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朱士行(晋洛阳)[《高僧传》卷四] 内容: 朱士行。 颍川人。 志业方直劝沮不能移其操。 少怀远悟脱落尘俗。 出家已后专务经典。 昔汉灵之时竺佛朔译出道行经。 即小品之旧本也。 文句简略意义未周。 士行尝于洛阳讲道行经。 觉文章隐质诸未尽善。 每叹曰。 此经大乘之要。 而译理不尽。 誓志捐身远求大本。 遂以魏甘露五年发迹雍州。 西渡流沙既至于阗。 果得梵书正本凡九十章。 遣弟子不如檀。 此言法饶。 送经梵本还归洛阳。 未发之顷于阗诸小乘学众遂以白王云。 汉地沙门欲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 王为地主。 若不禁之将断大法聋盲汉地王之咎也。 王即不听赍经。 士行深怀痛心。 乃求烧经为证。 王即许焉。 于是积薪殿前以火焚之。 士行临火誓曰。 若大法应流汉地经当不然。 如其无护命也如何。 言已投经火中。 火即为灭不损一字。 皮牒如本。 大众骇服咸称其神感。 遂得送至陈留仓恒水南寺。 时河南居士竺叔兰。 本天竺人。 父世避难居于河南。 兰少好游猎。 后经暂死备见业果。 因改励专精深崇正法博究众音。 善于梵汉之语。 又有无罗叉比丘。 西域道士。 稽古多学乃手执梵本。 叔兰译为晋文。 称为放光波若。 皮牒故本今在豫章。 至太安二年。 支孝龙就叔兰一时写五部校为定本。 时未有品目。 旧本十四匹缣令写为二十卷。 士行遂终于于阗。 春秋八十。 依西方法阇维之。 薪尽火灭。 尸犹能全。 众咸惊异。 乃咒曰。 若真得道法当毁败。 应声碎散。 因敛骨起塔焉。 后弟子法益从彼国来。 亲传此事。 故孙绰正像论云。 士行散形于于阗。 此之谓也。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8:5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