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切经音义 内容: (一)原名“一切经音”,北齐道慧撰,久佚。 其书名首见于大唐内典录,原无“义”字,然后世如清代阮元之揅经室外集等,述及本书时皆误载为“一切经音义”。 (二)凡二十五卷。 又作大唐众经音义、玄应音义。 唐代玄应撰。 现收于中华大藏经第一辑第三十册。 本书所录,自华严经至顺正理论,共四五八部,以梵语音译,凡难解之字句、名相均加注解,为佛教现存音义书中之最古者,其解释之正确,颇为历代学者所宗。 玄应于贞观末年奉敕造本书,以避讳故,署名多作“元应”。 与道宣、道世为同时代之人。 [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 (三)凡一百卷。 又作大藏音义、慧琳音义。 唐代慧琳撰于建中末年至元和二年(783~807)。 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 本书所录,自大般若经至护命法,共一二二五部,六十万言,内分大乘经、大乘律、释经论、集义论、小乘经、小乘律、小乘论、集传、集录等九科。 撰者尝师事不空三藏,能通梵汉二音,故就经律论,以梵音对译,注释难解之名相、字句。 其后,辽国希麟又续本书,作续一切经音义十卷,亦称希麟音义。 慧琳音义与玄应音义同名,系扩大玄应音义及慧苑华严经音义(二卷,亦称慧苑音义,开元释教录卷九有录)等书而成,凡开元释教录入藏之经,悉依次音之,凡有旧音可用者悉用旧音,余则自创。 p18 发布时间:2025-05-21 16:22:3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