱离下三道的苦厄。 2. 能灭苦因30. 彼是除恼热它仿佛心中东升的明月,东升心明月;能消除众生烦恼障的闷热;复是璀璨日,它也像璀璨光明的烈日,能驱无知霾。 能驱散各种所知障的阴霾。 3. 能成利乐31. 是拌正法乳它更像甘美滋补的醍醐,所出妙醍醐。 出自慧棒所搅拌的正法鲜乳。 32. 于诸漂泊客、对于已经厌倦漂泊三有的众生旅客,欲享福乐者,以及想要安享幸福快乐的人们,此心能足彼,菩提心能满足这些有情贵宾的心愿,令住最胜乐。 甚至使他们都安住在无上的妙乐之中。 33. 今于怙主前,今天,在一切救怙主的面前,筵众为上宾,我诚恳地邀请一切众生为上宾,宴飨成佛乐;来这里宴飨成佛和其它的一切安乐;普愿皆欢喜。 希望天和非天等众生都能高兴随喜。 ①第7、8、9三颂,参见《学集》第十八“念三宝品”所引《无垢称经》(大正,32,137上)。 ①第18颂最后两句,出处同〔注1〕。 ②第20颂,参见《学集》初品所引《无尽意经》(大正,32,80中~下)。 发布时间:2025-10-05 12:41:4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