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受食戒受食法六种 内容: 亦名:受食法六种、六种受食法子题:器食相对受食法、身心相对受食法、单心无对受食法、连绊触碍受食法、心境相当受食法、非心境受食法、满茶逻、净人受食三法、比丘受食三法、食无七过、食无八患、八患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六明受食法。 一、器食相对[受食法]。 了论,至边三种:一、至身边,谓以物置比丘手中。 二、至物边,谓俗人担物,令比丘自取,手至物边。 三、至器边,以器贮物,授与比丘,但捉器受并得。 二、身心相对[受食法]。 一、身受非心。 心缘他事,但申钵受。 二、心受非身。 施主置食而去,但作意受。 毗尼母云,以嫌比丘故,置食舍地,佛言,离手已,是与竟。 若准僧祇,口加三受。 三、身心平等(正意仰手而受)。 非所遮。 若已足食竟,不作残食法,不成受。 四、非身心受。 比丘与施主先相领当,中前缘事,不得对面;便画地作相,后置食于中。 或入定,或礼佛诵经,身心不关,故并成受。 三、单心无对受[食法]。 僧祇,邪见人不与比丘食。 当[作]满茶逻规地作相;若叶蔽钵下时,口云:受! 受! 受! 前畜宝戒,俗人宝器不得捉;下食时,亦云受受受,大同。 明了十诵亦同,不相解等同之。 五分,火烧马屋,送食置地亦尔。 僧祇,若禅眠与食,不觉者不成;若不欲自食,自捉与净人。 四、连绊触碍[受食法]者。 僧祇,若绳连器物,相连不断,与比丘者,成受,非威仪。 乃至净人树上摇果,比丘以衣钵承取,或以手脚口下果时触枝叶者,更生心言受受。 善见,绳系不成受,以无口加故。 僧祇,若如上成受,非威仪。 四分,若遥过物,与者、受者,俱知中间无触碍,得堕手中者得。 ……五、心境相当受[食法]。 净人作三法,比丘作三法,食无七过等。 广如四药法中。 六、非心境受[食法]。 如上乞食自取俭开等缘,不劳心境自取无罪。 ”资持记释云:“三单心者。 ……僧祇中,初引邪见缘。 彼因登瞿国是边地邪见,嫌比丘故,不亲授食。 当下,应有‘作’字。 满茶逻,此云坛规圆也。 口云三受,以替手法。 ……四中,僧祇,初明绳连。 彼因兰若比丘入井抒水。 时到,恐水还满,就井中食。 令净人盛食器中,绳系悬下。 比丘一手挽绳,一手承之,作言:受! 受! 非仪犯吉。 乃至下,明遥掷。 善见下,会异。 ……五中,净人三法:一、火净,二、别药体,三、施心授与。 比丘三法:一、仰手受,二、或加记识,三、分体分。 [食无]七过:一、内宿,二、内煮,三、自煮,四、恶触,五、残宿,六、未手受,七、受已停过须臾。 准下,更有手受已变动,谓之八患。 六中,言非心者,由不对境,直尔自取,故无受心。 如上,即僧祇多论取石上故(残)食,俭开即本宗八事。 ”(事钞记卷二四·一二·一五)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2:1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