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百拜 内容: 希叟昙禅师〈正宗赞序〉云:“宝祐甲寅,西蜀比丘绍昙百拜书于灵鹫放山室。 ”忠曰:“百拜,直为一百度礼拜也。 或又但言数多耳,不必礼拜百度矣。 《论衡? 儒增篇》云:‘百与千,数之大者也。 实欲言十则言百,百则言千矣。 是与《书》言协和万邦,《诗》曰子孙千亿,同一意也。 ’”儒亦有百拜。 《礼记? 乐记》云:“壹献之礼,宾主百拜。 ”《疏》:“谓士之飨礼,唯有壹献,言所献酒少也。 从初至末,宾主相答而有百拜,言拜数多也。 ”明《圣君初政记》曰:“洪武三年五月,谕中书省曰:‘今人书劄多称顿首再拜百拜,非实礼也,宜定其式。 凡致书于尊者,称端肃奉书,答则称端肃奉复。 ’”儒论再拜礼重。 《野客丛书》云:“《漫录》曰:‘晏元献与兄手帖曰:殊再拜,庄客至,知大事礼毕云云。 此外希顺变,不备,殊再拜十一哥十一嫂。 ’仆家有富郑公一帖,正与晏元献一同,前后皆云弼再拜几叔几婶。 乃知前辈以‘再拜’二字施于尊长,不肯轻用。 而今人或用此二字,则以为轻己,虽平交亦不敢,况兄与叔乎? ”儒有四拜。 李涪《刊误》云:“夫郊天祭地,止于再拜,其礼至重尚不可加。 今代妇谒姑嫜,其拜必四,予辄详之。 妇初再拜,次则跪献衣服,支史承其筐篚,则跪而受之。 常于此际,授受多误,故四拜相属因为疑。 又妇拜夫家长老,长老答之,则又再拜,即其事也。 士林威仪岂可效诸下俚耶? 谒拜姑嫜宜修典故,再申插地,《周礼·:妇拜插地。 其仪可观。 ”儒有八拜。 邵伯温《闻见前录》云:“韩魏公留守北京,李稷以国子博士为漕,颇慢公,公不为较,待之甚礼。 俄潞公代魏公为留守,未至,扬言云:‘李稷之父绚,我门下士也。 闻稷敢慢魏公,必以父死,失教至此。 吾视稷犹子也,果不悛,将庭训之。 ’公至北京,李稷谒见。 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 ’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儒,天子前有二十四拜。 《水浒传》云:“宋江等朝觐东京,侍御史引至丹墀玉阶之下,宋江、卢俊义为首,上前八拜,退后八拜,进中八拜,三八二十四拜,扬尘舞蹈,山呼万岁。 ”儒有万拜。 《群谈采余? 谄媚类》云:“罗志仁《姑苏笔记》:贾似道当国时,浙曹朱浚每有劄子白事,必称某万拜复,时人谓之朱万拜。 浚,晦翁曾孙也。 ”《余冬序录》亦载之云。 朱浚,字深源。 赵世显《客窗随笔》云:“李涪谓唐世郊天祭地,止于再拜,其礼至重不可加。 而以妇拜姑嫜必四,为非礼,然则彼时不行四拜也。 方干处士,每拜必三,时谓之方三拜。 宋朱元晦孙为淮东提刑,与显者书,必云万拜,时谓之朱万拜。 方未免好奇之过,朱则谀佞,丧厥祖风矣。 ” 发布时间:2025-05-21 16:07:2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