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可学迷与不学无知 内容: 子题:不可学迷、随作犯根本更增无知罪、学人开迷、学具二义、学教、学行戒本疏·持犯方轨:“佛立教相,止为奉行,若但读诵,非本意也。 然受戒后,勤学教行,于诸事法,明若指掌;忽于境想,迷忘而造;律制非犯,此不可学迷也。 若由来不学,不思过犯,随所造作,不问事法,但作有违,皆犯根本;缘而不了,结无知。 若于二持,虽不违负,望非明决,不名为福;若缘不解,但是无知。 是以佛言,随作犯根本,更增无知罪。 ”行宗记释云:“初明立教之旨。 然下,叙结之所以,初明学人开迷。 文中明学,须具二义:言学教者,谓精穷三藏;学行者,谓专修对治。 若此为学,方开迷忘。 自余泛尔,皆不学收。 举世相传,才过学肆,便称学人,自谓无罪;观其所业,曾未勤劳,求其所行,略无奉慎。 岂能全免不学无知? 请详此文,足为龟镜。 律制者,即诸戒后境想中开。 若由下,次明不学须结,又三:先明迷犯;若下,次明昧持,故知不学,由不晓教,持亦成犯;是下,引证,即不摄耳听戒文。 ”(戒疏记卷四·五三·一九)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1:5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