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八背舍 内容: 三藏法数云:八背舍,亦名八解脱。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 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三界见思惑,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 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 又为欲界贪欲难断,虽已自观内色不净,故须复以不净观于他人之色,令生厌恶,以求断除,故又云外观色。 此即初背舍,位在初禅天定。 二、内无色相外观色 谓行人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 又为欲界贪欲难断,故犹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故又云外观色。 此即第二背舍,位在二禅天定。 三、净背舍身作证 净即缘于净相也。 谓行人于第二背舍后,除弃外色不净之相,但于定中练习八色光明,清净皎洁,犹如妙室之色,故云净背。 心既明净,乐渐增长,遍满身中,悉皆怡悦,故又云身作证。 此即第三背舍,位在三禅天定。 四、虚空处背舍 谓行人于欲界后已,除弃自身不净之色。 初背舍后,又除弃内身白骨之色。 第二背舍后,又除弃外身一切不净之色。 尚余八种净色,皆依心住,若心舍色,色即谢灭,一心缘空,与空相应,即入无边虚空处定,故云虚空处背舍。 此即第四背舍,位在四禅天定。 五、识处背舍 谓行人若舍虚空处,一心缘识,入定时,即观此定。 依五阴等,悉皆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爱着,故云识处背舍。 六、无所有处背舍 谓行人若舍识处,一心缘无所有处,入定时,即观此定。 依五阴等,悉皆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爱着,故名无所有处背舍。 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 谓行人若舍无所有处,一心缘非有想非无想,入定时,即观此定。 依五阴等,悉皆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爱着,故名非有想非无想背舍。 八、灭受想背舍 受即领纳,想即思想,即五阴中受想想心也。 谓行人厌患此心散乱,欲入定休息,故背灭受想诸心,是名灭受想背舍。 发布时间:2025-05-21 16:04:0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