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僧瑾(宋京师灵根寺)[《高僧传》卷七] 内容: 释僧瑾。 姓朱。 沛国人。 隐士建之第四子。 少善庄老及诗礼。 后行至广陵见昙因法师。 遂稽首一面伏膺为道。 游学内典博涉三藏。 后至京师值龙光道生。 复依凭受业。 初憩治城寺。 宋孝武敕为湘东王师。 苦辞以疾。 遂不获免。 王从请五戒甚加优礼。 先是智斌沙门。 初代昙岳为僧正。 斌亦德为物宗善三论及维摩思益毛诗庄老等。 后义嘉构衅。 时人谗斌云。 为义嘉行道。 遂被摈交州。 时湘东践祚。 是为明帝。 仍敕瑾使为天下僧主。 给法伎一部亲信二十人月给钱三万。 冬夏四时赐并车舆吏力。 凡诸外镇皆敕与。 瑾辞。 四方献奉。 并问僧正得未。 其见重如此。 瑾性不蓄金皆充福业。 起灵根灵基二寺。 以为禅慧栖止。 及明帝末年颇多忌讳。 故涅槃灭度之翻。 于此暂息。 凡诸死亡凶祸衰白等语。 皆不得以对。 因之犯忤而致戮者十有七八。 瑾每以匡谏恩礼遂薄。 时汝南周颙入侍帷幄瑾尝谓颙曰。 陛下比日所行殊非人君举动。 俗事讽谏无所复益。 妙理深谈弥为奢缓。 唯三世苦报最切近情。 檀越傥因机候正当陈此而已。 帝后风疾。 数加针灸痛恼无聊。 辄召颙及殷洪等。 说鬼神杂事以散胸怀。 颙乃习读法句贤愚二经。 每见谈说辄为言先。 帝往往惊曰。 报应真当如此。 亦宁可不畏。 因此犯忤之徒屡被全宥。 盖瑾之所因为得人也。 瑾以宋元徽中卒。 春秋七十有九。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6:4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