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八背舍 内容: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 二内无色相外观色 三净背舍身作证 四虚空处背舍 五识处背舍 六无所有处背舍 七非有想非无想背舍 八灭受想背舍次十想而辩八背舍者。 前九想十想。 既是坏法对治观门。 则横局而竖短。 对治定观诸禅。 皆未具足。 若证圣果。 则无三明八解脱等。 诸大功德也。 今欲具明一切无漏对治。 观练熏修禅定。 故次而辩之。 若修此观。 练诸禅定。 证圣果时。 则成大力罗汉具足六通三明。 及八解脱。 愿智顶禅。 无诤三昧等。 诸功德也。 此八通名背舍者。 大智度论云。 背是净洁五欲。 舍是著心。 故名背舍。 若发真无漏慧。 断三界结业尽。 即名解脱也一内有色相外观色 内有色相者。 不坏内色。 不灭内色相也。 外观色者。 不坏外色。 不灭外色相。 以是不净心观外色。 所以然者。 为修流光故。 不应初背舍中坏灭内身骨人也。 欲界结使难断。 故须以不净心观外色也。 此初背舍位在初禅。 能舍自他及下地。 故名背舍二内无色相外观色 内无色相者。 坏内色。 灭内色相也。 外观色者。 不坏外色。 不灭外色相。 以是不净心观外色。 所以然者。 行者为入二禅内净故。 坏灭内骨人。 欲界结使难断故。 犹观外不净之相也三净背舍身作证 净者缘净故名净。 行者。 除外不净相。 但于定中。 练八色光明。 清净皎洁犹如妙宝之色。 故名缘净身作证者。 以无受著心。 而受三禅中遍身乐故名身作证也四虚空处背舍 若灭根本四禅色。 及三背舍四胜处。 八一切处中色。 一心缘无边虚空而入定即观此定依阴入界。 故有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 心生厌背。 而不受著。 深入一向不回。 是为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 若舍虚空。 一心缘识入定时。 即观此定。 依阴入界。 故有无常苦空无我。 虚诳不实。 心生厌背。 而不受著。 深入一向不回。 是为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 若舍识。 一心缘无所有入定时。 即观此定。 依阴入界。 故有无常苦空无我。 虚诳不实。 心生厌背。 而不受著。 深入一向不回。 是为无所有处背舍也七非有想非无想背舍 若舍无所有处。 一心缘非有想非无想入定时。 即观此定。 依阴入界。 故有无常苦空无我。 虚诳不实。 心生厌背。 而不受著。 深入一向不回。 是为非有想非无想背舍也八灭受想背舍 背灭受想诸心心数法。 是为灭受想背舍所以者何。 诸佛弟子。 患厌散乱心。 欲入定休息。 以涅槃法。 安著身中。 故云身证而想受灭也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9:2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