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二因缘 内容: 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 除如实智。 其余十智。 皆是二乘共得。 今一往明。 若声闻人。 但约一世。 总观四谛。 成十智则智劣。 智劣故。 不能侵除习气。 功德神用亦减少。 若缘觉人。 通约三世。 细分别观十二因缘。 若成十智则智强。 智强故。 能侵除习气功德。 神用亦广。 是以大圣教门。 别开出中乘之道。 意在此也。 通称因缘者。 是十二法。 展转能感果。 故名因。 互相由藉而有。 谓之缘也。 因缘相续。 则生死往还无际。 若知无明不起取有。 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 是为出世之要术也。 教门十二因缘。 有三种不同。 一者约三世明十二因缘。 二者约果报二世辩十二因缘。 三者约一念一世辩十二因缘。 今无明三世十二因缘者。 初二过去世摄。 后二未来世摄。 中八现在世摄。 是中略说三事烦恼业苦。 是三事展转。 更互为因缘。 是烦恼业因缘。 业苦因缘。 苦苦因缘。 苦烦恼因缘。 烦恼业因缘。 业苦因缘。 苦苦因缘。 是为展转。 更互为因缘故。 云三世十二因缘也一无明 过去世一切烦恼。 通是无明。 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 则一切烦恼得起故。 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二行 从无明生业。 业即是行。 以善不善业。 能作世界果故。 故名为行也三识 从行生垢心。 初身因如犊子。 识母自相识。 故名识。 即是父母交会初。 欲托胎时之名四名色 从识生非色四阴及所任色阴。 是名名色。 即是歌罗逻时之名也五六入 从名色中。 生眼等六情。 是名六入。 从五疱初开已来。 即是六入名也六触 由入对尘情尘识合。 是名为触。 以六尘触六根故。 即有六识生。 故名情尘识合也七受 从触生受。 故名为受。 即是因六触。 触六根即领受六尘。 为六受也八爱 从受中心著。 名之为爱。 谓于所领受六尘中。 心生渴爱也九取 从渴爱因缘求。 是名为取。 谓求取所爱之尘也十有 从取则后世业因成。 是名为有。 因能有果。 故名为有十一生 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 是名生。 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十二老死 从生五众身熟坏。 是为老死。 老死则生忧悲哭泣。 种种愁苦。 众恼合集。 若正观诸法实相清净。 则无明尽。 无明尽故行尽。 乃至众苦和合皆尽。 若能如是。 正观三世十二因缘。 发真无漏。 成辟支佛次明从果报。 约二世观十二因缘相。 具出大集经。 今略出经文。 是十二因缘。 从歌罗逻而辩无明。 故云果报也。 约二世明者。 前十因缘属现在。 后二因缘属未来。 二世合为十二也一无明 大集经言。 云何名为观于无明。 先观中阴。 于父母所生贪爱心。 爱因缘故四大和合。 精血二渧。 合成一渧。 大如豆子。 名歌罗逻。 是歌罗逻有三事。 一命二识三燸。 过去世中。 业缘果报。 无有作者。 及以受者。 初息出入。 是名无明。 歌罗逻时。 气息入出者。 有二种道。 所谓随母气息上下。 七日一变。 息入出者名为寿命。 是名风道。 不臭不烂。 是名为燸。 是中心意。 名之为识。 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 当观如是十二因缘二行 复观三受因缘。 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云何为观。 随心于念观息出入。 观于内身皮肤肌肉筋骨髓脑。 如空中云。 是身中风。 亦复如是。 有风能上。 有风能下。 有风能满。 有风能焦。 有风能增长。 是故息之出入。 名为身行。 息从觉观生。 故名意行。 和合出声。 是名口行三识 以如是三行因缘故。 有识生。 故名为识四名色 识因缘故。 则有四阴及以色阴。 故名名色五六入 五阴因缘识行六处。 故名六入六触 眼色相对。 故名为触。 乃至意法。 亦如是七受 触因缘故。 念色乃至法是名为受八爱 贪著于色乃至于法。 是名为爱九取 爱因缘故。 四方求觅。 故名为取十有 取因缘故。 受于后身。 故名为有十一生 有因缘故。 有生是为生也十二老死 生因缘故。 则有老死种种诸苦。 是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之大树也此并是略出经文辩。 从初受报来。 约二世明十二因缘相。 孱然无一句私语。 读者善寻。 自知与前来约三世明十二因缘有异也次明一念十二因缘。 但约一世中。 随一念心起。 即具十二因缘。 亦出大集经中。 今略出经文明一念十二因缘相一无明 因眼见色而生爱心。 即是无明二行 为爱造业。 即名为行三识 至心专念。 故名为识四名色 识共色行。 是名名色五六入 六处生贪。 是名六入六触 因入求爱。 名之为触七受 贪著心者。 名之为受八爱 经中脱落。 不释爱相。 今私作义释云。 缠绵不舍。 名之为爱九取 求是等法。 名之为取十有 如是法生。 是名为有十一生 次第不断。 是名为生十二老死 次第断故。 名之为死。 生死因缘。 众苦所逼。 名之为恼。 乃至意法因缘生贪。 亦复如是是十二因缘。 一人一念。 皆悉具足。 并出大集经文。 未有一句私语。 读者善寻。 此与常所说三世因缘迥异。 若有欲学因缘佛道者。 上来至此三种辩因缘。 相随用一门修学。 即证缘觉智也 发布时间:2025-05-21 16:40:5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