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界(tridhatu) 内容: Sanjie佛教术语。 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界,义为类别。 三界又可总分为有情界(有情识的生物)和器世界(处所)两类,而以有情界为主体。 三界是据有情所造善、恶业及修不同定业所感苦、乐、色、无色等不同果报而建立的。 如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即此义。 1、欲界。 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 主要指男女色欲。 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曰欲界。 欲界有五趣十二处。 趣,义为趣向,五趣指有情生死,有五个去处,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及六欲天,所以又称五趣杂居地。 又有佛、菩萨来此度生及有修行成圣果者,又称凡圣同居地。 其中地狱有等活、黑绳、众合、号叫、大叫、炎热、大热、无间等八处,加上畜生、饿鬼为十恶趣。 人有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等四处。 天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处。 人天合为十善趣。 此立足于人,地狱在下,最底层是无间地狱;天在上,他化自在天位居最上。 2、色界。 位于欲界之上,为离欲的众生所居。 色,义为物质。 宫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 色界有四静虑十七天。 静虑即平静思虑的禅定境界,四静虑天即有情依成就禅定的深浅所感的不同果报,有四级处所。 初静虑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二静虑三天(少光、无量光、极光净),三静虑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静虑八天(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 此八天中前三天是凡夫所居,次五天为圣者所居,圣者烦恼清净,又称五净居天。 是为凡圣分居地。 3、无色界。 在色界之上。 为无形色众生所居。 但有四心,无色形质,故名无色界。 无色界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此四皆以不同定心境界立名。 无色界无处所,有情在某地修某空定成就,舍色身后,即于是处入某空处。 由于无物质形态,又名四空天。 此三界总为一个世界。 大乘佛教认为宇宙之中有无数这样的世界。 (刘明渊)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4:4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