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依 内容: 一依法不依人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三依义不依语 四依智不依识次六波罗蜜。 而辩四依者。 菩萨既欲学六波罗蜜之正行。 而行不孤立。 必有所依。 而得成就。 依凭若正。 则具正行。 能至菩提。 依凭若邪。 则堕邪道。 故次六度。 而明四依也。 此四通名依者。 依凭也。 依凭此四法。 能成诸波罗蜜万行之因。 满足菩提佛果。 故云依也一依法。 不依人 依法者。 实相及一切随顺实相善法。 通名为法。 亦名法身。 若依实相法身。 而修诸波罗蜜。 万行功德。 皆悉具足。 一切清净。 能至菩提。 故云依法。 不依人者。 人是揽五阴所成。 假名相好之身。 若依相好之身。 而修诸波罗蜜。 万行功德。 则皆堕颠倒。 终不得见真实法身。 故云不依人也。 所以者何。 如涅槃说。 魔王波旬。 尚能作佛。 况不能作四依之人。 是故虽是凡夫。 若所说行。 与实相相应。 则可依信。 虽现佛身相好。 若所说行。 乖实相法者。 则不应依。 况余人也二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经 依了义经者。 谓诸大乘方等十二部经中。 皆明中道佛性。 实相如如之理。 若依此教。 而修诸波罗蜜。 万行功德。 则心与中道相应。 能见佛性如来藏理。 故云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经者。 所谓声闻所应行。 九部中不修中道。 佛性如来藏理。 若依此教。 而修诸波罗蜜。 万行功德。 则随二边。 不见佛性如来藏理。 故云不依不了义经也三依义。 不依语 依义者。 义是中道第一义谛。 若依中道第一义谛。 而修诸波罗蜜。 万行功德。 则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 破诸颠倒。 心心寂灭。 自然流入无量禅定。 故云依义。 不依语者。 语是世间语。 文字章句。 虚诳无实。 乃至二乘所见。 真谛涅槃。 亦有文字。 故法华经。 以化城喻。 若依如是文字言语。 而修诸波罗蜜。 万行功德。 则增长诤讼。 妄想烦恼。 或堕二乘之地。 不到大乘大般涅槃。 故云不依语也四依智。 不依识 依智者。 照了之心。 名之为智。 若于正观智慧心无所著。 而修诸波罗蜜。 万行功德。 则能破散五住烦恼及无边生死之业。 必获大乘涅槃常乐我净。 故云依智。 不依识者。 妄想之心。 名之为识。 若依妄识。 而修诸波罗蜜。 万行功德。 则构集五住烦恼二边生死之业。 是以流转无际。 众苦不息。 故云不依识 发布时间:2025-05-21 16:40:4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