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性(二) 内容: 三性者:一、善 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 二、不善 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 三、无记 有有覆无覆二种: 一、有覆无记 其染污而非善恶,谓之有覆无记。 覆谓染法覆障为义,障圣道故,又能蔽心,令不净故,覆蔽为义。 二、无覆无记 其性非染,亦非善恶,故名无覆无记,此中有四:  一、异熟 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 二、威仪无记 具云威仪路心,行住坐卧,名为威仪。 此用色香味触为体,此威仪是心之所缘,故名为路。 威仪即路,名威仪路。 心或缘之,或亦发之,是故名曰威仪路心,威仪路之心也。 三、工巧无记 具云工巧处心,刻镂等名身工巧,歌咏等名语工巧。 若身工巧四尘为体,若语工巧以声为体。 此工巧者,心之所缘,故名为处,工巧即处也。 心若缘若发,故名工巧处心,工巧处之心也。 四、变化无记 变化五尘之心,若是无记,名变化无记。 此能变化心,从通而生,亦名通果无记矣。 诸识于此三性,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六转识是通三性。 发布时间:2025-05-21 15:53:0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3589.html