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念处 内容: 四念处新作四念住。 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 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 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 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 一、观身不净 身念处也。 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微之净处,故身观不净也。 又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 此内外身,皆搅父母遗体而成。 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 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 受念处也。 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苦也。 又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 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 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 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 于不违不顺之境,则受不苦不乐受。 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 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 心念处也。 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常也。 又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 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 法念处也。 法除上之三所余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无我也。 又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 善恶法中,本无有我。 若善法是我,恶法名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 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发布时间:2025-05-21 16:05:0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