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戒 内容: 一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次三归而辨五戒者。 大智度论云。 念佛如医王。 念法如服药。 念僧如瞻病人。 念戒如药禁忌。 今所以次三归而明诸戒品。 意在此也。 故佛为提谓等在家弟子。 受三归已。 即授五戒。 为优婆塞。 若在家佛弟子。 破此五戒则非清信士女。 故经云。 五戒者天下大禁忌。 若犯五戒。 在天则违五星。 在地则违五岳。 在方则违五帝。 在身则违五藏。 如是等世间违犯无量。 若约出世。 犯五戒者。 则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 所以者何。 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罗根本。 若犯五戒。 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 若能坚持。 即是五大施也。 此五通名戒者。 以防止为义。 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 止三业所起之恶。 故名防止一不杀生戒 云何名杀生。 若实知是众生。 发心欲杀而夺其命。 起身业有作已。 是名杀罪。 若不作是事。 名不杀戒。 其余系闭鞭打等。 是杀方便非正罪二不偷盗戒 云何名盗。 知他物生盗心。 取物去离本处物属我。 是名盗。 若不作是事。 名不偷盗戒。 其余计校乃至手捉未离地等。 是盗方便非正罪三不邪淫戒 云何名邪淫。 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 世间法王法守护。 若出家戒法护。 乃至自妇受一日戒法。 若有娠乳儿。 及非道处。 如是犯者。 名为邪淫。 若不作是事。 名不邪淫戒其余言戏。 以物相要。 乃至捉手触身。 未遂淫事。 皆为邪淫方便非正罪四不妄语戒 云何名妄语。 不净心欲诳他。 隐覆实事。 出异语生口业。 是名妄语。 若不作是事。 名不妄语戒。 妄语之罪。 从言声相解生。 若不相解。 虽不实语。 皆是妄语方便。 不谓正罪五不饮酒戒 云何名酒。 酒有三种。 一者谷酒。 二者果酒。 三者药酒。 若干若湿。 若浊若清。 如是等能令人心动放逸。 起三十六失。 若不饮者。 是名不饮酒戒也次此应明在家优婆塞优婆夷。 一日一夜八戒。 出家沙弥沙弥尼十戒。 式叉摩那尼六法戒。 比丘比丘尼十种得戒。 五篇七聚相。 乃至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 及三千威仪。 八万律仪。 是中皆应次第略出科目。 辨大圣从粗至细制戒之意。 事转繁多具列(云云)。 今欲且逐要出诸禅定智慧法门科目次第。 此诸戒中事数。 至下第六卷。 别更随要者出之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9:4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