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玄畅(齐蜀齐后山)[《高僧传》卷八] 内容: 释玄畅。 姓赵。 河西金城人。 少时家门为胡虏所灭。 祸将及畅。 虏帅见畅而止之曰。 此儿目光外射非凡童也。 遂获免。 仍往凉州出家。 本名慧智。 后遇玄高事为弟子。 高每奇之。 事必共议。 因改名玄畅。 以表付嘱之旨。 其后虐虏剪灭佛法害诸沙门。 唯畅得走。 以元嘉二十二年闰五月十七日发自平城。 路由岱郡上谷。 东跨太行。 路经幽冀。 南转将至孟津。 唯手把一束杨枝一扼葱叶。 虏骑追逐将欲及之。 乃以杨枝击沙。 沙起天闇。 人马不能得前。 有顷沙息骑已复至。 于是投身河中。 唯以葱叶内鼻孔中通气度水。 以八月一日达于扬州。 洞晓经律深入禅要。 占记吉凶靡不诚验。 坟典子氏多所该涉。 至于世伎杂能罕不必备。 初华严大部文旨浩博。 终古以来未有宣释。 畅乃竭思。 研寻提章比句传讲迄今。 畅其始也。 又善于三论。 为学者之宗。 宋文帝深加叹重。 请为太子师。 再三固让。 弟子谓之曰。 法师之欲弘道济物广宣名教。 今帝主虚己相延。 皇储蓄礼思敬。 若道扬圣君则四海归德。 今矫然高让将非声闻耶。 畅曰。 此可与智者说。 难与俗人言也。 及太初事故方知先觉自尔。 迁憩荆州止长沙寺。 时沙门功德直出念佛三昧经等。 畅刊正文字辞旨婉切。 又舒手出香掌中流水。 莫之测也迄宋之季年乃飞舟远举。 西适成都。 初止大石寺。 乃手画作金刚密迹等十六神像。 至升明三年又游西界观瞩岷岭。 乃于岷山郡北部广阳县界见齐后山。 遂有终焉之志。 仍倚岩傍谷结草为庵。 弟子法期见神人乘马着青单衣。 绕山一匝还示造塔之处。 以齐建元元年四月二十三日。 建剎立寺名曰齐兴。 正是齐太祖受锡命之辰。 天时人事万里悬合。 时傅琰西镇成都。 钦畅风轨待以师敬。 畅立寺之后。 乃致书于琰曰。 贫道栖荆累稔年衰。 疹积厌毒人喧。 所以远托岷界卜居斯阜。 在广阳之东去城千步。 逶迤长亘连叠。 岭关四涧亘列五峰。 抱郭怀邑回望三方。 负峦背岳远瞩九流。 以去年四月二十三日创功覆篑。 前冬至此访承尔日。 正是陛下龙飞之辰。 盖闻道配太极者。 嘉瑞自显。 德同二仪者。 神应必彰。 所以河洛昉有周之兆。 灵石表大晋之征。 伏谓兹山之符验。 岂非齐帝之灵应耶。 檀越奉国情深。 至使运属时征不能忘心。 岂能遗事。 辄疏山赞一篇以露愚抱赞曰。 峨峨齐山。 诞自幽冥。 潜瑞几昔帝号仍明。 岑载圣宇。 兆祚休名。 峦根云坦。 峰岳霞平。 规岩拟剎。 度岭缔经。 创工之日龙飞紫庭。 道侔二仪。 四海均清。 终天之祚。 岳德表灵。 琰即具以表闻。 敕蠲百户以充俸给。 齐骠骑豫章王嶷作镇荆峡遣使征请。 河南吐谷浑主遥心敬慕乃驰骑数百迎于齐山。 值已东赴遂不相及。 至齐武升位。 司徒文宣王启自江陵旋于京师。 文惠太子又遣征迎。 既敕令重叠辞不获免。 于是泛舟东下。 中途动疾带患至京。 倾众阻望。 止住灵根少时而卒。 春秋六十有九。 是岁齐永明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即窆于钟阜独龙山前。 临川献王立碑。 汝南周颙制文。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6:1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