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夏尼僧受具初缘 内容: 亦名:汉境尼僧受具初缘、东土尼僧受具初缘子题:尼不作本法得戒得罪、尼得戒在大僧羯磨时、僧伽跋摩为尼重受具、尼一众边受具、尼二众受具之初、求那跋摩立此土戒坛、南林戒坛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比丘尼受具初缘。 至宋元嘉七年,有罽宾沙门,求那跋摩,至扬州,译善戒等经。 又复有师子国尼八人来至,云宋地未经有尼,何得二众受戒? 摩云,尼不作本法者,得戒得罪。 寻佛制意,法出大僧,但使僧法成就,自然得戒;所以先令作本法者,正欲生其信心,为受戒方便耳;至于得戒,在大僧羯磨时生也。 诸尼苦求更受,答曰,善哉。 夫戒定慧品,从微至着,若欲增明,甚相随喜。 且令西尼学语;更往中国请尼,令足十数。 至元嘉十年,有僧伽跋摩者,此云众铠,解律杂心,自涉流沙,至扬州。 初求那许尼重受,未备而终。 俄而师子国尼铁索罗等,三人至京,足前十数;便请众铠为师,于坛上为尼重受。 ”资持记释云:“尼缘中,初标。 若据昙谛羯磨,尼法备足,则知曹魏以来,即从一众边受;此准五分十一众受,十僧之外,须一尼为和尚,方可行之,理必先有西尼到此;今云初缘,乃二众受戒之初耳。 至下,引示,初示求那许请。 文又为三,初叙求那西至。 元嘉,即宋文帝时改号,凡三十年。 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铠。 扬州,即宋所都今升州也。 后于南林寺前园中,筑戒坛受戒,即此土立坛之始。 又下,二叙发起端由,先明西尼怪问。 据传,乃影福寺尼慧果等,腾西尼语,咨问跋摩。 摩,下跋摩答释,可解。 诸下,三叙怀疑求受,先明宋尼虔请,下示跋摩许可。 次至十年下云众铠代成,初叙众铠西来,即天竺国人。 初下,次明行法,先示前缘。 德铠即十年九月死。 俄下,明尼满数。 俄谓非久,即十一年也。 通前共十一人;此据正用为言,故云十数。 ”(事钞记卷一五·二八·二○) 发布时间:2025-05-21 16:29:3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