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随烦恼 内容: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言随烦恼者,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故名为随烦恼,其数二十。 一、忿 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 此即嗔恚一分为体。 二、恨 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三、恼 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 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四、覆 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 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 五、诳 诳者为获利益,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六、谄 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 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七、憍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 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八、害 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九、嫉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 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十、悭 悭者,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 此亦贪爱一分为体。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十一、无惭 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十二、无愧 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此二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 十三、不信 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 十四、懈怠 懈怠者,于断恶修善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设于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 十五、放逸 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即以懈怠及贪嗔痴四法为体。 十六、昏沉 昏沉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十七、掉举 掉举者,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十八、失念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即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 十九、不正知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证解为性,能障正知,多所毁犯为业。 此以慧及痴各一分为体。 二十、散乱 散乱者,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此八遍于不善及有覆无记之二种染心故,名为大随烦恼。 发布时间:2025-05-21 15:53:4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