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信行(540—594) 内容: 信行,是我国隋代倡导三阶教(佛教一个支派)的一位大德。 俗姓王,魏郡(今河南安阳)人。 十七岁时,出家于相州(今安阳)法藏寺。 受戒后,博涉经论,重视行持。 认为佛教须应时宜,实行济度,不应空讲理论。 又比丘生活方式,对于菩萨行颇多不便,因此,他于法藏寺舍了具足戒。 信行舍戒后,极力宣扬大乘利他精神,并且亲服种种劳役,节衣缩食,救济贫穷并供养三宝。 虽舍戒而并不还俗。 于是远近有一些僧徒造门诘问,信行说明他要创立新宗的企图。 他认为隋代已是末法时代,应因时设教,以法验人,从而依末法观创立三阶教义。 他把整个佛法分为三阶,阐明机教相应与根行相契。 谓第一阶为大乘根机,属于正法时代;第二阶为三乘根机,属于像法时代,以上第一、二阶教中有大小差别之法,名为别法;第三阶为世间普通的根机,属于末法时代。 不论大小乘法,必须普敬普信,名为普法。 普法就是末法众生唯一得救的法门。 有很多人从他化导,奉以师礼。 开皇三年(583),他在相州光严寺,发愿为皇帝、诸师父母乃至一切众生,施舍身命财物、建立礼佛、转经、众僧、众生、离恶、头陀、饮食、食器、衣服、房舍、床坐、灯烛、钟呗、香、柴炭、洗浴十六种无尽藏行,愿施无尽,日日不断,直至成佛为期。 开皇七年 (587),信行已经四十八岁。 他写信给相州知事,誓愿顿舍身命财物从事无尽藏的布施。 要求相州知事代为奏闻,让他他行这个志愿(《信行遗文》)。 这时左仆射(丞相)高顃,闻信行盛名,因请隋文帝召他入京,并施资于京师(今西安)真寂寺建立别院,供养信行居住(唐临《冥报记》)。 开皇九年(589),信行带着弟子僧邕等自相州至京师,受到了很多僧俗的皈敬。 信行教导门徒,悉行头陀乞食,日止一餐,他又效《法华经》常不轻菩萨的榜样,路上遇人,不问男女,悉行作礼,谓之普敬。 由是他所领导的教团很快的得到许多道俗的信奉。 信行晚年患病,体气衰弱,不能起床,乃请佛像入房观念。 开皇十四年(594)正月四日寂于京师真寂寺,年五十五 (《续高僧传》作五十四,兹据《故大信行禅师塔铭》)。 弟子净名、僧邕等三百多人,依林葬法,收其舍利起塔于至相寺旁,弟子裴玄证为撰舍利塔铭。 他的教徒殁后,无论僧俗,照例也埋葬于他的墓塔左右,后来那里建了信行塔院,称为百塔寺。 信行创立三阶教的年代,据敦煌发现的《信行遗文》看来,开皇三至七年(583587)间,始在相州提倡。 后来由相州传入隋都,得到许多道俗的信奉,不几年间,便形成了一个三阶教派。 三阶教所创立的无尽藏布施思想,与《华严经》的菩萨行思想有关。 裴玄证《信行塔铭》说:(禅师)披《杂华》 (即《华严经》)之文。 起菩提之行,感波崙(常啼菩萨)之志气,慨童子(善财)之精诚。 誓欲洞达十二之文,和会百家之说。 可知信行之所以建立无尽藏,是受了《华严》饶益众生思想的启发。 信行认为到了末法时代,应有一种能够满足时代要求的佛法,即所谓三阶佛法。 三阶的名称,是依时、处、人三项而建立的。 约时三阶,即以经上所说佛灭后的正、像、末三个时代而言,以佛灭后五百年正法时代为第一阶,次五百年像法时代为第二阶,佛灭千年以后末法时代为第三阶。 约处三阶,以净土为第一阶一乘(大乘)之处,秽土为第二阶三乘(小乘)之处,第三阶为戒见俱破的众生之处。 约人三阶即一乘、三乘和世间根机的区别,分为三阶。 他认为众生根性不同,必须因人说法。 既然时属末法,处在秽土,人乃劣机的世间则应信修普法。 若以下人而修上法,则不合机宜。 所以三阶教的主要教义,在于对根起行。 信行认为第一阶正法时,戒见(行为和认识)俱不破,第二阶像法时,破戒不破见,二者都是具有正见的人。 但到第三阶的末法时,则戒见俱破。 劣时劣处,又为便见(空或有)或邪见所支配。 对于执著偏见的人,若授以第一、二阶的别法,则信此一佛一经者,将谤他佛他经。 所以信行主张在末法时期,不应学习别法,应该普遍归依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故他称第一、二阶为别佛别法,称第三阶末法为 普佛普法,略称普法。 信行的著作,最初见于隋开皇十七年(597)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十二,称为《对根起行法集录》三十二卷、《三阶位别集录》三卷,早已散佚。 后世学者对于三阶教的内容,只能从窥基的《净土要诀》及怀感的《释净土群疑论》等书中的片段记事,略见其教理大纲而已。 到了近代,日本佛教学者矢吹庆辉在欧洲从斯坦因、伯希和自敦煌盗去的许多古写经中,发见了关于三阶教的几种写本,从而进行研究,并参照日本古代所传三阶的典籍加以校订发表。 因此,现在可以见到信行的著作有《三阶佛法》四卷、《对根起行法》一卷、《大乘无尽藏法》、《三阶佛名经》等残卷。 信行的弟子很多,其传记事迹见于僧传及碑铭的有:本济、净名、僧邕、裴玄证、惠了、僧海、道安等。 (林子青) 发布时间:2025-05-21 16:59:4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