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谈因果 内容: 谈因果净土法门法师讲述前言人天福报的基本要件因果报应是宇宙人生的真谛绝非迷信佛教是教育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结语附录:文昌帝君阴骘文略说【前言】今天张居士告诉我一桩事。 他说,最近台北学校联考,许多考生到文昌帝君神像前祈福,供养具千奇百怪,可知社会上迷信的风气非常浓厚。 这种现象到底好不好? 实在说这是个社会问题。 不但学生迷信,受过高等教育的许多知识分子,口里虽常说要破除迷信学习科学,可是他们生活表现的依旧是深度迷信。 学生考试要拜文昌帝君,大概文昌帝君是主管教学、考试的。 社会大众,特别是现在民主制度下,听说许多参加选举的,无论选市长或议员,都选黄道吉日去拜神祈福,希望神明保佑能高票当选。 这些举动都充满浓厚迷信的色彩。 这种祈福能不能得到效果? 给诸位说:‘完全不能! ’精神、时间、金钱都浪费掉了,于事无补。 印光大师在清末民初,对这种迷信的习气就有很深刻的观察。 他老人家恒顺众生,知道大众有这些祈求,所以极力提倡‘因果’之说,希望大家明了因果的道理与事实,都能‘种善因得善果’破除迷信的观念。 于是提倡《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 这三种书当时经大师极力提倡,翻印的数量超过一切佛的经论,而对社会也产生很好的效果。 我们要想帮助社会,端正风气,破除迷信,必须继承老法师的理念,效法老法师的精神,全心全力藉著现代高科技,普遍对全世界宣扬。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如何使我们能真正做到有求必应? 祈求,有求的理论与方法,如理如法的求一定得到圆满的效果。 若是违背理论,不懂方法,那你的求愿是达不到的,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透澈了解。 这三部书我过去都曾讲过,《了凡四训》的录音带、录影带及讲记都出来了。 而《文昌帝君阴骘文》是在《安士全书》里,占全书分量的二分之一,在台湾流通的《安士全书》是精装一本,上下两卷,也有分成四卷。 前面二卷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详细讲解,举出古今许许多多的公案来证明。 原文字数不多,还不到六百字(五百四十四字),但它的说明及印证非常丰富,有几十万字之多。 另外,《太上感应篇》本文只有一千三百多字,亦不算多,可是它的讲解以及引证也非常丰富,约有二十多万字。 这三部是人生必读之书,不能缺,这是印光大师济世度生的真实功德。 【人天福报的基本要件】学佛要从那里学起? 一定要从做人学起。 人都做不好,怎能作佛、作菩萨? 所以佛在《观无量寿佛经》教我们修学的基础─‘三福’。 ‘三福’的第一福,经上讲了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是人天福,看起来很简单,义理却是无尽的深广。 因此若要得人天大福报,一定要将这四句做到。 前二句是根本,就是‘孝亲尊师’。 我们中国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经过五千年还能存在,是得力于伦常的教化。 中国之衰是在近二百年,为何衰弱? 把伦常的教学舍弃了。 日本今天非常强盛,是世界所公认的,何以强盛? 因为他们遵循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 我到日本参学,对日本人非常崇敬,他们保存了中国古典文化,直到现在还照做。 将中国伦常道德的观念,应用在工商业,所以他们的工商业能达到世界一流的标准。 伦理的观念,一直普遍存在日本民间;而我们中国人已将它舍弃,认为这是古老的旧东西,不要了。 殊不知古老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所谓万古常新! 日本人比我们有智慧,他们学习西洋的还能保持传统的,吸收传统与西方的长处,所以他们的国家是世界第一等,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与学习的。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学习《了凡四训》,朝野很认真的研究、实践,建立国家社会良好的基础。 而我们对这方面却疏忽了,所以国力也落在人后。 【因果报应是宇宙人生的真谛绝非迷信】这三部书,从形式上看都讲因果报应,但这是真正的事实,这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决不能忽视,不能说它是迷信。 我们对于其中甚深的义趣不了解,随便扣上‘迷信’的帽子把它舍弃,这是错误。 今天这些学生们为了考试考中,去拜文昌帝君,陈设供养,甚至准考证都供养在文昌帝君神像面前,这就能保证考中? 这是迷信。 若说礼拜、供养文昌帝君的人,个个都能考中;不拜他的,都考不中,文昌帝君岂不变成贪官? 行贿赂,他就包中;不贿赂、不供养、不拜他的人,学术成绩再好也考不中,这岂不是贪官污吏的作法吗? 所以这样的心态是十足的迷信。 文昌帝君是正神,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福德正神’,若把他看作贪官污吏,看作邪神,看作黑社会的头目,这个罪过很大,又怎能得他的保佑? 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对这些天地鬼神? 要用庄敬、正大光明的心态。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为的是求智慧、求技能。 我们有了智慧技能,就应当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国家、为群众贡献出自己的心力,这样自然得到这些福德善神的帮助。 换言之,神明帮助你是因为你有能力,有真实的功德,他才帮得上忙。 若没有这份功德,即使想帮也帮不上,我们要明了这个道理。 【佛教是教育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供养、祭祀天地鬼神不是迷信,是教育。 中国自古至今,政府与民间逢年过节都知道要祭祀祖宗,这是中国固有文化。 祭祖目的何在? 《论语》讲得很清楚:‘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我们对于千百年的祖先都还怀念、感恩;眼前的父母尊长那有不尊重、不感恩之理? 这是根本的教学。 所以,祠堂决不能废除,祭祀也不能废。 国家年年提倡祭孔,孔子是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如果不孝顺父母,怎可能尊敬师长? 所以佛家基础的教学,第一句是‘孝养父母’,第二句才是‘奉事师长’,这说明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古代帝王有宗庙,百姓有祠堂。 从远古到现代,团结我们的民族,使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不被历史淘汰,而且还有前途,根源就在此。 中国的教育与佛法的教育,都建立在‘孝敬’的基础上。 成佛作祖无非是将‘孝敬’发扬到极处。 ‘孝敬’做到究竟圆满,在佛法里就叫‘成佛’。 【结语】现前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年以上的人,都非常注重健康长寿,都希望自己能够减缓衰老。 能不能做到? 都做得到! 命里没有的也能做到。 袁了凡先生,算命的算他寿命只有五十多岁,他并没求长寿,但是他积功累德、断恶修善,他的寿命自然延长。 希求中最困难的求寿命都能得到,何况其他。 其他的比起寿命来看是小利;最大的利益都能求得,何况这些小利益? 功名富贵属小利,没有一样求不到。 怎样求? 我今天介绍诸位,一定要细心研读《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 这三本书是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的。 在台湾也很流行,很容易找到。 佛陀教育基金会、景美华藏图书馆以及其他佛教的团体,都有流通赠送。 诸位有需要可写信到这些地方,相信他们都会满足大家的愿望。 所以,求佛求神也并不是完全迷信,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 你明理、如理如法就不是迷信,是正信。 假如你昧理不如法,那是迷信。 迷信是不能满愿的,一定要遵循诸佛菩萨、古圣先贤的教诲,契入这个境界。 现在学佛的人很多,真正契入的不多,原因在于有障碍,就是佛法常讲的‘业障’。 因此虽经历长时间修学,依旧不得其门而入。 障碍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自私自利,佛法讲的‘我执’、‘烦恼障’,这些使我们不能入境界,得不到真实的功德利益。 只要把障碍除掉,就有求必应。 换言之,我们必须把观念转过来,从前起心动念都是为我,自私自利;从今而后,起心动念为社会、大众、一切众生,念头就转过来。 念头一转,业障就消除;消除业障,自然就生智慧。 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有求必应。 希望诸位同修遵循印光大师的教诲,认真读诵研究实行这三本书;然后你拜佛、拜菩萨、拜神,绝对是‘有求必应’。 文昌帝君阴骘文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述对于天地鬼神,今天特别讲文昌帝君。 我们供养文昌帝君,应当要学习文昌帝君。 换言之,文昌帝君的《阴骘文》不可不读,不可不明,不可不遵照奉行。 如果我们熟读,深解其义,努力奉行,必得神明的佑助,有求必应。 能够不为个人名利,如理如法去求,发愿牺牲奉献自己,为众生、为社会、为人群工作,才能得神明的佑助,得诸佛菩萨的关照,这就是佛门中讲的加持保佑。 一、救人之难。 济人之急。 悯人之孤。 容人之过:我们要学文昌帝君的存心,他存的是什么心? 是‘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我们是不是这样做? 有没有存这样的心? 众生有难,特别是现代社会,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有灾难。 灾难是怎么形成? 迷信形成的。 迷信从那里来? 从自私自利而来。 人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为自己的名闻利养,这是迷,于是所作所为都是损人利己。 而事实的真相是‘损人决不利己’;要想利己,一定要利人。 ‘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这是真理! 现在几人懂这个道理? 几人知道这个事实真相? 平民为自己的身家做损人的事;乃至于国家主政的人,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往往做出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事。 这都是出于自私自利,想法、看法、做法都错,于是灾难就来了。 灾难已非常明显形成,有识之士时刻在提醒大众。 譬如科学家提出警告,如果今天环保还继续做不好的话,五十年后地球就不适合人类生存。 因为今天地球上空大气光化的污染,已快达饱和点;如果达到饱和,上空不能负荷,污染必定降落地面。 它所飘落的地区,不但动物不能生存,连植物都不能生长,这种灾难比原子弹还可怕。 原子战争人还能控制,这种光化污染,将来落在地面是没法抗拒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善现在污染的环境。 污染从那里来? 从飞机、汽车、工厂排出来的废气,但现在非但不可能将这些全部停止,甚且还在不断增加中,这怎么得了! 这个事实科学家充分理解,但也无可奈何。 灾难眼看就要降临,这是人类的浩劫。 空前的浩劫是人为的,就是破坏地球自然的生态而产生。 所以,科技带来的方便,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真是得不偿失。 中国人有没有科技能力,有没有科技智慧? 有! 在历史上,东汉中国人已经做滑翔的飞行。 在《三国志》里诸葛亮造木牛、流马,那是机械化的运输,就懂得利用机械的动力。 但他们有智慧、有远见,知道科技发达会带来人类大灾难,所以他们死后把这些技术全毁灭,不留给后世。 这是中国古圣先贤有技能、有智慧、有慈悲心,对历史负责。 外国人有聪明智慧,但他们没想的这么远,没想到以后科技产生的副作用,会对整个人类带来广大的灾难,这是大家见到的。 还有一点大家疏忽的,是人心的污染绝不亚于自然生态污染。 人心的污染是什么? 贪嗔痴。 佛称它‘三毒’。 儒家的教学与佛法的教学,总是教人‘看破、放下’,将三毒烦恼降低,使它的成长缓慢。 智慧高的人,不但防止贪嗔痴三毒的成长,且把三毒消灭,转三毒为三慧,把三毒烦恼转变成高度的智慧,这才真正达到佛法教学的目标。 现在我们也将这个教学疏忽,因此贪嗔痴不断增长,加速度的增长,普遍到全世界每个国家地区。 内有三毒,外有污染,这个灾难还得了! 几人真正觉悟,发大悲心‘救人之难’? ‘救人之难’要从自己本身做起。 大家都搞贪嗔痴,我把贪嗔痴彻底放下;大家都追个人的名闻利养,我要把名闻利养舍弃。 不但要用言语、文字来宣扬,自己还要做榜样给人看。 为何不走生路,偏偏走死路? 所以,今天‘救人之难、济人之急’的意义比过去更深广,要有更高的智慧、更好的技术,才能积极救危,这是文昌帝君的存心。 特别是‘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只要能改过自新,我们就应当容纳他,帮助他。 二、广行阴骘。 上格苍穹:‘阴骘’就是我们做一切好事不必让人知道,不需要让社会大众表扬,一表扬所做的功德就报销了。 做种种好事不让人知道,这就是‘阴德’,又叫‘阴功’。 现代人做一点好事巴不得社会大众都知道、都来表扬他;做坏事又怕人知道,所以他的罪恶就累积在那里。 善的因很快就报掉,恶的因永远潜伏在那里,将来恶报不堪设想。 佛菩萨教我们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所做的坏事、恶事,赶快希望人家都知道,这叫‘发露忏悔’。 你的恶行大家知道了,都责备你,这一责备就报掉。 所以,希望我们的恶业赶快报掉,善业累积在那里,往后的善报就厚,这才是真正聪明人的作法。 三、印造经文。 创修寺院:文昌帝君教导我们的这些话,全文不超过六百字,真有心要学、要效法的,应当将它背熟,应当字字句句去研究,深解义趣,努力奉行。 里面有二句,我特别提醒诸位:‘印造经文,创修寺院。 ’大家读这二句,千万不要以为是提倡迷信,我们要懂得它现代的意义。 ‘印造经文’,经文都是劝善,都是帮助一切众生开悟的,应当要大力流通。 ‘寺院’是讲学修持的处所,绝对不是提倡迷信。 现在寺院里做的是什么,我们不必去理会。 我们要懂得寺院是推行佛陀教育的场所,若里面经常讲经、研究讨论,研究如何将佛的教诲,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工作里;处事待人接物都不违背觉正净的方向、原则,这个寺院就是真实的道场。 四、点夜灯以照人行。 造河船以济人渡:文里有‘点夜灯以照人行’,这是在古时候;现在晚上灯火通明,我们应当怎么做? 应当体会它甚深的意义。 灯是表智慧,众生在迷暗当中,我们要帮助他们破迷开悟,这就是‘点夜点以照人行’。 ‘造河船以济人渡’,从前交通不便,遇到河一定要用渡船渡过去,现在交通便捷,也不需要了。 我们现在一定要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就是造渡船。 佛讲经说法,就好比是渡船,从生死岸到涅槃岸;从六道轮回岸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岸。 由此可知,‘渡船’就是讲经说法。 今天电视广播、国际网路就是‘渡船’。 我们利用这个好工具,将佛法、善法、破迷开悟之法,推荐给广大的社会群众,使他们看到、读到,都能觉悟过来,就是达到彼岸。 五、勿因私仇。 使人兄弟不和。 勿因小利。 使人父子不睦:后面有一些重要的开示,要特别记住。 ‘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这两句话广泛的说,是决不可因个人利益而破坏团体,使团体不和;不能因我小团体的利益,破坏大社会整体的和睦,那就造极重的罪业。 善人,我们一定要亲近;恶人,我们一定要敬而远之。 ‘远’不是说回避他、不理他,是不能学他;‘亲近’是要效法他,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道业,才能真正如佛所说的‘有求必应’。 所以,‘有求必应’不是句空话,它有很深的道理,有很善巧的方法。 我们明白这些道理,懂得这些善巧方法,如理如法的修学,才能真正得到有求必应。 求富贵得富贵;求功名得功名;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乃至于求作佛、作菩萨,都能得到,没有得不到的。 《附录》文昌帝君阴骘文帝君曰。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未尝虐民酷吏。 救人之难。 济人之急。 悯人之孤。 容人之过。 广行阴骘。 上格苍穹。 人能如我存心。 天必锡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 昔于公治狱。 大兴驷马之门。 窦氏济人。 高折五枝之桂。 救蚁中状元之选。 埋蛇享宰相之荣。 欲广福田。 须凭心地。 行时时之方便。 作种种之阴功。 利物利人。 修善修福。 正直代天行化。 慈祥为国救民。 忠主孝亲。 敬兄信友。 或奉真朝斗。 或拜佛念经。 报答四恩。 广行三教。 济急如济涸辙之鱼。 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矜弧恤寡。 敬老怜贫。 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 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 家富提携亲戚。 岁饥赈济邻朋。 斗称须要公平。 不可轻出重入。 奴婢待之宽恕。 岂宜备责苛求。 印造经文。 创修寺院。 舍药材以拯疾苦。 施茶水以解渴烦。 或买物而放生。 或持斋而戒杀。 举步常看虫蚁。 禁火莫烧山林。 点夜灯以照人行。 造河船以济人渡。 勿登山而网禽鸟。 勿临水而毒鱼虾。 勿宰耕牛。 勿弃字纸。 勿谋人之财产。 勿妒人之技能。 勿淫人之妻女。 勿唆人之争讼。 勿坏人之名利。 勿破人之婚姻。 勿因私仇。 使人兄弟不和。 勿因小利。 使人父子不睦。 勿倚权势而辱善良。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善人则亲近之。 助德行于身心。 恶人则远避之。 杜灾秧于眉睫。 常须隐恶扬善。 不可口是心非。 剪碍道之荆榛。 除当途之瓦石。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 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 捐赀以成人美。 作事须循天理。 出言要顺人心。 见先哲于羹墙。 慎独知于衾影。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永无恶曜加临。 常有吉神拥护。 近报则在自己。 远报则在儿孙。 百福骈臻。 千祥云集。 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了凡四训》阅读地址:《感应篇汇编》阅读地址: 发布时间:2025-10-04 14:25:5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zang/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